第2讲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_第1页
第2讲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_第2页
第2讲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_第3页
第2讲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_第4页
第2讲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引言1电波传播特性2陆地信道场强计算3无线链路计算41引言1.导入

◆传播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通信的可靠性。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其传播方式和特点是不相同的。

◆移动信道是最为复杂的,其衰落特性取决于无线电波的传播环境。

◆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成为热点。1引言

移动通信广泛使用VHF和UHF频段。从移动信道的电磁波传播上看,有三种传播方式:

◆直射波:是指在视距覆盖范围内无遮挡的传播,是超短波、微波的主要传输方式,经直射波传播的信号最强。

◆反射波:是指从不同建筑物或其他反射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其信号强度较直射波弱。

◆绕射波:从较大建筑物或山丘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它需要满足电波产生绕射的条件,其信号强度亦较直射波弱,与反射波相当。1引言2.移动信道研究的基本方法

◆理论分析:用电磁场理论或统计理论分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并用各种数学模型来描述移动信道。

◆现场电波传播实测: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传播的实测试验。信号场强测试和误码率测试。

◆移动信道的计算机模拟。1引言3.影响传播环境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形

◆建筑的数量、高度、分布和材料

◆天气状况

◆电磁噪声状况◆系统工作频率和移动台运动状况1引言4.解决的三个问题

◆信号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变化对传输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哪些方法和技术

这些影响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1.电波传播的方式

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2.电波衰落1)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指相对介质电常数和磁导率为l的均匀介质所存在的空间。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计算公式:

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2)多径效应:

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2)多径效应:

多径衰落:由于多径现象所引起的衰落。

最大衰落速率计算:

驻波场强:多径衰落的空间描述:接收信号的强度随距离的变动呈现衰减。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2)多径效应:

多径衰落的时间描述:时延扩展

时延扩展(Δ):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接收信号中脉冲的宽度扩展的现象。

相关带宽:两衰落信号相关时的频率间隔,是对信道传输信号带宽能力的统计度量。

二者的关系:时延扩展∆越大,相关带宽越窄,信道容许传输的不失真频带就越窄;反之,∆越小,相关带宽越宽,信道容许传输的不失真频带就越宽。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3)阴影效应

◆随着车辆的运动,信号场强中值也在缓慢地起伏,它起因于建筑物和起伏地形的阴影效应,故称之为地形衰落(慢衰落)。◆慢衰落:还有由于大气折射状况,使得信号场强随时间缓慢地变化。

◆慢衰落服从正态分布。

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1.地形、地物分类

1)地形分类和定义

◆准平滑地形: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地形断面的起伏量在20m以下,且起伏变化缓慢的平坦地形。

◆不规则地形:除准平滑地形之外均属于不规则地形

①丘陵地形②孤立山岳

③倾斜地形④防水混合通路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

2)地物分类和定义:

◆开阔地:在电波传播的方向上无高大树木、建筑物等障碍物,地面呈开阔状态.一般定义为在电波传播方向300一400m以内无障碍物的开阔原野为开阔地。◆郊区地:移动台附近处有障碍物但不稠密的地区。

◆市区:指有两层以上建筑物的稠密地区。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

3)地形波动高度,基地台、移动台有效高度

◆地形波动高度(Δh):沿通信方向,距离接收点10km范围内,10%高度线和90%高度线之间的高度差。

10%高度线:在地形剖面图的有10%的地段高度超过此线的一条水平线。

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

3)地形波动高度,基地台、移动台有效高度

◆基地台天线有效高度(hb):若天线的有效高度为hb,地面的平均高度为hgb,海拔高度为htg,则为基地台天线有效高度

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

3)地形波动高度,基地台、移动台有效高度

◆移动台天线高度(hm):在地面以上的高度,包括车体高度,通常hm≤3m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2.平滑地形电波传播特性及场强中值的计算

1)市区损耗中值与工作频率f及与通信距离d的关系。当市区道路方向和电波传播方向平行或垂直时,相对基准中心值,的修正因子曲线。

准平滑地形,城市街道地区的基本衰耗中值市区纵向(a)和横向(b)场强中值对基准中值的修正值由曲线上查得的市区衰耗中值Am(f,d)加上自由中间的传播衰耗Lbs才是实际路径衰耗LM:

LM=Lbs+Am(f,d)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2)天线高度与场强的关系在准平滑地形上,基地台天线有效高度相对增益Hb(hb,d),其计算曲线如图。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相对增益Hm(hm,d),其计算曲线如图。

基地台天线有效高度增益因子曲线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增益因子曲线总结:准平滑市区的中值传输损耗LT:

LT=Lbs+Am(f,d)-Hb(hb,d)-Hm(hm,d)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3)效区和开阔地的衰耗中值郊区地和开阔地的衰耗中值可用市区衰耗中值作为基准值,再经适当的修正得到。郊区地场强中值修正值为kmr(f,d)开阔地及准开阔地修正值分别为Qo(f)、Qr(f)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3.各种不规则地形、地物的传播特性及计算

1)丘陵地场强中值修正值相对于准平滑地形的市区电场中值即基准中值的修正值为Kh(Δh),其曲线。由于地形起伏不同,位置上的场强偏差较大,故需要作进一步修正。其修正值Khf(Δh)及曲线。

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2)水陆混合地形的修正值三种不同分布情况:①移动台一侧有水;⑦基地台一例有水;②水处在陆地中间,即基地台、移动台在陆上,中间为水。其修正值分别用和,其曲线。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3)倾斜地形的修正值

地形处于倾斜状态且距离为5km以上的范围,平均倾角θm(以弧度表示)的修正值Ksp(θm.d)曲线如图。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4)孤立山岳的修正值

孤立山丘的定义及修正值曲线如图。

总结:应用Okumura(奥村)模型进行传播衰耗计算的步骤:

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4)Hata(哈塔)模型适用频率范围150Mhz~1.5Ghz根据Okumura曲线所作的经验公式,以市区传播损耗为基准,并对其它地区进行修正。市区路径损耗公式,在1km以上,结果与Okumura非常接近。缺点:适用于大区制移动系统。

(1)市区衰耗经验公式:

其中,是移动台天线高度的修正因子,对于中、小城市的值为

对于大城市,其值为:

(2)郊区和开阔地修正因子经验公式:郊区地:

其中:

开阔地:(3)丘陵地修正因子经验公式:

Khf(Δh)是对不同位置的修正,可用所求点的偏离平均高度值来代替Δh求得。(4)水陆混合修正因子经验公式:(5)倾斜地形修正因子经验公式:(6)孤立山岳的修正因子经验公式:其中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4.场强中值的计算<例2-1>基地台有效天线高度为30m,发射机工作频率为450MHz,移动台天线高度hm=1.5m,工作在准平坦地形的大城市的郊区,通信距离为10km,求传播路径损耗预测值。

解:①自由空间路径损耗Lbs:Lbs=32.45+20lg450+20lg10=105.4dB

②计算准平滑地形市区的衰耗中值:查图2-8得:Am(f,d)=Am(450,10)=27.5dB查图2-10得:Hb(hb,d)=Hb(30,10)=-15dB查图2-11得:Hm(hm,f)=Hm(1.5,450)=-3dB所以准平滑地形市区的衰耗中值:LT=Lbs+Am(f,d)-Hb(hb,d)-Hm(hm,f)=105.4+27.5-(-15)-(-3)=150.9dB③计算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的衰耗中值:依据已知条件为郊区:KT=Kmr(f,d)查图2-12得:Kmr(f,d)=Kmr(450,10)=12.8dBLA=LT-KT=150.9-12.8=138.1dB注:用Hata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也相近。

另:①在给定发射功率的条件下,淮平滑地形的市区接收点的功率中值:式中,是给定发射功率在自由空间传播下的接收信号的功率。式中,是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发射功率,是工作波长,

分别表示基地台和移动台的天线增益。

②在任意地形、地物的情况下,接收功率中值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值为

在计算收发天线间的电波传播衰耗中值时,可用下式:

式中,为准平滑地形的市区衰耗中值,即

3陆地信道的场强计算5.建筑物穿透衰减的预测

◆建筑物穿透衰减:指电波由建筑物外进入室内的衰减。

◆其大小:建筑物附近街道上的场强中值与在建筑物一楼测得的场强差。

◆150一400MHz:频段的建筑物穿适衰减较小。◆穿透衰减还随测量点的高度变化而变化,一楼和二楼有明显差别。在二楼以上,随高度的增加穿透衰减大体上直线下降。

4无线链路计算

电波传播电路计算(覆盖区域计算):任务是根据通信质量要求,对无线区的覆盖或基站天线高度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预测。

计算步骤:1)确定服务区及无线区域组成、合格的话音质量、可靠通信概率;2)预定无线设备方案并进行电波传播电路计算,即考虑噪声、衰减等因素后计算区域覆盖或天线高度;3)从技术、成本及使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对设备方案或无线区域组成进行适当调整。4无线链路计算1.话音质量优5级:几乎无噪声;良4级:有使人注意的轻微噪声;中3级:有使人烦恼的噪声;差2级:有使人非常烦恼的噪声;劣1级:话音几乎不可懂。一般系统设计:话音信噪比S0/N0>20dB;我国移动用户与固定电话通话:大于或等于29dB

4无线链路计算2.接收机允许输入的最小信噪比

门限电平:输入信号电平和噪声信号的峰值相等时的输入电平;

信号和噪声有效值功率比为9dB,调频门限信噪比约为9dB。经推导可得:

以上说明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和音频输出信噪比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调频接收机的信噪比改善度可以用表示:

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为:

式中,移动通信网中最大可能的信号转发次数。

注意:只有接收机输入信噪比高于其门限信噪比时才有意义,否则应取门限信噪比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