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省赛获奖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省赛获奖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省赛获奖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省赛获奖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陶型羊的形象。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甲骨文中就有羊的象形文字。有人统计古代典籍《诗经》中讲到羊的诗篇有13篇之多。可以说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羊的国家 B.“羊文化”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C.羊的温顺、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 D.先秦时期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答案】B【解析】考点:“羊文化”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中国羊文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的表述,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AD;C项表述具有片面性,题干材料不能够反映出来,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B。25.《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A.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C.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答案】A【解析】考点:董仲舒新儒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天人合一,大一统”,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A项表述符合题干材料核心意思,最能够体现题干“该主张的主要目的”。BD两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A项表述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排除C。本题正确答案选A。26.《资治通鉴》载:“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

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材料主要反映了A.加强边疆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B.从内地迁移百姓巩固边防C.从军事角度实施屯田戍边D.加强道路建设以运输军械军粮【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屯田政策。从材料“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可以看出屯田政策是实行的军民结合的方式,开垦荒地,增加收入,同时镇守边疆。故选C。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B.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C.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答案】C【解析】考点:题干中只谈到了成都手工业状况,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地区,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上贡”“官诰”“臣僚”可以看出蜀锦的用途主要是供皇室和官府使用,符合官营手工业特征,故C项正确;在成都成立锦院,不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说明在此时有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错误。

28.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粮食生产的商品化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经济作物扩大种植【答案】A【解析】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在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所以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只能是“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另外,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的扩种而非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开始于明清时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也不是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本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材料。1895年4月以后,“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是因为此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这标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由此反思洋务运动,认识到只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行的,B项正确;此时中国的舆论管控还没有建立,A项表述不准确;《申报》报道的是“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说明国人不是关注日本的文化,C项错误;由《申报》发展不能充分得出“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D项错误。故选B。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答案】C【解析】考点:20世纪初期中国的救国思想。从材料“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此时亟需寻找救国之路,各个阶层和派别都是在进行了探索,故选C。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B.作者态度相对保守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D.上海服装质地优良【答案】B【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习而行之,了不知耻”等,结合所学知识,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相关内容。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题干材料核心意思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C项表述本身具有片面性,题干材料不能够体现“当时女性盲目崇洋”。进一步分析,可知,B项表述符合题干材料核心意思,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B。32.“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育、职业机会和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上述评论针对的是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答案】B【解析】考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没有让苏联人民付出很高的代价,故A项错误;斯大林通过工业化,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但是造成了农轻重比例失调,从农民身上索取太多等问题,故B项正确;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农业,最终失败,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太大的变化,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在政治领域,改革最终失败,没有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

33.对表1解读合理的是表1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年份1992199519982000东部总量/亿美元386所占比重%中西部总量/亿美元所占比重%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C.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D.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本题所给的是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23年,排除A。本表只是反映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从表中无法看出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B排除。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东部的对外开放程度高,C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到不管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比重都在增加,这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D正确。故选D。34.雅典将军既是大多数公民满意和信任的领导人,但他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否则就会背上叛国罪名而被控告。材料具体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A.集体的非理性B.直接泛滥的民主C.少数公民的民主D.多数人的暴政【答案】A【解析】考点:雅典民主制。从材料“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也是缺乏理性,要求必须是常胜将军,否则治罪,实质上是集体的暴政。35.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人文精神B.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C.都是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出现的D.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答案】B【解析】考点:人文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维纳斯》寄寓了画家人文主义理想,兵马俑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思想;A和C项仅符合《维纳斯》,不符合兵马俑;D项仅符合兵马俑,不符合《维纳斯》。故选B项。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东西部地区有关数据的统计地区土地面积(公顷)耕地(公顷)森林(公顷)东部1064102784015934中部3250104793074749西部5249801913037946材料二:中国中西部地区(包括东北)共21各省区,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根据探明储量:中西部地区占90%以上的煤,石油的%,天然气的%,可开发水资源占%。——《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开发政策》材料三: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准发达国家”板块——东部沿海地区,还有一个超大型的“新兴经济体”——中西部地区,中国两个板块的结合便产生了1+1大于2的中国效应。——张维为《中国震撼》材料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盟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东欧国家有一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与欧盟紧密相连,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且劳动力成本低。对中东欧国家来说,加入欧盟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实现国内各领域的转型,同时,国家间和解与信任的不断加强也有助提升地区稳定水平。欧盟东扩使俄罗斯的缓冲地带被冲破,战略空间被压缩。但欧盟东扩也面临着:如何定义欧洲和欧盟,即欧盟最终的疆界在哪里?欧盟成员国内部因经济发展的悬殊如何解决成员国的差异和分歧等问题。——《欧盟东扩的历史与现实需求》(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东西联动的中西部开发与欧盟东扩有哪些共同的因素?二者目标的主要差异性是什么?(12分)(2)当欧盟东扩面临很多现实难题的情况下,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东西联动的板块结合为什么能产生1+1大于2的中国效应?(10分)(3)由上史实,你能得出的主要启示是什么?(3分)【答案】(1)因素: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利用发达经济板块的技术质量优势与欠发达经济板块的资源、劳动力与消费市场优势的互补;促进经济的和谐共赢与共同发展。(6分)差异:欧盟东扩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区域内部国家间的经济合作,通过区域经济集团化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则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深化改革开放,利用东部改革开放成果的优势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6分)(2)分析:欧盟东扩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东欧的扩展,私人资本的扩张本性使内部差异难以一致;中国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欧盟是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合作,中国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施;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重个体,中国重整体的发展理念。(10分)启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人类共同富裕的目标。(其他言之成理,皆可适当给分。3分)【解析】考点:(1)中国西部大开发是在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下,利用经济发达地区帮扶中西部地区,实现互补与双赢,共同发展的方式,欧盟的发展也是在市场因素下,面对着全球化的推动进行的,但是欧盟是国家间的合作,与中国一个国家内部的合作有明显的不同。(2)欧盟东扩面临着棘手的问题,国家间的利益很难协调,阻力重重,但是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共同富裕,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产物。(3)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1.(12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为图10四幅图片确定一个历史主题并加以评述。(12分)【答案】主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3分)评述:主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领导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行全面开放政策,使中国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总之,邓小平为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走向国际舞台,做出贡献。(9分)【解析】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美关系正常化。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及图片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相关内容。首先,主题的选定即可从这个角度展开来思考,只要契合题意、能概括图片信息即可。诸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任务邓小平”等。其次,围绕所选定的主题,根据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按照这样的步骤依次展开评述,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总结性语言”(总评)。参考示例:评述:A.主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提出了“改革开放”国策;B.发表“南方谈话”,领导经济体制改革,引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推行全面开放政策,积极推进中美外交,推进中国的“入世”进程;D.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逐渐落实在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上,不断推动着祖国的统一大业。(总评结论)总之,邓小平为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国际舞台、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等。选修题(两题中选做一题。)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了一家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五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公元前356年在泰国实施的改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此次变法是中国战固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对战国末年泰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依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克里埃尼图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7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剥夺贵族特权方面,采取了怎样不同的策略。(8分)【答案】(1)权利: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3分)途径: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2)不同: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8分)【解析】考点:梭伦改革;商鞅变法。(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古代希腊雅典梭伦民主政治改革以及古代中国商鞅变法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因为财产等级的原因,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只能够担任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即只能够担任低级官职。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军功爵制”、“奖励耕织”,可知,克里埃尼图斯可以通过“立军功”以及“努力耕织”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古代希腊雅典梭伦民主政治改革以及古代中国商鞅变法相关内容——二者在剥夺贵族特权方面的差异性。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在剥夺贵族特权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性,具体这样来认识:A.梭伦改革:崇尚中庸之道,努力调和各方利益与矛盾,手段比较温和。B.商鞅变法:不畏权贵,以严刑峻法来剥夺贵族特权,更为激进,手段比较粗暴等。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80年代以来,民主化潮流漫卷拉丁美洲,军人独裁者纷纷交出政权,让位给民选的文人政府。同时,民主化的潮流涌入东亚和南亚,菲律宾、韩国等实现了向民主的过渡。“斯拉夫-东正教”地区的前苏联和东欧集团各国,一个接一个转向西方式的民主道路,并在“中东-伊斯兰教”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正如L·达尔蒙德所说:“当未来历史学家回首20世纪时,他们可能把这个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视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民主躁动时期。”——《道路、经验与警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材料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民主较多国家的财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平均数要高得多。”依次而降,是“民主较少”的国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