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变中国:来华日本顾问,1898—1931目录一、日本顾问来华原因二、日本顾问来华动机三、总结2一、来华原因(1)中日师生关系的转变1.初步阶段鸦片战争前:“海外大小诸国,其仰慕我中华如在天上。”国人普片沉醉在优越感之中。鸦片战争前后,“西人所见,浅之乎视我中国也”甲午前:矢野仁一在《日支交涉史略》中指出:“中国之对日本,不仅没有亲善友好之感情可言,且其视日本,直比西洋诸国均要轻蔑不如。”1882年,邓承修在奏折中写道:“与西洋诸国之交际,不妨虚与透迄,以示宽大,而际日之事,则必须全力以争,不可有纤毫之迁就。”31905年5月17日,中国教育会议在上海举行,日本的哈拉达在大会上演讲道:照东亚时局而论,莫不知中日之权力地位有变更之象矣;自古以来直至去今20年之前,日人皆仰望中华,视为上国而奉为师承。“甲午中日之役,日本大获全胜,而远东大国之地位于以互易矣。”这是日本人在国际会议上对两国强弱关系的定位。中日两国强弱关系的互易,使人们意识到:中国人今天应抛弃旧观念的束缚,向日本学习,将以往的师生关系掉转过来。42.加强阶段(日俄战争后)唐才常在1897年发表的《各国政教公理总论》一文中,将日本与西方强国并列,认为:“日本维新以来,会党林立,而国日强。其迟之又久,始设立国会,尤得西法之精。”
严复在《日本宪法义解》序中指出:“日本之立宪也,伊藤氏之曹,实杂采欧洲诸国所已行者就之,间亦度其国势民情所能行者以为损益。”承认日本变法是成功的,更承认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方法是对的。5
康有为认为日本为中国提供了样板,他指出“近我有日本为乡导之率、为测水之竿、为探险之队、为尝药之神农、为识途之老马,我尽受其利而去其害,何乐如之。”“借其同文、因其变迹、规模易举、条理易详,比之采欧文之万难,前无向导之盲瞽,岂不相距万里。”
同时,康有为还对学习日本之光明前景进行了描绘:“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民众,近采日本,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从中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要求仿日本采西学,走改革道路的迫切心情。所以,中日两国强弱关系互易,日本学习西方的显著成绩,造成了两国间师生关系的转变。这是近代以来中国聘请日本顾问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原因。6(2)“中体西用”与“儒学复兴”“中体西用论”和日本的“儒学复兴”思想的文化趋同性,为大批日本顾问来华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1.中体西用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的林则徐,是中国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并身体力行的人。不久,魏源在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主张和“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外交策略。冯桂芬认为中国在六个方面“不如夷”: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7林则徐冯桂芬魏源819世纪70至80年代,人们不断对如何学习西方提出看法,使“中体西用”论得到完善。陈炽认为:“泰西之所长者政,中国之所长者教,道与器别,体与用殊,互相观摩,互相补救”。王韬主张:“器者取诸西国,道者备自当躬,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薛福成则提出了“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的观点。9冯桂芬虽认为必须向西人学习,但同时又认为封建制度是不能改变的,主张在维护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因此又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98年,洋务大臣张之洞在《劝学篇》对“中体西用”论,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他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认为中学为旧学,西学为新学,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改革理念与日本明治维新中后期的“儒学复兴”有了结合点,这种结合点是中国聘用和日方应聘顾问的思想基础。10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政府大力提倡以西方近代文化观念和科学思想,涤除儒学对国民精神的禁锢。1872年(明治七年),日本太政官为新学制发表”布告“,指责儒学误国误民,“虽动辄倡为国家,却不知立身之基,或趋词章记诵之末,陷于空谈虚理之途。其论虽似高尚,而鲜能行于身,施于事者”。倡导欧美思想文化,抨击儒学,动摇了传统儒学在日本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日本国民对民主与自由的追求,超出了天皇政府的“维新”目标时,儒学又开始在日本重新复苏。112.儒学复兴1880年(明治12年),明治天皇重新颁布《教学大旨》,指出:“挽近专尚知识才艺,驰文明开化之末,破品行、伤风俗者甚众。然所以如是者,则维新之始,首破陋习,向世界寻知识以广卓见,虽一时取西洋之所长,徒以洋风是兢,恐于将来,终不知君臣父子之义,亦不可测,此非吾邦教学之本义。故自今之后,基于祖宗之训典,专以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人人尚诚实之品行。然此,各科之学,随其才器,益益长进,道德才艺,本末具备。”以儒学为本,以西学为末,与中国的“中道西器”论和“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是一致的。在对待“采西学”的态度和西学与儒学的关系及两者地位的定位,也几乎是一致的。12清朝末期主张“采西学”者,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多数知识分子,都是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为前提的。而日本是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改革目标的,两者间的“君主制”虽然有差异,但保存“君主制”相同。在维护本国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改革理念上,则是完全相同的。这为清朝政府聘请日本顾问在政治上、文化上找到了共同点和结合点。此外,中日两国文化的趋同性更促进了这种选择,张之洞曾在文章中指出:东文(日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中东(日)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康有为说:“彼与我同文,则转译辑其成书,比译欧、美之文,事一而功万矣。彼与我同俗,则考其精华,在一转移间。”他甚至认为向日本学习是中国变法的惟一途径。他说:“其守旧之政俗与我同。故更新之法,不能舍日本而有异道。”把学习日本看成是中国改革变法的惟一选择。13选择日本为样板可以实现双重目标:既可保存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文化又能采西学变富强。聘请日本顾问是追求这种双重目的顺利实现的直接动因。14二、日本顾问来华动机1.“报恩”和“使命感”1898年6月底至11月初,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在其执政期间提出了表现为“报恩”思想的“大隈原则”,主要观点是:日本长期以来从中国文化中获益良多,是负债者,现在该是日本报恩帮助中国的时候了。流露出一个强者无法掩饰的自豪感,和要帮助一个弱者的使命感。不管这种“报恩”思想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另有目的,在那个时期,它曾是日本社会特别是军界向中国派遣顾问进行合作的一种理论根据。151899年5月5日,驻华公使兼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在《太阳》上发表了题为“对清国今昔感情之变化”的讲演,声称要“以酬昔师导之恩义。”16四川的一位武官在拜见日本新任参谋总长后的日记里写道:“拜会参谋总长大山元帅,言今日协力之事,谓唐以来,日本饮食、衣服、起居、学问之事,皆中国赠之。今日之愿助者,不唯辅车唇齿之义,亦以报往日之赐。意至谦笃。”172.维护自身抵制西方1898年1月1日,近卫笃摩在《太阳》上发表文章论及“种族联盟”问题,他认为中日两国的命运不可分离。近卫把向中国派遣顾问看作是协助清政府实施“新政”,实现“清日同盟”和“种族同盟”的目标,借此可抑制西方殖民者(特别是俄国与德国)对亚洲的侵略扩张,以确保黄种人(特别是日本人)在亚洲的统治地位。“故今日急欲联英联中,以抗俄德而图自保。”他宣称:“我相信,尽我国力的最大限度,向(朝鲜和支那)提供帮助,不但对保全我国自身利益,而且对整个远东大势,都是正确的、必要的。”18近卫笃摩191898年5月14日,日本驻华公使矢野龙溪致外务大臣西德次郎,提出借派遣顾问之机,推进日本势力悄然渗透于东亚大陆的建议。矢野龙溪认为:“为表示超口头友谊之实际友谊,提出派遣顾问的要求,势必为清政府所欢迎,此举实为将来在东亚大陆树立我国势力之良策。”时任外务次官的小村寿太朗对推行这一政策十分急切,他说:“开发清国为我对清经营的当务之急,说服张之洞、刘坤一等实力派从我国招聘顾问,在永久强固的基础上制定日清两国联合的计划。”小村寿太朗20矢野龙溪认为“为表示超于口头之实际友谊,提出我接受留学生之要求,势必为清政府所欢迎。此举不仅有助于此要求之成功,而受我感化之人才广布于其古老帝国之中,实为将来在东亚大陆树立我国势力之良策。……(清)聘用军官等人员也将求于日本,勿庸置疑,清军事之大行将日本化。理科学生亦必求其机械,工人等于日本。清之商工业自身则将与日本发生联系,而为我商工业向清扩展打开路……若能至此,我势力将及于大陆。”213.派遣侵华的间谍与先锋从1898年日本政府派出第一批顾问开始,向中国派出顾问数逐年增加,到10年后的1908年高达555人,其中军事顾问110人。来华军事顾问肩负两种使命,首先是肩负帝国使命的日本军人,其次才是中国聘用的顾问。作为以“对外扩张”为目的的对华外交政策的产物,日本顾问在行使其顾问职责时,始终把日本帝国利益放在第一位。221903年4月,任保定军官学校教习的坂西利八郎,曾改名为“班志超”,头戴假发辫,装扮成中国人,在东北地区以旅行为名进行侦察活动。1924年8、9月间,日陆军大臣对新任张作霖的顾问菊池武夫少将和松井武夫上校下达指示:必须努力向本部提供关于奉天省的军事、内政、交通、财政经济、地理资源和列强的情报。菊池武夫231924年,松井武夫接受了顾问职务之时,还随身携带着日本政府的指示:一、在你应聘期间,你应当设法使奉天省的军事设施效法(日本)帝国的军事设施,以便使中日军队在紧急时刻能够彼此合作。二、为了履行你的职责,你须在驻朝军司令部和关东军司令部以及(日本)帝国驻奉天城、哈尔滨等地的军宪之间保持联络,当然还要与东三省应聘军官们保持密切的接触。三、在尽可能不妨碍本职的情况下,你必须努力向本部提供关于奉天省的军事、内政、交通、财政经济、地理资源和列强势力的情报。24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4月19日,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朗就“山东问题”向寺内正义递交了书翰,提出一举吞并中国的建议。当《二十一条》要求使袁氏陷入危机时,身为顾问的坂西不去帮助袁氏摆脱危机,却主张借此机会占领中国。由此,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日本以派遣顾问为途径的对华外交政策的本质目的。25三、总结1.日本派遣顾问是以“报恩”与“帮助”中国为宣传口号的;是以实现“日清联盟”与“种族联盟”为直接目标的;是以扩张日本在华势力为根本目的的。因此,对推行这一计划非常积极、主动。262.大批日本军事顾问来华,对近代中国的军事教育、军事工业、军事训练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顾问通过创办刊物、广译书籍,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向中国军官传授先进的军事理念。任保定陆军学堂教习的多贺宗之少尉在华期间,共著书译书21种,创办《武备杂志》军事刊物,并在该刊上发表文章102篇,热心地向中国介绍日本及其它国家的军事制度、技术及思想。日本及西方军事著作、操典、教科书的大量引进,不仅为清政府的军事改革提供借鉴、军事教育提供资料,也对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73.大批日本军事顾问来华,对日本扩张在华势力、推进大陆政策、发动侵略战争,起到了“间谍”“参谋”“先锋”的作用。从日本对华整体战略的角度看,日本军事顾问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