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知识要点整理复习_第1页
必修1 知识要点整理复习_第2页
必修1 知识要点整理复习_第3页
必修1 知识要点整理复习_第4页
必修1 知识要点整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建立者:禹意义:我国开始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启的即位,标志着: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夏商的制度:中央:参与决策——相、卿士祭祀占卜、记录王事——卜、祝、史

执掌军权——师地方:封侯伯西周分封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职责: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受封诸侯在封疆内再分封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中央集权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者:秦王嬴政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统一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专制主义:皇帝制度中央集权: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朝代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两汉中外朝制(中朝决策、外朝执行)汉初:郡国并行州、郡、县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朝:州县两级道、州、县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路、州、县元一省二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行省制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地方:废行省制,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设内阁实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鸦片战争(1840.6~1842.8)爆发根本原因:列强为夺取更多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导火线:虎门销烟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鸦片战争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我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间: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1919年~1949年在《南京条约》附件中,英国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签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英商2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北京条约》(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800万两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开始标志:丰岛海战《马关条约》中的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规定外国资本主义可在中国投资设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出民族矛盾为社会最主要矛盾近代中国赔款数额最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定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签定《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签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领导人:洪秀全洪秀全为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成立了:拜上帝教为宣传拜上帝教,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起义爆发时间:1851年起义爆发地点:金田村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永安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南京)1853太平天国前期的军事行动:北伐:推翻清朝西征:巩固天京东征:断绝清朝财源,充实自身经济力量(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建国纲领评价:积极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局限性: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人们积极性,所以无法实现《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改革方案提出者:洪仁玕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1856年天京变乱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辛亥革命宣传民主革命的中心:上海、日本东京民主革命的宣传家和思想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建立者:孙中山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成立地点: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总统:孙中山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纪元: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功绩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功绩: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辛亥革命的结果:失败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经过:阶段时间中心主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919.5.4~6月初北京学生6月5日以后上海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最能反映其运动性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性质: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两党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北伐战争(1926~1927年)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上海汪精卫武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秋收起义(1927年9月)领导:毛泽东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31年地点:江西瑞金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红军长征(1934.10~1936.10)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李德、博古指挥上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长征开始: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长征胜利: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主要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1937.7.7~1945.8.15)抗战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1937.7.7)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的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国民党的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建设: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百团大战:时间:1940年下半年地点:华北领导者:彭德怀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七大召开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地点:延安主要内容:制定了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的党的路线意义: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对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影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日本在近代所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甲午战争中:旅顺大屠杀抗日战争中: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屠杀30万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七三一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实验的部队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的目的: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国共两党斗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解放战争(1946.夏~1949年)解放战争开始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开始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1948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时间:1949年春地点:河北省西柏坡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国民政府存在时间:1927.4.18~1949.4.23建立者:蒋介石建立地点: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新政协)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公元纪年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进入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过渡状态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基础。1949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1959年二届人大: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64年三届人大:周恩来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中共提出的与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的与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少数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颁布施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原则: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9年)意义: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者:周恩来提出时间: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4月地点:瑞士日内瓦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意义: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者:周恩来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革”开始的原因: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新中国最大的冤案:刘少奇冤案“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文革”后法制的逐步健全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意义:是对建国三十多年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者:邓小平含义: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意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香港回归:1997.7.1澳门回归:1999.12.20香港回归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0年成立于台湾,会长:辜振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1992年成立于大陆,会长:汪道涵“92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995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意义: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的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基辛格访华:1971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正式建交:1979年邓小平访美,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新时期(文革后)中国外交方针的出发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提出者: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外交政策:不结盟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的的主要任务: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巩固政权的斗争解放全国1950年解放除台湾、西藏以外的领土1951年解放西藏土地改革,到1952年,全国基本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抗美援朝奠定政治基础外部条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也的领导奠定经济基础一五计划:1953~1957内容:一化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1953~1956年)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赎买政策三大改造完成的积极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分配上实现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古代希腊希腊城邦:出现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特征:小国寡民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称为“黄金时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把本城邦的公民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对内保持独立,对外掠夺财富和奴隶希腊城邦繁荣的原因:奴隶制度希腊城邦衰落的根源:奴隶制度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希腊罗马法概念:公元前6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分类:按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习惯法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主要内容: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内容之一: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目的):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影响: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的确立国家时间政体英国1689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共和制法国1875共和制德国1871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起源于中世纪性质:封建性(13世纪)由国王、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组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1640年结束时间及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结果:确立起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1689年):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责任制内阁:形成时间:18世纪前期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进步性: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君主立宪政体之下国王的政治作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性质:既是北美13州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体现的原则:分权与制衡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三权分立立法权: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只有国会有宣战权行政权:总统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总统制司法权:联邦法院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彼此制约和平衡,以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专权出现1787年宪法的评价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这部宪法将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权利法案》在几年后才补充进宪法;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选举权被剥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789年推翻波旁王朝封建统治结果:建立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确立起法国的共和政体行政权:总统立法权:两院制议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确立德国为联邦制君主国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皇帝有巨大的权力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任其长短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意愿立法权属于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权力巨大帝国议会:实际为下议院,权力较小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核不完善的代议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最大的区别:德意志国王掌握实权,英国国王则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个人努力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时间:1871年3月18日直接原因:法国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合约导火线: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1871年3月28日其政策中最能体现阶级性的:没收逃往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立: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实权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月提纲》:和平夺取政权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意义: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