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_第1页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_第2页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_第3页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_第4页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一节、导论第二节、弗洛伊德主义概述第三节、霍克海默第四节、马尔库塞第五节、哈贝马斯第六节、该学派理论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第一节、导论一、定义二、发展阶段三、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

四、主要代表人物一、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二、发展阶段1、研究所的初创时期(1924-1933):从研究所的1924年正式成立到1933年法西斯上台研究所的大部分成员流亡美国为止。2、流亡时期(1933-1949):从研究所流亡开始到重返德国为止。3、重返德国时期(1950-1970):从重返德国到第一代理论家退出历史舞台为止。4、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时期(70年代以后)。1、研究所的初创时期(1924-1933)所长为卡尔·格隆伯格(CarlGrunberg),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和社会历史学家,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系统,其目标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变化、发展中的具体世界。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所的方向具有经验主义的色彩,主要从事实证的经济研究,研究项目包括: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向、苏联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等。2、流亡时期(1933-1949)1930年7月,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担任所长。他强调社会哲学、而不是经济学史的研究。纳粹政权上台之后,法兰克福研究所被迫解散,多数成员流亡美国。这些成员受黑格尔哲学影响较深,他们用辩证法代替实证主义的方法,同时,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他们面临的中心问题是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和实质。该学派一些重要的理论著作完成于流亡期间。3、重返德国时期(1950-1970)“二战”后,法兰克福研究所恢复,在该所正式形成学派。学派的理论旗帜是“批判理论”,在西方社会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1968年的学潮中达到顶峰。这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除霍克海默之外,还有马尔库塞和阿多诺(TheodorAdorno)等人。他们的批判对象不仅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针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批判理论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越来越远。4、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时期(70年代以后)70年代之后,法兰克福研究所进入衰败期,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复存在。但是,批判理论还保留在哈伯马斯和施密特(A.Schmidt)等人的著作中。哈伯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末代传人,但哈伯马斯已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把批判理论变为改良理论。三、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一)社会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历史是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兴衰分不开的。“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欧洲风靡一时,一个大谷物商的儿子弗利克斯·威尔(FelixLwil)出面组织和赞助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3年2月3日,德国教育部批准成立这个附属于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广泛吸取许多著名的现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并秉承浪漫主义传统(美学思想、乌托邦社会改革理论),其社会批判理论以拯救人类、使人类摆脱当下受剥削和受奴役的“异化”状态为宏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非常活跃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的哲学流派。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1、与马克思的著作,主要是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密切联系。2、继承了黑格尔关于真理的学说和辩证法理论,吸取了黑格尔的理性原则。3、其个体主义的立场与康德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吸取了狄尔泰、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相关理论。4、深深打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烙印,主张把社会批判理论建成一门社会心理学。5、该派作为一种哲学、社会学、美学思潮,继承了卢梭、歌德、席勒、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浪漫主义传统。四、主要代表人物第一代:霍克海默(M.Horkheimer,1895-1971)、阿多诺(T.W.Adorno,1903-1969)、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等。第二代:哈贝马斯(J.Habermas,1929-)、施密特(A.Schmidt,1931-)等。第三代:维尔默(AlbrechtWellmer,1933-))、霍耐特(AxelHonneth1949-)、弗雷泽(NancyFraser,1947-)等。第二节、弗洛伊德主义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四、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进五、弗洛伊德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六、评论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一)弗洛伊德生平简介(二)精神分析学的历史演变(三)精神分析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提

(一)

弗洛伊德

生平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他在创立精神分析学说时,临床实验的基础并不牢靠。最近有人揭露,他的结论的全部实验基础只是三个半病人的案例。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学说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因为精神分析学说不仅是精神病理学和治疗学,更重要的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文化理论。现在有人把他列为对现代思想做出了最大贡献的三个犹太人,说如同马克思改变了人们关于社会的观念、爱因斯坦改变了人们关于宇宙的观念一样,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们关于人自身的观念。这一评价的依据是他的关于人与文化的理论。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贡献,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有:《梦的释义》(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理论三讲》(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和禁忌》(1913)、《自我和本我》(1923)、《摩西与一神教》(1939)等。(二)精神分析学的历史演变“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那里,原只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与技术。他创立的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的实质和核心,它的确立也就是精神分析法的确立。“精神分析学”原也首先是指心理学科分支。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也是一种真实存在。用于他的开创性工作,人的潜意识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自发表《精神分析引论》以后,弗洛伊德把他的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精神分析学成了一种哲学和社会历史学说。他还在世的时候,其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已出现了分裂。最早起来修正他的学说的是他的两个高足--阿德勒和荣格。他们分别提出了“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去世后,居住在美国的弗洛姆、霍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年轻的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更系统的修正,指出其片面地强调了人作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欲望,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作用。他们使精神分析学发展成一种“新弗洛伊德主义”。后来又从中衍生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三)精神分析学的自然科学和

哲学前提

其自然科学前提是变态心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赫尔姆霍兹的能量学说。布鲁尔和夏科是变态心理学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者,弗洛伊德通过他们受到了变态心理学的强烈影响。弗洛伊德承认他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的倾向以及关于人类行为的本性是被决定的“决定论”观点,主要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受能量概念和能力守恒定律的影响,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体机体看做一个能量系统,并提出心理能--利比多这一其学说的核心概念。其哲学前提是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莱布尼茨的微觉、统觉以及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使弗洛伊德很受启发。赫尔巴特把莱布尼茨的无意识观念发展成为意识阈理论,其“被抑制的观念”等想法对弗洛伊德有很大影响。弗洛伊德吸取了唯意志主义的主要观点,他的学说也汇入这股思潮之中。这些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提是弗洛伊德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观选择的结果。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

(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二)性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1、心理结构的三个系统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处于不同层次的三个系统: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1)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2)(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3)无意识(unconscious)又称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2、无意识的特点(1)原始性:最低级、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其构造、机制和功能等各方面都是很不完备的。(2)主动性:时刻都企图得到实现,不安于被压迫的地位,总是寻求机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其原始的生命力。(3)非逻辑性:未能与客观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生活发生全面的成熟的交往,不顾一切的寻求自我实现,缺乏因果连贯性。(4)非语言性:处在混沌的原始状态,不能严格区分自己也不能正确地区分对象,所以不可能使用词和语言的其它因素,只能用各种形象的、具体的意向来表达事物。(5)非道德性:视道德原则于不顾,只以它本身的自我实现为中心。(二)性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

“无意识”的基本本能或内驱力是原始性欲,原始性欲的能量即“利比多”(libido)

他认为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要经历一系列心理--性欲阶段,每个性欲发展阶段,在身体上都有一个能使“利比多”兴奋满足中心--“动欲区”。(1)口唇期(oralstage):从出生到1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2)肛门期(analstage):1-3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3)性器期(phallicstage):3-7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complex,俄底普斯情节),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4)潜伏期(latencystage):7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5)生殖期(genital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的第二个“发现”是一种唯性论,即把性本能当做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并用它来解释人格的形成。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一)文明社会建立在压抑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基础上(二)人的行为、活动由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所决定(三)“俄狄浦斯情结”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根源(一)文明社会建立在压抑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基础上

1、心理结构的三个垂直组成部分

(1)本我: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其中充满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它力图根据快乐原则而通过“自我”得到实现和满足。(2)自我:受知觉系统影响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接受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它根据现实原则行事,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我的要求。(3)超我:一个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而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由父母和师长的指示所形成的结构,它以理性和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鼓励、指导“自我”去压制“本我”。2、文明产生于压抑和升华(1)“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致的。(2)本我追求一种有碍于社会、不利于人类文明的满足,社会则借助于超我来压制个人所特有的本能、欲望。整个社会是一个禁令和限制系统,它总是从外部对人的根据快乐原则支配其活动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施加压力。(3)被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本能、欲望,在被排挤到本我领域中以后,以被压抑的形式保存着自己的心理能量,总是力图通过迂回的道路得到满足。途径之一就是根据升华原则,以社会多能接受和赞许的活动的形式(如文学艺术的创作、科学技术的发明等)表现出来。(4)个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冲突,人类的历史就是其本能遭受到压抑的历史,文明社会起源于对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压抑和升华。(二)人的行为、活动由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所决定他认为人的全部活动都受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支配。1、前期的本能理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1)自我本能:维持个体生存的本能(2)性本能:维持种族生存的本能2、后期的本能理论:生本能(lifeinstinct)和死本能(deathinstinct)(1)生本能或爱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2)死本能或破坏本能:向生命早期状态的回归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来自于人的机体内部的兴奋,而不是由外部世界的影响而产生的。人的行为、活动受这两种本能支配,实际上也就是受快乐原则和“强迫重复原则”支配。“强迫重复原则”要求重复以前的某种状态,要求回到过去,即人的无机状态。它比快乐原则更原始、更基本、更富于本能。此外,现实原则也影响着人的行为,但它是非本质的、外在的东西,不能把它看成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基本的动机。(三)“俄狄浦斯情结”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根源在史前的原始部落中,俄狄浦斯情结驱使儿子们杀死父亲--统治全部落的最高权威,并且分而食之。但在这过程中,在满足妒恨父亲的感觉的同时,却又产生了对父亲的敬仰。这种犯罪感驱使他们搞起了图腾崇拜。在第一个禁忌(保护图腾动物不受伤害针对着杀害父亲的罪恶)的基础上萌发了宗教,而第二个禁忌(禁止与相同图腾的妇女发生性关系)则是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因此,俄狄浦斯情结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根源。四、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进弗洛伊德学说的两个明显局限性:一是泛性主义倾向;二是片面强调了人作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欲望,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作用。他的两个高足--先后与他分道扬镳,企图克服两大局限性,改造和发展弗洛伊德学说。(一)阿德勒的

“个体心理学”

1、生平著作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的个体心理学,是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而产生的。

个人经历与心理学思想的形成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他自己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长相既矮又丑,幼年时患软骨病,身体活动不便。

他四岁才会走路;又患佝偻病,无法进行体育活动。在身体健康的哥哥面前他总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又小有丑,样样不如别人。他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5岁时,他患了严重的肺炎,甚至连他的家庭医生也对他绝望了。然而,几天后病情却意外地好转。从此他想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不过在一些小事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不甘人后的一面。他曾自述过一件小事:“我记得走往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恐,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惊胆颤,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过公墓却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胆小而苦恼。一天,我决心要克服这种怕死的恐惧,采用了一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办法。我在放学时故意落在别的同学后面而间隔了一段距离,把书包放在公墓墙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后多次地来回穿过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另外,阿德勒一直是一个合群的孩子,与同伴玩时被人所接受的感觉使他感到高兴和满足。

1895年,阿德勒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1900年,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后,他读到了此书,并对其深有好感。他认为此书对于了解人性有很大的贡献。于是他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或许正是这一缘故,当1902年弗洛伊德着手建立小组织——“星期三心理学会”后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请加入,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鉴于阿德勒在这个小群体中智力最为出众,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倍加赞誉,也非常信任。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他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该协会会刊的编务。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一开始就潜伏着有朝一日会裂隙的危机。阿德勒从一开始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两人之间也从未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墨菲所指出的那样,阿德勒显然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弗洛伊德这位大师的年轻同事而不是弟子,而弗洛伊德则把阿德勒看作自己的信徒和门生,他不能容忍他心目中的弟子对他的学说有任何怀疑和偏离。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并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此时弗洛伊德还认为阿德勒的观点为对精神分析的一大贡献。但是,当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时,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两人在理论方面分歧越来越大。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反对。两人的矛盾激化,最后阿德勒辞去协会主席之职,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从那时起,阿德勒便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

2、“向上意志”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实际上也就是受“权力意志”支配。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即追求优越、追求征服,即要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superiority)。自我保存、快乐原则都表明向上的内驱力,它引导着人和种族永远不断进步。

3、自卑感与“补偿”人对优越性的渴望与追求不是来自性欲,而是源自“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又肇端于人在幼年时的无能,即任何身体的、精神的或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对抗自卑的方法是“补偿”:一方面感到自卑,另一方面又被争取优越而奋斗的补偿心理驱使,这“一推一拉”的过程,存在于人的整个一生之中。在克服自卑感、进行补偿、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都要受环境(特别是家庭)的影响,在对付环境的过着中逐渐固定下来的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就是“生活方式”。(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生平著作荣格(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收入《荣格全集》,共17卷。没有编入的还有《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追求灵魂的现代人》、《人及其象征》《记忆、梦、反省》等。

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他反对弗洛伊德对性欲的过分倚重,吸取了柏格森生命冲动的思想,不同意把里比多看做一种单纯的性力,主张把它看做一种生命力或心力。他强调要在比弗洛伊德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里比多概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在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特点。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一般态度类型。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

机能类型。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1)外倾思维型,(2)内倾思维型

,(3)外倾情感型,(4)内倾情感型,(5)外倾感觉型,(6)内倾感觉型,(7)外倾直觉型,(8)内倾直觉型。荣格并非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划分为八种类型,他的心理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外倾型和内倾型的中间型。纯粹的内倾型的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此外,外倾型和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荣格的类型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这种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心理学家还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

2、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弗洛伊德学说所作的改造,表现在以具有普遍和超个人性质的“集体的无意识”来补充弗洛伊德的纯粹“个人的无意识”。认为在个人无意识的下面还有一个更深的层次--集体无意识,并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一个人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不需要经验的帮助,只要处于与祖先相似的环境,就会出现与祖先相似的行为。许多在哲学上被称为“先验知识”的常识,实际上均属于原型即“原始意象”的范围。科学家的发明,艺术家的创作,最终都得凭借原始意象。荣格的理论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有影响,对哲学、宗教、历史、艺术和文学也有影响。但他把人格的形成主要归结为遗传而来的原始意象,把精神分析学进一步引向了神秘主义。五、弗洛伊德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一)理论特点(二)弗洛姆(三)马尔库塞(见后面内容)(一)理论特点1、“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派别。它不重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其中有实证主义因素。他们虽然重视生产力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极力贬低科技作用的意义,认为科技是异化人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完全否认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学说,论证工人阶级的“不革命性”。有人说法兰克福学派是“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评价是恰如其分的。2、用关于人和人性的学说来完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却没有指出如何决定,通过什么中介与过程来决定。他们指出,从经济生活到思想之间存在着一个理论空缺,只有关于人和人性的学说能够填补这一空缺。因此,他们力图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早期学派成员赖希(Reich)和弗罗姆(ErichFromm)等人的著作已经表现了这一倾向,马尔库塞则是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代表。(二)弗洛姆1、生平著作2、法西斯主义的心理根源3、心理革命(二)弗洛姆1、生平著作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他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学院和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34年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弗罗姆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

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寻找自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对人的破坏性之研究》等。

2、法西斯主义的心理根源

(1)问题的提出弗罗姆借用弗洛伊德学说,阐明人类“逃避自由”的本性,以此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心理根源。在二战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深受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思想家们,如赖希,弗洛姆等人,便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这样一些问题做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2)逃避自由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提出了“文明的张力”这一概念,用以说明文明社会中的人在道德准则下所受的压抑,弗罗姆发挥了这一思想。他们认为,人并非生而自由,追求自由并不是人的天性。相反,人的本能需要首先是安全,儿童在家庭庇护下得到安全感,人类在其童年时代则在以血缘关系为枢纽的部落中得到安全感,他们需要一个严厉而又仁慈的父亲的庇护,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包括对黑暗、陌生人和死亡的恐惧,还包括对未来、对自己行为后果、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权威主义、图腾和祖先崇拜以及原始宗教,都出于摆脱恐惧、获得安全感的心理需要。在文明社会中,部落和家庭的庇护丧失,人在成年之后,被抛到社会,面对陌生人和未知的未来,人有了相对多的自由。但自由意味着丧失庇护,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人对此的本能反应不是选择自由,而是逃避自由。这种本能表现为受虐和施虐的潜意识,前者在自我责备、逆来顺受中取得安慰,后者以支配、控制和残害人为乐趣,两者都表现为对他人的依赖,对个人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厌恶。法西斯主义正是施虐狂和受虐狂在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的发泄。

(3)法西斯主义正是施虐狂和受虐狂弗洛姆承认法西斯主义的形成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因素,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与德国下层中产阶级逃避自由的渴求。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的数百万人民,渴望放弃自由的程度,不亚于其祖先渴望追求自由的程度。他们非但不要自由,而且想方设法逃避自由,还有数百万人民则是满不在乎,认为不值得为自由而斗争并做出牺牲。于是个体放弃自身独立性,希望把自己和某个人或某个外物相结合以获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这种渴望就表现为受虐狂和施虐狂。受虐狂之所以要受虐,主要是他不堪忍受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企图通过消灭他的自我(当然这是指心理上的消灭)来克服这种痛苦的感受;而虐待狂之所以要施虐,绝对地统治于他人,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样在于他不堪孤独,在于他依赖于被他虐待的对象。虐待狂需要那些受他统治的人,而且非需要他们不可。因为自由他去控制了别人,才深感自己是有力量的,产生力量感。而不管受虐狂还是施虐狂,目的都在于摆脱自由这一不堪忍受的负担。法西斯主义是小业主,小商人,小私有者,手工业者,下层知识分子等下层中产阶级,弗洛姆则认为他们“好强,恨弱,肚量小,易记仇,从不滥用感情和金钱,本质上是禁欲主义”。他用“施虐--受虐”性格,“权威主义性格”概括法西斯个性。“所谓权威主义性格就是一个人同时表现出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冲动。他们生活艰苦,出身寒微,自卑而又自傲,被人奴役又想奴役人,仇视权威而又渴望权威。”他认为施虐狂和受虐狂这两种心理表面上相互冲突,实际上是共生的,它们都是内在孤独和恐惧感的表现,从根本上说是源于逃避自由,摆脱孤独的需求。

(4)消灭法西斯主义弗洛姆则把目光投向了对自由的重建。他说:“人可以同时做到自由而不孤独,批判而不多疑,独立而又不失为人类整体的一员。”他把这种自由称作积极的自由,而把前面所谈到的异化了的自由称作消极的自由。消灭法西斯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从消极的自由走向积极的自由。他认为获得积极的自由是一个自我的实现和性格的发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爱和工作等自发活动来摆脱孤独和忧虑,实现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统一。自发活动作为一种方式,可以使人克服孤独的恐惧感,同时又不至于牺牲自己与世界--他人,自然,自我--统一起来。3、心理革命案例:姚某(1982-),男,某公司工人,2005年晚上工作时,被机器切掉左手3根手指,评定为6级伤残,由于医疗费等工伤费用,与公司发生纠纷,后来由于生活压力,精神失常。问题·:1、对技术(劳动)异化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以变革社会制度是根本途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心理革命有无必要?

2、有无人的一般本性?人的一般本性是什么?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人的本性又是什么?3、技术(劳动)异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把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那么,不通过社会变革,也能解放工人吗?中国有无把工人变成机器的附属物的问题?如果有,如何解决?第三节、霍克海默一、生平与著作二、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纲领三、实证主义批判四、启蒙精神批判五、大众文化批判六、工具理性的批判七、评论一、生平与著作马克斯•霍克海默(M.MaxHorkheimer)(1895~1973)是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1925年起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后兼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出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一直到1953年退休。霍克海默在担任法兰克福研究所所长期间,吸收了一批经济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进所,旨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对研究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从此,社会研究所开创了一个新时期,法兰克福学派诞生了。1932年,社会研究所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先后在法兰克福和巴黎用德文出版,霍克海默任主编。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社会所由于其成员大多是犹太血统,被纳粹政权以“敌视国家的倾向”的罪名封闭了研究所,霍克海默不得不将研究所迁往日内瓦,后又迁往巴黎,取名为“国际社会研究学会”,开始了流亡生涯。主要著作:《作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链环的康德的判断力批判》(1925)、《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开端》(1930)、《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1932)、《朦胧——在德国的笔记》(1934)、《真理问题》(1935)、《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1937)、《启蒙的辩证法》(与阿多诺合著,1947)、《理性之蚀》(1947)、《对西德社会科学的审视》(1952)、《论自由》(1962)、《工具理性批判》(1967)、《批判的理论》(1968)、《社会哲学研究》(1972)、《转变中的社会》(1972)、《出自青春期——小说与日记》(1974)。二、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纲领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第一次使用“批判理论”这一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哲学世界观,为之制订了详尽的纲领。之所以称之为“批判理论”,首先他表明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性。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批判”。其次是为了表明他的理论体系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努力使其成为一个更加正义、人道的社会。霍克海默所说的“传统理论”指的主要是近代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那些哲学流派。该文被认为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宣言,它清楚、全面、系统地说明了什么是社会批判理论,确定了其对象、性质、特征、方法和批判主体,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堪定“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界限来完成的。三、实证主义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一直把实证主义作为哲学上的主要批判对象,而霍克海默是这一批判的理论先驱。他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与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才能建立以人本主义和否定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颠覆传统理论的长期统治。归结起来,他主要批判了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现象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倾向、肯定主义倾向和反人道主义倾向。霍克海默认为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于理论之外的、对一切人都直接和共同的“经验”。经验总受到包含了描述它的那些语句的整个知识体系的调节,同时也根本不存在脱离思想的感觉经验。除了逻辑和经验的规律外,还有理性的作用,而支配理性的原则显然不能由经验和逻辑来证明。他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归结到一点,就是批判其反人道主义。在他看来,给人以规范性指导的理论并不是基于人的经验事实,而是依赖于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充分信念,实证主义的要害就是忽视人的主体性。他反复强调,经验事实不是纯粹被给予的,他实际上与人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的全部感性活动的产物。

“赵敦华教材”第168-169页。四、启蒙精神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所表达的对人类文明史进行的辩证反思反映出“批判理论”的最高成就。整部著作是围绕着对启蒙精神的论述和批判展开的。

1、“启蒙精神”这里的“启蒙精神”并非专指18世纪启蒙运动所推崇的那种精神,而是对浸透在人类文化中的根本精神的总称。启蒙的目标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其纲领是使世界摆脱魔力,祛除神话,用知识来替代幻想。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启蒙成了一种自我毁灭的启蒙,启蒙的胜利就是灾难性的胜利。由于启蒙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计算理性的膨胀使文明越发展,野蛮的威胁也越大,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人类著作受着这一辩证法无情的制约。2、对作为“启蒙精神”集中体现的“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批判他们认为,作为“实验哲学之父”的培根是启蒙运动的先锋,他所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旨在追求一种能够使人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时至今日,这一命题的负面效应已远甚于其正面效应。全部关键在于培根把知识当做是人对自然权力的表现形式。知识的本质就是技术。知识并不满足于向人们展示真理,只有操作,去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才是它的真正目标。问题在于,技术的这种权力不仅仅表现为对自然的统治,更体现成对人的统治。他们的批判深刻地揭示了启蒙的辩证过程,披露了启蒙精神给当代工业社会所造成的双重后果。但这一批判包含着浓厚的浪漫主义幻想成分。五、大众文化批判

现代大众文化是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其重要特征是商品化趋向、技术化趋向、标准化趋向和强迫化趋向。“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文化的技术化意味着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导致人的异化按照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使人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乏味的人倍感孤独和绝望;强迫性的文化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限制了人的思想和想象力。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对当代社会中文化价值危机的深刻反思。

六、工具理性的批判霍克海默将理性区分为“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前者以人的解放和自由为最高目标,对现实采取一种批判的、超越的态度,是“批判理性”、“解放理性”。后者以程序化的方式来测量目的,目的对它来说仅仅具有主观上的意义,直接地服务于现存的秩序,它突出手段并强调手段与目的有可能调和,它又称为“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它把世界理解为工具。它关心的是实用的目的。“工具理性”对人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使其思维程式化。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这意味着人丧失自我,而自我的丧失也就等于自由的丧失。理性的工具化会导致政治上的极权主义。七、评论(一)大众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批判精神。文化发展,如果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整个社会缺乏对现实的批判,国家与社会就不会加快发展。哲学具有批判现实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哲学不是现实政治的吹鼓手,而是批判现实体制的弊端并推动社会进步的牛虻(苏格拉底)。

(二)工具理性的批判具有现实意义涉及技术(劳动)异化问题的研究,劳动(技术)异化问题的实质是民生问题。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注]基尼系数.[EB/OL]/view/186.htm,2011-10-10.

基尼系数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私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例的扩大,国民财富的分配上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的比重不断扩大[注]尚宇红.我国基尼系数攀升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理论探索,2007(2):85.造成的。据“推算,到2006年全国GDP中,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分别为33.42%和66.58%。这就是说,近些年来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已逐渐为非公有经济所代替。”[注]丁冰.当前我国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何在—与吴敬琏先生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07(12):26.2003年,我国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的比重为0.727,而美国和英国的这一比重为0.3左右。据《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07年5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06年在上市公司中,902家国有企业薪酬最高的高管平均年薪34.4887万元,而463家民营企业的这一数字为31.6803万元[注]北京晨报[N]12007-05–291.,超过了一般职工平均工资30倍以上。从美英的现状来看,非公经济的比重过大并不必然导致贫富分化加剧,所以,我国国民财富分配上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比重不断扩大所导致的基尼系数持续攀升说明了,政府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压制了经济发展中贡献最大的“人”的积极性[注]尚宇红.我国基尼系数攀升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86,第84-86页,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创造社会大部分财富的广大的普通劳动者。从上述对我国超越警戒线的基尼系数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由非公经济比重扩大、劳资收入差距过大和政府的管控乏力所引发的严重的劳动(技术)异化问题(主要指资方对劳方的剥削程度过大,政府在削弱剥削方面又管控乏力这一问题)是导致我国严重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国民收入在民生中的基础性地位,使劳动(技术)异化问题实质上成为我国的民生问题。我国劳动(技术)异化的严重性体现为“重视效率,漠视公平;只求发展,不管稳定”。第四节、马尔库塞一、生平与著作二、理性辩证法三、爱欲和人的解放四、意识形态批判五、评论一、生平与著作

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98年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17年—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1940年加入美国籍,起先服务于美国战略情报处,后到哥伦比亚、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任教。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1856~1939)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很大影响。曾在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学习,师从海德格尔。1922年获博士学位后当了海德格尔的助手,但不久因观点分歧而离开。其思想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30年代受存在主义影响较深;40年代致力于揭示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紧密联系;50年代以后则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出发解释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一生著作很多。据初步统计,从1922年他作为博士学位提交的第一篇论文《论德国艺术小说》起,到1979年在逝世前出版的《无产阶级的物化》,其中共出版论著、论文、论集、谈话录近百种之多。影响较大的有:《历史唯物论的现象学导引》、《辩证法的课题》、《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论解放》、《审美之维》。二、理性辩证法(一)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是否定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是理性主宰现实,人们认为真善美的东西就应该在他们个人和社会现实中成为现实存在的东西。理性按照自身的要求不断地否定不合理的现实,以达到现实和理性的一致。所以,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是否定,它必然与普遍的社会现实发生冲突。(二)“历史辩证法”理性的否定是与个人自由和情感合而为一的本质。理性辩证法追求的是人的存在,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而不是迁就于已经存在的特定现实状态,因而与推崇事实的实证主义是相对立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否定的辩证法”,是只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历史辩证法”。(三)工具理性与消解方法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理性要求对社会和自然进行一定限制,这是合理的、符合人性发展的限制。但是,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倾向却把控制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把控制作为最终标准和自由的实现。理性的本质一旦被技术进步所取消,概念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求就会导致理性脱离个体的危险后果,最终使得理性成为控制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批判的自由主体。理性在科学技术的模式中发展得越迅速,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就越难以获得自由,在社会生活中就越难以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批判。马尔库塞分析了理性在科学技术中被异化为“工具理性”的过程,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对理性自由本质的恢复必然要超出近代哲学的框架。他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发现了超越近代哲学的理论力量。三、爱欲和人的解放(一)爱欲的界定弗洛伊德所谓的作为人的本质的性欲应该是指人的机体追求快乐的普遍属性,而不是对异性的肉欲追求,这种性欲乃是爱欲。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爱欲。爱欲不是单纯的性本能,而是多形态的生命本能,它追求的满足是完整而和谐的理想,象征着真善美的圆满境界。爱欲特别具有美的创造的功能,可升华为艺术和因此产生的一切文明创造。爱欲是生命、自由和美的三位一体,是文明的最高理想和楷模。(二)基本潜抑和额外潜抑在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阶段,即近代以前的时期,为了消除匮乏和建立富裕的技术基础,是需要某种社会统治来压抑人的爱欲的(即基本潜抑)在近代开始之后的第二个阶段,由于技术进步、物质丰富,社会对性欲的压抑就成了“额外潜抑”(Surplusrepression),现实原则变成了履行原则。抑成为多余的“额外潜抑”,现实原则成了履行原则。这就是毫无目的地履行某种职责,为工作而工作,为生产而生产,为赢利而赢利;在生产机器或国家机器中占据一个位置,充当一个角色;使生命活动让位于社会需要,把个人权利转让给统治者。”。(三)人的解放现代人必须从虚伪的否定和禁欲主义中解放自己,人类文明的核心问题就是“爱欲”解放的问题,即以快乐原则代替现实原则的问题。爱欲的解放不等于性欲的放纵,因为爱欲既包括性欲,也包括食欲、休息、消遣等欲望。性欲是暂时的、局部的快乐,而爱欲则是全面的持久的快乐,因为爱欲的器官遍布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爱欲的活动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劳动是人最基本的爱欲活动,所以,爱欲的解放的关键就是解放劳动,即在非异化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中享受生命的快乐。非异化劳动的自由消遣不是为了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它的本性就是满足爱欲,除此之外,劳动别无其他目的。四、意识形态批判(一)单向度的社会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被压抑的人们为什么不起来革命。而变得“消极沉默”了呢?马尔库塞认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已成了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是相对于双向度而言的。双向度是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只有肯定性,没有否定性、批判性,即是单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同于从前的对抗性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统治已取代了政治统治、对抗、矛盾已经或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合与同化的趋势。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失去其双面性,而变成为一个只有肯定、没有对抗的单向度社会。具体表现在思维方式、生产和消费等方面。在思维方式方面,意识形态把否定思维变成肯定思维,理性被畸形化,成为技术合理性,产生了反人性的思维方式,即操作主义和量化—数学化思维,把作为观察和测量基点的人与伦理、审美、政治的人分开。在生产活动领域,意识形态产生出劳动的异化。劳动是痛苦与不幸的折磨,劳动成了单调、无聊的重复动作,人的器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并且,劳动不是寻求自身的满足,而是满足其他需要的手段。在消费活动领域,意识形态的宣传制造出“强迫消费”和“虚假的需要”。资本主义不是凭借压制消费,而是通过制造消费来压抑人的解放,并刺激劳动。人处于被灌输和受操纵的地位,不能自由地决定真正的需要,由广告、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媒体制造出来的需要是虚假的。人们为了他们的商品而生活,把汽车、两层双向宽阳台住宅、高保真的音响、高级厨房设备等等数不清的商品作为“生活的灵魂”。(二)“攻击性社会发达工业社会是“攻击性社会”。攻击对象首先是他人,由此而产生紧张的人际关系,使得生存竞争普遍化、永存化,造成人的恐惧感、孤独感、自卑感、精神崩溃与自杀。攻击的对象还包括自然界,开发自然的目的已不是满足必要的物质需要,而是征服、破坏、盘剥自然,使自然成为“商品化的自然”、被污染的自然、军事化的自然,其结果是生存环境和爱欲发泄环境的萎缩,造成“人海社会”。(三)一体化的社会发达工业社会又是一体化的社会。人的价值观、理想、思想感情的灵性都已被社会流行的模式所规定。在这样的“新集权主义”社会中,有民主而不自由,富裕而不幸福,有技术但无理性。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的各种规则和技术的专门化操作支配了人所有的活动,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或目的理性控制着整个社会,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四)消解力量与方法资本主义已使“双向度的人”(既有精神需要又有物质需要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受物质欲望奴役的人,工具化了的人,丧失了否定和批判的原则)。发达社会的工人阶级已经与资本主义“一体化”了,群众不再是社会革命的动力,而是社会的凝聚力。马尔库塞寄希望于社会底层,认为未来革命的主体是第三世界的被压迫者和西方工业社会的“新左派”。新左派由“不幸者”(包括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以及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流氓无产者)和“幸运儿”(工程师、专家、科学家等中上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组成。。马尔库塞同阿多诺一样,在艺术中寻找革命原则。他们认为,艺术属于西方高级文化,它仍处于前技术时代,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浪漫因素,而且因为艺术脱离于商业、工业和赢利活动之外,具有反抗现实、自觉地超越异化的形态。艺术的本质是升华、否定、拒斥、反实证性,能够唤醒人们对被压抑状态的认识,激励人们反抗。马尔库塞设想通过“审美革命”,从人的生物本性的结构入手来改造人,造就革命主体。艺术就是政治实践。马尔库塞主张用“总体革命”代替“议会斗争”和“暴力革命”。“总体革命”:从总体上进行反对现存制度的斗争,不仅要政治、经济革命,还要搞文化、心理本能结构的革命。马尔库塞又把这种革命称为“大拒绝”,不仅拒绝资产阶级用科学技术来奴役人民,而且拒绝科学技术本身,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统统加以拒绝。五、评论(一)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表明技术异化分为低级层次和高级层次,在发达国家存在高级发展阶段的技术异化,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体现为低级发展阶段的异化。马尔库塞给我们展示了在发达资本主义美国,技术异化的表现。马尔库塞指出:“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因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异化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贫乏的异化,工人是“吃得很差的奴隶”;而发达国家的技术异化,则表现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的异化,工人是“吃得很好的奴隶”。(二)“和谐”社会不应该是没有否定因素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主张,而没有不同声音,这个社会也是有问题的。“和谐”应该是在民主、讨论中的一种发展观。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社会也需要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面对新的情况,有可供选择的物种和发展方向。(三)技术异化问题,需要在劳动权与休息权问题上,完善教育、政策与立法。劳动如何变成一种享受和娱乐,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需要在教育、职业选择上体现“因材施教”,职业与所学和职业倾向相结合,实现人尽其用(比如与许多人把笔耕看成是一种苦役不同,萨特把它当作是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一种人生的基本支撑点。他这样说:“我没办法让自己看到一张白纸时,不产生在上面写点什么的欲望。”

)。职工福利除了物质的以外,还要提供精神的福利。当前加强文化建设,有一项福利就是文化福利。

(四)与马克思所批判的低层次的技术异化相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异化属于高层次的技术异化,工人阶级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属于劳方(工人阶级)的中产阶级的比例逐步加大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此,马尔库塞提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已经与资产阶级实现了“对立面的一体化”[注]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4.,工人阶级不再是社会革命动力的观点,来反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观点。马尔库塞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要根据工人阶级已不是无产阶级这一新情况来研究革命的新形式,不足之处在于他的否定工人阶级是社会革命动力的观点。其实,工人阶级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革命的动力,只是革命可能采取新的形式。马克思所主张的暴力革命,可能是工人阶级基于财富份额比重优势与广泛民意优势的通过暴力威胁和民主决议而实现的社会制度的变革。

这种变革应该属于“使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更有可能走的一条和平过渡的道路”[注]张艳涛,申晴.劳动异化与技术异化比较研究及其当代启示——借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视角来看[J].晋中学院学报,2009(1):45.,因为通过暴力威胁和民主决议而实现的社会制度的变革,与武装夺取政权是不同的,它是通过实力的对比,兵不血刃而迫使资产阶级政府主动交出政权的革命新形式。所以,马尔库塞关于工人阶级不再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动力的观点是短视的,不能因为工人阶级目前在财富份额和民意广泛性方面还无法通过暴力威胁和民主决议来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就否认他们是革命的阶级。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用“心理革命”、“意识革命”来取代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领域中的革命,来解决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异化问题,是超越了时代的乌托邦,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但是,对于消除阶级对立的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心理革命”、“意识革命”,更新和矫正失当的技术价值观,对于消解技术异化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五节、哈贝马斯一、生平与著作二、认知兴趣结构理论三、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四、交往行为理论五、评论一、生平与著作

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越来越不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理论活动,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不是恢复和改造,而是重建。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

主要著作有:《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1962)、《理论和实践》(1963)、《论社会科学的逻辑》(1963)、《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1968)、《文化与批判》(1973)、《合法性危机》(1973)、《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976)、《交往行为理论》(1981)等。二、认知兴趣结构理论哈贝马斯早期致力于对先验哲学的批判和改造,提出了“认知兴趣结构理论”,企图以指导认识的兴趣作为认识的基础来重建认识论。

(一)兴趣定义

兴趣指的是求得满足的乐趣,这种乐趣和某个对象的存在或某个行为的存在之观念相关联。(二)兴趣分类经验的兴趣:受功利目的支配,它“来自于需要”,是由令人愉快的或有用的东西刺激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嗜欲力。理性的兴趣或纯粹的兴趣:超越了实用功利之目的,它是由理性原则所支配的,不是“来自于需要”,而是“唤起需要”。他认为,作为认识基础的是理性的兴趣,因为它同时又是实践的兴趣。他认为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最根本的弊病是把兴趣与爱好视为主观因素,将其驱逐出认识的宫廷。他把兴趣视为认识的组成要素,是内在于认识过程之中而不是从认识之外附加给认识的东西。理性的兴趣和认识是高度统一的。兴趣对认识具有基础的作用以及指导作用。(三)理性兴趣的分类理性的兴趣可分为三类: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它们分别引出自然科学、历史的解释的科学和反思批判性的科学。

人在用工具去改造自然界的时候,形成了“技术的兴趣”,它对应着有目的的、合理的物质生产活动,引导出“经验的分析的科学”,即自然科学。指导着人们对自身的交往活动进行处理和认识的是“实践的认识兴趣”,它是以语言为媒介而形成的,关心的是人与人相互间的“可能的理解”,它为此而凭借的基本范畴是“解释”,所以引导出“历史的解释的科学”。第三种理性的兴趣是“解放的认识兴趣”,以自我的自由解放为目的,它的作用在于产生自我反思,所以它对应着“反思批判性的科学”(主要是心理分析和意识形态批判)。哈贝马斯的“认知兴趣结构理论”把兴趣当作认识的基础,强调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把认知判断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反对机械的消极的反映论,但该理论仍然具有强烈的先验主义倾向。三、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一)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

在一定意义上说,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分析,是其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哈贝马斯是西方世界第一个明确提出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了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家。其目的是揭露科学技术所产生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对之展开批判。之所以产生消极效应,主要在于它履行意识形态功能。哈贝马斯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意识形态,将之视为虚假的意识,其主要功能就是顺应既定的社会存在。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实现了对人的统治。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是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化”、“合法化”的影响而实现的。(二)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把人的行为分为两类:工具行为:即劳动,它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合理化意味着技术控制力的扩大;交往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理解和一致。它的合理化意味着人的解放,个体化,不受控制。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并执行意识形态职能,人的劳动完全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对人的统治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交往行为被吸收到工具行为的功能范围中来,导致正常的交往变得不合理,受到控制。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非政治化”,滋生“明哲保身主义”,只因一个社会崇尚“技术统治论”,发展科学技术、生产足够数量的物质财富,就加以认可。四、交往行为理论(一)交往理论的重要性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的所有学说中最有特色、随吸引人、最有影响的理论。哈贝马斯认为,老一辈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社会批判理论已陷入困境,因为他们只是表面了理性在工具行为中的绝对化,并没有揭示出理性的解放潜能,从而无法为实现启蒙的现代性理想提供合理的基础。哈贝马斯不再把理性看作具有自我反思意识的主体的能力,而是将之理解为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二)四种社会活动哈伯马斯区别了四种社会活动:1、与客观世界相联系、以认识的“真实性”为标准的“目的活动”;2、与“社会世界”相联系、以共同价值的“正当性”为标准的“规范调节活动”;3、与个人的逐个世界相联系、以个人在公众面前的“真诚性”为标准的“戏剧活动”;4、交往活动。(三)交往活动交往活动是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动,因为它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而生活世界与其他三个世界都相关联,交往活动以另外三种活动的标准为规则,它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统一。交往行为是基本的、原生性的人类行为,以实现行为双方的一致为目的,而工具行为是非基本的、派生的人类行为,以个人的私立目的。在现实社会中,人类的交往行为往往被扭曲,非常不合理,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三)交往活动合理化的措施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类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他提出的基本措施有:(1)选择恰当的语言对话。他把语言视为交往行为的杠杆。但凡是言语行为受阻和被歪曲的地方,便不会有合理的交往。交往技术对话。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他还提出了“普遍语用学”。(2)承认和尊重共同的规范标准。哈贝马斯把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寄托在社会全体成员对共同的规范标准的认可上,为此提出“普遍化原则,”它应是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能被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他还提出“商谈伦理学”,试图向现代社会提供一个相互理解,并为各交往共同体成员所同意的道德规范体系。第六节、该学派理论在研究工作

中的应用一、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家的技术价值二重性理论述评二、将马克思技术异化观与现代西方技术异化观和技术异化新情况相结合,可以全面正确地认识技术异化问题

一、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家的技术价值二重性理论述评

毛牧然、陈凡.论网络技术的价值二重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P11-16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家的技术价值二重性理论述评(主要是技术负向价值即技术异化理论的述评)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负向价值日渐显现,西方哲学界对待技术的主流思想已从技术乐观论逐渐走向技术悲观论的历史时期。以技术悲观论为主基调,反映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深刻的社会矛盾,表面看来,科学技术越发展,技术负向价值越严重,而实际上,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以技术悲观论为主基调的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家有:侧重于生态层面技术负向价值的罗马俱乐部,侧重于人本层面技术负向价值的埃吕尔、拉普、海德格尔等,从生态、社会和人本三个层面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负向价值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从生态层面论述了,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已使人类陷入了生存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二是人口的膨胀与粮食的短缺,三是资源与能源的枯竭。丹尼斯.米都斯等人认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危机将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将在2100年达到增长的极限。[1][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