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1_第1页
第1讲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1_第2页
第1讲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1_第3页
第1讲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1_第4页
第1讲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国际关系王琦从2011年日俄北方四岛争端

看国际关系的要素南千岛群岛包括: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伊土鲁朴岛

择捉岛约3200平方公里*库纳施尔岛

国后岛约1500平方公里*施科坦岛

色丹岛约250平方公里*齿舞诸岛

齿舞诸岛约100平方公里近年来日俄关于北方四岛争端2006年8月16日,俄国巡逻艇向接近争议地区的日本渔船鸣枪示警,打死一个渔民,成为这一争议地区的第一个牺牲者。2009年7月3日,日本参议院一致通过“促进北方领土问题解决特别法”(北特法)修正案,明确记载“北方领土为我国固有领土”。近年来日俄关于北方四岛争端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国后岛。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当天,日本首相菅直人发表讲话,称俄总统此行“非常令人遗憾”,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对梅德韦杰夫登上日俄争议岛屿表示抗议。

2010年12月4日,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日本同俄罗斯存有归属争议的北方四岛。

近年来日俄关于北方四岛争端2011年1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科夫率领的俄军事代表团视察了日俄争议岛屿。2011年1月21日,日本新任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对布尔加科夫的此次活动深表遗憾。近年来日俄关于北方四岛争端2011年1月29日,俄罗斯边境警备队直升机在北方领土国后岛附近海面向两艘日本渔船发射疑似照明弹,两艘渔船回到北海道罗臼港后船身上共发现20处枪击痕迹。

2011年2月9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部署更多武器,并称俄罗斯需要在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扩大军力。

近年来日俄关于北方四岛争端2011年2月15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一位高级别官员宣布,俄罗斯将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部署短程及远程导弹防御系统,以维护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主权。北方四岛战略意义重大1、自然资源丰富:誉为“鱼类宝库”,水产品丰富。矿产资源同样丰富,蕴藏16亿吨石油,黄金储量约1867吨,白银9284吨,另有397万吨钛,2.73亿吨铁,1.17亿吨硫,每年可提取36吨稀有金属铼。2、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北接俄堪察加半岛,南临日本北海道,是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间的一道天然大门。北方四岛争端的历史日本古老居民阿伊努族的生活地之一1644年,日本绘制的地图包含了北方四岛

1691年,俄探险家登上千岛群岛1779年,沙俄政府正式把千岛群岛中尚未有明确领土归属的所有岛屿划归己有。

1794年,俄政府正式建立移民点。1801年起,德川幕府驻兵于择捉岛,并立下“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标志。

北方四岛争端的历史1805~1813年间,俄国与日本人在岛上进行了8年鏖战,日称“北寇八年”。1855年,日俄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整个千岛群岛以得抚岛为界,以南归日本,以北归俄罗斯。1875年,《圣彼得堡条约》规定日本出让库页岛的主权归俄国,北方四岛完全归属日本。20世纪初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通过《朴茨茅斯条约》,它再次得到了库页岛一半的主权。北方四岛争端的历史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规定苏联对日宣战,作为回报,战后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全部给了苏联。20世界50年代中期,苏联为离间日美关系,再度就北方四岛问题主动对日让步。表示愿意归还“小千岛群岛”(即色丹和齿舞群岛),日本则要求全部归还。1960年,美日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苏联再未提归还。北方四岛争端的历史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曾提出要归还,但在国内压力下不得不改口。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后,并没有在归还四岛的问题上有任何妥协。2010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回顾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回放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9月8日:日本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9月9日:中方决不接受以日本法律处理9月10日:日本法院批准拘留中国船长10天至9月19日9月10日:中国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回渔民和渔船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回放9月11日:中方因撞船事件推迟中日东海问题政府间谈判9月12日:戴秉国凌晨召见日本大使要求日方送还中国渔民9月13日:我国渔政船在钓鱼岛与日本7艘巡逻船对峙9月14日:中方决定推迟全国人大代表团访日9月19日:日方扣押船长时间延长10天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回放9月19日:中方已暂停中日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9月19日:中国拒绝日本青年访问团访华9月21日:温家宝强烈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释放我被扣船长9月24日:日本地方检察厅决定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9月26日:日军P-3C侦察机侵入钓鱼岛9月27日:我国渔政船在钓鱼岛巡航险遭日舰冲撞钓鱼岛问题由来钓鱼岛列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朝初年(1372年)杨载发现钓鱼岛群岛中国有关钓鱼台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省。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中明确记载钓鱼岛。钓鱼岛归属本无问题1879年日本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并没有将钓鱼岛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钓鱼岛问题产生: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二战中战败后,日本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琉球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钓鱼岛成为“香饽饽”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日方立即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又将巡防船开去,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名字。钓鱼岛问题的由来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挂起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钓鱼岛问题的由来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经政府允许,在钓鱼岛列岛的一个岛屿上修建了灯塔。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列岛的北小岛设置了一座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1996年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日本表现强硬的原因分析一、日本内政外交压力经济低迷新政府对外策略失误挽回支持率的“作秀”二、中国崛起影响中国GDP超过日本远赴索马里打击海盗的影响三、美国背后意图遏制中国的一贯伎俩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桥头堡”中日俄争端涉及的国际关系概念1、国家主权2、国际法(条约)与国内法3、国家战略4、外交政策中日俄领土争端的启示1、不存在“固有领土”的概念2、领地争端的基础是国家实力3、国家领土受国际条约限制领土争端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普京案例: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时间事件归属17世纪以前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神圣罗马帝国(德国的前身)1648年三十年战争,神圣罗马帝国战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德国夺回1919年一战德国战败,巴黎和会召开法国重新占有1940年纳粹德国攻陷法国并入德国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战败法国重新夺回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讲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第二讲国际关系的产生第三讲国际关系发展史第四讲经济战略与当代国际关系第五讲资源战略与当代国际关系第六讲军事力量与当代国际关系第一讲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第一节

什么是国际关系

一、国际关系与我们的生活二、国际关系的概念三、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性质一、国际关系与我们的生活自己的国家是否卷入战争,对外贸易关系是否稳定,出国旅游是否安全,出国留学申请批准是否容易,外币存款收益大小等等,都是和我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菲律宾人质事件人民币升值压力红衫军与泰国政治危机

美国插手南中国海事务

区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国内关系事件国际关系事件二、国际关系的概念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的起点——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国际关系的概念国际关系包括一切国际行为体的一切跨越国界的关系和互动。六大关键词:国家国际组织个人跨越国界关系互动国际关系的概念第一部分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他们是国际关系的发起者和推动者。第二部分行为主体的活动范围:跨越国家边界。第三部分行为主体的联系方式:关系(静态)和互动(动态)。(1)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和斯巴达);我国古代春秋战国的纷争。(2)国际红十字会在伊拉克参与人道救援活动。(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4)中国和巴勒斯坦的关系。(5)美国与印度构建“美印战略联盟”。(6)联合国成立。狭义的与广义的国际关系广义的国际关系狭义的国际关系三、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国际关系主要是研究跨国界的人类团体之间的行为。也就说研究什么群体/个人、在何种条件下、为了什么目的、如何行为、其结果如何。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三、国际关系的研究内容研究的内容:(1)国际权力、国际体系、国际冲突、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国际规范、国际战争、国际和平;(2)民族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实力;(3)军备竞赛、危机管理、军控与裁军、国际维和、全球气候、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影响。三、国际关系的研究性质(1)理论研究:行为规律(战争周期)、问题性质(和平)、概念范围与内涵(安全)、因果关系(和平原因)、相关性(军费与安全困境)。(2)政策研究:环境变化(国际格局)、利益次序(经济与安全)、政策效果(对台政策)、策略选择(妥靖与遏制)。第一讲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第二节什么是国际关系学一、国际关系学的概念二、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史三、国际关系学流派四、国际关系学的相关学科一、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国际关系学(InternationalRelations)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国际关系既是学术的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领域。研究内容研究哪里谁研究如何研究一战之前战争/和平冲突/合作公正/秩序春秋战国印度希/罗/意古代先贤史/哲/法/政/经学者历史追溯哲学思辨法律规范大战期间基本没有变化重点关注:一战原因等;以欧洲为主英语国家的专业人员借鉴历史学和法学二战以后基本没有变化,重点关注:与冷战相关的问题(威慑/危机决策等)以欧洲为主,适度扩大(如亚洲、中东等地)以英语国家研究人员为主与国际法分离,借鉴自然科学,出现科学规范之争二、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史三、国际关系学流派关注问题核心变量解决途径现实主义安全/冲突权力/国家利益维持均势自由主义福利/合作共同利益/制度改善制度理想主义法律、道德和谐世界政府建构主义变化/进化文化改变观念四、国际关系学的相关学科1、哲学近代的人性论从人之性恶还是性善角度分析社会政治生活与现象,关于政治正义、公平、伦理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一国内部,扩展到国际政治领域就形成了对国际关系的思考。马基雅弗利霍布斯四、国际关系学的相关学科2、政治学与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学在历史上并不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各学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国际法学的诸多基本准则都是今天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3、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和历史学关系非常密切。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专业研究者以“历史学的态度与方法”(包括相关的分析工具和视角)研究国际关系。四、国际关系学的相关学科4、地理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马汉《海权论》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马汉的海权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美国和世界许多政治家和军事家。第三节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要素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1、概念:能够独立地参加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2、基本特征: ①必须拥有一个实体,并具有较稳定的组织和形式。 ②必须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③必须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3、基本类型:

①主权国家

②非国家行为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二、国家及其主权1、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居民;政府;主权2、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3、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三、国家利益1、概念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因素的综合。从客体上看,一切能够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等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具有好处的事物,都是国家利益;任何国家利益也都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对国家有好处的事物。从主体来看,国家利益只能是以国家为利益主体的利益。2、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国家利益的层次5.世界贡献4.主导地位3.经济发展2.政治承认1.国家生存

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开国大典(1949)加入联合国(1971)国家生存政治承认改革开放(1978)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逐渐取得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四、综合国力与国家权力“实力”与“权力”的区别“实力”是指自己做事的能力,是绝对概念;“权力”是指让别人做事的能力,是相对概念。权力的双重性质——即是目的也是工具:权力是国家追求的利益,也是国家实现利益的手段。四、综合国力与国家权力实力软硬两部份硬实力:自然资源、人口、军队、地理条件、经济规模、科技水平;软实力:政治体制、民族特点、国际质素、对外关系四、综合国力与国家权力综合国力: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克来茵方程:Pp=(C+E+M)×(S+W)C为土地和人口;E为经济实力;M为军事能力;S为国家战略系数;W为国家意愿。五、非国家行为主体1、国际组织(1)广义与狭义的国际组织(2)特征:多国性;工具性;非营利性;制度化;一定的独立性(3)分类:①一般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专门性国际组织(WTO、WHO、OPEC)②政府间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