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10: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1页
考点9-10: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2页
考点9-10: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3页
考点9-10: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4页
考点9-10: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9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认清犯罪的危害(b)考点10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c)◆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分类和比较:类别违反的法律承担的责任◆犯罪的含义:◆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和种类:◆犯罪行为的危害:特征地位归类区别关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刑法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处罚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构成犯罪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危害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改正,可能导致犯罪知识应用判断下列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①网上造谣,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7天②欠款不还,法院强制其还款③马路摆摊,违反城市行政管理条例,警告并劝离④殴打他人,致人轻伤,拘留15天并赔偿医药费⑤随意停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罚款200元⑥刮擦汽车,赔偿修理费3000元⑦醉驾撞人,拘役6个月,罚金4000元⑧编造绯闻,破坏他人名誉,法院判决其公开道歉⑨贪污受贿,判处有期徒刑10年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①③④⑤②⑥⑧⑦⑨注意区分:①罚款、赔款、罚金;②拘留、拘役

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不良行为的人往来,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没有接受教训,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依据是什么?张某的行为具备犯罪的三个特征,属于犯罪行为:1.张某盗窃财物和打昏李大娘的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张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3.张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受到了刑罚处罚。(刑罚当罚性)(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警示?◆李某酒后驾车在某大学生活区制造了一起伤亡事故。事发后,他不但没有停车,还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年。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来看,李某的行为()A.触犯了刑法B.扰乱了社会秩序C.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D.应受刑罚处罚C【新闻链接】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其中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该修正案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酒驾(酒后驾车)——罚款扣12分——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酒驾肇事致人重伤或逃逸——交通肇事罪醉驾(醉酒驾驶)——拘役罚金——危险驾驶罪醉驾肇事——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2011年5月9日,著名音乐人高某醉酒驾车致4车追尾3人受伤,此事引发了网民一番热议。

小鱼儿:醉驾的人无视他人生命安全,真是缺德!空谷回音:岂止是缺德,他的行为已经是属于违法行为了。在水一方:这有什么关系,只是一般违法而已。小鱼儿:是啊!再说他是名人,有的是钱,罚点款就行啦。空谷回音:谁说的?他已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了。【法律链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请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国家严厉打击醉驾行为,依法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2)高某作为名人,醉酒驾驶同样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什么?(3)结合材料判断,高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为什么?醉驾考点15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c)知识梳理犯罪都有严重危害。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思想上行动上青少年为什么要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原因)青少年怎样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做法)知识应用九年级学生欢欢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②笨笨鸟:欢欢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笨笨鸟下次不再干了③绿魁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D

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不良行为的人往来,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没有接受教训,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依据是什么?张某的行为具备犯罪的三个特征,属于犯罪行为:1.张某盗窃财物和打昏李大娘的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张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3.张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受到了刑罚处罚。(刑罚当罚性)(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警示?【2014温州】“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4分)段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警示: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自觉抵制诱惑,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2014杭州】(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课后练习P102)材料一:校园暴力已成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題。近日,某校初三学生王某,因为回头多看了同班同学李某一眼,就遭到李某及其同伴的殴打,造成王某轻微伤害。王某报警后,当地派出所介入调查,对李某的行为进行了警告。材料二:2013年11月13日,市民彩某因对当地一家医院的治疗效果不满,用菜刀追砍该医院的医护人员,致一死四伤。近日,法院裁定被告人彩某犯故意杀人罪,考虑其患有偏执型精神障碍,且有自首情节,法院依法判决彩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材料一中李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该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一部法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材料二中彩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该行为最本质特征是什么?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当堂小练1、秦志晖(网名“秦火火”),在网络上造谣生事,诽谤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等社会名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14年4月,法院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三年。这说明()①公民要学会依法自律②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③网络上没有言论自由④法律对名人实施特殊保护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014年4月,网络红人秦某因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①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应受刑罚处罚③我们要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使阳光普照,鲜花满地,也会有阴暗和毒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A.不能认清是非,只能随波逐流B.应远离社会,避免社会丑恶现象对自己产生影响C.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D.只能寻求父母和老师的保护,以免受到伤害4、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卡尔·马龙在他的回忆录中曾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遇到各种不良行为的诱惑,比如吸毒、酗酒,凡此种种。我从不去做那些事,因为我从小就相信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能大有作为。”这反映出卡尔·马龙成功的因素不包括()A.他的自身条件比较好B.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不良诱惑C.用坚强意志、清醒头脑抵制了不良诱惑的干扰D.他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5、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我们中学生在上网时应该注意()①不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②提高防范意识,拒绝网络生活③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网络规则④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当堂小练6、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苍蝇老虎一起打”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从党的十八大到2014年3月,先后有李春城、刘铁男等23名省部级高管因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被中央纪委和检察机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你对这一反腐成果的认识是()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④能对腐败分子造成威慑,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当堂小练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律条文】《环境保护法》第6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第338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案例描述】某电镀加工厂厂长徐某,在明知工厂废水有毒的情况下,未经任何有效处理,直接将重金属含量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