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社会心理学02_第1页
心师-社会心理学02_第2页
心师-社会心理学02_第3页
心师-社会心理学02_第4页
心师-社会心理学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沈梦新浪博客:

/shenm100目录(12课时)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第三单元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第三单元社交情绪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第三单元态度测量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第二单元体语沟通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第四单元人际吸引第五单元人际互动第七节社会影响第一单元从众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爱情第二单元婚姻第三单元离婚第四单元家庭第五节

态度与态度变化态度概述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一单元概述对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最古老、最重要的领域。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关于态度的学科。态度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行为倾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结构。它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的行为倾向态度的成分:认知,情感,意向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成分。态度的ABC模型讨论:认知和情感,哪方面更能影响行为?三者不协调时,哪种成主导?态度的特点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指向具体对象,具有针对性。如人、物、事件、观念等。当对象是人时,态度可能是双向性的,并且态度主体和态度客体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稳定性:态度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易改变,有些态度甚至会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态度形成初期比较容易改变,形成以后改变会比较困难。内在性: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间接地从情感、行为中推知。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心理倾向。态度与行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选择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价值观是一组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域。它比态度更抽象、更稳定和持久。它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个体对事物进行评价,确定其意义及价值,然后决定采取何种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强弱。主观价值比客观价值对个体的影响更大。态度的功能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满足需要——趋向,不利于需要——趋避。按功利原则进行取舍,是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于选择自我防御的态度,比如有些场合的不表态;价值表现功能:主动表现自己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认知功能: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态度的维度方向;态度的指向。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向中度;某种态度与价值观的距离。外显度:态度在行为上的外露程度。四、态度形成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接受环境影响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化的产物。态度的形成一方面要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三个阶段:依从。同化。内化第二单元态度的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通常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体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现实社会中,除新生儿以外,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旧态度的改变总会带来新态度的形成,而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前导的。一、态度转变的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可信差距信念警告意图畏惧人格分心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2.说服的意图:不改变3.说服者的吸引力4、传递者的立场:中立。自我服务——中立——自我牺牲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影响大;威信低:倒U形2.畏惧。倒U形3.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VS文化水平高4、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书面、面对面、电话网络。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的心理倾向。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1.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三、态度改变的理论态度转变的相关理论一)费斯延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的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改变失调的途径:绕线工作的实验:20美元VS1美元改变或否定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来认知之前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降低某一认知元素的强度。一个爱上已婚男人的女孩子,愁容满面的来到咨询室,告诉你她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会怎么做呢?运用认知失调的理论来帮帮她吧。二)、Heider的平衡理论(P-O-X模型)POX+++POX+--POX-+-POX--+POX++-POX+-+POX-++POX---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P(认知者)女生O(有关的另一个人)男生X(态度对象)婚前同居三)社会交换论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地对诱因进行周密地计算。态度是得与失的结果。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人们总是计算正确,人们也不一定能意识到内部的计算过程。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心理剧、系统脱敏疗法、行为治疗)第三节态度的测量态度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的内心潜在的心理活动,对人们态度的了解和认识通常也是通过对人们的外显行为,如口头言语,书面语言,以及行为表现的观察和记录进行的,所以关于他人态度的了解和认识实际上是通过由外向内的间接判断而获得的。态度的测评即是对人们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据此进行间接推断的过程。罗夏:墨迹测验,摩根:主题统觉测量1、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2、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图中的人物在想些什么?4、故事的结局怎样?编制一个300字左右的故事,故事内容不加限制,但必须回答前述四个问题。一般可用5分钟讲完故事,要求故事愈生动、愈戏剧化愈好。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结构和功能体语沟通人际关系人际吸引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什么是沟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谁向谁说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人际沟通的过程(七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背景

1、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发动沟通过程沟通准备:整理思路、转化信息、明确自己的身心状态。

2、信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情感或观念。信息必须转化为各种可被别人察觉和理解的符号系统。沟通中使用的符号系统中,语词最重要语言符号系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非语言符号系统、动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辅助语言

3、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以视听为主。面对面沟通,人的各种感官都可以接受信息。媒介沟通: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话等。

4、信息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转译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的信息与转译后的信息有差异。沟通质量取决于差异大小。

5、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双方反馈和自我反馈。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反馈可来自于本身,个体可以从发送信息过程或已经发送的信息中获得反馈。这种自我反馈也是沟通得以顺利进行,达到最终目的的重要前提。

6、障碍信息源的消息不充分或不明确信息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沟通双方的主观因素

7、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个要素及整个沟通过程。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三、沟通的功能获取信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协调群体行动,提高效率,促进目标实现通过交往,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使单独的、孤立无援的个体结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来共同战胜困难,完成任务。四、人际沟通的分类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现实与虚拟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正式沟通网络轮式Y式链式全通道式环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集束式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指标链状轮状Y型圆周式全通道式速度适中快适中慢快准确度高高高低适中满意度适中低适中高高(士气)中高中无无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人们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目光大于表情。测试你的朋友是否说真话身体运动和触摸。姿势与妆饰。你从她们的表情中看到了什么?四、人际距离亲密距离:亲密距离的近程为0—15CM,亲密无间;远程为15—45CM,表现为亲密关系。个人距离:有一定的分寸感,便于亲切友好地交谈,近程为45—75CM,出现于朋友间的交往或情侣在公开场合的交往;远程为75—120CM,出现于熟人间的交往。社交距离:社交性或礼节性的较正式的交往。近程为1.2—2.1M,如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远程为2.1—3.5M,如上下级交往或商务谈判等场合。公众距离:在公共场合的人际距离,近程为3.5—7.5M,如演讲或讲课等;远程为7.5M以外,是几乎容纳一切人的空间,如集会。影响人际距离的普遍因素主要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职业、环境等。

人际关系测试

ABEF

CD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相关理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心理关系。特点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关系。但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相互排斥和疏离的情感。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一)定向阶段

(二)情感探索阶段(三)感情交流阶段(四)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第三的“探测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从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的范围与深度无论对什么人,也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心理上都会有不愿意暴露的领域。了解我们对别人的接纳程度,通过我们的自我暴露水平就可以。完全不认识的人或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会自我暴露,如网络、心理咨询自我暴露的层次:表层:兴趣爱好。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第二层:真实态度。确定了对方的看法再表露自己的看法、观点。第三层:人际关系状况、对自己的真实评价。以高度信任为前提。第四层: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偷窃念头、个体的性经验、连自身都不接受的经验、行为。痛苦压抑进无意识,选择性遗忘的东西。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1、相互性原则。2、交换性原则。得失律3、平等原则。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人际关系三维理论舒茨:三种基本需要(包容、支配、情感需要)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利。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5、主动感情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6、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童年期的人际需要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包容需要。与双亲交往少,出现低社会行为,与他人保持距离;对双亲过于依赖,倾向于高社会行为,寻求接触,要求给予注意;与双亲适宜沟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支配需要。双亲给予自主权,儿童形成自主行为方式。双亲过份控制,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或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或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情感需要。得不到双亲的爱,低社会行为。避免亲密关系。双亲过份的爱,则出现高社会行为,强烈寻求爱。双亲适度的关心,儿童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

舒茨: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的过程:包容——控制——情感群体解体的过程:感情不和——失去控制——难以包容——解体第四单元:人际吸引定义: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与邻近。倒U形。相似与互补。相似: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地位、年龄经验;互补:需要,角色,职业,人格特征3、外表;4、才能;5、人格品质。影响人际吸引的消极人格特征主要有:(1)为人虚伪,与之沟通容易使人失去安全感;(2)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需要,不关心别人的需要,甚至损人己;(3)不尊重别人,常常挫伤别人的自尊心;(4)报复心强;(5)妒忌心强;(6)猜疑心重,过于敏感;(7)过于自卑;(8)孤僻固执;(9)苛求别人,控制别人;(10)自负自傲。第五节人际互动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及行为动作的交流。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合作基本条件: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竞争基本条件:目标难得、可单赢也可双赢、理性竞争。

多伊奇: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之间如存在相关或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的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比如足球队员之间的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和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比如拳击一类的竞技体育比赛。第七节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模仿、暗示与社会感染请看这段有趣的话: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可能是去饭店,那里是男女情人见面的最佳地点。)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了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上帝”、“大堤”这些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惧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的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察说的,也可能是一个小男孩说的。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2000多人都突然溃逃起来。“向东!”人群喊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一个又高又瘦、目光严厉、神色坚定的妇女从我身边擦过,跑到马路中央。而我呢?虽然所有的人都在喊叫,我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费了好大劲才赶上这个妇女。别看她已经快60岁了,可跑起来倒很轻松,姿势优美,看上去还相当健壮。“这是怎么了?”我气喘吁吁的问她。她匆匆地瞥了我一眼,然后又向前面跑去,并且稍稍加大了步子,对我说:“别问我,问上帝去!”

从众定义: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如果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从众行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穿衣打扮、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从众行为是大量的。一、从众的特点(一)引起从众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行为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倾向相一致的行为。(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其随大流时并没有意识到。(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特点。二、从众的功能在任何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从众促进社会共同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从个体来看,他只有在多方面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任何个体,无论其多么聪明绝顶,其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多到足以适应遇到的每一种社会情境。个体需要以从众方式,在较大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世界,因此从众具有个体对社会生活适应的功能。三、从众的类型◆真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权宜从众(顺从):行为与群体一致,认知与情感不一致。现实中从众的主要类型。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反从众——行为与认知、情感与行为不一致。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一)寻求行为参照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情况不熟悉等)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按照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二)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三)群体凝聚力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认同感较强,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而由群体的高凝聚力,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则是层次上更高的从众行为。五、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态度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愈大,个体愈易产生从众行为。

2,群体对个体有较强的吸引力,则个体易于从众。

3.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数量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其临界值大致在三—四人。

(二)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产生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低的,容易多发从众。

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反之,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多发从众。(三)情境的明确性。情境明确,从众减少;情境模糊,从众增加。(四)其他因素。性别与智力也有影响,但目前没发现明显地关系。男女两性在不同内容中的从众率内

容平均男性熟悉的女性熟悉的中性的男34.1543.0539.6538.95女42.7534.5539.1038.80有关从众的研究

1、谢里夫的游动效应。模糊的情境中的从众行为2、阿希(S.Asch,1956)的线段判断实验(情况明确下的从众行为)阿希的人数情境实验从众的比例(%)人数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3691215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社会促进也叫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时个体的工作绩效不升反降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结伴效应(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助长的现象在动物身上也可以见到。有人对蚂蚁在单独、成对和三个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做过比较,结果在后两种情况下,蚂蚁所挖的沙土是单独工作时的三倍.二、扎荣克优势反应强化说——对他人在场的解释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如果个体的活动是相当熟练或是简单机械性工作,他人在场会提高动机水平,使效率提高,活动绩效出色。相反,如果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很“费脑筋”,个体完成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那么他人在场反而会对个体产生干扰作用,使其活动绩效降低他人在场对个人活动的影响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增强干扰非熟练工作促进熟练工作三、社会懈怠社会惰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

还有一种社会惰化的现象,这是一种由于他人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有意“偷懒”,从而降低个人人活动效率的现象。达施尔要求被试蒙上双眼,在“拔河机器“上拔河,结果发现,当被试觉察只有自己一个拔时,平均用力63公斤,而当三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用力53.5公斤。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工作中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模仿: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二)模仿的意义1、学习的基础2、适应社会生活作用3、促进群体的形成: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进群体凝聚力。(三)模仿的发展从无意到有意,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外部特征到内部实质的模仿。(四)塔尔德的《模仿律》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1、下降率(信息流动方向).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二、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分类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有意暗示、无意暗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暗示、反暗示案例分析:攀岩,失眠,异度空间,跳出惯性思维,考试焦虑,自信心培养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暗示者,被暗示者,环境三、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

1.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感染的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中最常见的形式2.大众传媒的感染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发生在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情绪,而他人情绪又反过来加剧原有情绪。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会感染造成的结果。爱情与婚姻心理第一节爱情什么是爱情?当另一个人的满足和安全变得像自己的满足和安全一样重要时,爱情就存在了。————苏利文爱是我们对所爱者的生命与成长的主动关切,没有这种关切就没有爱。———弗洛姆爱情的定义(一)爱情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将同性恋排除在外。(二)爱情是在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幼儿没有这种爱情。(三)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四)爱情有其牛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五)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某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爱情与喜欢的区别1、依恋。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的去寻找对方来陪伴和安慰;2、利他。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注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3、亲密。恋爱中的双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还有身体接触的需要。两个猪猪的幸福爱情心理小测验饥饿辘辘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验,假如有一天在非正餐时间,你饿得受不了,你会吃什么东西来填饱叫个不停的肚子?

A.

饼干、糖果等零食

B.

三文治、汉堡

C.

牛排

D.

叫碗面来吃

A

型:你谈恋爱只是为了「想」谈恋爱,而不是真喜欢对方,小心一时的盲目对你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停的爱情追逐游戏,弄坏了你的胃口,当真正的爱情来临时你反而不能珍惜它,而错失良缘。B

型:爱情,是你的精神食粮,它丰富了你的心灵,让你突然之间才华洋溢起来,写情诗、情书、唱情歌等都能打动芳心,赚人热泪,你是那种「有爱一条龙,无爱一只虫」的人。C

型:华丽精致、唯美浪漫的爱情是你所追求的。你要学识高、人品好、长相好、漂亮又能深爱你的情人,这种标准白马王子、小公主,是人人想要的,但秤秤自己的斤两,不够分量的话,还是趁早放弃吧!

D

型:你兼顾梦想与实际,是个知道如何在现实世界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人。对於爱情,抱持「合则在,不合则去」的恬淡想法,有时情人是需要你去宠、去呵护的,多关心他一点吧!爱情的发展阶段社会交换论者把求爱者视为理性主义者,他们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作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两者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取样与评估(二)互惠(三)承诺(四)制度化爱情的形式:一)激情式双方初次见面立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二)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并非神秘莫测的感情。三)游戏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四)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五)实用式。找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人。六)忘我式“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哈特菲尔德:激情爱与伙伴爱两种形式爱情的三角形理论:八种组合

三因素:亲密、激情、承诺

1、无爱型组合:三元素皆不具备,不是爱情组合。

2、浪漫型组合:亲情+恋情。彼此亲近和分享一切,同时有着生理上的相互吸引,在开始时并不需要很多承诺,可能好合好散。

3、亲情型组合:只有亲情。相互之间很亲近,能很好的沟通,但没有恋爱的感觉。

4、虚幻型组合:恋情+承诺。基于性的吸引力和不现实的想象,典型如一见钟情,海誓山盟,闪电结婚。

5、热恋型组合:只有恋情。爱似一团火,但相互之间既无亲情又无承诺。

6、伴侣型组合:亲情+承诺。建立在相互尊重、共同兴趣和牢固友谊基础上的感情,有深厚的依恋关系,相互之间可能恋情可能不很强烈,但感情较为稳定和长久,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伴侣感情。

7、承诺型组合:只有承诺。夫妻之间已不再有什么恋情和亲情,但他们由于信守自己的承诺或习惯仍旧生活在一起8、完满型组合:亲情+恋情+承诺第二节婚姻婚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它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原始社会,婚姻中只有繁衍和共同生存;公元前五世纪,柏拉图认为婚姻是繁衍后代,与爱情无关。爱情是最高等情感。中世纪,有爱情出现,但婚姻仍为政治与经济目的所安排。(上流社会)此后,爱情在上层社会,中下层,以及平民中也有发生。现在,爱情与婚姻相结合,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爱情(包括性)夫妻关系的类型(一)爱情型。

它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这种类型潜伏着一种风险,美貌及性魅力会逐渐减退,假如婚姻缺少其它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往往迟早出现危机;另一类是人格型夫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像体型、性魅力那样易变,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二)功利型。此类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当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维持,双方感到满足。其风险是,如双方收益与成本不平衡时,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其次,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三)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前者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后者是双方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期待,彼此都认识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四)建设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和工作。他们有创家立业、教育子女等共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后又追求新的目标。生活中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消费;在共同努力中感受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导致出现裂痕。(五)懒惰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会对婚姻有涣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