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第三讲_第1页
德育原理-第三讲_第2页
德育原理-第三讲_第3页
德育原理-第三讲_第4页
德育原理-第三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原理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讲德育内容论

——德育教什么主要内容一、德育内容审视二、德育内容编订三、德育走进生活1.德育目标:关注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命需要,让受教育者通过生活感受道德的现实价值,提高以生活能力为核心的整体素质。2.德育内容:来源生活知性德育内容需要生活到的的支撑;知性德育内容反映生活道德的变化。3.德育方式:依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在参与道德性生活中进行德育一、德育内容审视(一)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内容是由目标决定的,不同时期的德育目标决定这一时期的德育内容。问题: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分析道德教育(狭义)的特点。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文革前(1)50年代初:小学德育目标: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中学德育目标: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2)1954年《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中学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是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的道德。”(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同个人主义观点进行斗争)、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观点(同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主张劳心劳力分离的观点进行斗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斗争)”。(4)60年代,中共中央《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小学: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中学: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对学生进行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质和革命意志,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侵蚀,逐步树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观。2.第二阶段:文革期间(5)十年动乱期间:学校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兴无灭资”、“防修反修”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93年(6)1980年5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立志作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7)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86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4.第四阶段:1993年以后(9)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1993、1995年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纲要》:小学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德育纲要》中德育内容①热爱祖国的教育;②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③热爱人民的教育;④热爱集体的教育;⑤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⑥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⑧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⑨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初中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高中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5.第五阶段:新课程改革之后(2001年)新课程强调德育目标与内容:(1)回归生活;(2)回归儿童;(3)回归人本身;(4)回归德育。(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特点1.方向体现社会主义特色(1)始终把热爱社会主义作为一贯要求;(2)始终强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2.目标体现层次性从广义的德育目标看,德育目标呈现层次性:-基础目标、社会目标、政治目标;合格人-合格社会人-合格政治人。-底线目标、提高目标、升华目标;守德守法-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低度目标、中度目标、高度目标;社会公德-个人私德-职业道德。-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3.内容逐步完整(1)从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到重视基础道德和基础文明教育;(2)重视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3)从只重视准则、规范到重视道德能力。(三)德育目标与内容之反思1.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偏失与端正表现:-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政治教育高于道德教育。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人与政治人哪个更为重要?2.德育目标的层次与衔接新时期的总体目标:接班人。(1)德育目标由无层次到有层次无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2)具体到道德教育,层次不明显(3)不同阶段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应当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3.德育内容的缺失与补全(1)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重知的教育,忽视情、意、行的教育。(2)正面道德张扬与负面道德辨识;历史与现实。(3)专门德育与全面德育。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各门学科都要负起育人的职责。停留于文件、要求、宣传上,而不是行动与具体的措施上。4.德育内容的生活抽象与融合(1)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但不是高于生活,而是要回归生活,指导生活;(2)生活是复杂的,就是要以复杂的态度正视生活,也要以复杂的态度正视德育;(3)生活是变化的,既要坚持德育价值观的一唯性,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二、德育内容编订(一)德育内容编订之依据1.个体品德之结构德育内容必须涵盖个体品德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2.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社会公德、个体私德、职业道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梁启超《新民说》)3.理想道德人格之期待三达德:仁、智、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五常德:仁、义、礼、智、信。“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董仲舒《举贤良对策》)4.儿童心理发展之规律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思维发展:具体到抽象;情意发展:不稳定到相对稳定;行为特点:自控差到自控强。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应体现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德育内容之编订1.幼儿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知:目标:知事、知礼;内容:编写识字、求知、做人“三合一”的一体化教材,使孩子在发蒙中识字,在识字中求知,在求知中学做人。古代蒙学教材堪为典范。《三字经》、《千字文》等。情、意:目标:感动、坚持;内容:游戏、故事等形象化的教育。行:目标:克己;内容:以养成良好个人习惯为内容的行为训练。良好的习惯本身就是美德。生活、学习。2.中学阶段德育内容知:目标:知史、知理;内容:编写“系列例典”作为品德教育的专用教材。初中高中共计六年,相应以“守信例典”、“苦读例典”、“勤工例典”、“节俭例典”、“报国例典”、“御侮例典”为内容编写六册教本。情、意:目标:感恩、克难;内容:表演、活动、体验等情境化的教育。行:目标:自觉自为;内容:以践行责任、养成为合群、利群之良好个人品质为内容的行为训练。志愿者、义工等。3.大学阶段德育内容知:目标:探知、辨惑;内容:开设具有思辨性质的道德哲学课。情、意:目标:自省、诚意;内容:以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为内容的学习与道德体验。行:目标:诚行范为;内容:以养成正己、明己、诚己等个人职业品质为内容的行为训练。建设范型文化。(三)德育内容之衔接1.纵向之衔接幼儿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2.横向之衔接(1)德育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之衔接;(2)学校、家庭与之社会之衔接。家庭:养育;学校:训育;社会:化育。参见龚宝善:《德育原理》,台湾开明书店。三、德育走进生活(一)德育与生活1.生活是德育内容的来源生活就是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各种活动的总称。生活意味着生存,但又不满足于生存:物质性与精神性;生活意味着秩序,但又不局限于秩序:稳定性与变动性;生活意味着适应,但又不停步于适应:适应性与超越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道德知识来源于道德实践,道德实践就是生活实践,不存在离开生活的道德实践。知性道德是生活的抽象,它可以回归生活,也可能远离生活。2.生活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道德生活以生活道德为前提;--道德人格以道德教育为保证;--道德生活问题需要道德教育来解决。3.生活能够实施道德教育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生活本身意味着交往,而道德在交往中发生中。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具有自发性,是自觉性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二)德育与生活相疏离1.知性道德教育与生活道德教育的分离知性道德是生活道德的抽象,如果不回归生活道德,就会成为无内容的空洞说教。2.适应性道德教育与超越性道德教育的混淆利与义:求利合义;先义后利;舍利求义。3.正面生活道德教育与负面生活道德教育的偏差真善美--假丑恶。4.自觉性道德教育与自发性道德教育的分离

(三)德育回归生活1.德育目标:关注生活;关注人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