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A.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实行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取消自由贸易D.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高度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允许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所以选择B项。【答案】B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导学号:78720236】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内外局势危机的情况下,苏俄政府采取的非常政策,其直接目的是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障军事上的胜利,这应该成为评价这一政策的出发点。【答案】A3.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解析】本题考查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等可知此措施是指新经济政策,B项符合题意。【答案】B4.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解析】“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分别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项正确。【答案】B5.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C.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解析】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这意味着农民不能异地流动。苏联对农民严格管理,结合斯大林经济模式优先发展工业的特点,由此可以分析出主要目的为A项。当时反革命已经被镇压,故B项不正确;“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体现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故C项不正确;D项不是主要目的。【答案】A6.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苏联()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③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④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A.②③ B.①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20世纪20年代,苏联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因而苏联很快建立起齐全的工业体系,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忽视了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的发展。②说法错误,排除;③发生于二战后,排除;故本题选B项。【答案】B7.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为解决“土豆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导学号:78720237】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③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④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①是列宁实行的;④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答案】B8.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导学号:78720238】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对集体农庄改革,主要是扩大农庄自主权,没有改变公有制地位;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坚持公有制不变,都是对生产关系调整,故A项不正确;两者改革都是针对当时存在的弊端,并没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故B项不正确;D项说法不正确。从效果上看,两者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答案】C9.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后,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B.改变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解析】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试图通过这些措施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答案】C10.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导学号:78720239】年份1981—1985年1986—1988年1989年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4%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②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A.①②④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通过表格中1981-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的增长甚微,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可以判断①正确;通过表格中的年份“1989年”“1990年”可以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局面混乱、社会动荡,②④正确。苏联在争霸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发展科技,出于争霸的需要在科技上的投入是很大的,特别是军事方面,③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A11.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12.二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A.苏联改革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B.苏联改革没有立足本国国情,改革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D.苏联改革对农业重视不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故D项不符合题意。A、C两项是改革失败的因素,但不是根源。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8720230】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材料一中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效果怎样?(1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8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前两则材料有何联系?(6分)【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可判断出建设社会主义无经验可借鉴。探索和效果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课本和材料进行回答。第(3)问围绕市场经济和生产力两个方面概括观点。对三则材料综合分析,不难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观点主要是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效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但较早被停止。(2)特征: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观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14.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开始对旧的经济模式进行修正,同时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正如苏联著名政论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指出的,放在当时赫鲁晓夫面前的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各界的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别无选择》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材料三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他认为,“如果只把按品种的产量计划和交货期限计划下达到企业,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企业根据所接到的产量和品种的任务应当自己编制充分完整的计划,其中包括劳动生产率、工作人员数、工资、产品成本、积累、投资和新技术各个方面。”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采用这个办法的基本原则是:(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2)“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的经济问题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高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别尔曼建议”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之处。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分析“利别尔曼建议”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问,经济问题:轻工业、农业、农民、地方和企业、人民生活,归根结底是“斯大林模式”造成的。第(2)问,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第(3)问,“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得出与赫鲁晓夫改革工业方面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42-T 2343-2024 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
- (2篇)2024 年幼儿园大班教师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 美国跨境电商市场情况
- 学生营养日活动方案
- 二零二五年环保厨房设计与施工承包协议5篇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 第二章中国历史常识
- 二零二五年驾校场地租赁与市场拓展合作合同3篇
- 四年级上语文课件-田园诗情-苏教版(精)
- 幂级数学习教学教案
- 地系梁工程施工方案
- 藏文基础-教你轻轻松松学藏语(西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医学教程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
- 内分泌系统异常与虚劳病关系
- 智联招聘在线测评题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干货3篇
- 教室装修施工计划
- 诊疗方案自查整改报告(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