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四)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四)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四)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四)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讲座训练(十四)一、选择题1.(2023·锦州质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据材料“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和“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中国被迫改变对大英国官民称谓,“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且与史实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产生崇拜心理,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且与史实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B2.梁启超曾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此,梁启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A.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B.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C.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D.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解析】据材料“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可说明中国人民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开始觉醒,形成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群体意识,故D项正确;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A项错误;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不符合材料主旨,是对材料的表层解读,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在威海卫军港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材料并未涉及该信息,故C项错误。【答案】D3.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每5年机器和工具平均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时间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年159561181917—1921年392697981922—1926年430743901927—1931年55192998A.国民政府的倡导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减少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解析】分析表格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农机具在进口的各种机器和工具中所占比值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因此C、D两项不符合材料体现的数量增长的主旨;1912—1916年和1917—1921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农机具进口呈上升趋势,但此时国民政府还没成立,故A错误。形成材料反映的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民族经济虽产生并取得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答案为B项。【答案】B4.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A.“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C.“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解析】题干要求道德观要符合近代中国发展潮流,近代中国发展潮流包括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社会的尊卑等级、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和新道德,故A、C、D项正确;“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强调尊卑等级,不符合近代发展潮流,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5.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在此,他揭示了()A.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中国主力军B.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精神的核心C.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D.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完全融合【解析】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故C项正确;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但并未成为中国主力军,故A项错误;开创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是新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完全融合表述有误,且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2023·潮州二模)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A.独立建国 B.协商建国C.选举建国 D.立宪建国【解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主要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员有民主党派人士,这说明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协商建国,故B项正确;新中国建国模式上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参与的,不是独立建国,故A项错误;选举建国、立宪建国不属于创新选择,故C、D两项错误。【答案】B7.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年、1949年、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促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即“民族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三座大山”长期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新纪元,即“民族独立”;1979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即民族崛起(振兴),故A项正确。【答案】A8.“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欧洲向全球扩张是为了“扫清海路”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A、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C9.历史变迁是复杂的。变迁并非都是进步,有时带来的更多是倒退。下列事实不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B.“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C.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沦为保皇派D.“文革”期间,突出“抓革命,促生产”【解析】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保证了政局稳定,社会发展,并成为其他国家借鉴的榜样,属于历史的进步,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属于历史的倒退,故A项不符合题意;维新变法失败后,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求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保皇派明显是违背历史潮流,故C项不符合题意;“文革”期间的抓革命,实际上是强调阶级斗争,严重冲击了经济建设,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10.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成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故选D项。A、B两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并且B项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是技术革新,不符合题意。【答案】D11.某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全球史观的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学生灵活运用新史观的能力。A项是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故不正确;B项与革命史观相符,故排除;C项与全球史观相符,故C项为正确选项;D项与文明史观相符,故排除。【答案】C12.如右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解析】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格局是一超多强,世界的基本强国是美国、中国、欧盟、俄国、日本,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世界是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在军事领域是美国、俄国、中国三国并进,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23·临沂一模)近代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有识之士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传统,足以影响士大夫对外之基本态度。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材料二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材料三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解析】第(1)原因直接从材料中可概括,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根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中后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出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归纳西方冲击的表现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进行分析可知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第二小问结合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行归纳即可。【答案】(1)原因:中国中心的优越感;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原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表现:政治: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文化:西方思想不断传入,冲击传统价值观念。(3)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深入: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前期)共和党人保守派从各种角度陈述继续对共产党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对共产党中国实行比对苏联更严厉的贸易禁运,才可能分化中苏同盟。正是在上述观念的指引之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坚持在亚洲大陆上遏制中国,继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在政治上策动“两个中国”。这些举措诚然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同样重要的是这种政策也几乎同样地损害了美国自己。——《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材料二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材料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指导思想表现出高度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道: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人民日报》(2023年1月29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美国对华政策的背景和造成的后果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3)概括近年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背景,并用史实说明如何践行“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的。【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共产党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的必要性”“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在政治上策动‘两个中国’”的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