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笔记整编第四卷明清文学绪论第四卷明清文学绪论一、明代文学两个主要特征1、雅俗互动:雅与俗的相互靠近、相互影响,形成互动之势。A雅文艺与俗文艺之区别创作队伍:士大夫文人与民间下层文人地位:正统与小道末技作品风格上讲:典雅精工与浅近俚俗B明代文学雅俗互动的具体表现首先,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向雅的靠近:四大奇书、三言二拍、传奇戏曲品格的提升,文化历史内涵的深化其次,正统诗文创作向俗的靠近:真诗在民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2、个性解放思潮与文学主情思潮的流行。A明初文化政策及对文艺的影响三部《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五经大全》),程朱理学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八股文、道学体诗、教化派戏曲产生。B阳明心学对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王阳明(守仁)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个体主体意识的解放,对理学之冲击;王学后人,即泰州学派王艮等人怀疑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传统观念,宣称“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之条理处。”(王艮《心斋先生全集》卷三《语录》。)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卷一《答邓石阳书》),大胆肯定人的私心私欲:“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藏书》卷三二《德业儒臣后论》),从而将人的私欲价值推向了极端。C个性解放思潮内涵在泰州学派和李贽等人的影响下,肯定人的私心私欲、追求个性自由、张扬世俗享乐成为明代中后期一股主要文化社会思潮,后人称之为个性解放思潮。正面影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负面影响:放纵过度,纵情声色,色情文学的流行D李贽“童心说”与文坛主情思潮“童心者,最初一念之本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焚书》卷三《童心说》)。童心,即赤子之心,未受后天污染的自然纯真之情。“童心说”视自然之情为文学产生的直接动因,影响到了一大批文学家:如徐渭主张“古人之诗本乎情”(《徐文长三集》卷一九《肖甫诗序》)。汤显祖更宣称“世总为情,情生诗歌”(《汤显祖诗文集》卷三一《耳伯麻姑游诗序》)。公安派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集笺校》卷四《锦帆集叙小修诗》)谭元春也说“夫作诗者,一情独往,万象俱开”(《谭友夏合集》卷八《汪子戊己诗序》)E、主情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写物欲、写时俗、写性爱、写闲情成为时尚,肯定人性、放纵个性、歌颂世俗享乐、向往个体人格的自由平等成为鲜明的审美理想。二、明清传奇戏曲发展演变轨迹(八件大事)多考查文学常识1、教化派戏曲和传奇戏曲典雅绮丽语言风格的形成。2、明中期三大传奇的开创意义:《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个人离合之悲与历史兴亡之感结合,深化了戏曲的文化历史内涵,对《桃花扇》《长生殿》影响。3、四大声腔的形成与昆腔的流行:海盐、余姚、弋阳腔、昆山腔。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改革,形成了清柔婉折的特点,非常适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要求,开始取代其他三腔,成为最流行的戏曲声腔。三大传奇均为昆腔,《浣纱记》更是以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第一部传奇戏曲。4、“临川四梦”与晚明戏曲:传奇戏曲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紧密结合,跃进到时代思想文化的顶峰。5、时事剧与苏州作家群:李玉《清忠谱》、一人永占6、沈汤之争与音乐体制的格律化:沈璟与汤显祖,传奇音乐体制规范化与作家主体情思的表达7、南洪北孔:洪昇与孔尚任,清初作家、一南一北,一个钱塘人、一个曲阜人,创作了《长生殿》《桃花扇》,传奇戏曲顶峰之作,深沉的历史文化思索。8、清康乾时期,地方戏兴起,戏曲近代化,作家中心到“名角儿”中心。三、章回小说形成发展轨迹1、史传与小说间的关系:章回小说的远源A、小说名称的来由及内涵的变迁: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一一《庄子.杂篇.外物》B、中国小说三大源头:神话、史传、诸子散文(叙事和寓言成份),以史传影响最大C、史传观念对后世小说的影响:一重“实录”二“补史”作用2、长篇章回小说的形成: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的近源话本按鲁迅的说法:说书人的底本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小说:(银字儿)烟粉、灵怪、传奇、公案说铁骑儿:士马金鼓之事说经:演谈佛书讲史书:讲说前代史书文传兴废争战之事3、章回小说形成发展的三大阶段初级阶段:将“说话”中“讲史”一类题材整理为平话,平话是杂揉史书和传说而成。中级阶段:将若干个累积修订的某一题材累积起来,再由一个人再创作,最后写完。构成所谓世代累积型小说。高级阶段:作家独立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4、章回小说内容的四种类型:历史演义、神魔小说、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第一讲《三国演义》一、关于“七实三虚”1、《三国演义》与前代史书之关系:《三国志》《三国志注》:人物言行大多可找到依据;对素材的移换变形2、《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关系:继承与超越3、小说叙述历史的态度:打破天道正义观念二、“拥刘反曹”倾向的源起及发展晋到六朝:以曹魏为正统东晋习凿齿:尊汉抑魏《汉晋春秋》北宋代说书:流露“拥刘反曹”倾向,《东坡志林》元代《三国志平话》: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演义》直接继承并加强这一倾向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批点《三国演义》进一步强化巩固。三、《三国演义》的思想文化内涵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杰出的战争和谋略描写,中国文化智慧的集合:儒、道、纵横、兵家等等诸多思想的荟萃。其主要文化思想内涵则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元末社会动荡,百姓渴望安定统一,成书年代及作者所处时代要求的体现2、对儒家仁政理想的向往及道德的追求:A拥刘反曹倾向;B对蜀汉集团的着力刻画:刘备仁君形象、诸葛亮能臣贤相的典范、关张的忠义勇猛,桃园结义的讴歌3、总结历史经验:民心、人才、谋略四、人物塑造手法:(重点)(A)、类型化与个性化的完美结合(以三个人物形象为例)1、曹操形象: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儒家理想为评判标准,突出其奸诈残忍一面,又真实描写出其丰富多元性格:“古今来英雄中第一奇人”(毛宗岗)(一)奸诈A陷害叔父;B杀吕伯奢一家;C许攸问粮;D借人头;E借刀杀祢衡;F梦中杀人;G杀杨修H死后72疑冢:“生而为伪,至死仍诈”(二)残暴狠毒A杀吕伯奢全家;B为报父仇屠城;C杀伏完董承及伏皇后董贵妃;D杀耿纪韦晃等五人及其宗族和大臣(三)英雄之气A不畏权贵:重责蹇硕之叔;B胆识过人:孤身刺杀董卓;C惟才是举,爱才如命,敬重忠义之士,宽待人才、厚待人才:哭郭嘉典韦、对关云长、赵子龙、收张辽庞德许褚;招请荀彧荀攸贾诩等、中庞统之计、痛杀陈宫沮授等等D诚心待士,从谏如流:对郭嘉言听计从,得以平定北方E多谋善战,善于以少胜多:战袁绍、打吕布、张绣、马超等F宽仁待民,法纪严明:征讨董卓等军事集团、割发代首G旷世豪情,乐观自信、永不气馁;自负风趣、颇具喜剧色彩:横槊赋诗、爱笑H目光敏锐,不因情废公:对继承人的选择I儿女情长:分香卖履(四)其他特点:好色、多疑、心胸狭窄小说中的曹操是一个极复杂矛盾的形象,是不失其本色的真英雄,又是一个可爱的大奸雄。作家以儒家理想批判了其奸诈狠毒残暴之处,但又尊重历史如实描绘出曹操的雄才大略、历史功绩和丰富的性格,完美地体现了类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2、关羽形象: “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毛宗岗《读三国志法》)神勇忠义的象征:A武功超凡:温酒斩华雄、诛颜良刺文丑、过五关斩六将B英勇善战:杀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74)C胆略过人:单刀赴会D豪气冲天:刮骨疗毒E忠肝义胆:千里走单骑;F宁死不屈:麦城死节G心高气骄,心胸狭窄:不服黄忠“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欲与马超比武H刚愎自用、缺乏全局观念:轻视陆逊、拒婚辱孙权I因私废公:义释曹操3、诸葛亮形象:即“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A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一智慧化身:隆中定策、火烧新野、赤壁拒曹、三气周瑜、平定益州、夺取汉中、七擒孟获、发明创造B忠心耿耿,勤于国事,严于律己,赏罚分明一贤相典型:尽忠侍后主,不取而代之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士人之楷模D用人不当:错用马谡;E事必躬亲:操劳过度而死F不善培养人才:死后蜀中人才短缺。G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甚至制造矛盾:无原则吹捧关羽逼反魏延(B)、性格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诸葛亮形象:由喜到悲发展。前期:风华正茂,才气纵横,指点江山、宰割天下后期:乐极生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悲剧英雄之路,孔明大恸不已”、“孔明跌足而哭”、“孔明放声大哭”、“孔明仰天长叹”、“孔明泪流满面”——小说悲剧色彩逐渐深浓(C)、善于用细节刻划人物性格心理:如24回袁绍优柔寡断103回司马懿隐忍阴险(D)环境和氛围烘托:诸葛亮出山、曹操几次惨败(E)传奇浪漫手法:张飞长坂桥大喝(F)侧面渲染、虚实相间:关羽斩华雄关于分香卖履的解读1、苏轼的解读:“平生奸伪,死见真性”圣贤人生传统的解读,《孔北海赞序》2、司马光的解读:政治人生的解读,《沙溪集》3、陆机的解读:《吊魏武帝文》,宇宙人生的解读第二讲《金瓶梅》一、作者问题1、文人独创:兰陵笑笑生、浙江老儒、徐渭、李开先王世贞、李贽、屠隆、冯梦龙、袁宏道等多种猜测2、世代累积型:A题材来源于《水浒传》武松杀奸B大量引用此前出现的小说、杂剧、散曲、传奇资料学术界多数认同文人独创,但不会是老儒、大名士,文字工夫远逊于《红楼梦》《儒林外史》,也比不上《三国演义》,当为身居市井的下层文人所作(天才,入世极深)二、成书时间及版本:创作年代历来有嘉靖万历两种说法;版本:词话本(万历本)与绣像本(崇祯本)、张竹坡评点本《金瓶梅》主要人物妻妾: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丫头:庞春梅女儿:西门大姐女婿:陈经济(敬济)包占妓女:李桂姐、吴银儿、郑月儿仆妇:宋惠莲、王六儿、如意儿、惠元姘头:林太太朋友:应伯爵、谢希大、花子虚、云理守、吴典恩、常峙节等仆人伙计:韩道国、来旺、玳安儿交结官员:蔡京(干爹)蔡状元(御史)、宋御史等三、关于书名寓意表层:取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字得名深层寓意:1、取“香焚古鼎,梅插金瓶”之意,金代表财富、瓶代表权势(也有说代表酒)、梅代表女色钱——权——钱:钱权——欲望的放纵2、情欲—死亡的象征:宣淫止淫金莲、瓶儿、春梅在书中百余女性中情欲最盛、死亡最惨,是理想缺失、道德崩溃下人欲疯狂泛滥,导致自我毁灭的代表三寸金莲:女性美和情欲的象征(明代恋小脚癖)3、隐喻人生如梦,繁华荣辱瞬息即逝之人生本质。清代张竹坡:“盖言虽是一枝梅花,春光烂漫,却是金瓶内养之者。夫即根依土石,枝撼烟云,其开花时亦为日有限,转眼有黄鹤玉笛之悲。奈之何折下残枝,能有多少生意,而金瓶中之水,能支几刻残春哉?明喻西门庆之炎热危如朝露,飘忽如残花,转眼韶华成幻景。”——《金瓶梅》第七回回评四、《金瓶梅》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历代文人评价明袁宏道: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与董思白》明欣欣子: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金瓶梅词话序》明弄珠客:借西门庆以描画世之大净,应伯爵以描画世之小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金瓶梅序》明张潮:《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张竹坡:《金瓶梅》是一部史记。作《金瓶》者,乃善才化身,故能百千解脱,色色皆到。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做书者诚是才子矣,然到底是菩萨学问,不是圣贤学问,盖其专教人空也。《金瓶梅》是部惩人的书,故谓之戒律亦可。虽然又云《金瓶梅》是部入世的书,然谓之出世的书亦无不可。——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五、思想意蕴词话本:更多儒家教化劝诫绣像本:更多佛家的空无思想及对人世诸色的悲悯—哀书A社会政治角度的解读:1、形而下层面:西门庆及其妻妾的家庭生活、商行官府百态——市井化生活方式、精神方式、行乐方式,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黑暗——欲海中的沉沦、扭曲与变态2、形而上层面:对酒色财气的批判、劝惩道家清心寡欲,佛家轮回报应3、全书题旨:“富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物欲横流、放纵堕落——亡国败家、自我毁灭B人性角度的解读是一部真正意义上“成人小说”:必须有健全的精神、成熟的头脑才能真正理解的书以秋天开始,以秋天作结“既描写了秋天所象征的死亡、腐败、分离、凋丧,也描写了成年人的欲望、繁难、烦恼、需求;它不回避红尘世界令人发指的丑恶,也毫不隐讳地赞美它令人销魂的魅力。一切以正面、反面来区分其中人物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金瓶梅》写的只是‘人’而已。”——田晓菲《秋水堂论金瓶梅》C哲学宗教角度的解读:警世书、彻悟书、出书世D道德教化角度的解读:明人伦、分善恶
六、艺术成就1、描写生活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2、出色的生活琐事、生活细节的描写:明代师心尚俗,市井之俗入大雅之堂3、独特的文学形式:文备众体——对传统文体及价值观念的戏拟——还原市井与人性的本相4、结构A网状:从线性向网状发展B预言性叙事:看相、占卜、月娘之梦C寓言叙事:书名、时间季节的安排5、多元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的并存——多声齐鸣效果A巴赫金复调理论B作家价值观念的分裂与矛盾6、用铺陈写实手法展示了世俗社会的情欲世界:两性性爱关系成为描写核心——提出了人类永恒的人生困境:情与欲、爱欲与文明间的矛盾7、人物形象(1)帝王将相英雄神魔让位于市井俗人:传奇世界转向日常生活(2)肯定人性的同时,第一次对男性内心欲望予以正视并反思(3)塑造了一批异于此前作品的市井人物:以性爱为人生核心并将性爱享受作为生活最高境界,以欲主导情——走向自我毁灭:在情与欲彼此渗透的复杂性中写出了人物的真实面貌、内心世界,揭示了人性的复杂(4)西门庆形象:西门大郎—西门大官人—西门大老爷学界观点:A地主、商人、官僚B新兴商人C商人、恶霸、官僚D封建商人E官僚资本家原型F性偶像:晚明放纵社会风气中的英雄人物一原始生命力的体现、与书中其他男性的比照小说中展示的性格特点:A性格刚强,机深诡谲B自主进取、积极适应社会,夤缘钻营:“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以财通权C市井暴发户心态:相信金钱的力量大于一切,蔑视一切传统道德规范、不崇拜神圣权威D肯定欲望,享受现世快乐,个性张扬E慷慨疏财、行善积德:捐款修庙、帮助朋友F重情软弱:对李瓶儿、处理家庭矛盾—一欲中之情G随和恭谦,附庸风雅:做官后主动向仕宦阶层靠拢,取得认同:性格随处境发展变化H疯狂攫取和占有财色:贪淫欲望的化身I欺行霸市,借黑恶和官府势力打击生意竞争对手:捣毁蒋竹山药铺J偷税漏税,贪赃枉法K性心理扭曲变态8、市井化的口语写作第四讲《水浒传》第四讲《水浒传》一、成书过程、作者及版本问题:文学史第38-40页。二、主题问题:学术界几种观点:农民革命史诗说、宣传投降主义反面教材说、英雄传奇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忠义报国说、游民意识说、多元主题说等1、农民革命史诗说:A梁山英雄的构成成分:三分之一来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成员,真正意义的农民不多B行动纲领和目的:南面称帝与“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C上山原因:逼、赚、意气所感、被俘,权宜之计D发动战争的性质:占据城池与秋毫无犯E招安背景:弱势、被迫投降与强势、主动招安F作者对农民起义的态度:贼寇与忠义2、宣扬投降主义反面教材说3、为市井细民写心说:大量涉及城市生活及市民心理,勾栏瓦肆中的产物,审美趣味4、忠奸斗争说:梁山忠义与四大权奸斗争贯穿始终,揭示了“自古代权奸害善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现象。是内容而非主题,书中描写了几种斗争:忠奸、民族、阶级斗争等。5、忠义报国说:A明代早期刻本名为《忠义水浒传》B主角宋江:忠义代表C梁山好汉在与权奸斗争及维护宋朝统治中的表现:宣扬了忠义报国,保境安民理想D作者评价:“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儿平生志已酬”。6、游民意识主题说:宋代城镇游民众多,包括丧失土地的农民、破产的城市小手工业者、倡优声伎、游僧等。水浒中表现了大量游民心理、性格及愿望要求;中国文化阴暗面的呈现A强烈的帮派意识 B赤裸裸宣传血腥暴力C禁欲与厌恶家室:极端仇视女人及小孩D贪财7、多元主题说: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复杂,凝聚了几代人的生活体验三、《水浒传》人物塑造手法:类型化向个性化迈进A多层次多角度刻画性格B性格在环境中发展变化C传奇浪漫手法D细节的真实第五讲《牡丹亭》一、汤显祖其人(1550—1616)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记》《南柯记》《邯郸记》江西抚州临川人,均有梦之情节;又称“玉茗堂四种曲”《紫钗记》取材唐传奇《霍小玉传》、《南柯记》取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邯郸记》取材唐沈既济《枕中记》著作集《汤显祖诗文集》《汤显祖戏曲集》研究资料: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二、汤显祖的思想1、社会理想:儒家王术理想治平之世,礼义之国,举贤任能,薄赋轻徭,丰衣足食2、人性观:人生而有情、世总为情、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善情、恶情“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建立有情之天下3、戏曲救世,至情悟人A超越生死理法之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的倡扬B发展轨迹:以情救世——情缘总归虚幻——等为梦境,何处升天(“词家四种,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后二梦”的迷惘悲哀三、故事源起《牡丹亭》的故事题材并非汤显祖的独创,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汤显祖说“: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按:李仲文故事见《太平广记》,引《法苑珠林》冯孝将事,见《太平广记》,引《幽明录》谈生事见《太平广记》,引《列异传》直接取材则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四、《牡丹亭》的思想内蕴(文化意义)1、展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人性的觉醒,表现了一种精神的叛逆,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游园惊梦》2、第一次正面肯定了欲是情的基础。《牡丹亭》中所说的情,是指人的真情实感,人的要求欲望,既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也包括其他的要求欲望,自然也包括生命本能的冲动,即性爱。第一次向世人昭示了欲是情的基础,是每一个生理健全的人应该得到合理满足的生命冲动,它是美好而动人的。3、在情与理不可调和的冲突中揭示了生命深层的悲哀杜丽娘是情的代身,她生生死死追求情的过程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五、艺术成就1,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象征结构:起死回生的情感历程,阳间——阴间-阳间,现实——理想——现实三个场景,既是杜丽娘人生追求的完整的情感受历程,也是作者文化探索的完整的精神历程,杜丽是情的化身2,美丽的诗剧,浓郁的抒情色彩。(1)众多的浪漫的幻想场景;(2)大量的内心独白(3)语言精工A情景交融,意境缠绵;B含蓄典雅,朦胧婉约C雅俗兼善,合于人物身份3、各具性格的人物诗词重点:【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六讲《桃花扇》一、关于《桃花扇》的征实信史1、征实信史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之歌舞,局外之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果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激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 ———《桃花扇凡例》2、与史不合之处:A更动主要事件的发生时间B改变了主要人物的结局C人物事迹移花接木张冠李戴D无中生有凭空结撰二、思想内涵1、对士阶层人格能力予以反思A门户之见—一党争祸根B尚空谈—一缺乏实际政治才能C因私废公、动摇、软弱、风流自赏2、挑战传统的尊卑观念A挑战男尊女卑观念:李香君形象压倒须眉、初步的参政意识、将个人命运系于国家民族兴亡之上、有胆有识远高于侯生、与侯生爱情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倾向上、“却奁”“拒嫁”“骂筵”B挑战社会等级尊卑观念:塑造作者七人,以柳敬亭、苏昆生为最3、彻头彻尾的悲剧——悲观幻灭风格:个人与家国历史间悲剧性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三、结构1、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悲:男女爱情与南明兴亡两条线索——个人与历史家国间既依附又冲突的悲剧性关系2、穿针引线之人:杨龙友——联结朝与野、爱情与政治;柳敬亭、苏昆生—联结军事与爱情3、扇子的妙用:赠扇——血溅扇面——画扇——寄扇——撕扇,掀起一个个戏剧波澜:爱情见证、反抗权奸斗争见证、历史兴亡的见证,重要关目,以扇子命运写出个人及家国命运。第七讲明代话本小说一、文学常识1、从话本——拟话本“拟话本”这个名词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创造的,他所指的作品是《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他的原义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响而创作的小说。后来很多小说史、文学史的作者借用了这个名词,用来指明朝及以后文人整理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今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清平山堂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的堂名。根据学者的研究,这本书大约出版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1541-1551年),原书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集收小说十篇,故共有六十篇,又称《六十家小说》。此书已散佚,现在可以看到的剩下二十九篇,这些小说的版心都刻有“清平山堂”字样,所以重版时称为《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刊印了《熊龙峰刊四种小说》2、三言二拍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濠初“二拍”(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78篇):《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但后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大批小说产生“《八段锦》《石点头》《鼓掌尘绝》《壶中天等》二、冯梦龙其人冯梦龙,明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字犹龙,一字子犹,又字耳犹,别号龙子犹;又曾自称冯仲子。其室名墨憨斋,故常自题为墨憨斋主人。他用过的笔名,尚有姑苏词奴,吴下词奴,顾曲散人,前周柱史等,“三言”序曾分别署名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笔名之多者,无一人可比得上冯梦龙。三、冯梦龙的文学思想一、文学上主张“情真”。认为情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东西,甚至提出要设立一种“情教”,用它取代其它的宗教。小说中,他在《警世通言序》中说小说要做到“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二、不反对文言小说,他的《情史》便收集了很多文言作品,但他更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作品通俗易懂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而且主张把社会教化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注: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四、凌濠初其人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祖父和父亲都中过进士,所以他是出身在一个仕宦之家。但到了凌涿初出生后,这个家庭已步向衰落。他十二岁入学,十八岁才获得一个补廪膳生的位置。其后,他曾应举入试,但一直科场不利。到崇桢七年(1634年)他55岁时才以优贡生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颇有政绩。崇桢十五年(1642年),他六十三岁,擢升为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治河。但过了二年,明朝已在风雨飘摇中,李自成、张献忠作反,大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凌濠初在房村被乱军包围,他拒绝投降,终于呕血而亡,时年六十五岁。五、凌濠初文学思想第一,凌濠初主张小说必须能一新读者耳目,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享受,追求娱乐性。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商品,必须面对大众,凌濠初可以说是比较早觉察到要把文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也有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聊舒胸中磊块”,;同时,认同小说必须要有教化的功能,“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六、三言二拍的思想1、对商人“好货”的肯定。2、对男女爱情和情欲的肯定,即对“好色”的肯定。(1)歌颂男女情爱。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作品歌颂了排除金钱、门第、等级观念,追求彼此知心如意,相互尊重的理想爱情。(2)痛斥负心薄幸行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篇,赞扬了女子坚贞执着的爱情,谴责了喜新厌旧、富贵易妻,始乱终弃的卑劣行为,揭露了门第观念、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3)把情跟欲相联系,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情。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受情欲驱使而越礼的行为常受到同情,“失节”妇女常被原谅。“三言二拍”的爱情观A、以情反理,肯定人的情感权利B、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C、为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推波助澜3、对黑暗的政治统治和地主恶霸的揭露批判。4、歌颂友谊,斥责背信弃义行为。《羊角哀舍命全交》七、“三言二拍”的艺术特点比之于宋元话本,拟话本的篇幅加长了,主题更加集中了,情节也更为复杂曲折了,尤其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较之话本更加丰满。1、其中的优秀作品能够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2、对人物的言行,心理的刻划较前细腻。“三言二拍”擅于利用人物的小动作,反映他们的内心活动,增加了读者欣赏时的情趣。3、以奇为美:日常生活中提取奇异情节,包括标题之奇、叙事手法之奇(巧合、误会、天灾人祸等)八、话本小说的结构模式1、事理相套的论证框架;2、两种形态的结构层次:人、入诗一入论一入话一入话之结诗或正话之入诗一正话一结论一结诗8、入诗一入论一正话一结论结诗入诗:可诗可词可曲可韵文,引人思考;入论:散文,紧接入诗展开议论;入话:小故事,与正话相类或相反;正话:有叙述、描写、评论入诗、入论、结论、结诗属评论式清代话本小说明清之际——清初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结构类于西方的《十日谈》《一千零一夜》李渔《十二楼》《无声戏》第八讲明清诗文(略看下就成,文学常识)一、明代诗文1、前期:明初宋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AV的防治知识课件
- 2017产房培训课件
- 6月安全课件教学课件
- 6S安全培训课件
- 设备使用与日常维护管理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同步练习)
- 铜仁学院《基础医学概论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2025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山西省朔州一中2025届高三校模拟考自选模块试卷含解析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5 Part A 第三课时
- 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印度文化与历史:大学人文课程教案》
- 老年防诈骗知识讲座课件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DB33-T 1411-2024 水利工程文化融合导则
- 2024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 农机质量跟踪调查表
-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认定
- 2025年度股权合作协议书新版:跨境电商平台股权合作协议
- GB/T 33136-2024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