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考最后一题热点命题角度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考最后一题热点命题角度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考最后一题热点命题角度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考最后一题热点命题角度_第4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中考最后一题热点命题角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轮

专题整合

提升能力专题十四

江西中考最后一题热点命题角度核心线索热点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宣介“全球发展倡议”

2021年10月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发言,宣介“全球发展倡议”,呼吁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陈旭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人们对和平发展的期待更加殷切。各国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国际合作,团结应对各类挑战。线索

统一多民族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促进了局部统一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隔阂趋于消解,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隋唐时期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元明清时期元朝完成了国家统一,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续表现代中国的统一大业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认识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统一能有效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促进生产力发展续表线索

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P54)(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P54)(3)中国古代文化成就(P54)中国优秀文化影响世界(1)汉字: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日本。(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等传入欧洲,在欧洲出现了“中国热”。续表中国优秀文化影响世界(3)饮食与风俗习惯:日本的饮食、服饰等受中国唐朝文化影响较大;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传入周边国家和地区。(4)典章制度: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科举取士制度对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英国文官制度建设有深远的影响。(5)科技发明: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续表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着社会的发展认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应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文化的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续表线索

人民表现概况民心向背决定王朝更替中国古代王朝几乎都经历了初期建立、中期鼎盛、后期衰落直至被推翻颠覆的过程。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励精图治、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形成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王朝后期,社会制度的弊端暴露,或统治者实行暴政,人民生活困苦,往往揭竿起义,导致社会动乱或政权更迭近代民众反抗外来侵略(1)1841

年,广州三元里群众开展抗英斗争。(2)1851—1864

年,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开展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3)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4)抗日战争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并投入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续表近代民众推动社会变革(1)1919年,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946—1949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续表人民群众推动国家建设(1)1957年底,经过全国人民不懈努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等),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大包干”,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4)改革开放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续表认识(1)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2)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续表线索

变局、转型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2)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业的发展(手工工场),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改革与革命推动社会转型(1)中国: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中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2)世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续表思想解放引领社会转型(1)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潮流,相继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层面扭转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世界: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它们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续表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转型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续表线索

合作、协调合作带来共赢(1)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不同力量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联合国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合作促进经济发展(1)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苏合作兴建了156个项目,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欧洲的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西欧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正式成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4)“一带一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大大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续表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1)万隆会议:1955年4月召开,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万隆精神,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2)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支持,是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续表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战争、新冠肺炎疫情等),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续表线索

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联合国中的中国(1)参与创立联合国: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席位被占: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3)恢复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续表联合国中的中国(4)大国担当: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不断加快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步伐。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续表中国支援全球抗疫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中国始终担当尽责,与国际社会开展全方位合作,率先同各方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率先向各国大批量提供抗疫物资,率先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提供疫苗帮助,率先对外派遣医疗专家组,率先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启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续表线索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科技智慧(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重大工程:都江堰、大运河、长城等。(3)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4)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智慧思想智慧儒家思想:“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儒家思想在欧洲的传播,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政治智慧(1)科举取士制度: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有借鉴意义。(2)现代政治制度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经济智慧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续表中国方案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其他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范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它创造了一种新型民主实现形式、执政方式和政党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有益借鉴“一国两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续表中国方案经济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力量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续表中国方案外交“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续表中国力量(1)抗日战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抗美援朝战争: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4)“两弹一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中国成为《联合国宪章》的坚定维护者,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续表中国力量(6)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续表线索

英雄、模范、时代先锋项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侵略和近代化探索,试图挽救民族危亡(1)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人民协同作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