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_第1页
专题二:(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_第2页
专题二:(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_第3页
专题二:(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_第4页
专题二:(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复习

(1840-1949)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一、导语P23\P45;步步高P12-24二、小结P43\P61;步步高P25-27通史模式三、历史图册P8-14-25四、教学北斗导航(学科指导意见讲义)一、中国近代史常识及2个金牌概念(两半+近代化)1、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2、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BGP13思维导图3、两对主矛: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两个对象:反殖反封建5、两大任务: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6、两个时期:1919五四运动18401949约80年约3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8.四条线索:7.三大政府:清朝后期(1840—1911年)→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B、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C、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D、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以五四运动为界,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何谓民主革命?9、近代化概念:近代化是指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改变的过程。这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进步潮流。具体内容:经济近代化:工业化、市场化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近代化:科学化、理性化军事近代化:军事工业、军事装备、军队编制外交近代化:外交思想、外交机构、外交政策教育近代化:办新式学堂、公派留学生活方式变迁:服饰\住宅\习俗\婚姻\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三)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10、多元史观和新史法解读历史现象

高考中的史学观点革命史观:革命史观认为,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现(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社会史观:认为与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生活。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计量史法: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先进行定量分析再进行定性分析三、中国近代史分期法(一)按革命(阶级斗争)史观划分中国近代史

1840—1949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919—1949年)有关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见BBGP18思维导图)时间范围:1840~1949年(110年历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时期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时期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840年到19世纪60、70年代,即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1840—1842:开始;1856—1860:程度加深。19世纪60、70年代—1895年,即从洋务运动开始到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1901年,即从甲午战争失败到《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1919年,即从《辛丑条约》签订到五四运动时期特征: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进一步深化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和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19年到1923年,即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党一大召开前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或大革命时期,或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到1927年,即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七一五”政变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到1937年,即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七七卢构桥事变4)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到1945年,即从七七卢构桥事变到日本投降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解放战争时期,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到1949年,即从抗战胜利结束到新政协召开时期特征:是中国人民艰苦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历史。(二)按现代化史观划分中国近现代史

1840—

现在中国近代史1840-19491)近代化萌芽时期(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前,有时还从明中后起算起),或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2)近代化起步时期(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洋务运动失败),或称洋务运动时期,或称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或称向西方学习器物技术的时期3)近代化发展时期(从洋务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或称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或称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时期4)近代化进一步发展时期(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或称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或称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时期5)学习欧美和苏俄两种现代化模式分道扬镳并激烈斗争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6)现代化进程被打断时期(1931-1945年)7)国共两党现代化选择的两条道路或两条路线的斗争时期(1945-1949年)中国现代史1949-现在1)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探索时期(1949-1956)中国近现代史

1840—

现在2)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探索时期(1956-1966)3)现代化探索倒退时期(1966-1976)4)现代化探索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耻辱史)

2、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外来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抗争史、探索史)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中法战争18941895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371945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抗日运动中国军民抗英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日本侵华战争探究学习课时中心—列强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和加深①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如何(即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②近代史上,列强是如何一步一步侵略中国并严重践踏中国主权的?③中国如何逐步沦为受外国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④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严重影响?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名称时间发动国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列强入侵中国(一)国门洞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二)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二、列强入侵背景(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中国英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思想科技中国英国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政治实行君主专制主义,政治统治腐败且阶级矛盾激化19中期西方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外交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对外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进行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军事装备陈旧,军纪败坏坚船利炮,军事先进思想思想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先进,如启蒙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科技传统科技出现总结性成果,但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近代自然科学(创新、实验)产生特征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没有完成社会转型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崛起,完成社会转型二、列强入侵背景(一)鸦片战争的背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借外夷货物以通以无。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二)四次侵华战争的主要背景比较战争国际国内鸦片战争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掠夺原料,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即进行商品输出)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日益腐败。一系列经济、政治变革效果不大,社会矛盾尖锐;对外推行妥协退让的方针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力图扩大在华利益甲午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原料、资金、市场),蓄意挑起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利益,镇压义和团运动三、民族危机加深条约时间签约国内容危害《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与11国割地赔款开口其它四、列强侵华影响

1、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使无数中国人流离失所2、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3、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4、向中国商品输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资本输出(贷款、设厂、筑路、开矿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图一目了然地表现了什么时局情况图中不言而喻地反映出什么社会形势沈沈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图中形势反映了什么问题?国别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势力范围”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山东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地区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还有威海卫长江流域,云南、广东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简表美国倡导和设计新殖民主义(即“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1)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后,开始谋求太平洋的利益,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

2)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染指中国,但其军事实力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3)为了满足美国工商业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2、内容:

1)目标是追逐商业利益,要求自由贸易的“公平”竞争原则,不搞歧视和垄断

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

3、表现:1899年分别提出“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即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利益均沾”)

A、实质: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B、其它列强反应:不同程度的赞同(原因: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有利于它们在华的进一步扩张)

C、影响: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南京条约》签订图《马关条约》签订图《辛丑条约》签订图李鸿章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

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下列历史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国军民哪些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中心--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斗争(民)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军)三元里人民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

义和团运动

反割台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清朝政府官员为收复国土而做的积极努力表现了清朝政府官兵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了台湾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精神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背景:英—入侵清—妥协民—奋起精神:不畏强暴抵御外侮

1881年: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1884:设新疆行省结果(直接和最后结果)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背景经过意义爆发原因发展情况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铁血丹心铸英魂

要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胡锦涛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借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张维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简述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这首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元里居民在三元古庙誓死的主要原因。项目中国日本世界排名(吨位计)世界第八世界第十一吨位主力舰定远、致远号各7300余吨最大战舰不过4000吨速度最快时速约15海里最快时速23海里编制参差不齐整齐严格弹药数量有限充裕甲午之战中日海军力量对比表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项目参战舰艇(艘)火炮(门)兵力(人)舰船损失伤亡人数中方1019120525艘沉没1200日方1227235665艘重伤300——戚俊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了。所以甲午八月十八的海军之战是个划时代的战争,值得我们研究。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百年之中我们总共打了数逾千次大仗小仗。┄┄最令人迷惑不解,也最令人感叹的莫过于┄┄“甲午战争”和┄┄国共决战了。这两大战役皆最具关键性。它们的胜败都改写了历史。在这两大战役中,也都是该败者战胜,而该胜者战败。┄┄竟败得那样惨,败得“一败涂地”,败得“全军尽墨”┄┄——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那一次海军战争”具体是指哪一个战役?这场战役对“甲午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认为“甲午战争”是“该胜者战败”。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胜”的若干原因,同时指出“战败”的根本原因。(3)这场战争“成中国之巨祸”。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角度指出它对中国的危害。

(4)三位历史学家都认为这场战争影响巨大。请结合材料三从“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角度简要指出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参考答案:(1)战役:黄海战役。影响:这场战役后,北洋海军避敌于威海卫军港内,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从而掌握了整场战争的主动权。(2)“该胜”原因:中国是大国,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反侵略的,是正义的,日本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中国比日本更早地向西方学习,经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国力有所增强;中国的北洋水师综合实力并不比日本海军弱。“战败”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3)危害:由于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等领土的割让,朝鲜也开始为日本所控制,日本占据了从东部和东南部进一步侵华的有利战略位置;日本崛起成为远东地区的一个强国。俄国受此刺激,加紧侵华与争夺,中国的北方及东北地区形势更加危急。(4)影响:甲午战败,使中华民族真正觉醒,具体表现为开始了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努力,资产阶级的改革与革命应运而起。(注:只要意思到位,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日本跟中国每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中日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试分析。一名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会统统的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就会增加石油的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回出动,中国海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