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讲义汇总_第1页
电子商务讲义汇总_第2页
电子商务讲义汇总_第3页
电子商务讲义汇总_第4页
电子商务讲义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讲义汇总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电子商务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电子商务涵盖电子商务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等4种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2种模式。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日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电子商务最常见之安全机制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及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两种。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Business(E-Business概念。但中国在引进这些概念的时候都翻译成电子商务,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及内容是有区别的,E-Commerce应翻译成电子商业,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目前本专业有两个专业方向:网站设计与程序方向、网络营销编辑方向。电子商务专业在不同高校里要求的课程是不一样的,一些院校注重电子商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有一些院校会把课程重点放在商务模式上面,这些主要体现在这个专业所在的院系,有的在管理学院,有的会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的会在软件学院。这样各个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长也会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函写作、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营销策划、网页配色、网页设计、数据结构、Java语言、Web标准与网站重构、FlashActionScript动画设计、UI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网络营销、VFP、SQL、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英语、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2.发展的五大阶段第一阶段:电子邮件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从70年代开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几倍的速度增长。第二阶段:信息发布阶段从1995年起,以Web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发布系统,爆炸式地成长Internet的主要应用。中小企业如何把握好从“粗放型”到“精准型”营销时代的电子商务。第三阶段:EC(ElectronicCommerce),即电子商务阶段EC在美国也才刚刚开始,之所以把EC列为一个划时代的东西,笔者认为,是因为Internet的最终主要商业用途,就是电子商务。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很肯定地说,若干年后的商业信息,主要是通过Internet传递。Internet即将成为我们这个商业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1997年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APEC)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敦促各国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议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脑的关注,IBMHP和Sun等国际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已经宣布1998年为电子商务年。第四阶段:全程电子商务阶段随着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纷纷登陆互联网,延长了电子商务链条,形成了当下最新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模式。第五阶段:智慧电子商务阶段2011年,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dualCommerce)顺势而出,电子商务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生搬上互联网的现状,以主动、互动、用户关怀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沟通。其中以IZP科技集团提出的ICE最具有代表性。3.电子商务的特征从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2.方便性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资金账户、查询信息等,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3.整体性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4.安全性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5.协调性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往往是一气呵成的。4.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概述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移动电子商务是在无线传输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经常提到的3G技术,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的载体。除此之外,wifi和wapi技术,也是无线电子商务的选项之一。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四种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主导方式中,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将引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1.对于电信运营商,主导移动电子商务所必须的专业化团队并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移动电子商务的行业利润和电信运营商主业利润相比要小很多,因此也并不能找到电信运营商积极开展相关业务的现实依据。2.对于软件提供商而言,传统电子商务所具备的品牌优势是其在短期内无法获取的,即使依托自身软件服务方面的优势,品牌建设和用户认可也需要一段长期的培养过程。3.新兴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商在市场切入的初期即具有较强的创新服务意识,这构成促进其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但在商品渠道,尤其是开展电子商务最为关键的物流、配送方面,使其在中短期内还无法与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进行抗衡。4.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在经过多轮的融资之后才搭建了自身较为完善的运营体系,新兴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商开展相关经营活动,还需要资本的持续关注和自身实力的长期积累。5.电子商务已趋向于智能终端的支付模式。5.电子商务盈利模式(1)网上目录盈利模式(2)数字内容盈利模式(3)广告支持盈利模式(4)广告—订阅混合盈利模式(5)交易费用盈利模式(6)服务费用盈利模式系统结构二、虚拟企业(由高原整理)1.虚拟企业的概念当今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变幻莫测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原因包括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其他一些发展趋势。传统的泰罗制、福特制为标志的企业模式已很难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同时还要保持较低成本及较短的交付周期,这对旧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企业运作模式——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法语名称是entreprisevirtuelle)这一形式脱颖而出。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虚拟企业的出现常常是参与联盟的企业追求一种完全靠自身能力达不到的超常目标,即这种目标要高于企业运用自身资源可以达到的限度。因此企业自发的要求突破自身的组织界限,必须与其他对此目标有共识的企业实现全方位的战略联盟,共建虚拟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2.背景产生的背景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形,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泰罗制、福特制为标志的传统企业模式。它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自20世纪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需求日趋多变,技术进步突飞猛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3.运作模式虚拟企业虚拟企业运作模式企业运作模式指组成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形式、运作方法。包括:设施规划方案、组织机构形式、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物流形式、销售方式等等。企业的运作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企业的组织机构可以是直线制、部门制、项目管理制等等。企业运作模式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类型、生产方式、周围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企业运作模式选择正确与否对企业的运作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虚拟企业运作模式是指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超越国界的一种企业的运作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制造商联合供应商、经销商、顾客,以共同地、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的一种企业模式。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虚拟企业运作模式是一个资源整合体,这些资源来自不同的企业成员并被整合,具有“1+1>2”之功效。虚拟企业的产品即虚拟产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服务)。理想的虚拟产品,对顾客而言,能根据其需要,及时地被生产出来,并送到他们手中;对厂商而言,大多数产品已先于其生产而存在,有关产品的设计、生产方式已存在于工作团队的意识里,存在于计算机中,存在于灵活的生产线上。即使没有完全相同的产品,毫无疑问,也会有诸多极其近似的产品。这样,厂商就能以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4.特点虚拟企业的特点虚拟企业使得传统的企业界限模糊化。虚拟企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一些具有不同资源及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走到一起联盟,组成虚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限变得模糊。1)虚拟企业具有流动性。灵活性的特点。诸企业出于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结盟,一旦合作目的达到,这种联盟便可能宣告结束,虚拟企业便可能消失。因此,虚拟企业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虚拟企业的参与者也是具有流动性的。虚拟企业正是以这种动态的结构。灵活的方式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虚拟企业2)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企业合作。虚拟企业的运行中信息共享是关键,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使得沟通更为便利。采用通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使所有参与联盟的企业都能共享设计。生产以及营销的有关信息,从而能够真正协调步调,保证合作各方能够较好合作,从而使虚拟企业集成出较强的竞争优势。3)虚拟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运用并行工程而不是串行工程来分解和安排各个参与企业要做的工作。虚拟企业在完成某一项目或任务时,项目或任务按照并行工程的思想被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促使承担分解任务的各方能够充分调动和使用他们的资源而不必担心核心技术或核心知识被泄露。并且各个合作模块可以并行作业,项目或任务的主持者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手段在其间不断地沟通与协调,从而保证各个工作模块最终的互相衔接。这样既缩短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同时还促进了各参与企业有效地配置自己的资源,以及虚拟企业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4)虚拟企业一般在技术上占有优势。由于虚拟企业是集合了各参与方的优势,尤其是技术上的优势而形成的,因此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开发上更容易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使其开发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这一点是任何单个实体企业很难相比的。5)虚拟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网络。该企业网络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贡献一定的资源,供大家共享,而且这个企业网络运行的集合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水平大于各个参与者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水平的简单相加。虚拟企业的上述特,煮决定了虚拟企业具有较强的适应市场能力的柔性与灵捷性,各方优势资源集中更催生出极强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因此,企业虚拟这种虚拟运作模式在当今快速多变的市场与技术环境中是获取竞争优势以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合作方式,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采纳。5.虚拟企业的作用虚拟企业虚拟企业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反应及适应能力的组织和竞争形式。其基本的作用包括:1)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及现实情况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适应能力。2)资源利用的有效性。3)由不同经营专长的企业构成商业联盟。4)虚拟企业成员的地域具有分散性。5)权力下放。6)减少官僚作风的出现。7)善于抓住机会,接受环境的改变及不确定性。8)高度运用IT支持业务重建及员工的工作。6.管理模式信息时代管理模式的转变,可以作为构建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在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过程中,管理在结构、控制、权力、交流等方面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从例行程序到复杂性的转变真正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失的不是过程中的工作,而是过程中的决策。许多良好的构思常常被搁置起来,束之高阁或不屑一顾,当认真考虑这些构思时,为时已晚,同时还常常被市场机会陷阱所困惑。正是这些随意做出的决策耗费了企业的力量、灵感与智慧,其原因就在于技术变革在信息时代已司空见惯,决策往往需要在事实不清楚、相关信息缺乏的时候做出。(二)从顺序向并行的转变序列化的生产过程使得人们及各工序相互割裂开来,每一职能部门都有其特定任务,而对其他职能部门运转缺乏正确认识。当通过并行方式平行工作时,一种新的推动力就可产生。这不仅意味着各职能部门同时运转,更重要的是进行协作。传统的组织有一套复杂的操作程序来决定报告渠道、权力层次、部门特权、工作界定和操作。在该结构中,决策来自组织的顶层,而行为在底层,中层管理人员根据高层的意见,指导、监督、控制下层人员。这咱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工作通过顺序的传递给下一个部门。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更容易并行工作,通过将来自不同职能部门和公司的人员组建成多任务组成处理复杂的市场问题。虚拟企业的运行过程建立在市场上多方主体的参与上,通过专长性资源及信息的共享,延伸了各方的能力及战略意图。合作化否定内部化,使虚拟企业资源调解能力增强,参与各方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彼此相互独立,自律与协商成为运行中的基本规则。(三)从命令和控制到集中和协调的转变严格的等级制具有一种命令——控制结构,其指令来自高层。只有高层人员才具备学识和智慧,下层人员必须在有关高层人员许可下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组织中人的重要程度依赖于他所在的进位,通过接受直接汇报的数量、批准预算的权限、是否接近权力中心而体现出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高层人员只擅长发号施令,从来不试图提出具有创新思想的建议迪主要是由于经常愿意提问题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无智慧的人,与自己所在的高层位置是不相称的。虚拟企业以任务为导向,在自组织的虚拟工作团队中,任务的频繁变换,知识的专用性程度非常高,必须根据具体项目将领导的职能决策权转移给不同的人。信息时代中,环境的变化、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任何人都不可能具备长期担任领导所应具备的完全有效的知识,固定领导制无法保证组织的适应性。(四)从职位权威到知识权威的转变在严格的等级制中,职位与权威已被公式化: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职位高的领导,不需要倾听下属意见,只需要监视和控制下属。上级给下级交代工作时,都有详细的说明与解释,下级只需接受游戏规则,并不需要创造性。而信息时代要求企业利用跨职能部门、超越企业界限的知识资源取得市场战略的成功,严格的等级制必然会被以任务为中心的团队所代替。在虚拟企业中,个人的知识变得更重要,也更容易获得,而缺乏知识的人,即使有很高职位也无法隐藏在职位后面。通过信息网络,虚拟企业人们很快知道谁拥有知识,谁能够分享知识,拥有知识的人必将成为虚拟企业中的核心人物。职位权威建立在根据职位安排来确定分配方案基础之上,即使知识最少的人也有合理的成功机会。一方面对职员的受教育程度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充分利用其才能;即使上级人员实际上什么都不知道;但往往却被认为什么都知道,不同级别之间的人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学习。而虚拟企业是建立在知识权威基础上的,管理者必须真诚地对待他人,发现他人真正知道什么,掌握下属的能力、需求、经验。知识不仅仅体现在知道某事这个表面层次上,知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①知道如何做(Know-how),即完成任务的方法;②知道找谁(Know-who),即应从何处找到关键资料;③知道干什么(Know-what,即具有鉴别基于知识基础上的主要模式的能力;④知道为什么(Know-why,即能够理解事件背景和企业意图;⑤知道在何处(Know-where,即知道事件可能和应该在何处发生;⑥知道在何时(Know-when),即具有英联邦感、选择电动机的能力和现实主义的态度。(五)从不信任和服从到信任和诚实的转变不信任似乎已根植于严格的等级制中,结构的分散性导致了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不信任,部门之间相互抱怨已习以为常。企业再造理论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企业运行效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企业内部部门间的独立界限,在部门合作的界面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企业之间的合作总是并没解决。信息时代,需要企业间的真诚合作,虚拟企业是一种随时的、随机的组织,其合作的价值来源于重复与浪费的减少、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创造新机会三个方面,而合作的价值基础是信任与诚实。三、泛在网络(由章永平整理编辑)1.定义:“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它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畅地通信为目标。“泛在网络社会,带动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追求的目标。2.物联网泛在网络物联网通信技术旨在实现人和物体、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为此需要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大量的IP地址,还要再结合自动控制、纳米技术、RFID、只能嵌入等技术作为支撑。这些协议和技术统称为“泛在网络”技术。ITU把泛在网络描述为物联网基础的远景。泛在网络由此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核心。已有的泛在网络技术包括3GLTEGSMWLANWiMaxRFIDZigbee、NFC、蓝牙等无线通信协议和技术,还包括光缆和其他有线线缆的通信协议和技术。3.“U网络”应用为先U网络来源于拉丁语的Ubiquitous,是指无所不在的网络,又称泛在网络。最早提出U战略的日韩给出的定义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根据这样的构想,U网络将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帮助人类实现“4A”化通信,即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one)、任何物(anything)都能顺畅地通信。“4A”化通信能力仅是U社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建立U网络之上的各种应用。4.泛在网标准化体系划定“方圆”要建设一个真正的无处不在信息通信网络,除了需要高度普及先进的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保障U网络的可用性和互通性。中国电子商务专家陈记强认为:“泛在网络在全球正在从设想变成现实,从局部应用变为规模推广,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技术的标准化是泛在网络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标准制定将市场上各自为政的利益主体聚集起来,形成合力,朝着共同的方向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大规模生产,引导泛在网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陈记强表示泛在网络标准体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泛在网络的技术特点,应用对象;泛在网络系统构架;系统中各功能模块和组件;各模块之间的接口;数据标志(采集、处理、传输、存储、查询等过程);应用服务标准;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目前泛在网络标准体系研究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下一代网络技术标准、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对象标志技术标准。由于泛在网络涉及网络技术异常复杂,其技术标准也多种多样,标准化研究仅靠某一部门、某一企业是难以完成的。为了加快我国的泛在网络技术标准研究,有必要由国家主导建立一个泛在网络标准化机构。5.我国“U”计划应该尽早实施在最先提出U网络计划的日韩,两个国家都在努力推进信息技术研究,努力确立各自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U”计划,两国的信息网络不但得到了完善,而且在一些尖端的信息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动。相比日韩两国,我国更需要一个“U-China”计划。从目前以及中国将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立U-China(无处不在的网络中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曹建华表示:“发展泛在网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推进泛在网络建设将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催生新的产品、新的产业,形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泛在网络相关技术会有效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服务水平,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及早确定我国发展泛在网络的战略目标,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组织产学研单位加强相关技术、产品、标准的研究。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为新技术、新应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吕廷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泛在网络研究已经逐渐展开,U-北京、U-青岛研究项目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建设“无处不在的网络”在政策方面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还需要更多的企业、研究机构与政府共同配合,共同推进无处不在的网络建设。在技术方面,建设“无处不在的网络”不仅要依靠有线网络的发展,还要积极发展无线网络。其中Wi-Fi3GADSL、FTTH、电子标签、无线射频等技术都是组成“无处不在网络”的重要技术,要对这些技术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如果我国要实施U计划,还要重视普遍信息服务问题,防止建设泛在网络时过分重视城市和发达地区,而造成新的数字鸿沟。在我国实施U-China战略,并将其融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大框架下将会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帮助我国实现抢占世界信息技术领先地位的目标。6.日本U-Japan计划2000年日本政府首先提出了“IT基本法,其后由隶属于日本首相官邸的IT战略本部提出了“e-Japan战略”,希望能推进日本整体ICT的基础建设。2004年5月,日本总务省向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正式提出了以发展ubiquitous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构想。在总务省的U-Japan构想中,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联网的环境。此构想于2004年6月4日被日本内阁通过。7.韩国U-Korea战略韩国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韩国最先于2002年4月提出了e-Korea(电子韩国)战略,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加紧建设IT基础设施,使得韩国社会的各方面在尖端科技的带动下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为了配合e-Korea战略,该国于2004年2月推出了IT839战略。韩国情报通信部又于2004年3月公布了U-Korea战略,这个战略旨在使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U-Korea意味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产业和经济的增长,而且将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进步。8.新加坡“下一代I-Hub”计划1992年,新加坡提出IT2000计划,即“智能岛计划。此后,该国先后确定了“21世纪资讯通信技术蓝图“ConnectedCity(连城)”等国家信息化发展项目,希望进一步加大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力度。综合看来,之前的数次信息化战略都可以说是处在“e”阶段,即通过提高信息通信技术的利用率促进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2005年2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局发布名为“下一代I-Hub”的新计划,标志着该国正式将“U”型网络构建纳入国家战略。该计划旨在通过一个安全、高速、无所不在的网络实现下一代的联接。四、数字证书(由章永平整理编辑)1.基本简介数字证书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CA中心签发的证书。它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使用了数字证书,即使您发送的信息在网上被他人截获,甚至您丢失了个人的账户、密码等信息,仍可以保证您的账户、资金安全。它能提供在Internet上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权威性电子文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交往中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识别对方的身份。当然在数字证书认证的过程中证书认证中心(CA)作为权威的、公正的、可信赖的第三方,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判断数字认证中心公正第三方的地位是权威可信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资质合规的方式,陆续向天威诚信数字认证中心等30家相关机构颁发了从业资质。由于Internet网电子商务系统技术使在网上购物的顾客能够极其方便轻松地获得商家和企业的信息,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某些敏感或有价值的数据被滥用的风险.为了保证互联网上电子交易及支付的安全性,保密性等,防范交易及支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必须在网上建立一种信任机制。这就要求参加电子商务的买方和卖方都必须拥有合法的身份,并且在网上能够有效无误的被进行验证。数字证书可用于:发送安全电子邮件、访问安全站点、网上证券交易、网上招标采购、网上办公、网上保险、网上税务、网上签约和网上银行等安全电子事务处理和安全电子交易活动。2.数字证书的原理数字证书里存有很多数字和英文,当使用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时,它将随机生成128位的身份码,每份数字证书都能生成相应但每次都不可能相同的数码,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即相当于生成一个复杂的密码。数字证书绑定了公钥及其持有者的真实身份,它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居民身份证,所不同的是数字证书不再是纸质的证照,而是一段含有证书持有者身份信息并经过认证中心审核签发的电子数据,可以更加方便灵活地运用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中。3.特点(1)安全性(1)为了避免传统数字证书方案中,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证书丢失等安全隐患,支付宝创造性的推出双证书解决方案:支付宝会员在申请数字证书时,将同时获得两张证书,一张用于验证支付宝账户,另一张用于验证会员当前所使用的计算机。(2证书不能备份,会员必须为每一台计算机重新申请一张。这样即使会员的数字证书被他人非法窃取,仍可保证其账户不会受到损失。(3)支付盾是一个类似于U盘的实体安全工具,它内置的微型智能卡处理器能阻挡各种的风险,让您的账户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下。目前,为保证电子邮件安全性所使用的方式是数字证书。(2)唯一性(1)支付宝数字证书根据用户身份给予相应的网络资源访问权限(2)申请使用数字证书后,如果在其他电脑登录支付宝账户,没有导入数字证书备份的情况下,只能查询账户,不能进行任何操作,这样就相当于您拥有了类似“钥匙”一样的数字凭证,增强账户使用安全。(3)方便性(1)即时申请、即时开通、即时使用。(2)量身定制多种途径维护数字证书,例如通过短信,安全问题等。(3)不需要使用者掌握任何数字证书相关知识,也能轻松掌握。4.颁发过程数字证书颁发过程一般为:用户首先产生自己的密钥对,并将公共密钥及部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认证中心。认证中心在核实身份后,将执行一些必要的步骤,以确信请求确实由用户发送而来,然后,认证中心将发给用户一个数字证书,该证书内包含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他的公钥信息,同时还附有认证中心的签名信息。用户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数字证书进行相关的各种活动。数字证书由独立的证书发行机构发布。数字证书各不相同,每种证书可提供不同级别的可信度。可以从证书发行机构获得您自己的数字证书。5.相关作用基于Internet网的电子商务系统技术使在网上购物的顾客能够极其方便轻松地获得商家和企业的信息,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某些敏感或有价值的数据被滥用的风险。买方和卖方都必须对于在因特网上进行的一切金融交易运作都是真实可靠的,并且要使顾客、商家和企业等交易各方都具有绝对的信心,因而因特网(Internet)电子商务系统必须保证具有十分可靠的安全保密技术,也就是说,必须保证网络安全的四大要素,即信息传输的保密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1)信息的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帐号和用户名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订货和付款的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的信息传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2)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对商家要考虑客户端不能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玩弄欺诈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对于为顾客或用户开展服务的银行、信用卡公司和销售商店,为了做到安全、保密、可靠地开展服务活动,都要进行身份认证的工作。对有关的销售商店来说,他们对顾客所用的信用卡的号码是不知道的,商店只能把信用卡的确认工作完全交给银行来完成。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可以采用各种保密与识别方法,确认顾客的身份是否合法,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拒付款问题以及确认订货和订货收据信息等。(3)不可否认性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例如订购黄金,订货时金价较低,但收到订单后,金价上涨了,如收单方能否认受到订单的实际时间,甚至否认收到订单的事实,则订货方就会蒙受损失。因此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4)不可修改性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如上例所举的订购黄金。供货单位在收到订单后,发现金价大幅上涨了,如其能改动文件内容,将订购数1吨改为1克,则可大幅受益,那么订货单位可能就会因此而蒙受损失。因此电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交易的严肃和公正。人们在感叹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的同时,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在人与人互不见面的计算机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和作业时,怎么才能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安全解决方案,那就是建立安全证书体系结构。数字安全证书提供了一种在网上验证身份的方式。安全证书体制主要采用了公开密钥体制,其它还包括对称密钥加密、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等技术。我们可以使用数字证书,通过运用对称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等密码技术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身份认证系统,从而保证:信息除发送方和接收方外不被其它人窃取;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发送方能够通过数字证书来确认接收方的身份;发送方对于自己的信息不能抵赖。6.授权机构数字证书工作基本原理图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证(CertificateAuthority)中心,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CA中心为每个使用公开密钥的用户发放一个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的作用是证明证书中列出的用户合法拥有证书中列出的公开密钥。CA机构的数字签名使得攻击者不能伪造和篡改证书。它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所有参与网上交易的个体所需的数字证书,因此是安全电子交易的核心环节。由此可见,建设证书授权(CA)中心,是开拓和规范电子商务市场必不可少的一步。为保证用户之间在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不仅需要对用户的身份真实性进行验证,也需要有一个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唯一性的机构,负责向电子商务的各个主体颁发并管理符合国内、国际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标准的电子商务安全证书。7.工作原理数字证书采用公钥体制,即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每个用户自己设定一把特定的仅为本人所知的私有密钥(私钥),用它进行解密和签名;同时设定一把公共密钥(公钥)并由本人公开,为一组用户所共享,用于加密和验证签名。当发送一份保密文件时,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这样信息就可以安全无误地到达目的地了。通过数字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常用的一种是RSA体制。其数学原理是将一个大数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乘积,加密和解密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即使已知明文、密文和加密密钥(公开密钥),想要推导出解密密钥(私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能的。按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破解目前采用的1024位RSA密钥,需要上千年的计算时间。公开密钥技术解决了密钥发布的管理问题,商户可以公开其公开密钥,而保留其私有密钥。购物者可以用人人皆知的公开密钥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安全地传送给商户,然后由商户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用户也可以采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加以处理,由于密钥仅为本人所有,这样就产生了别人无法生成的文件,也就形成了数字签名。采用数字签名,能够确认以下两点:保证信息是由签名者自己签名发送的,签名者不能否认或难以否认保证信息自签发后到收到为止未曾作过任何修改,签发的文件是真实文件。数字证书里存有很多数字和英文,当使用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时,它将随机生成128位的身份码,每份数字证书都能生成相应但每次都不可能相同的数码,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即相当于生成一个复杂的密码。数字证书绑定了公钥及其持有者的真实身份,它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居民身份证,所不同的是数字证书不再是纸质的证照,而是一段含有证书持有者身份信息并经过认证中心审核签发的电子数据,可以更加方便灵活地运用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中。8.数字签名将报文按双方约定的HASH算法计算得到一个固定位数的报文摘要。在数学上保证:只要改动报文中任何一位,重新计算出的报文摘要值就会与原先的值不相符。这样就保证了报文的不可更改性。将该报文摘要值用发送者的私人密钥加密,然后连同原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者,而产生的报文即称数字签名。接收方收到数字签名后,用同样的HASH算法对报文计算摘要值,然后与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进行解密解开的报文摘要值相比较。如相等则说明报文确实来自所称的发送者。那为什么是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而不是对原报文进行加密呢?这是因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即RSA算法)非常耗时,被加密的报文越大,耗得时间越多,因此聪明的人类对其摘要进行加密,(因为报文摘要是要比原报文小得多),仍然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多了个报文摘要。9.分类基于数字证书的应用角度分类,数字证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服务器证书(SSL证书)服务器证书被安装于服务器设备上,用来证明服务器的身份和进行通信加密。服务器证书可以用来防止欺诈钓鱼站点。数字证书颁发过程图示在服务器上安装服务器证书后,客户端浏览器可以与服务器证书建立SSL连接,在SSL连接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会被加密。同时,浏览器会自动验证服务器证书是否有效,验证所访问的站点是否是假冒站点,服务器证书保护的站点多被用来进行密码登录、订单处理、网上银行交易等。全球知名的服务器证书品牌有Globlesign,Verisign,Thawte,Geotrust等。SSL证书主要用于服务器(应用)的数据传输链路加密和身份认证,绑定网站域名,不同的产品对于不同价值的数据和要求不同的身份认证。最新的高端SSL证书产品是扩展验证(EV)SSL证书。在IE7.0、FireFox3.0、Opera9.5等新一代高安全浏览器下,使用扩展验证VeriSign(EV)SSL证书的网站的浏览器地址栏会自动呈现绿色,从而清晰地告诉用户正在访问的网站是经过严格认证的。(2)电子邮件证书电子邮件证书可以用来证明电子邮件发件人的真实性。它并不证明数字证书上面CN一项所标识的证书所有者姓名的真实性,它只证明邮件地址的真实性。收到具有有效电子签名的电子邮件,我们除了能相信邮件确实由指定邮箱发出外,还可以确信该邮件从被发出后没有被篡改过。另外,使用接收的邮件证书,我们还可以向接收方发送加密邮件。该加密邮件可以在非安全网络传输,只有接收方的持有者才可能打开该邮件。(3)客户端个人证书客户端证书主要被用来进行身份验证和电子签名。安全的客户端证书我被存储于专用的usbkey中。存储于key中的证书不能被导出或复制,且key使用时需要输入key的保护密码。使用该证书需要物理上获得其存储介质usbkey,且需要知道key的保护密码,这也被称为双因子认证。这种认证手段是目前在internet最安全的身份认证手段之一。key的种类有多种,指纹识别、第三键确认,语音报读,以及带显示屏的专用usbkey和普通usbkey等。目前的数字证书在广义上可分为:个人数字证书、单位数字证书、单位员工数字证书、服务器证书、VPN证书、WAP证书、代码签名证书和表单签名证书。10.证书格式目前数字证书的格式普遍采用的是X.509V3国际标准,内容包括证书序列号、证书持有者名称、证书颁发者名称、证书有效期、公钥、证书颁发者的数字签名等.依据《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目前国内有30家机构获得相关资质,具体资质可以查询工业信息化部网站。11.数字证书文件格式(cer和pfx)的区别作为文件形式存在的证书一般有这几种格式:1.带有私钥的证书由PublicKeyCryptographyStandards#12,PKCS#12标准定义,包含了公钥和私钥的二进制格式的证书形式,以pfx作为证书文件后缀名。2.二进制编码的证书证书中没有私钥,DER编码二进制格式的证书文件,以cer作为证书文件后缀名。3.Base64编码的证书证书中没有私钥,BASE64编码格式的证书文件,也是以cer作为证书文件后缀名。由定义可以看出,只有pfx格式的数字证书是包含有私钥的,cer格式的数字证书里面只有公钥没有私钥。在pfx证书的导入过程中有一项是“标志此密钥是可导出的。这将您在稍候备份或传输密钥”。一般是不选中的,如果选中,别人就有机会备份你的密钥了。如果是不选中,其实密钥也导入了,只是不能再次被导出。这就保证了密钥的安全。如果导入过程中没有选中这一项,做证书备份时“导出私钥”这一项是灰色的,不能选。只能导出cer格式的公钥。如果导入时选中该项,则在导出时“导出私钥”这一项就是可选的。如果要导出私钥(pfx),是需要输入密码的,这个密码就是对私钥再次加密,这样就保证了私钥的安全,别人即使拿到了你的证书pfx),不知道加密私钥的密码,也是无法导入证书的。相反,如果只是导入导出cer格式的证书,是不会提示你输入密码的。因为公钥一般来说是对外公开的,不用加密。12.证书申请一般来讲,用户要携带有关证件到各地的证书受理点,或者直接到证书发放机构即CA中心填写申请表并进行身份审核,审核通过后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得到装有证书的相关介质(磁盘或Key一个写有密码口令的密码信封。13.使用方法用户在进行需要使用证书的网上操作时,必须准备好装有证书的存储介质。如果用户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先安装CA根证书。一般所访问的系统如果需要使用数字证书会自动弹出提示框要求安装根证书,用户直接选择确认即可;当然也可以直接登陆CA中心的网站,下载安装根证书。操作时,一般系统会自动提示用户出示数字证书或者插入证书介质(IC卡或Key),用户插入证书介质后系统将要求用户输入密码口令,此时用户需要输入申请证书时获得的密码信封中的密码,密码验证正确后系统将自动调用数字证书进行相关操作。使用后,用户应记住取出证书介质,并妥善保管。当然,根据不同系统数字证书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但系统一般会有明确提示,用户使用起来都较为方便。14.应用数字证书的应用是广泛的,其中包括大家最为熟悉的用于网上银行的USBkey和部分使用数字证书的VIEID即网络身份证。基于数字证书的VIEID网络身份证(VIEID).全(Virtualidentityelectronicidentification)虚拟身份电子标识释义:网络身份证(VIEID)是互联网络信息世界中标识用户身份的工具,用于在网络通讯中识别通讯各方的身份及表明我们的身份或某种资格。VIEID并不是全部基于数字证书的。背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了一个繁荣的互联网社会。在这个特殊的社会里,巨量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服务和人数众多的网民构成了互联网的根本,但也因此使得互联网杂乱不堪和危险。在这种以网络代码基础的交流方式里,人们以虚拟的身份出现,正是这种交流方式给于了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进而出现了网络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基于此,互联网环境迫切需要变革,而网络实名制和网络身份证(VIEID)正是良方。在这方面,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已先行先试。2011年1月17日奥巴马政府责成美国商务部,就如何才能妥善地建立一套“网络身份证”制度尽快出一个解决方案。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白宫网络安全协调员施密特7日在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院出席公开活动时透露,总统奥巴马将于未来数月公开一份名为《身份认证国策》的草案。其它互联网用户大国的相关计划亦已提上日程或正在实施当中。作用网络身份证(VIEID)的出现将使互联网变的更加简便、高效、安全与可信。在不久的未来,每一位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将拥有一个网络身份证。这将使你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时更加方便,不需要再填写烦琐的注册信息,只需要输入你的网络身份证号和管理密码即可轻松完成,且不需要再记住其它的各种烦琐的账号和密码。在你的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可以管理你在互联网所使用的服务亦可查看你在互联网留下的所有足迹。比如你注册使用了facebook、fasdl、QQ、人人网、开心网等,在你的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就能直接使用这些服务而不需要再输入账号密码。在你不想使用某一项服务时,直接在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注销既可。有了VIEID,互联网的每一位用户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同时,严格且完善的隐私管理机制也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免遭泄露。五、摩尔法则(由张田祥整理编辑)戈登·摩尔(GordonMoore,1929-)戈登·摩尔(GordonMoore,1929-:英特尔公司(Intel)的创始人之戈登·摩尔简介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佩斯卡迪诺。父亲1711名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化学专业,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想。1950年,摩尔获得了学士学位,接着他继续深造,于1954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人所共知的“摩尔定律,它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ore1965年在总结存储器芯片“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12个月翻一番享有了“定律”的荣誉。后来表述为“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三年翻两番3年后,英特尔公司诞生了。从它1971年推出第一片微处理器Intel4004至今,微处理器使用的晶体管数量的增长情况基本上符合摩尔定律。有人认为英特尔刻意要求公司的技术发展符合摩尔定律。2002年11月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摩尔先生时,年已古稀的摩尔先“开始时公司并没有把摩尔定律作为一个驱动力来看待,说老实话,我是直到10~15年前才能够启齿用摩尔定律来称呼它的。开始我们只是试图用我们认为合适的方法来推动存储器芯片电路技术的发展……技术朝此方向发展那是从最近几代技术才开始的。这表明芯片工业今天,我们手头使用的电脑有几台没有的标记呢?可以说,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即我们常说的CPU)引导了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户每9的危险。目前,大规模芯片生产已达到0.25微米工艺。微电子工业发展每下一步的线宽大约是前一步的0.7倍,因而0.25微米的下一步是0.18微米,其后是0.13微米、0.09微米、0.06微米。如果芯片生产仍然能以3会面临硅芯片技术0.05微米的物理极限。摩尔定律是否已经遭遇到计算机等;即使英特尔公司走到了终点,还会有其他的公司接上来。车工业来说,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如果说半导体工业的“摩尔增速已令人惊奇不已,那么接下来术水平按指数规律发展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六、白板会议(由张田祥整理编辑)1.白板会议的定义了交互式的电子白板。2.白板类型复印式电子白板:所谓复印式电子白板即通过用户的简单操作便可将白板上书写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扫描并打印出来。其功能完成过程与普通的复印过程一样,首先由图像传感器件对白板上的内容进行采集,采集信号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后,最后用热敏、喷墨或其他打印方式输出。输出的纸张一般为A4幅面。这种电子白板的图像传感器件一般是CCD,扫描方式采用CCD模块运动或白板膜运动两种。打印输出方式一般有热敏纸输出及喷墨普通纸输出,颜色上有黑白及彩色输出两种。除了复印功能外,一些厂家还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与电脑相连的功能,即可将白板的内容扫描到电脑中,功能表现上相当于一台扫描仪。目前复印型电子白板的厂家有日本的松下和普乐士等,售价在一万左右。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PCPC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也支持复印,将电子白板直接与打印机连接,通过特定的白板笔进行板书,需要打印时,只需按下面板上的打印键即可实现彩色或黑白打印。还可以作为PC白板使用,将电子白板与PC相连,此时的电子白板就相当于一个面积特别大的手写板,可以在上面任意书写、绘画并即时的在PC上显示,文件保存为图形文件。此功能一般需要一个专用的应用程序支持。如果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如MICROSOFT的NETMEETING,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办公室、会议室进行交流,实现网络会议。3.工作原理电子白板工作原理分为压感原理和激光跟踪原理两种。使用压感原理的触摸式白板相当于计算机的一个触摸屏,是一种用手指或笔触及屏幕上所显示的选项来完成指定的工作的人机互动式输入设备。这种电子白板内部有两层感压膜,当白板表面某一点受到压力时,两层膜在这点上造成短路,电子白板的控制器检测出受RS232接口送入计算机。使用激光跟踪原理的白板上端两侧各一激光发射器。白板启动后,激光发射器发出激光扫射白板表面,特制笔具有感应激光功能,从而反馈笔的位置。4.安装类型分为:壁挂式、滑道式、移动式、壁橱式。会议白板系统是专为召开各种大中小会议设计的,同样适用于讨论会、演讲等场合,是面向各类人群而设计的,具有易学易用易普及等特点。5.会议白板优势以会议白板系统为核心,配备投影仪、电子白板、手写板、计算机等设备,构建会议电子白板系统,可以方便快速地将计算机应用于各种会议中。本系统采用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笔式交互技术,运用笔式用户界面,极大地降低了人机交互的障碍,使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沿用日常纸笔书写习惯,将笔式输入方式融入到与传统的会议放映幻灯的会议中,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可靠性高。会议白板系统具有编写会议提纲、会议提纲播放、会议讨论、会议提纲标注、勾画、书写以及会议总结、会议记录、会议整理等功能。此外,还可以为会议系统提供各类文件(有胶片形式的会议提纲,有会议白板形式的会议讨论记录、会议总结,也有文字文件)的管理以及保存、删除、查询、打印等功能。该系统对于丰富会议内容,方便会议召开,提高会议效率,提升会议效果,具有很好地成效。七、虚拟现实(由吴晓磊整理编辑)1.虚拟现实的不同定义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通过输出设备模拟显示现实世界中的三维物体和它们的运动规律和方式。定义2:利用计算机发展中的高科技手段构造的,使参与者获得与现实一样的感觉的一个虚拟的境界。定义3:一种模拟三维环境的技术,用户可以如在现实世界一样地体验和操纵这个环境。虚拟现实场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是近年来出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2.权威定义虚拟现实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概括地说,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3.发展早在60年代初,随着CAD技术的发展,人们就开始研究立体声与三维立体显示相结合的计算机系统。80年代,JaronLanier提出了"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的观点,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置身于计算机所表示的三维空间资料库环境中,并可以通过眼、手、耳或特殊的空间三维装置在这个环境中"环游",创造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以及实时交互的环境。与传统的计算机人――机界面(如键盘、鼠标器、图形用户界面以及流行的Windows等)相比,虚拟现实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思想上都有质的飞跃。传统的人――机界面将用户和计算机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而将界面视为信息交换的媒介,由用户把要求或指令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信息或受控对象作出动作反馈。虚拟现实则将用户和计算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各种直观的工具将信息进行可视化,形成一个逼真的环境,用户直接置身于这种三维信息空间中自由地使用各种信息,并由此控制计算机。一、虚拟现实用以下3种基本技术进行了概括:1、三维计算机图形学技术;2、采用多种功能传感器的交互式接口技术;3、高清晰度显示技术。二、虚拟现实系统的技术1、虚拟现实首先是一种可视化界面技术,可以有效地建立虚拟环境,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虚拟环境能够精确表示物体的状态模型,二是环境的可视化及渲染。2、虚拟现实仅是计算机系统设置的一个近似客观存在的环境,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三维视感、听感、触感和嗅感的感受。它是硬件、软件和外围设备的有机组合。3、用户可通过自身的技能以6个自由度在这个仿真环境里进行交互操作。4、虚拟现实的关键是传感技术。5、虚拟现实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新型可感知动态数据库技术。可感知动态数据库技术与文字识别、图像理解、语音识别和匹配技术关系密切,并需结合高速的动态数据库检索技术。6、虚拟现实不仅是计算机图形学或计算机成像生成的一幅画面,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各种人机界面与机交互,并在精神感觉上进入环境。它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模糊逻辑和神经元技术。4.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多感知性(Multi-Sensory)虚拟现实图片所谓多感知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八、无纸贸易(由吴晓磊整理编辑)1.无纸贸易定义(1(即通常我们指的EDI)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EDIEDI又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无纸贸易”。(2)“无纸贸易”即通常我们指的EDI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互换区称作“电子资料联通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动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而ITU—T(原CCITT)将EDI定义为“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结构化的事务数据互换。又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无纸贸易。2.无纸贸易(EDI)、电子商务之间的区别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范围广的特点。无纸贸易作为电子商务重要应用领域,变革传统纸面单证体系为电子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等商务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无纸贸易”时代。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日前表示,中国为迎接“无纸贸易”时代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颁布实施,明确赋予电子签名以法律效力,建立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以保障电子交易安全。同时,根据无纸法》等法律,为无纸贸易创造了法律环境。为了加强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建立起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发布多项国家标准。目前中国商务部正与国家统计局合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统计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为了支持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的发展,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成长阶段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中国政府于2005年1月8日公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不仅阐明了发展电子商务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意见。鉴于电子商务与无纸贸易的实践性、技术性和广泛性,中国商务部与教育部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案例调研项目。十余所中国著名高等院校正在按地区、行业和不同类型开展电子商务案例调研工作,这些案例将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以引导社会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的深入。为适应电子商务、无纸贸易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目前在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建立了275个电子商务院系或专业,这些院校正在不断加强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完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中国商务部十分重视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已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立了“中国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为官员、企业和机构提供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培训。APEC电子商务与无纸贸易培训计划将于2006年开始执行。在提高无纸贸易、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方面,中国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为实现无纸贸易,目前中国贸易许可证发证机关已全部实现许可证计算机联网管理和电子数据网上核查,已有27个省、4个直辖市的4922家企业参与许可证网上申领,企业通过网络申领的出口许可证占出口许可证发证总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14.4%上升到81.73%。——为推进无纸通关,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中国海关开发了无纸通关系统,该系统改变了传统书面单证办理通关手续的做法,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直接对进出口货物的电子申报数据进行处理,既加快了通关速度,又提高了海关管理水平。目前,中国海关申报数据的传递已经达到了100%的电子化。在进出口检验检疫过程中,通过采用电子申报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通关放行时间。——加快了国际物流单证的无纸化。1998年至2004年间,中国沿海主要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港口,通过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大大缩短了单证的流转时间。船舶在港操作时间平均缩短了15小时,单证电子传输平均为码头节约单证处理时间90%以上。比如进口舱单》的处理时间,由原来的每航次70分钟,缩短为现在的每航次2.5分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无纸贸易的经验和做法,与美国、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就发展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和泛亚联盟促成了APEC地区企业间在无纸贸易方面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2004年9月,中国商务部与俄罗斯联邦经贸部合作建立的“中俄经贸合作网站”正式开通运行,这是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合作建立的第一个经贸合作网站。目前每天访问量为234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万人登陆该网站,对促进中俄经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网站也正式开通。目前,中国新加坡经贸合作网站的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这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贸易发展的新尝试,将为中外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搭建一个桥梁,用网络技术促进经贸往来和合作。九、物联网(由许昌整理编辑)1.物联网概念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物联网概念“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英文名:InternetofThings(IOTWebofTh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