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开端_第1页
中国哲学的开端_第2页
中国哲学的开端_第3页
中国哲学的开端_第4页
中国哲学的开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开端

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也是在原始的宗教意识中孕育的,最初以宗教观念的形态表现出来,而所不同的是,早在商周之际,中华民族在思想上就出现了由迷信天命到重视人伦的转化,从而在宗教观念下产生了严格意义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哲学开始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徐复观(现代新儒家代表)把由迷信天命到重视人伦的思想转化过程,称为“天的人文化”。这一过程也就是中国哲学的发生过程。

本章分五节来谈中国哲学的发生过程:第一节宗教观念的产生与演变;第二节箕子与五行思想的发生;第三节《易经》与阴阳思想的发生;第四节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的发展;第五节历史意识的发生与人的初步觉醒。

第一节宗教观念的产生与演变

中华民族的早期宗教观念有一个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原始宗教意识,到商代形成为上帝观念,再到西周转变为天命观念,而在天命观念中产生出严格意义的哲学思想。

下面分三点来谈早期宗教观念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一、原始宗教意识的发展;二、从上帝观念到天命观念;三、天命观念中的哲学思想。一、原始宗教意识的发展

原始宗教意识的发展,经过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几个阶段。

●在万物有灵阶段,原始人类已开始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但面对异己的自然界充满恐惧感,认为许多自然物与人一样具有灵魂、情感和意志,对人类起着支配作用,开始崇拜这些自然物。这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意识。

●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后,人们开始固定崇拜某种自然物,相信人与这种自然物之间有一种血缘关系,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自然物,因此,每个氏族及部落都以某种自然物作为本族的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越往后越固定在人的身上,逐渐过渡到祖先崇拜。这是内蒙古乌海市桌子山的人面太阳岩画,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崇拜。

●原始人类最先崇拜的祖先是女性。在古代传说中,有女娲抟(tuán,用手捏)黄土作人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在辽西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牛河梁村发现了一座五千年前的女神庙,其中有陶质妇女裸体小塑像和与真人尺寸相等的女神彩塑头像。这些都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女性的崇拜。

●父权家长制确立后,人们开始把氏族或部落的祖先神从妇女移到男性英雄上,推崇一些在生产和生活上有重大发明创造的氏族首领,把他们作为氏族或部落的祖先神加以崇拜。传说中发明取火的燧人氏,发明架巢的有巢氏,发明五谷的神农氏,都是人们崇拜的祖先神。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被后人称为“三王”。在这里,就已经显示出中国文化的最初的人文性格。

与原始宗教意识的发展相伴随,产生了原始神话和科学知识的萌芽。

●在原始神话中,原始人类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世界,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都是以幻想的形式再现了洪荒时代人与自然的搏斗,反映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愿望。

●科学知识的萌芽,则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界进行长期观测和改造的经验总结。由于发展农业的需要,原始人类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天文学知识和植物学知识。

在连云港将军崖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上,其中有一处主要画的是日、月和其他星象。一些学者认为,这些都是原始人类积累的天象资料。

这些原始神话和科学知识萌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包含在原始宗教意识中,与其混杂在一起。在这时,还没有严格意义的哲学观念。

二、从上帝观念到天命观念

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奴隶制的确立,人们的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产生了作为奴隶主国家意识形态的天命神权思想。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那些刚由氏族贵族蜕变而来的奴隶主贵族,曾进行过两次大的宗教改革。第一次宗教改革大约发生在颛顼(zhuānxū远古传说中的帝王)时,第二次宗教改革大约发生在尧时,都是以“绝地天通”为目的的(见《国语·楚语下》)。所谓“绝地天通”,就是断绝地下之民与天上之神的相通之道,即废除原始氏族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与神发生关系的平等权利,而由少数氏族贵族垄断神权。经过这些改革,天命神权思想开始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

随着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奴隶主王权的强化,宗教意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上帝”观念。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可以知道“上帝”观念在商代占据着统治地位。安阳小屯村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上,就有许多关于“帝”的记载。

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帝”的观念

更为关键的是,“上帝”在商代政治生活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商代统治者的统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和保证。商代统治者认为,自己的统治权力正是“上帝”所给予的,而这种给予是长时期的、稳定的。在《诗经·商颂·玄鸟》中就表现了商代统治者的这一观念:“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商代人与“上帝”的沟通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卜问方式来实现的。首先由贞问者向“上帝”作祷告,然后用火烧烤龟甲骨或猪牛等的肩胛骨,再由巫师通过辨认骨面的裂纹判认“上帝”的意旨。显然,在这里没有“上帝创世”的观念,“上帝”也不能直接对人类言说,不能直接对人类发号施令。这些都表现出中国人的上帝观念与西方人的上帝观念的不同:在中国人的上帝观念中,没有那么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商周之际,西周开明的奴隶主势力战胜了殷商腐朽的奴隶主势力,实现了由“小邦周”取代“大国殷”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的发生,不仅取决于两个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且显示了民心向背的作用,从而猛烈地动摇了殷商时代奴隶主阶级的“上帝”观念。

以周公旦为代表的西周开明政治家们敏锐地看到,在“上帝”与“民心”之间,并不是“上帝”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主宰性。他们说:如果说夏、商二朝都受命于“天”,得到“上帝”的保护的话,那么夏、商二朝的统治为什么都不能永久地延续下去呢?为此,他们提出了“天命”观念,以修补原来的“上帝”观念。三、天命观念中的哲学思想在天命观念中,萌生出了哲学思想的最初形态。这是以周公旦为代表的重视“民”的政治哲学观念。

“天命”观念与“上帝”观念一样,都把奴隶主的统治的合法性说成是神、是“天”所授予的。而两者的不同在于:“上帝”观念强调奴隶主权力的永恒性,“天命”观念则强调奴隶主权力的变动性。按照“天命”观念,尽管奴隶主可以由“天命”授予权力,但“天命”也能把这种权力转移给别人。因此,“天命靡(无)常”(《诗·大雅·文王》)。为什么“天命”会出现转移呢?在于“天命”反映着“民心”,是由“民心”的向背来决定的。

周公旦讲的“天命”实是以“民心”为其内核,“天命”实取决于“民心”。他说: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引《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尚书·泰誓》)

周公旦认为,统治者只有“敬德保民”,才能配受“天命”;否则,就迟早会失去“天命”的保护。他反复告诫胜利了的西周统治者,千万要以夏、商二朝的灭亡为借鉴,不可丧失德性,不可残酷对待人民。他说:

“明德慎罚,不敢侮(wǔ)鳏寡。”(《尚书·康诰》)“惟不敬德,乃早坠厥(jué)命。”(《尚书·召诰》)

总之,这种新的“天命”观念是对“上帝”观念的重大修正,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大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强调了统治者的道德的自觉,表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的萌芽。后来的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可以从这里找到其源头。从“上帝”观念到“天命”观念,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古代思想进程的一次大飞跃。第二节箕(jī)子与五行思想的发生

在商周之际,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从而在宗教观念之下,产生了严格意义的哲学思想。这就是原始的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在本节中,谈五行思想的发生;在下一节中,再谈阴阳思想的发生。

原始的五行思想的发生,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在迈进文明大门前夕时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在治水活动中,人们通过正反两方面治水经验的比较,开始认识到“水”与“土”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木”的关系,还有“火”“金”这些人所掌握的自然力对转化“水”、“土”、“木”这些自然物及其关系的作用。

对于五行观念作出明确的系统表述的,是商周之际的开明政治家和思想家箕子。箕子是商纣王时期的良臣,受到商纣王的不公正对待。根据《尚书·洪范》的记载,周武王在战胜商王朝后,曾向箕子请教治国方略。箕子提出了治理天下的九条基本原则——“洪范九畴”,其中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五行”。所谓“行”,有通路之意,这里有基本要素的意味。

箕子说:

“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yuán)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箕子的五行之论,实是一番富有哲学意味的论述。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有:

●第一,五行之论提出了差异思想,指出了水、火、木、金、土五种要素或在性质上(“润”与“炎”)、或在方位上(“上”与“下”)、或在形态上(“曲”与“直”)存在着区分。

●第二,五行之论包含了联系思想,指出了水、火、木、金、土五种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客观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能破坏的。箕子对武王说:“我闻在昔,鲧堙(yīn塞也)洪水,汩(gǔ)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bì给与)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仍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鲧的失败在于破坏了“五行”的一定的客观的联系,禹的成功则在于把握了“五行”的一定的客观的联系。在这里,可以看到五行思想提出与大禹治水成功的联系。

●第三,五行之论包含有自觉能动性思想。其突出表现,就是把“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作的必需基本元素之一,并概括出其“从革”的属性。“金曰从革”,说明人们可以发挥自觉能动性,通过自己的活动,把“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周公旦、箕子的思想资料保留在《尚书》中。第三节《易经》与阴阳思想的发生原始的阴阳思想,大约也发端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前夕。在古老的天文观测与农业活动中,人们注意观察阳光的向背,由此产生了“阴”与“阳”的概念,并由单独的“阴”与“阳”两字,合成为“阴阳”一词。《诗·大雅·公刘》中有“既景乃冈,相其阴阳”一语,说明了阴阳观念产生于对阳光的观测。但这时的阴阳观念并无深刻的哲学含义在其中。只有在商周之际成书的《周易》中,阴阳观念才开始升华到哲学的高度,形成为原始的阴阳思想。本节谈两个问题:一、《易经》简介;二、阴阳思想的发生。一、《易经》简介

《易经》本是一部占筮之书。关于《易经》的作者与成书时间,历史上有过种种不同的说法。今天来看,《易经》之成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是出自一人或几人之手,而是商周之际的一批巫、史、卜官,根据世代相传、不断积累的占筮资料和社会生活经验逐渐整理加工而成;在以后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后人又根据自己时代的经验给予进一步补充和修订。

关于《易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战国中后期成书的《易传·系辞》中也透露出这种消息: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根据其成书时代,《易经》又称之为《周易》。战国后,出现了解释《易经》的《易传》,人们又往往把《易经》、《易传》合而称为《周易》。所以《周易》一名有两指,今天的人们更多地是在后一层意义上使用《周易》一名。

在《易经》中,其实并没有直接提出“阴”与“阳”这一对范畴,而是使用了具有象征意味的“--”“—”两个符号。今天的考古学证明,“--”与“—”两个符号是由数字“∧”(六)和“一”演变而来,反映了远古先民对数的迷信与崇拜。这两个符号,意味着相反相成的关系。以这一对符号为基础,《易经》建立了一套图象符号系统(六十四卦)和文字解释系统(标题、卦辞、爻辞)。《易经》的六十四卦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无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大吉。

以《乾卦》为例看《易经》的文字解释系统(标题、卦辞、爻辞)。图象符号系统和文字解释系统的建立,本意是为了进行卜筮的需要。但由于“--”“—”两个符号过于空灵,而文字解释系统又收集、整理、总结了人们大量的生活经验,来对图像符号系统加以说明,从而形成了一个意义解释体系。这个解释体系实际上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找出某种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说明现实,预测未来,提出理想和希望的。

二、阴阳思想的发生

《易经》虽是一部占筮之书,但其间却凝结着当时的哲人们面对时代与人生之忧患所作出的深沉的思考,概括了当时生产活动和社会斗争的经验,总结了人们分析、预测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方法,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因素。这就是《易经》中所表达的原始的阴阳思想。当然,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往往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论证来阐发的,而是通过卦画的形象、联系、变化及文字的解释系统来说明和阐发的。

●第一,《易经》提出了对立统一的观念。由“--”“—”两个符号构成六十四卦,使人们领悟到世界万物从根本上是由性质相反的两种基本的事物、力量组合而成的,而世界万物之间又都表现出互相矛盾的性质。后来《易传》就在此基础上明确地提出阴阳观念,把“--”“—”两个符号称为“阴”“阳”两爻(yáo交也,错杂的意思),主张“一阴一阳之谓道”。因此,《易经》虽未直接提出阴阳观念,但原始的阴阳思想实发生于《易经》。

●第二,《易经》提出了发展变化的观念。《易经》以“易”命名,本义就是讲变易。开篇的《乾卦》即以龙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初九,潜龙无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大吉。”

●第三,《易经》提出了忧患意识。《易经》认为,在事物运动中,人们往往要面对不利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艰苦奋斗,突破困境,努力由不利的局面向有利的局面转化。《乾卦》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后来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把这种意识概括为“忧患意识”。

徐复观说:“周人革掉了殷人的命(政权),成为新地胜利者;但通过周初文献所看出的,并不像一般民族战胜后的趾高气扬的气象,而是《易传》所说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一般人常常是在恐怖绝望中感到自己过分地渺小,而放弃自己的责任,一凭外在地神为自己作决定。在凭外在地神为自己作决定后的行动,对人的自身来说,是脱离了自己的意志主动、理智导引的行动;这种行动是没有道德评价可言,因而这实际是在观念地幽暗世界中的行动。由卜辞所描出的‘殷人尚鬼’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忧患’与恐怖、绝望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考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21页)

徐复观又说:“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地自觉的表现”(《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页)

原始的五行思想和原始的阴阳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先河,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中国哲学智慧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直面时代与人生的忧患,通过考察人与世界的联系,来探寻生存的智慧。在表达的方式上,两者又有各自的特点:箕子论“五行”,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易经》则是用数字符号、用比喻、用暗示、甚至用神秘的占筮形式,来说明社会人生的哲理。第四节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的发展

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在西周末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在原有的旧制度内,封建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新兴社会力量开始崛起,在这种情况下,以周太史史伯、伯阳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和实生物”与“阴阳之序”的思想,运用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对自然和社会的矛盾运动进行探讨,从而发展和丰富了这些思想。进入春秋时期,晋国太史史墨进一步把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结合起来,说明当时的社会大变动所造成的统治权力合法性问题。下面具体看这三个思想家的思想:一、史伯论“和实生物”;二、伯阳父论“阴阳之序”;三、史墨论“物生有两”。

一、史伯论“和实生物”

史伯对周王朝衰落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上升到哲学高度作了解释。在解释中,他从五行思想出发,提出了“和”与“同”一对概念。

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bì益处)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专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国语·郑语》)

●在这里,所谓“和”,指不同元素、不同事物之间的结合;所谓的“同”,指相同元素、相同事物之间的简单重复。在史伯看来,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只有追求“和”,才能得到发展;如果追求“同”,那只会归于衰落。这就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在这里,史伯尤其重视用“和实生物”的思想来说明现实政治问题,阐发了自己的政治哲学。这就是“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要求在政治上重视正直之士,容纳他们的不同意见。他认为,周王朝的衰落就在于:“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馋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

●史伯所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为孔子所重视和承继。在孔子政治哲学中,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二、伯阳父论“阴阳之序”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泾、渭、洛三水流域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父对这次地震的发生原因,运用和发挥阴阳思想,作了具有哲学意味的解释。这是有文献记录的中国人第一次对地震原因的探讨。由于古代地质科学的十分不发达,所以这种探讨在当时只能以哲学思辨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实证科学的形式出现。伯阳父说:“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周语上》)

●首先,在伯阳父看来,地震的发生不是由于人类因素所致,而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矛盾冲突激化的结果。当阴阳二气发生严重的矛盾冲突,“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激化到“过其序”程度时,就必然发生地震。这里的“序”,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度”。伯阳父实际上把“度”的概念引入到矛盾关系中,看到了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之中是有“度”的;如果超过了“度”,矛盾双方的统一体就会破裂。

●其次,伯阳父又进一步指出了地震所造成的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的社会生活的严重影响。在他看来,地震造成了山体崩塌,导致了川源堵塞;没有了水资源,人民无法生存,国家必然灭亡。

●再次,伯阳父看到阴阳关系的变动对五行关系的影响。阴阳二气的矛盾激化导致了地震的发生,地震又导致了“水”与“土”正常联系的破坏,从而导致了民生困顿,国家灭亡。因此,他最后说:“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三、史墨论“物生有两”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大变动时代。公元前510年,鲁国国君昭公被大夫季氏驱逐出国,死于国外。对此事件,史墨把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结合起来,从哲学上予以了深刻反思,阐发了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

史墨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首先,史墨在这里讲了事物的矛盾性与多样性问题。“物生有两”,是指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由此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所以“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有三有五”,是指事物的多样性,由此构成了现实的世界;所以“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在史墨看来,事物的矛盾性与多样性本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要处理好这种矛盾关系和多样关系;处理不好,矛盾双方的地位就会发生转化,多样性关系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其次,史墨进一步落实到现实政治,指出君臣关系并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国家权力也不是永远属于一家一姓的,也经常会出现转移。这就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再次,史墨指出了造成国家权力转移的原因,就在于民心向背。在他看来,季氏之所以取代鲁君,就在于“季氏世修其勤”,而“民之服焉”;“鲁君世从其失”,而“民忘君矣”。如果说周公旦讲国家权力的转移取决于民心向背,还夹杂着“天命”观念;那么史墨讲国家权力的转移,则直接是来自民心向背。政治哲学中所探讨的统治权力合法性问题,在史墨这里实已经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第五节历史意识的发生与人的初步觉醒本节谈两个问题:一、历史意识的发生;二、人的初步觉醒。一、历史意识的发生

自商周之际以降,随着“天的人文化”进程,历史观念从天命观念中逐渐浮现出来。人通过历史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的价值。周公旦讲的“惟不敬德,乃早坠厥命”,即基于历史观念的最初浮现,是从历史经验的考察中、反思中提出的。

周公旦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命。”(《尚书·召诰》)二、人的初步觉醒

随着历史观念从宗教观念中浮现出来,人开始达到了一种初步自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作用、地位与价值。这种人的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