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第二章_第1页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_第2页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_第3页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_第4页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概念的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概念的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运用概念的逻辑基础;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复合命题的性质及其推理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构成它的命题成分就可揭示出来。但是,那些简单命题及其构成的推理的特性,用如此的办法并不能奏效。如,“所有团员是青年,所以,有些青年是团员”,这一推理的有效性,就不能用分析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的方法显示出来。因为,“p,所以q”是无效的,而事实上这一推理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其实,这一推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两个命题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上的。这样,我们就需要研究概念的种种问题,以便我们能够分析另一类推理即简单命题的推理。一、何谓概念(concept)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反映:表明概念是一种主观的形式,但有客观的内容。对象:客观的事物、现象、人的感觉、表象、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等,总之,一切可以成为人的认识对象的东西。属性:性质和关系。特有属性:该对象所有,其他对象不具有的属性。非特有属性是并不为某对象专有的属性。借助特有属性,可以把一对象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特有属性反映为初级概念,此时把握的还是对象的偶然的性质,如“人”的初级概念、“金”的初级概念。本质属性:特有属性中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决定其他特有属性的那些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反映为深刻的概念即科学概念,它把握的是对象的必然的性质,如科学的“人”的概念、“金”的概念。对象的特有属性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例如:①柏拉图:人是两足、无羽毛、直立行走的动物;②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③荀子: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这些都是人的特有属性,但未必是人的本质属性。④辩证唯物论:人是会思维,有语言,能自觉地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可以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任何认识过程或者思想的表达,总是从概念开始的。而人们真正的认识一个事物,也是以认识该事物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为终结的。二、概念的表达式(expression)——语词、词项(一)语词(words)及其与概念的关系1、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2、它们二者的关系是思维和语言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表达的。但是,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1)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虚词中的某些不表达概念。因为这些词并不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如“吗”、“呢”;2)数词一概念。如,父亲、爸爸、大、爹、爹地、father(同义词)3)一词数概念。如,“道”多义词歧义(二)词项(term)及其与概念的关系在现代逻辑中,充当简单命题主项或谓项的词或词组,都叫词项(term)。词项是概念和语词的统一。换句话说,词项就是表达概念的语词。除去不表达概念的语词,所有的语词都可以看成词项。例:所有的

物体

都是

运动的。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三、法律概念及其特征(一)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

1、法律概念(legalconcept):法律规范中出现的、用以指称那些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事件或行为的概念,亦称“法律专门术语”。(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2、法学概念(conceptsofthescienceoflaw):法学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法学专门术语。(法理学的研究对象)3、法律的概念(theconceptoflaw):关于“法是什么”的问题。(法哲学研究的对象)例:新分析法学家哈特的成名作就叫“theconceptofLaw”(二)法律概念的特征1、法律概念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1)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行为的一种反映或预见,是关于人的某种行为的抽象和概括。(客观性)(2)法律概念还是立法者根据立法意旨,对那些认为需要通过规范形式予以保护或禁止的行为的反映。(规定性)例:①法律意义上的“动物”≠生物学意义上之“动物”

(《民法通则》第127条)蚊子、苍蝇、蚂蚁、蜜蜂、蝎子……②各国法律关于“成年人”这一法律概念的不同规定:“达到成年且精神健全的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各国根据本国公民的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对成年人的年龄规定各不相同。”如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为21岁,日本、瑞士为20岁,法国为18岁。2、法律概念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原因:社会情境因素相对稳定与多变性例:情节恶劣、数额巨大、重大事由……第二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结合体(基本特征)。概念的变化是二者辩证统一的结果。一、概念的内涵及其表达式1、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intension)亦称概念的“所谓”,即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2、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概念内涵所反映的那些特有属性或根本特征3、概念的内涵,法学上通称为“构成要件”

例:“死亡”概念的确定:由“心”到“脑”4、概念内涵的表达式A=(T+B)其中:A:任一概念T:A的“特有属性”,即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B:A的“共有属性”,即A所隶属的那类对象(A的属概念)例:①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T)+工具(B)。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A),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T1)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T2),过失(T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T4)事故(B)。(《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A=(T1、T2、T3、T4+B)二、概念内涵的分类(一)认识性内涵与规定性内涵(根据内涵的确立方式,即形式内涵的途径不同来分类)1、认识性内涵定义:认识性内涵是通过对象间的比较而确立的内涵,它是人们认识的成果。构成性质:认识性内涵的构成性质,是对象本身客观地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性质。具有“客观性”。例:①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T)+工具(B)。②水果(A)=可食用的(T1)多汁液的(T2)植物的(T3)+果实或种子(B)。2、规定性内涵定义: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规定方式所确立的内涵。构成性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例:商业“秘密”(A)=不为公众知悉(T1),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

(《刑法》第219条第3款)3、法律概念的规定性内涵法律概念,特别是刑法中罪名概念,其内涵大都是通过规定性方式确立的。法律概念的规定性是可变化的,具体根据社会形势、文化、文明等的发展需要而变化的。例:法律概念“贪污罪”在内涵上的变化。(教材P32——33)(二)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涵(补充)(根据内涵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不同来分类)1、合取式内涵:(亦称“并且型内涵”)

T=(T1∧T2∧……∧Tn)(“∧”读作“合取”,相当于“且”)例:前述“水果”、“商业秘密”的内涵。2、析取式内涵(亦称“或者型内涵”)

T=(T1∨T2∨……∨Tn)(“∨”读作“析取”,相当于“或”)例:重婚罪,就是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T1),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T2)犯罪行为(B)。

(《刑法》第258条)三、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一)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extension):亦称概念的“所指”(designation),也就是具有内涵所指称的各个对象,亦即范围问题。概念的外延,法学上通称为“适用范围”。例:“笔”的外延,就是各式各样的笔,如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粉笔……(二)归类活动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1、归类与司法归类(1)归类(subsumption):确定某一具体对象是否属于某一概念外延的思维活动。例:将“电笔”排除在“笔”的外延之外,而将“眉笔”归属于“笔”的外延之中,这就是归类。归类活动在司法中的应用,就是司法归类。(2)司法归类(judicialsubsumption):将确认的案件事实归属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实则确定某一事件或行为是否属于某个法律概念的外延范围。司法归类,法学方法论中通称为“归摄”或“涵摄”。例1:西红柿究竟属于蔬菜还是水果?例2:若对“某甲的行为致某乙死亡”这一事实进行司法归类,它可能属于意外事故(如车祸),也可能属于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罪、过失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伤害罪)这些法律概念的外延,还有可能属于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行刑人员执行枪决)这一概念的外延。2、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定义:就是一概念与另一概念因内涵的相近从而导致的外延对象归类的模棱两可的情况。实质:客观对象中存在有难以界定的是否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两可情形的对象。由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因而就导致了归类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例1:“某甲拾得某乙的遗忘物,数额巨大,拒不返还”这一行为,在司法归类时,就有可能归属于“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也有可能归属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条第2款)例2:“许霆案”的定性问题:是“诈骗罪”还是“盗窃罪”?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特点及关系(一)内涵与外延的特点1、本质属性≠内涵;对象≠外延说明①:反映到概念当中的属性才可称作内涵。说明②:由概念的内涵决定的对象才称作外延。2、内涵、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1)确定性说明:在相对一段时间内,二者是不能随意变换的,从而保证了思维和思想交流的确定性。(2)灵活性说明:随着时间等的发展变化,客观的事物也在不断的变化,随之,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

例:“人民”的概念。二、内涵与外延的关系1、概念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说明: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与外延,二者结合而成科学的概念。概念的不同即是指内涵或外延的不同。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辅相成(1)概念确定时,确定的内涵规定了确定的外延。内涵的改变而引起外延的变化,从而引起概念的变化。(2)概念确定时,确定的外延也对应确定的内涵,外延的改变而引起内涵的变化,从而引起概念的变化。(3)如果仅有内涵或外延改变,即使对应的外延或内涵不变,那么概念也发生变化。例: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国家的根本法”与“公民权利的保证书”

第三节准确运用概念的逻辑基础准确运用概念是准确运用命题和推理的前提。也是语词、语句准确使用的前提。例:张某的手被刘某砍掉了。明确概念的方式:概念的分类、概念间的关系。一、概念的分类根据内涵与外延的一般特征对概念进行分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1、单独概念(singleconcept):外延分子=1

特征:一个对象专名、摹状词

2、普遍概念(universalconcept):外延分子≥2

特征:一类对象名词、动词、形容词3、区分方式:加数量词,表意更精确(1)在“书”、“城市”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五本”、“三个”,则“书”、“城市”就是普遍概念。(通名generalname)(2)在“《三国演义》”、“北京市”前面就不能加数量词“五本”、“三个”了,所以,“三国演义”、“北京市”就是单独概念。课堂练习: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南海诸岛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4、占我国人口80/100的农民5、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6、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七律·游泳》(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的内涵)1、类与集合体(1)类(class):凡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的总称。类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集合体(群体)(collective):一类事物中的每个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新的本质属性的整体。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集合概念(1)特征:设对象A(群体或类)为一个由多个个别对象a1、a2、a3、a4……an组成,若a1—an的任意一个必然具有A的任一属性,则A为非集合体举例:“书”若a1—an的任意一个不必然具有A的任一属性,则A为集合体。

例:丛书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

“我班同学都是大学生”

“我班同学来自全省各地”(2)需注意的问题:A,要区分清楚两种事物的关系(三个方面)①“类”与“分子”的关系;②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别:(1)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而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它的个体却不一定具有。(2)我们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说明或指称这个类中的每一个分子。而集合概念却不能。例:“法官”与“森林”。(3)类概念的外延是这个类所包含的每一个分子。而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是作为集合体的事物,而非集合体中的个体。B,划分的标准不同对于一个概念来说,根据它是否反映了集合体,它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一种;根据它的外延的大小,它又是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中的一种。

例:森林3、区分方式:结合具体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些词的表意不同。语境因素: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例“我班同学都是大学生。”

“我班同学来自全省各地。”思考题:“人贵有自知之明”中的“人”是什么概念?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划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①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②人定胜天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④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书不可不读⑦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⑧我们应当爱护图书馆的书⑨书,犹药也,多读,可以医愚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三)正概念与负概念(根据概念内涵中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分类)1、正概念(positiveconcept):就是内涵中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亦称“肯定概念”。2、负概念(negativeconcept):就是内涵中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亦称“否定概念”。特征:具不具有某种属性(亦是区分方式)正、负概念总是成对出现的:正概念:成年人合法收入有罪的大学生负概念:未成年人不合法收入无罪的非大学生正、负概念在形式结构上有如下关系:

负概念=(否定词+正概念)例:①“男人”与“非男人”,是一对正、负概念②“男人”与“女人”,二者都是正概念

注意的问题:1、负概念在语词表现形式上带“无”“不”、“非”等否定词,但并非带有否定词的都表达负概念,如,“无锡”、“不莱梅”、“非洲”。2、负概念的概括力较强,一切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都包括在内。若不用负概念,用正概念列举有很大困难。3、负概念的使用一般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否则陈述的意义不明确

“这本杂志上有一篇小说,其余都是非小说”(四)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根据概念表达式的结构形式不同来分类)1、简单概念(simpleconcept):对其不能加以分解的概念,其语言表达式是单字,或意义不可再分的词组或短语。2、复合概念(compoundconcept):由两个或多个概念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概念。复合概念按其逻辑关系不同,可分为两类(实质:根据内涵的相关特点)(1)合取式(并且型)复合概念A=(A1∧A2∧……∧An)

例:红旗、白马、外科医生、女法官……女法官(A)=妇女(A1)∧法官(A2)(2)析取式(或者型)复合概念A=(A1∨A2∨……∨An)例:男女老少、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假冒伪劣(A)=假(A1)∨冒(A2)

∨伪(A3)

∨劣(A4)(五)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具体与抽象)(根据外延对象是否为可独立存在的实体来分类)1、实体概念(entitativeconcept):反映事物或现象本身的概念。如:工人、农民2、属性概念(attributiveconcept):反映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的概念。如:自由、民主试判断“孙悟空”、“燃素”是什么概念?明确概念分类的意义——在于保证使用概念时的确定性例:世界万物中的人是最宝贵的;我是人;—————————————————所以,我是最宝贵的。这里为什么出现错误的结论?二、概念间的关系(外延间关系)从外延方面看到概念概念间的关系。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主要是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外延是否有公共外延分子、有多少。以下以两个概念关系为典型进行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相容关系(外延重合)和不相容关系(外延不重合)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其中属种关系又分为真包含关系(上属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下属关系)。不相容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1、全同关系两个概念有完全相同的分子,即两个概念外延包括同样的对象,两个概念指称同样的对象。设概念a和b,a=b,自然语言“就是”,“即”全同概念外延相同,但内涵不尽相同,它们反映的是同一对象不同方面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它既有认识意义,也有修辞意义。根据全同概念,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命题:所有a是b,所有b是aab2、真包含于关系a概念的全部外延与b概念的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分子,则a概念真包含于b概念。这就是说,a概念的外延小,b概念的外延大,所有a概念的分子都是b概念的分子,但至少有一个b概念的分子不是a概念的分子。也叫a对b的“种属关系”。我们可以说:所有a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ba3、真包含关系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是相同的分子,则a概念包含b概念。也是说,a概念的外延大,b概念的外延小,所有b概念的分子都是a概念的分子,但至少有一个a概念的分子不是b概念的分子。也叫a对b的“属种关系”。我们可以说:所有b都是a,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ab4、交叉关系

a概念的部分外延和b概念的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分子,而另一部分却是不同的分子。即两个概念仅有一部分分子相同。我们可以形成命题:有些a是b,有些a不是b,有些b是a,有些b不是a。abab

5、全异关系

a概念和b概念没有任何相同的分子。即所有a不是b,所有b不是a。ab考虑到论域,全异关系可具体分为两种a与b为全异关系,且a+b的外延=论域(c)a不是b,b不是a;对c中的任一对象x而言,x不是a就是b,当然,x不可能既是a又是b,x也不可能既不是a,又不是b。“非此即彼”这种关系正是一个正概念与其负概念的关系。团员a非团员a′或a人c矛盾关系bac

反对关系

a与b全异,且a+b的外延<c,a不是b,b不是a;对c中的任一对象x而言,x可能既不是a,又不是b:可能非此非彼。根据矛盾关系,从否定x是a即x不是a,推出x是b;但依据反对关系就不行。团员a党员b人cabc课堂练习:用欧拉图图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1、a.知识分子、b.江苏人、c.南京人2、a.法官、b.律师、c.中共党员3、a.男学生、b.女学生、c.女运动员4、a.语词、b.概念、c.概念的内涵5、a.子女、b.婚生子女、c.非婚生子女6、a.成年人、b.年满18周岁的人、c.老年人、d.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e.45周岁以下的人《继承法》第10条第4款规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第四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一、概念内涵的明确方法——定义定义(definition):实质是下定义,亦称界定。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或者表达式。例: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1、定义的逻辑结构任何定义都是由三个要素组成:被定义项(definiendum):记为Ds定义项(definiens):记为定义联项(copula):记为=df.(或“就是”)逻辑形式为:

Ds就是Dp其中Ds、Dp均属逻辑变项Dp=df(读作“定义为”)则属逻辑常项例:动产(Ds)就是(=df)可以移动的财产(Dp)。2、下定义的逻辑方法属加种差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属

操作时,是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再在属的范围内找出被定义概念反映的对象与其他同类对象之间的差别,然后将种差作为定语加在表达属概念的语词的前头,最后用联词和被定义概念组成一个陈述句。例: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人的属概念有:高智能动物;灵长类动物;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动物;生物…

选“动物”为“属”将人与非动物区别开来。但同属于动物的有马,牛,羊,狗…

,“人是动物”并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或人的特有属性是什么?找到这个差别,就可以将人和其余的事物相区别。关于属:一个概念的属概念有很多,选用哪一个,应依实际需要。找不到属的概念不能用这种定义方法。关于种差:当种差是很多属性的组合时,定义变得冗长,已不是“简明精练”的语句。对个体作这种定义变成了描述。种差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都是多个,因此,种差也可以有多种。不同学科对同一对象有不同定义。下定义也有多种属加种差的方法。3、下定义具体的逻辑方法定义的方法:语词定义和实质定义(1)语词定义(名义定义)分为两类:描述性(说明性)的:陈述或描述一个已在使用中术语的一个或几个公认的意义。

形式:……具有与……相同的意义;

特征:有真假。

例:犊是小牛规定性的:通过规定,赋予给定的术语以特定的意义;该术语可以是一个新造的语词或符号表达,也可以是一个“旧”术语被用在特定的新的意义上。形式:……

应具有与……相同的意义:让我们把……理解为与……相同的东西;特征:是约定;不能区分真假。例:“五爱”;“一国两制”(2)实质定义(真实定义)可分为:性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的定义。例如: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犯罪是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发生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产生或形成过程的定义。例:痢疾是人体因受痢蚊叮咬引入痢原虫而产生的疾病;圆是由一定线段的一段为动点,在同一平面上绕另一作为定点的端点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功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功能或作用的定义。例: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关系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定义。例: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4、定义的规则(1)揭示本质属性(2)定义相应相称Ds

Dp错误:Ds≠

DpDp﹥Ds定义过宽;例如教科书p54Dp﹤Ds定义过窄;例如教科书p54(3)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直接包含

Ds

Dp(

Ds)同语反复间接包含:Ds→Dp→……Ds循环定义同语反复的错误实质就是用自己定义自己其典型模式为:Ds=df.Ds例:①农民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属于本集体的成员集体所有。——《物权法草案》第61条第1款②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恩格斯《反杜林论》循环定义的错误的典型模式是:

Ds=df.Dp,且Dp=df.Ds例:①所谓原因就是引起结果出现的现象,而结果就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

②丈夫是妻子的爱人。(同时,妻子是丈夫的爱人。)(4)尽可能用肯定形式负概念只能用否定形式来定义,如“非团员”正概念也可能用否定定义,如“平行线”(5)定义要清楚确切排除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5、定义的作用(1)巩固人们认识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2)有助于人们掌握知识;(3)有助于检验概念是否明确;(4)有助于人际沟通。例:故意歪曲原意的说明定义。一个“活学活用”的笑话:美国一所法律学校进行《刑法》考试,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诈骗罪?”一个学生回答说:“如果你不让我考试及格则犯了诈骗罪。因为根据《刑法》凡是利用他人的无知而使其蒙受损失的人则犯了诈骗罪”。二、概念外延的明确方法——划分(一)科学的方法——划分(division)1、划分:根据某一标准(某种属性)将一个概念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2、结构:被划分的概念=划分的母项划分后得到的概念=划分的子项任意一个属性=划分的根据

说明:母项和子项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例:①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②所谓危险物品,包括有易燃性物品、易爆性物品、有毒物品、腐蚀性物品和放射性物品。3、划分的特殊形式——分类(classification)(1)分类是根据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进行的划分。(2)划分与分类的关系联系:划分是分类的基础,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任何的分类都是划分,但不是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区别:依据不同(划分的根据随意;分类的根据深刻);作用不同(划分具有临时性;分类相对稳定)4、分解(partition)分解: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分解不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地球可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划分和分解的区分:

对象

结果

关系划分类子类子类必有类的属性分解群体(整体)个体(部分)部分不必有整体属性例:①句子可分成主谓宾定状补;

②句子可分为简单句和复杂句。5、划分的方法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一次划分:一个母项,一层次(多个)子项,一个根据图书:自然科学图书和社会科学图书连续划分:多层母项,多层子项,多个根据连续划分举例:图书:自然科学图书(物理学图书、化学图书)、社会科学图书(哲学图书、经济学图书)二分法一个母项,两个子项,“有无”某属性为根据人类社会形态阶级社会正概念无阶级社会负概念(二)划分的规则1、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要求:母项外延=子项外延和错误:子项外延和﹤母项外延“划分不全”子项外延和﹥母项外延“多出子项”例:①刑罚的主刑可分为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②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注意:根据此规则,如不需要完全列举,或“划分不全”时,可以借助“等等”、“及其他”等字眼来弥补。2、一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要求:我们在同一次划分中,全部子项都必须依据某一标准列出,不允许一部分子项依据这一标准列出,另一部分子项则依据另一标准列出。错误: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混淆根据”或“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例:①法律可以分为国内法、国际法和程序法。②人可以分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中国人和男人。

3、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