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不公表现、成因及对策(以农民工子女为例)教育公平的含义:1.受教育权利平等;2.教育机会平等(核心内容);3.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感受(价值判断);4.在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面提供公平教育资源;5.学有所教,有教必公。主要表现1.在教育机会公平方面的表现例就学的机会,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2.在教育过程平等方面的表现教育本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武器”,糟糕的教育制度却能够成为凝固和复制阶层差距的工具。——学者例重点中学制度成为社会分层的工具,优势的阶层能上重点学校,然后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再例教室座位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与教育过程平等的关系等。(分分钟搞定!)3.在教育结果平等方面的表现例区域不平等、贫富不平等、政策不平等。形成的原因1.国家、制度层面的原因2.学校层面的原因3.家长方面的原因4.学生方面的原因解决对策1.国家、制度层面的对策2.学校层面的对策3.家长方面的对策4.学生方面的对策第三章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材料一:“中国春运”春运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将春运形容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近十年来,每年的春运的客流量都超过大陆的总人口。春运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天及节后25天左右,因此每年春运约40天。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省际、省内交通,一般不包括大陆与港澳之间的交通、海峡两岸间交通以及国际交通。口语中的“春运”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春节前后的运输现象,二是“春运期间”的简称。春运规模之大,以致中国大陆交通难以承受,为了解决春运问题,中国政府每年都要提前部署,但仍无法满足春运要求。内在因素:1.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一种吸引力,形成一种传统习惯。几千年的“过年”传统使得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往家赶,去过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当今社会无法不远游他乡的游子,唯有在春节才能利用假期奔回家乡看望双亲。2.寻求一种归属感,亲情的需要。一般来说,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人人都渴望自己有归属,及得到他人的承认,并互助互爱。春运回家的人,在他乡虽有工作、有生活,但其内心深处始终由于无法融入当地,也很难被当地认可,找不到归属感。只有家乡的景、物、人、情才是最终认同自己接受自己。3.社会需要的满足。春节回家,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年龄人的需求。家中老人渴望出门一年的子女能够回来承欢膝下,家中留守子女则渴望父母回家团聚及带回丰富的物资。青年男女则需要回家看望父母及与好久不见的亲友团聚,同时晒晒自己一年的成果。无论何种需求,都是“回家”感情积累一年来集中爆发后在春节期间来集中体现。4.家庭的社会功能中的休息与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家庭的休息和娱乐能增加家庭生活的乐趣,丰富家庭生活的内容,密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调剂恢复家庭成员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满足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外在因素:1.城乡二元化分割体制造成的。多年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非农业和农业两种,并成为影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如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移定居制度、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一些地区性的教育制度等等,对农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这就给农民工进城就业、社会保障、自身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使得农民工与城市之间无法具有认同感、归属感。2.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特别是机会的不公平造成。这是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偏好造成的,比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如:我国铁路里程只占全世界的6%,但却完成了将近全世界铁路工作总量的四分之一,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材料二:“单独二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被通俗称为“单独二胎”的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社会各层面引起强烈震动。实际上,“单独二胎”的概念并不准确,人口学界一般将其称为“单独二孩”,意思是第一胎是双胞胎、多胞胎不在政策范围之内。“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独生子女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导向和趋势,标志着中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性转折。传统人口政策的功绩。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及鼓励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的政策理念曾经产生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效果。1.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据人口专家统计,从1980年至2005年期间,因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人少生了4亿多人,当然,这当中还有其他的原因,典型如人们生育意愿的下降、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因素。2.增加国家和人们财富的积累,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3.缓解了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政策实施的负面影响:1.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由于一胎化政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选择的生育”成为许多人的选择。2.加速少子化与加速老龄化。据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55亿人,中国成为典型的“银发社会”——增加了社会及个人的养老负担;2051年,我国将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30%。而另一方面,劳动力人口急剧减少,即少子化,使得国家财富的生产和集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危机。以上双重压力,政府和公民个人压力堪忧!3.“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危机的转变。中国21上半世纪的问题:前20年是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后30年是“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双重问题。廉价的劳动力将不再存在,许多企业赖以生存的“低工资工人”的方式将逐步被淘汰(我国企业员工工资支出仅占企业成本支出的10%弱)4.经济发展缓慢,国内消费不足,内需难以拉动。4-2-1家庭模式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使得作为消费主体的中年人难以有持续的能力消费,这无论对个人、家庭、社会组织还是国家层面而言,过重的个人和家庭压力都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5.独生子女成长问题:自私、孤独(自闭症、恋物癖)、不合作、冷漠等(当然,导致这些现象的还有其他原因,如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等)。6.干群关系紧张。干部没少费劲,人没少得罪,而孩子没少生。本章主要内容一、社会问题概述二、如何分析社会问题?三、失业四、贫困一、社会问题概述人类社会自产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矛盾运转之中。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事实。而社会学与社会问题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社会学为社会问题的预测、发现、认识和最终解决提供了较为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同时,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实际上也不断推动着社会学研究的向前发展(尽管这个过程多少有些痛苦和无奈)。但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界定,可能与平时人们的想法有所出入,有一部分也许并不具有社会学意义。1.社会问题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社会问题即是指公众的问题,是社会中许多人遇到的公共麻烦,而不是个人的困扰。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学者: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病态、社会解组、社会反常或社会失调。1.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学角度的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失调导致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包括四方面的涵义:(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事实;(2)社会问题是一种公共问题;(3)社会问题是一种公众认定;(4)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行动。1.社会问题的定义从以上众多关于社会问题的定义中,我们能发现判断一个现象是不是社会问题的核心标准:(1)是否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2)是否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3)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2.社会问题的特征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社会问题一般具备以下四个要素:(1)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2)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3)它们持续很长时间。(4)由于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会做出不同评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也往往多种多样,因而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2.社会问题的特征中国学者阐述了社会问题七个方面的特征:(1)社会问题的时间性和空间性(2)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社会性(3)社会问题的多因性和复杂性(4)社会问题的持久性和变异性(5)社会问题的客观性和主观性(6)社会问题的民族性、阶段性(7)社会问题的社会历史性二、如何分析社会问题?1.如何研究社会问题?(1)功能主义取向
与功能主义理论相对应,这种取向在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上遵循的基本点就是社会是一致性的整体。每个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都在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这种功能对于维持社会的正常运作是必需且正面的。如果某一种社会安排具有破坏性,就说明其功能失调,可以通过分离其与社会的关系来维持社会的稳定。比如妓院。1.如何研究社会问题?(2)冲突论取向
这种观点把大部分社会问题的产生归结于因群体差别而引起的混乱。当一个群体感到自身价值或期望被触犯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么是通过妥协重新取得一致,要么就是一个群体单方面利用权利强行改变社会机制以适应其需要,比如在关于同性恋、安乐死、贫困、在校大学生结婚等问题上,不同的群体间的意见就会截然不同。1.如何研究社会问题?(3)女性主义取向
同男性倾向于客观、逻辑和量化的方法相反,女性一般强调社会生活的主观、同情、注重过程和包容的一面。强调在调查研究的假设、概念和问题中要摈弃性别歧视,注重对行为的研究。1.如何研究社会问题?(4)后现代主义取向
这是一种新兴的、仍存在争议的社会研究方法。它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与过去所有的时代明显断裂开来,是一个混乱占主导的时代。因此需要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理解它。例,人类未来生存空间问题、世界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等。
2.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问题(1)结构性社会问题结构性问题是指这类社会问题主要不是由于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某些社会结构性的宏观因素引起的。如我国的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及腐败问题等。
2.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问题(2)变迁性社会问题
主要出现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在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些伴生现象,通常具有普遍性。这类社会问题往往在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与本国的政治、经济问题纠缠在一起。例如,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原有的城乡为主的二元社会结构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流动问题。在工业化快速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的变迁影响到家庭而出现的家庭解体等一系列问题。2.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问题(3)越轨性社会问题
这类社会问题在西方学者眼中属于个人行为偏差。他们认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个人因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某些人走上了越轨的道路主要是由个人动机支配的。许多人为了快速致富,采取了不择手段的越轨型致富的方法。这类问题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性的越轨问题,比如较为普遍的色情、赌博、吸毒、自杀、精神失常等等。二是严重的越轨性社会问题,即社会犯罪,如拐卖人口、青少年犯罪、黑社会等等。而这些社会越轨与社会犯罪问题又导致了社会道德风气下降,社会治安恶化等社会问题。3.关于社会问题原因的几种理论解释(1)社会整合论
所谓社会整合又称为社会一体化。指社会不同因素和部分通过协调消除分歧、达到融合统一的过程。社会整合可促进社会成员遵守相似的行为规范,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依赖和功能互补。社会整合可分为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四个层面。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迪尔凯姆(涂尔干)。在他的名著《自杀论》中,将社会整合理论运用的十分完美。3.关于社会问题原因的几种理论解释(2)社会病态论社会病态论产生于19世纪末,该理论的基础是视社会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以此比喻社会的某一部分出现功能上的失调,便会出现社会病态。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社会中的某些人或群体不能保持健康状态,不能保持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关系,妨碍了社会的正常功能。例如工业革命初期,很多农民流入城市,不能与城市生活相协调,因此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重新出现的社会病态论者则认为:某些人之所以处于病态是社会有机体本身不健康或处于病态构成社会问题。因此提出了“不道德的社会制造了不道德的个人”。3.关于社会问题原因的几种理论解释(3)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代替社会病态论。社会解组论把社会问题归因于社会解组,把社会解组又归因于社会变迁,最强有力的变量是工业化、都市化、科技发展、人口流动以及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强等。解组的三种形式:一是缺乏规范,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已不适用,新的规范尚未建立,没有一个被整合了的社会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二是文化冲突,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同时存在,但有些规则是互相矛盾甚至势不两立的,人们无所适从;三是价值崩溃,即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人们各行其是。因此社会问题应运而生。3.关于社会问题原因的几种理论解释(4)文化失调论这一理论是从社会解组论演化、发展而来的。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指出:一个社会文化的各部分是相互依赖的,在社会变迁中,当各个部分的文化以不同的速度改变时,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脱离整体而造成混乱,他据此提出“文化脱节”,以后有学者将他的这一观点加以发展,提出关于社会问题的文化失调论观点,认为是文化中由于文化的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一致而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中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化。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例农民闲暇生活的拓展与丰富问题、城市广场舞扰民问题等。
3.关于社会问题原因的几种理论解释(5)价值冲突论价值冲突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已出现。价值冲突论认为:在同一社会中,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人们,对于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会引起某些群体之间的冲突。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3.关于社会问题原因的几种理论解释(6)偏差行为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偏离社会规范期望的现象,偏差行为的原因是不恰当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初级群体中;或者说是个人或群体的越轨行为造成危害普遍社会原则的现象。解决行为偏差的最好办法是重新社会化。三、失业中国城镇失业率在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稳之后,近几年上升速度加快,是当前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峰叠加”的直接表现。1.形形色色的失业(1)自愿性失业放弃职业,或者不就业主要是出于人们自己的意愿而非其他强迫因素。当然很难确定自愿失业的人是否具有其他方面的就业要求或生活方式。1.形形色色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的失业,带有群体性。经济技术的进步往往会带来结构性失业。
1.形形色色的失业(3)摩擦性失业
由于雇主与找工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并不是由于缺乏就业机会,而是在寻找工作、达成就业协议时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供求匹配。
1.形形色色的失业(4)教育性失业
由于求职者未受教育或受教育程度低,或者反过来,因为教育发展过度而形成的失业。社会技术进步导致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劳动者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而教育发展缓慢,普及与提高程度较低,造成劳动力素质需求与职业供给不均衡而出现失业。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超过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与专门人才的需求,即受过教育的劳动者的供给超过需求而出现失业。教育周期长、经济周期短,而且二者不同步,也会出现教育培养的劳动力与人才供过于求而出现失业。 1.形形色色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的衰退期,由于总需求不足,社会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而引起的一类失业。这种失业是危害性最大的失业形态,难以预测和防范,因为它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经济危机时期)1.形形色色的失业(6)季节性失业季节一方面可以指自然气候变化,另一种意义上也可指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季节性变化。这类失业主要出现在某些行业中,如农业、旅游业、冷饮业、矿业等。
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失业(1)什么是失业?按照一般的理解,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工作。但从关于失业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失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完全失去了工作,在职业中人们的劳动时间与报酬不充分也是一种失业状态。而那些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中,有不少是工作的,只是他们的工作很不稳定,被雇佣的时间短暂,只能起暂时缓解基本生存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生存危机。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失业(2)对失业的测量
目前国际通行的办法是,建立一套测量失业程度的指标体系衡量一个国家失业人口大小及其比重。就发达国家而言,获得失业人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失业者在劳动行政部门申报的数据进行加总(如英国、德国等);一种是通过定期的抽样调查来估算失业人口(如日本和美国)。前一种统计方法要求国家具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申报失业的人可以通过此种途径获得失业救济金或者职业培训和就业信息等好处。显然,以上两种统计都不可能对一国的失业者做出准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往往只能有限地反映失业情况。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失业(2)对失业的测量经济学家认为标准失业率应该用其他两个指标来补充。一是“丧失信心的工人”,是指一些人想要一份工作但是没有希望,并因此不再寻找工作;另一类是“非自愿的兼职工作者”,是指无法找到一份全日制工作的人,尽管他们自己想这样做。失业率:即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连续失业时间越长,其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就越大。
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失业(3)待业与失业待业是中国曾经特有的一个概念,现在这一概念很少使用了。它是指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没有任何职业的人。从表现上来看待业与失业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从细微之处分析,待业与失业的人员构成存在差别。待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未曾就过业的新成长的劳动力,也可以叫做“初次性失业”,主要是指刚从学校毕业,第一次要求就业的青年人;而发达国家中的“失业人员”是连续不断地“多次性失业”者,这种失业是指被雇主解雇的有劳动能力者无职业的现象。四、贫困1.你对贫困有何认识?
在你看来谁是贫困者?贫困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需贫困者自身战胜的个人问题?作为一种经济现实,贫困的深层原因何在?贫困与其它社会问题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一直进行下去。贫困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兴趣,不单只是因为我们目睹了社会上存在着“穷人”,也因为我们有时会把自己归入穷人的行列——对某些资源的占有非常有限,甚至几近于无。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贫困(1)绝对贫困绝对贫困是从维持个体或家庭生存的角度来说的资源缺乏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要求难以实现。
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贫困(2)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社会成员收入机会和资源占有机会处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下的状态。相对贫困概念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财富或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状态,并提醒我们,贫困是任何社会都有的现象。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贫困(3)如何测度贫困贫困测量,一般是按照标准设置法,即贫困线法来测定。具体的做法是由国家或地方有关权威部门,凭借各种客观依据并参照不断变化的各方面情况,“人为”地设置一条贫困线,处于此线以下便是处于贫困状态。当然这条标准线是因地、因时、因情况不同而改变的。2.从社会学角度认识贫困(4)中国的贫困问题:收入差距与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与地区差距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3.社会学研究中的贫困关于贫困的理论主要包括:(1)个体主义贫困观这种观点认为,既然社会给予人的机会是均等的,那么,一个人若是处于贫困状态,受责备的应该是他自己。当然这种观点并不否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贫困,个人是不对其负责任的。比如,儿童、残疾人等的贫困。(2)贫困文化论这一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穷人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处于贫困亚文化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得以世代传递。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贫二代?)这理论基本上属于贫困的个人责任论。这一理论遭到许多批评,其主要观点包括,贫困文化理论夸大了穷人与其他人的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穷人本身并不是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各群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房屋租赁合同集锦15篇
- 公司员工个人工作总结集合15篇
- 中学校长工作述职报告合集6篇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 电子巡查系统课程设计
- 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日常管理制度
- 汽车文化5 汽车史上的重大技术革新
-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无答案)
- 职场篇-课件 项目八商品销售沟通
- 2025年特种铜合金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4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幼儿园大班艺术课件:《都睡着啦》
- 期末专题复习-任务型阅读 2023-2024学年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备考
- 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预测模型
- 配电室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文化产业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宁波大学
- 办公楼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年终营销方案主题
- SY-T 6966-2023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MOOC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巴西市场中轻度手游洞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