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马工程课件 01第一章_第1页
考古学马工程课件 01第一章_第2页
考古学马工程课件 01第一章_第3页
考古学马工程课件 01第一章_第4页
考古学马工程课件 01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考古学发展简史近代以来才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从欧洲和北美地区诞生并发展起来的第一节欧美考古学简史6世纪巴比伦国王纳波尼德挖到一座神庙地板下面约2000年前的基石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再度出现,对世界史前史的研究才得到一定进展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对世界史前史的研究和认识考古学从古物学的础上发展而来,至19世纪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出现一、从古物学到考古学(1840年以前)(一)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的古物学:收集艺术品;古物研究J.利兰W.卡姆登(二)拿破仑远征埃及《雅典古物》(1762—1816年,共四卷)《埃及的描述》(三)温克尔曼与《古代艺术史》(1764年)利用不同时期艺术品独特的风格对没有文字参照的雕塑进行断代

“古典考古学之父”(四)田野发掘活动的出现与进展赫库拉尼姆和庞贝遗址的发掘,利用发掘成果研究古代建筑相关文献“考古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美国总统T.杰弗逊弗吉尼尼亚州土墩墓(五)认识石器“雷电和某种雾状体与金属物质的混合物”石器与人类骨骼的共存关系(六)从灾变论到均变论不同岩层叠压现象逐渐形成确认远古人类的存在(七)汤姆森提出“三期说”:石器、铜器和铁器时代二、考古学的发展和成熟(1840—1960年)(一)考古学的初步发展(1840—1918年)达尔文进化论史前时代田野考古工作方法的科学化G.菲奥雷利庞贝古城遗址H.谢里曼土丘遗址

A.H.L.-F.皮特-里弗斯“科学考古学之父”C.托马斯:北美印第安人才是土墩的建造者A.马里埃特:开罗博物馆F.皮特里:细致发掘、记录和及时出版报告

田野考古工作方法的出现使考古学成为利用实物证据探索古代人类历史的一门科学2.考古类型学的产生O.蒙特柳斯《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欧洲北部的青铜时代分为六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划分为四个时期

O.蒙特柳斯用火车车厢演化来说明类型学原则W.H.霍尔姆斯,建立了文化区的研究方法

类型学的出现,为建立区域年代序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引发了考古学家对时空范围内文化遗存之间关系的关注为后来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3.以三期说为基础的新分期框架J.伊文思E.A.I.H.拉尔泰J.卢伯克G.de莫尔蒂耶H.M.威斯特洛普E.皮埃特O.蒙特柳斯J.J.A.沃尔索E.泰勒:人类历史发展的蒙昧、野蛮和文明三阶段L.H.摩尔根充实这种“三期说”,被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接受(二)考古学的成熟(1919—1960年)田野考古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垂直发掘以揭示早晚序列、水平观察以准确记录遗物的分布和对遗址出土所有遗物予以系统关注“惠勒方格”2.自然科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碳十四测年和树轮测年钾-氩断代法、古地磁法、热释光测年氮分析法、氟分析法和铀分析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法的发明人W.F.利比3.文化区域和谱系研究“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提出农业革命和城市革命论说建立和完善各地的年代序列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一体化4.聚落考古研究生存经济、人口规模和聚落变化大平面水平式发掘聚落、营地和工场,重视居址和居址结构间关系三、新考古学及以后的考古学(1960年以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界已经不再满足于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之上的传统文化史研究考古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流阐释考古现象成为主要的研究任务“过程考古学”在最初的20年间占据了理论的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新考古学的反思又促使更多的考古学流派出现(一)新考古学及其影响利用新的方法研究考古资料,能够解释文化发展过程并找到历史发展规律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考古学转向对史前社会适应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L.R.宾福德《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D.克拉克《分析考古学》

L.R.宾福德研究中心:文化的全面复原和解释研究内涵扩大到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社会结构等人类活动的主要方面重视系统论:只有在系统的参照系中,才能对考古现象做出完整的解释《考古学系统论与中美洲早期历史》标志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形成

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假说-验证法”类比计算机运用

新考古学的影响研究重点从“物”转向“人”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局限性:过高估计考古资料的信息含量和考古学家的释读能力(二)当代考古学主要流派“后过程考古学”对新考古学进行反思,理论界形成多种声音并存局面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过去做出考古诠释的方法V.G.柴尔德“农业革命”“城市革命”社会考古学主张用考古资料研究过去的社会组织、社会规模、社会结构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C.伦福儒

《社会考古学研究》认知考古学通过与特定人群有关的一些相互关联的遗存去了解他们共有的认知图C.伦福儒以现代人出现为界的前后两部分性别考古学重新评估男女两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作用,以深入探讨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揭露考古研究各个阶段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寻找与女性相关材料,分辨其表现考察性别差异问题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一、金石学和考古学的传入(1921年以前)(一)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零星发现,产生于宋代,鼎盛于清中后期至民国北宋刘敞——《先秦古器图碑》《先秦古器记》《集古录》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金石学专著《考古图》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宋代学者成就:收录古代各种金石文物,并使之成为专门学问创造传拓铭文和绘制图像方法,保留珍贵资料考释和研究时代、真伪、文字、内容,修正经史记载确定一批古代器物的名称《考古图》元明两代:《河朔访古记》《古玉图》清代鼎盛:罗振玉王国维金石学现代考古学研究目的:以证经补史研究和复原古代社会历史研究对象:零星出土和传世的遗物科学发掘所得的古代遗存手段和方法: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国的现代考古学不是也不可能从传统的金石学中生长出来(二)考古学传入中国(1895-1921年)西方学者在西北地区的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主要内容是对古遗址(包括城址)、古墓葬和石窟寺进行考察和发掘2.日本学者在东北和台湾地区的考古活动3.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活动

辽宁大连四平山35号积石冢安特生在渑池仰韶村二、诞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21-1949年)(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期(1921-1931年)考古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相继建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组,李济为首任组长北平地质调查所的新生代研究室,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新生代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河南、辽宁、甘肃、青海、山西、北京周口店、大连、新疆、安阳梁思永李济

1935年安阳殷墟发掘队成员安阳后冈遗址“三叠层”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具体时间,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把1921年安特生发掘仰韶村遗址进而确立仰韶文化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二是把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第一次正式发掘安阳殷墟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我们认为,把安特生发现和确立仰韶文化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比较符合中国考古学发展历史的实际(二)起步和初步发展时期(1931-1949年)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石器、用火遗迹北京人化石属于晚期智人阶段的山顶洞人及其文化的发现和确立周口店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1937年夏天抗战爆发,前后连续进行了15次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持续到抗战爆发,前后也进行了15次商王朝的宫殿区和王陵区及大片的祭祀遗存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大量珍贵遗物和有确切单位的甲骨文

培养出一支业务精干、研究水平高超的专业队伍确立了和殷墟商文化属性上更为接近的新文化——龙山文化辛村、山彪镇和琉璃阁等重要的两周墓地北平研究院:燕国都城遗址;宝鸡斗鸡台遗址;西湖博物馆:良渚文化西南和西北地区零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日本学者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资料发表和研究方面:《中国考古学报》撰写出一批重要的早期研究成果三、发展和壮大时期(1950年-20世纪80年代前期)(一)考古研究机构的完善和考古队伍的壮大首先是考古研究机构的建立和逐渐完善其次是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二)考古管理工作的逐渐规范化考古管理机构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关法规的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三)田野考古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与发掘水平的提高(四)田野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出版《考古学报》《考古》《文物》(五)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基本建立初步建立起距今200万年以来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编年体系逐步梳理和归纳出距今万年以来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基本架构和文化谱系基本建构起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纵横时空关系围绕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均获得稳步推进并不断有新的突破四、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新迹象:以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为代表的古代社会研究成为考古学研究的主流考古学是中外学术交流中开展较早且受国外影响较大的学科20世纪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