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劳动法_第1页
第七章劳动法_第2页
第七章劳动法_第3页
第七章劳动法_第4页
第七章劳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概述第二节劳动合同第三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制度第四节劳动争议第五节社会保险制度每章一练第一节劳动法概述一、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1.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调整对象是我国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1)调整劳动关系(2)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的一些关系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劳动法概述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概念劳动法的原则,是指从始至终贯穿在劳动法律规范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已公布并实施的劳动法中具体的体现出来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和实施劳动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劳动法概述(2)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4)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安定团结三、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对2007年最新修订的劳动法解读可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劳动法概述四、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狭义的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1.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劳动报酬的自然人。2.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指依法使用和管理劳动者并付给其劳动报酬的单位。上一页返回第二节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的概念、种类及内容1.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企业、事业、机关)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条件。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同时,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二、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1.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劳动合同是与届时依法消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与程序(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和程序上一页返回第三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制度一、工作时间概述1.工作时间的含义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中,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工作的时间,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工作日、工作周)应该劳动的时数。2.劳动法关于工作日的法律规定(1)工作日种类①标准工作日②特殊条件下的缩短工作日③延长工作日④无定时工作日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制度(2)加班加点二、休息、休假时间概述1.休息休假时间的概念休息、休假时间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劳动者按法律规定每日、每周或每年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

2.体息体假时间的种类我国工人职员休息休假的时间种类和每种休息休假时间的长度,是劳动法直接规定的。休息休假时间大体可以分为下列几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制度(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2)每周公休假日(3)每年法定节假日(4)职工探亲假(5)年休假三、劳动报酬概述1.劳动报酬制度的定义劳动报酬制度,从广义上来说,指国家调整人们从事劳动所取得的多种报酬的法律规范。从狭义上来说,则专指调整由劳动法律关系而取得报酬的法律规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制度2.劳动法关于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劳动法第五章专门规定了劳动报酬的法律制度及取得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是工资。工资制度是根据劳动或工作的复杂性,繁重性和责任大小划分等级,按等级规定工资标准的制度。它规定着职工工资的主要部分,规定着地区间、产业间、企业间及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关系。上一页返回第四节劳动争议一、劳动争议的含义1.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两个特定的主体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法对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组织机构等作了规定。2.劳动争议的特征劳动争议又叫做劳动纠纷,其特征主要有:(1)劳动纠纷是劳动关系关系事人之间的争议(2)劳动纠纷的内容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是为实现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争议下一页返回第四节劳动争议

(3)劳动纠纷既可以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也可以表现为对抗性矛盾,而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劳动法第七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这里规定了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基本方法,即调解、仲裁、诉讼和协商。1.调解调解的特点是自愿性,调解的结果不具有强制性。同时,调解的原原则,也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劳动争议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指以第三者身份出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项,依法做出裁决的活动。3.诉讼劳动争议诉讼是劳动争议解决的最后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行使最终裁判权,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协商劳动争议协商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情况下,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争议的一种途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劳动争议三、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及处理程序1.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2.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程序是先调解、再仲裁,最后是诉讼。上一页返回第五节社会保险制度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险,即对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国家或社会对劳动者在年老、工伤、失业、生育、疾病等情况下给予物质资助和补偿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险包括职工的社会保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社会保险等形式。职工的社会保险亦称劳动保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保险则是该单位成员的各种福利待遇的组成部分。下一页返回第五节社会保险制度二、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社会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作用:1.保障参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2.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减少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依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社会保险制度三、劳动法关于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法律规定劳动法规定,国家应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定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和疗养提供条件,但是,社会保险的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要相适应。同时,我国劳动法明确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