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一、选择题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批评洋务派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其意图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反对洋务运动C.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D.挽救清朝统治危机解析: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方针,仅仅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郑观应认识到其弊端,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因而主张政治变革,提倡君主立宪。答案:C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C.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解析: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从“道胜”“器胜”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王韬主张中体西用,从“英国”“君民之分亲”等信息看出19世纪80年代王韬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B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解析: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中国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而梁启超则主张宣传西方的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制。答案:D4.王韬认为:“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与王韬这一认识相一致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C.严复 D.谭嗣同解析:王韬是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注意“君民共治”“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的关键信息。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与其是一致的。答案:A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解析:题干信息表明日本学习西方“官制”,中国学习“船炮之利”,二者的不同是造成中日两国历史发展不同的原因,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根本意图是为其维新变法做宣传,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求御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李鸿章》材料二严复说:“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说:“英、美、法等国的开化,高我数层,(日本无论如何模仿)也望尘莫及,我认为德、俄两国必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准绳。”——《明治维新史》材料四康有为说:“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向皇帝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提出“道器兼备”的含义是什么。实践的结果又如何?(2)材料二中严复提出的“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各是什么?与李鸿章提出的“道器兼备”有什么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张效法德、俄,而康有为主张中国应“以日本为图样”。解析:第(1)问准确理解“道器兼备”的含义,指出洋务运动的结果即可。第(2)问从严复的阶级属性及其主张进行理解。第(3)问从日本和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进行解答。参考答案:(1)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其破产。(2)“治标”指学习西方的技术,“治本”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两者性质不同,严复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3)德、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且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天皇的领导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康有为认为日本因变革而强盛,并且是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也应该向日本学习,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变革。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王韬在1883年出版的《弢园文录外编》中指出:“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二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此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1892年)材料三梁启超在《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中指出:“今之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兴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是故权之与智,相倚者也。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绅权故当务之急矣,然他日办一切事,舍官莫属也。……故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王韬思想主张的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观因素。(3)依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及实现步骤。参考答案:(1)19世纪60年代,王韬主张以中国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本,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即“中体西用”。19世纪80年代,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特点:托古改制(打着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上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冀教版选修6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外研版高一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模特经纪公司艺人隐私保护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门楼电动平移门供应合同4篇
- 2025年度铝包木门安装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4篇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冬日暖阳健康守护
- 水处理药剂采购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 2024级高一上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英语试题
- 不间断电源UPS知识培训
- 三年级除法竖式300道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