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司马光教学目标壹貮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叁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课导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病逝,鲁肃接替周瑜统领军队。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后刘备又取得益州,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形成了。文章所叙故事就发生在此时。知识链接——《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知识链接——孙权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知识链接——吕蒙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陵(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郞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知识链接——鲁肃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初,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事务只,只是。当道,当权介词,拿,用推脱古时王侯的自称副词。表示反问。怎么,难道。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语气词,同耶”“吗”。了解历史罢了何如。两者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便到,等到经过如今,现在。才干和谋略。不再是泛指吴地另,另外。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于是叩拜,拜见。结交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译文1、当:当涂掌事(掌管,主持)但当涉猎(应当)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3、大与蒙论议,大惊曰(十分,非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敬辞)一词多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通假字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单独,孤单。)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的最高一级。)2、但当涉猎但(古:只,只是。今:转折连词,但是。)3、见往事耳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4、即更刮目相待更(古:另,另外。今:更加)古今异义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2、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友”前省略“与蒙”)文言句式全文分析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全文分析2.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全文分析3.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全文分析4.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5.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6.“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合作探究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2.“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3.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合作探究4.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探究人物形象1.分析孙权、吕蒙、鲁肃的人物形象。孙权:开明、勤勉、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爱下属、对下属要求严格;吕蒙:坦诚、虚心受教、善于学习、机敏精干;鲁肃:爱才、惜才、敬才。探究人物形象2.本文是怎样以对话刻画孙权、吕蒙的形象的?(1)刻画孙权,以直接描写对话为主。孙权劝学,先指出吕蒙“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而“不可不学”;接着根据吕蒙的实际情况,运用反问句强调自己的观点;再针对吕蒙的推托之词而用“孰若孤?”的问句指出其理由不成立;最后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关心与期望,而又不失身份。(2)刻画吕蒙,是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发出的情不自禁的赞叹,借鲁肃之口写出了吕蒙的巨大变化,从侧面表明吕蒙因为学习才略有了惊人长进。“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应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自得的神态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本文主旨本文通过叙写孙权劝吕蒙学习和吕蒙经过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进步的故事,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以此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本特色1.叙事简练,剪裁精当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了结果,而省略了吕蒙学习,才略长进的过程。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其善劝,而略去吕蒙的答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开始学习。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文本特色2.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文章开篇写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借事务多来推托。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进行对比来驳斥吕蒙的托词,以使吕蒙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文章前面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从鲁肃的话中可知吕蒙曾“才略”不高,这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从侧面表现出来的,文章由此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课后作业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结合实际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想。答案:示例: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代理合同模板(样式一)
- 教育实习单位与实习生合同样本
- 5《江上渔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拆除与废弃物处理合同
-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合同
-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 插入图片秀美景》教学设计
- 外商投资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合同
- 销售合同万能模板
- 新版车辆抵押合同范本
- 11 对人有礼貌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应急物资的采购、存储与调配
-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对比解析方案
- 少儿美术课件- 9-12岁 素描班《场景素描》
- 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相关指标解读
-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GA/T 2073-2023法庭科学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检验分光光度法
- 学前教育钢琴基础介绍课件
- 桥式起重机日常检查保养记录表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法律文书写作(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