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第二讲_第1页
第十二单元第二讲_第2页
第十二单元第二讲_第3页
第十二单元第二讲_第4页
第十二单元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主题一古代文明的交融【知识主线】考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课标】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1.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_________三次出征希腊,希腊取得胜利。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_______三洲的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罗马帝国的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_______三洲,________成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波斯帝国欧亚非欧亚非地中海考点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课标】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1.阿拉伯数字(右图):_______发明,_________改造,传到世界各地。2.马可·波罗来华:_______时来到中国,《_______________》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印度人阿拉伯人元世祖马可·波罗行纪主题二古代思想文化【知识主线】【课标】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1.文字:(1)象形文字:古代_______最早使用,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楔形文字:_________的苏美尔人创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埃及人两河流域2.宗教:名称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经典传播佛教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服从”《大藏经》传到______、朝鲜、日本、泰国、缅甸等国基督教1世纪_______________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圣经》传遍全欧古代印度中国巴勒斯坦耶稣名称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经典传播伊斯兰教7世纪麦加__________信仰唯一的神“真主”《________》中世纪传到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等地穆罕默德古兰经3.文学:(1)《_________》: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是研究早期_________的重要史料。(2)《___________》: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3)《_________》:是_______民间故事集,名篇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荷马史诗希腊社会俄底浦斯王阿拉伯天方夜谭主题三古代科技成就

【课标】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说出阿拉伯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1.阿基米德:发现_________和_________;发明了螺旋式水车。2.麦加大清真寺:是_________的第一大圣寺,其中心是克尔白神庙。3.___________: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杠杆定律浮力定律伊斯兰教巴黎圣母院【要旨点拨】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印度人,传播者是阿拉伯人。2.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3.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属于世界史上的友好交往活动。民族的交往、文化的传播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1.古代文明交往有哪些方式?方式史实影响认识和平交往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交融和平交往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是主流阿拉伯数字西传暴力冲突希波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拓展归纳】世界文明的交往方式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其中,作为主旋律的和平交往活动为这部乐章奠定了永恒的基调,和平才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2.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友谊。(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1.如何认识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古代东西方各种矛盾尖锐化的表现,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但这些战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和平往来优于暴力冲突,避免了暴力冲突带来的灾难后果。(3)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和平友好往来是占主流地位的方式。(4)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5)加强友好交往,促进经济文化繁荣与发展。2.怎样认识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1)马可·波罗来华和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属于世界史上的友好交往活动。民族的交往、文化的传播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2)我们要重视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重视世界文化的学习和创新。(3)我们要拥护对外开放的政策;要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对各国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具备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一、选择题1.(2013·无锡中考)为了防止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在伦敦重演,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伦敦马拉松赛安全举行。马拉松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最早源自于()A.伯罗奔尼撒战争B.布匿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希波战争【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马拉松赛”“最早源自”,分析得出:公元前490年的希波战争的结果是希腊胜利,一位战士为了报告这一消息竟一口气跑了42千米的路程,到达雅典广场,为了纪念这位战士,诞生了马拉松比赛项目。A使雅典走出了全盛时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B是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C是亚历山大大帝为扩展领土而进行的战争,故选D。2.(2012·淄博学业考)“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A.伯利克里B.查理·马特C.屋大维D.亚历山大【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3.(2012·荆门学业考)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A.希腊人B.中国人C.罗马人D.阿拉伯人【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东西方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故选D。4.(2013·湛江学业考)两位学生正在争论阿拉伯数字到底是谁创造的,经查证后确定是()A古埃及人B.古巴比伦人C.古印度人D.阿拉伯人【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阿拉伯数字”,可以确定是古印度人创造的。古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并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C。5.(2012·六盘水中考)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D.马可·波罗来华【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往;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都属于暴力冲突。6.(2013·安徽中考)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亚历山大东征属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和平交往。由此判断该历史小组探究学习的主题是古代文明之间的冲撞与交融。7.(2012·乐山中考)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古朴而奇妙,凝聚着古人类的智慧。发明该文字的是()A.古代希腊人B.古代罗马人C.古代埃及人D.古代两河流域居民【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古代希腊人和古代罗马人发明的是字母文字;古代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发明楔形文字。故选择C。8.(2012·安顺中考)今年是公元2012年。这一国际通用的纪年方式是以谁的诞生之年开始计算的()A.穆罕默德B.释迦牟尼C.耶稣D.老子【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国际通用的纪年方式指公元纪年。耶稣诞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元年。故选C。9.(2012·福州中考)下列属于科学家阿基米德成就的是()A.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改进蒸汽机D.发明“旅行者号”机车【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改进蒸汽机——瓦特;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史蒂芬孙。10.(2013·德州学业考)下边的材料是古希腊的一则名言,它出自()A.《荷马史诗》 B.《古兰经》经文C.《天方夜谭》 D.《俄底浦斯王》【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故选A。11.(2012·泰安学业考)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是()A.《天方夜谭》 B.《俄底浦斯王》C.《荷马史诗》 D.《古兰经》【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古代文学知识的了解和辨析能力。《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史诗;《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二、非选择题12.(2011·南宁中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下图左图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右图2001年阿富汗内战中石雕巴米扬大佛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请回答:(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其开拓者是谁?(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3)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分析、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中国历史所学内容可知,第(1)题“汉帝国”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的途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其开拓者是张骞。第(2)题说明“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需从两个方面回答,即战争的进步性和破坏性。第(3)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只要紧扣“和而不同”的主题谈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途径:“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2)①战争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的交融和发展。例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等(任举一个战争促进人类文明交融和发展的例子即可)。②破坏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例如:2001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了巴米扬大佛;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任举一个战争破坏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例子即可)。(3)既要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抢救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遗产;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只要紧扣“和而不同”的主题谈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备选真题】1.(2012·汕头学业考)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