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第三节内容_第1页
第二节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第三节内容_第2页
第二节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第三节内容_第3页
第二节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第三节内容_第4页
第二节 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第三节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全球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揭示世界气候的主要分布规律

柯本气候分类表★世界气候类型全球气候分为3个气候带、16个气候型,以及高地气候。P1151113345555(一)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包括:赤道辐合带、沃克环流、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副高。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入超,因而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15~18℃,年蒸发量>1300mm。1、赤道多雨气候1、赤道多雨气候南、北纬5°~10°以内;分布在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印尼等。

受赤道气团控制,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000mm;赤道多雨气候热带雨林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2热带雨林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一些岛屿上;加勒比海沿岸、巴西高原东侧、马达加斯加东岸、夏威夷、澳洲东北沿岸等。受热带海洋气团、信风控制。4、热带季风气候3、热带干湿季气候分布于南北纬5°~15°之间;赤道多雨带外围的中南美洲、非洲。

受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为干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受赤道气团控制,为雨季。热带稀树草原2热带稀树草原4、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纬度10°至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受热带大陆气团和赤道气团交替控制,冬、夏季风显著,年平均气温>20℃,降水量1500~2000mm

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5、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大致纬度15°~25°之间。再分为三个亚型:5a:热带干旱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高温,极其少雨;5b: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终年受海洋副高控制,较凉,多雾少雨;5c:热带半干旱气候,大半年受副高控制,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受赤道气团影响,出现短暂雨季。热带干旱气候猴面包果猴面包树撒哈拉沙漠2撒哈拉沙漠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一)陆地低纬地带:(二)中纬度气候

中纬度的气候主要受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所控制。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包括: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高、热带气旋等。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变化较大,因此四季分明,最冷月平均气温<15~18℃,有4~12个月平均气温>10℃,年蒸发量525~1300mm。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7、副热带季风气候6、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副热带亚欧大陆东岸,25°~35°;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夏湿热、冬温干,四季分明,夏雨较集中(>750~1000mm)。7、副热带湿润气候南北美洲、非洲和澳洲东岸,南北纬20°~35°;因大陆小未形成季风气候,降雨季节分配较均匀,冬夏温差较小。副热带季风气候9、副热带夏干气候8、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30°~40°之间;受副高(夏季)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冬暖湿润,夏热干燥。年降水量300~1000mm。6、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9、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一侧,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受副高和信风控制而成。6a:副热带干旱气候,比5a型凉季气温较低,有少量气旋雨;6b:副热带半干旱气候,比6a型气温更低些,雨量更多些。11、温带海洋性气候1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西岸40°~60°之间;终年盛行西风,受温带海洋气团控制。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均匀约750~1000mm。12、温带季风气候11、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东岸35°~55°之间地带;温带大陆气团(冬季)和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夏季)的交替控制,季风显著,冬寒冷干燥,夏温暖多雨,而且夏雨集中,气温年较差较大。13、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12、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侧,以及北美100°W以东的温带地区。冬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而寒冷,有少量气旋雨;夏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稍多,但不如季风气候集中。14、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13、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终年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夏热冬寒,气温年较差很大。13a:温带干旱气候,主要景观是荒漠,年降水量<250mm;13b:温带半干旱气候,主要景观是矮草草原,年降水量250~500mm。内蒙的草原1内蒙的草原塔里木河畔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二)中纬度地带(三)高纬度气候高纬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所控制。冰洋锋上有气旋活动。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为负值,终年低温无夏,降水少、蒸发微弱,年蒸发量<525mm。15、副极地大陆性气候14、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北纬50°/55°~65°的地区。蒸发量、降水量都少。针叶林景观。15、极地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边缘,格陵兰沿海,北冰洋的一些岛屿;南半球高纬的几个群岛;苔原景观。16、极地冰原气候格陵兰、南极大陆、北冰洋靠近北极的岛屿。针叶林1针叶林苔原苔原阿拉斯加南极北极狐北极熊北极熊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三)高纬地带:(四)高地气候55°S~70°N之间的大陆高山高原地区;高地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横断山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二、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1.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定义: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各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规律。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成因: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

气候纬向地带性的地域分布特征及成因:

在大陆的高纬和低纬地带表现明显。

因为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前者接收太阳辐射多,高温是全年气候的主导因素;后者接收太阳辐射少,严寒是全年气候的主导因素。因而各种气候类型因纬度不同而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贯大陆东西。呈纬向地带性的主要气候类型:高纬地带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极地冰原气候。低纬地带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内陆型);局地性纬向地带性气候类型分布更为普遍,见于各个地带。2.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

定义: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是指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即在同一气候带出现不同气候型或同一气候型分布在不同气候带)的分布规律。成因:

由于海陆位置,洋流性质,地形起伏,山脉走向等非地带性因素对水热的再分配作用,不同程度地干扰破坏了气候的纬向地带性规律,气候非纬向地带性的地域分布及成因:

在中纬度表现最显著,尤以北半球中纬度最突出。原因:

中纬度地区是冷暖气团交绥处,变化大,无常态;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宽广,内陆距海遥远,干湿差异大,且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等。呈非纬向地带性分布的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及其主要气候类型

A区:西风沿岸暖流温带海洋性气候C区:副高季节位移冬季,夏季,副高西风;亚热带夏干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E区:副高和信风热带干旱气候

以上三种气候类型,在各大陆西岸的相应纬度内均有分布,并呈现出有规律的南北更替。

B区:冬季,吹西北风和北风夏季,东南风温带季风性气候D区:与B区相似,亚热带季风性气候F区:东北信风热带海洋性气候东岸气候有较大差异。3.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定义:

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是指由于气温和降水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垂直变化,使得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统称高山气候(或山地气候)分布:凡有高山的地方,都有垂直气候分带,但纬度、高度、坡向不同的山体,其带谱和基带完全不同。垂直分带的多寡和排列顺序,主要取决于山地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的比较:相似点——在特征上:高山地区的高度变化似同纬度变化,特别是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就好象从赤道走到极地一样,层次分明、有规律地再现了水平方向更替的各种气候带;在成因上:两者都是因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引起的。不同点——在特征上:太阳辐射在同一高山地区的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是一致的,而低纬与高纬则不一致,极地甚至有半年极夜和半年极昼,赤道则全年太阳辐射都很强;气温年较差由山麓到山顶气温年较差渐小,而由低纬到高纬,气温年较差渐大;降水量由山麓到山顶降水量是先不断增加,过了最大降水带逐渐减少,而由低纬到高纬降水量一般是逐渐减少的;气候带带谱垂直气候带带谱一般窄而清晰,水平气候带则一般宽且过渡缓慢。不同点——在成因上:温度的变化山顶的寒冷主要是由于空气稀薄,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稀少,尤其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CO2和水汽等特别少,地面有效辐射(失热)多而造成的;而高纬度的低温是由于太阳辐射减少而造成的。第三节全球气候的时间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一、气候的时间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冰期和间冰期(一)气候变化的幅度与周期——大冰期与大间冰期:106

~108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105年,10~15℃;——副冰期与副间冰期:104年,5~10℃;——小冰期与小间冰期(寒冷期与温暖期):

102

~103年,<5℃;——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101

~102年,<1℃;(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震旦纪大冰期

6亿年前;◆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

3—6亿年前;◆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

2—3亿年前;◆三叠纪—第三纪大间冰期

200万年—2亿年前;◆第四纪大冰期

200万年以来。(三)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第一寒冷期:8000—9000年前;2、第一温暖期:约7000年前;3、第二寒冷期:约7000—4000年;4、第二温暖期:约4000年前;5、第三寒冷期:公元前1000—公元100年;6、第三温暖期:公元900—1300年;7、第四寒冷期:公元1550—1850年;(四)近代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是指近百年或二十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气温振幅为0.5~1.0℃。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波动上升;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变冷;20世纪70年代——现在:变暖。1、太阳辐射的变化①太阳活动;②地球轨道要素变化;2、大气环流的变化3、下垫面的变化①地极移动;②造山运动;③火山活动;4、人类活动(五)气候变化的原因(六)未来气候变化1、变冷说;2、变暖说。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海陆系统的影响。

(一)冰期与冰川的作用冰川的存在导致地壳下沉,海平面下降,冰川的消融导致地壳卸负上升,海平面上升;冰川还造成大量植物和动物种群的迁移和有选择性的灭绝,并形成了许多新的物种。

巨大的冰川对于它所覆盖地区的地形起着很大的改造作用,在距冰川中心较近的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常形成峡湾、U形谷、羊背石、角峰、刃脊等冰蚀地貌;在距冰川中心较远的地区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终碛丘、鼓丘、蛇形丘等冰碛-冰水地貌。冰川还可以造成河流改变流向,河湖串联等现象。此外,冰盖区外的黄土堆积也与冰川作用有关。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渔业和农业部长易卜拉欣·迪迪在水下签署文件(二)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温升高可能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将使地球上的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会因此而上升,以至淹没大片陆地。全球变暖的影响也可引发热浪、飓风、龙卷风和洪水等,目前全球的干旱和洪水事实上都已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

近年来极端气象事件的强度和怪异程度都呈上升趋势。持续干旱、超强飓风、暴雪以及猛烈的冰雹袭击。温室效应——

是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星大气中CO2

和水汽等对行星所起的类似玻璃暖房的作用。冰川加速消融长江源——格拉丹冬雪山北极冰盖加速消融1北极冰盖加速消融北极冰盖加速消融2北极冰盖加速消融北极冰盖加速消融3北极冰盖加速消融★卫星照片揭示南极冰架

50亿立方冰体崩塌全过程原来空的海湾卫星照片揭示南极冰架50亿立方冰体崩塌全过程2002年3月冰架崩落冰体充满海湾冰山向外漂移2009-10-17日,马尔代夫内阁官员潜入海底开会。图瓦卢图瓦卢◆

图瓦卢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九个环状珊瑚小岛构成,总面积只有26km2,最高海拔<4.5m,总人口1.1万人。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图瓦卢九个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图瓦卢人民成了名符其实的“环境难民”,从2002年起正式举国迁往新西兰。

全球第一个国家因海平面上升而迁国

下一个会轮到谁呢?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以及马尔代夫等由珊瑚礁构成的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1190个珊瑚岛所构成的群岛小国平均海拔只有1米,人口28万

马尔代夫风光纽约曼哈顿纽约曼哈顿泰国曼谷泰国曼谷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90℃,南极北极撒哈拉沙漠黄沙湮没的绿洲我国实测最低气温-53℃,黑龙江漠河漠河我国实测最高气温48.9℃,新疆吐鲁番火焰山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