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
Blood指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一节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也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
指动物机体内血浆量与血细胞量的总和,即血液的总量。血量bloodvolume占全身血液的小部分,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循环血量储存血量占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血量不足:血量过多:机体血量保持相对恒定
失血对机体的危害
不能保证各组织细胞在单位时间内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也不能及时排出。
有可能增加心脏负荷,甚至导致心力衰竭。
失血速度:快速失血、缓慢失血失血量:10%、20%、30%失血不超过10%,不会影响健康血浆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1-2h内可以恢复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血细胞慢慢恢复一次失血20%,将引起机体活动明显障碍一次失血30%,可能危及生命献血影响健康吗?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一名健康的公民一生可以献多少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
献血的好处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三、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五、可延年益寿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六、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将会获得免费用血。本人三年内享受献血量三倍、三年后享受等量用血,超过800亳升将无限量用血,直系亲属、配偶将享受等量用血。充分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同时也是你“爱心、孝心、关心”的充分体现,即对他人的爱心,对父母的孝心,对妻子儿女的关心。无偿献血既为了今天的别人,也为了明天的自己。
血液的理化特性颜色、气味、味道比重粘度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酸碱度比重全血比重:1.050~1.060红细胞比重:1.090~1.092白细胞比重:1.050~1.065血小板比重:1.030~1.042血浆比重:1.025~1.030粘度viscosity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水粘度血浆渗透压plasmaosmoticpressure
胶体渗透压
colloidosmoticpressure
0.5%;血浆蛋白质晶体渗透压
crystalosmoticpressure
99.5%;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osmosis
770kpa低渗溶液高渗溶液等渗溶液哺乳动物等渗溶液:
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5%的葡萄糖溶液
两栖动物等渗溶液:
0.67%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任氏液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NaCl)(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大(300mmol/L或770KPa)小(1.3mmol/L或3.3KPa)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血液pH值
7.0--------7.35--------7.45--------7.8酸中毒正常碱中毒血浆缓冲系统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红细胞缓冲系统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O4/KH2PO4KHCO3/H2CO3H++HCO3-
H2O+CO2OH-+H2CO3H2O+HCO3-
碱储:血液中的NaHCO3含量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起着的重要作用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缓冲作用:血浆缓冲系统、红细胞缓冲系统
维持体温:92%水分免疫作用:白细胞、抗体、补体……生理性止血、凝血和纤溶: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血浆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第二节血浆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含有90%~92%的水,在8%~10%的溶质中主要是血浆蛋白,其余是各种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
表4-3成年家畜血液中部分组成成分的含量动物种类全血(mmol/L)血清(mmol/L)血清蛋白(g/L)葡萄糖非蛋白氮尿素氮总胆固醇钙无机磷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牛2.8~4.814.3~28.63.6~7.11.9~3.92.3~3.80.43~1.0695~11065.032.532.5马2.0~3.514.3~28.62.1~9.61.3~6.02.3~3.00.67~1.7380~11076.036.339.7绵羊1.5~2.514.3~27.12.9~7.12.6~3.92.3~3.00.67~1.7395~11053.830.723.1山羊2.3~4.521.4~31.44.0~10.01.4~5.22.3~3.00.67~1.73100~12566.739.627.1猪4.0~6.014.3~32.12.9~8.62.6~6.52.3~3.81.06~1.7395~11063.020.332.7狗4.0~6.012.1~27.13.6~7.13.2~6.42.3~2.80.43~0.86105~12062.035.726.3血浆蛋白
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白蛋白(A):约40~50g/L球蛋白(G):约20~30g/L纤维蛋白原:约2~4g/LA/G比值:1.5~2.5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白蛋白:分子量最小,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而含量最多①可作为组织修补和组织生长的材料②是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③能与游离脂肪酸、胆固醇激素结合,有利于这些物质的有效运输。甘油三酯的正常参考值为:儿童<l00mg/dL(1.13mmol/L),成人<150mg/dL(1.7mmol/L)临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250~500mg/dL(2.83-5.65mmol/L)明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于500mg/dL(5.65mmol/L)脂类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葡萄糖
血糖,直接氧化供给机体代谢活动所需能量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主要的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Cl-,此外还有K+、Ca2+、HCO3-、SO42-,这些离子在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酸碱平衡以及为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提供适宜的离子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营养功能
运输功能缓冲功能形成胶体渗透压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组织生长与损伤组织修复方面的功能
血浆的主要功能:
如何制取血清和血浆?两者有何区别?※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因为纤维蛋白原已转变成纤维蛋白而留在了血块中。再有,血浆中参与凝血反应的一些成分亦被消耗,在血清中也就不复存在了。但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可以说除去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浆就是血清。血清(serum):血液流出血管不经抗凝处理,就会很快凝成血块,随血块逐渐紧缩所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血浆(Plasma):将采集的血液按5:1的比例与3.8%柠檬酸钠混匀,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呈微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
血浆与血清的比较血浆(plasma)血清(serum)纤维蛋白原有无抗凝剂加不加血小板释出物无有血细胞生理第三节E:红细胞G:粒细胞L:淋巴细胞M:单核细胞P:血小板人体造血部位发育阶段胚胎发育早期胚胎第二个月胚胎第四个月婴儿时期幼年时期成年时期卵黄囊肝、脾肝、脾、骨髓骨髓、肝、脾红骨髓红骨髓造血过程hemopoiesis造血干细胞阶段hemopoieticstemcell
定向祖细胞阶段committedprogenitor
前体细胞阶段precursor
脊椎骨、髂骨、肋骨、胸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骺部位红细胞的数量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
红细胞的特性可塑性变形plasticdeformation
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
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
红细胞
erythrocytes哺乳动物正常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凹圆盘形,人的正常成熟红细胞直径为7~8μm。红细胞的特性
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
红细胞经常要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发生变形,呈子弹或降落伞状,然后又恢复原形,这种变形称为。
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因素包括:①红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大,变形能力越强。②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弹性与可塑性变形能力成正比。③红细胞内粘度与可塑性变形能力成反比。④胞浆中Ca2+浓度升高可导致细胞将由溶胶变为凝胶,细胞内粘度增高。
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放在垂直静置的血沉管内,由于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会逐渐下沉,但正常的红细胞沉降速度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称为。。。。
血沉: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沉降速率。意义:①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②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性肺结核、风湿病等),红细胞发生叠连而血沉明显加快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红细胞叠连rouleauxformation
叠连特征: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表4-6健康动物的血沉值动物种类血沉平均值(mm刻度)15min30min45min60min马31.049.053.055.0牛0.10.250.40.58绵羊0.20.40.60.8山羊00.10.30.5猪3.08.020.030.0犬0.20.91.72.5兔00.30.90.5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
溶血hemolysis
影细胞ghostcell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简称脆性
0.9%、0.8%、0.7%、0.6%、0.5%、0.42%、0.35%、0.2%Nacl
溶液中红细胞的气体运输功能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碳酸酐酶
carbonicanhydrase
氧合血红蛋白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Fe2+红细胞的生成蛋白质铁叶酸和VB12氨基酸其它维生素微量元素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乏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肾性贫血PO2↓RBC↓Hb↓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主)肝细胞(次)雄激素
T3生长素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血管外破坏:90%,指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
红细胞的血管内破坏:10%,指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因受机械冲击而破损。脾:肝:衰老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脆性增加,难以通过微小的孔隙而被滞留在脾内被巨噬细胞吞噬。对红细胞的微小变化的识别能力较差,一般只对畸变较明显的红细胞才有清除作用。白细胞
leukocytes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一类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与红细胞相比,白细胞的体积较大,数量较少,比重较小。白细胞的数量(4.0~10.0)×109/L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变形运动:白细胞渗出
趋化性:趋化因子吞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40%分泌:IL,IFN,TNF,CSF…中性粒细胞的变形能力和吞噬能力都很强,能吞噬细菌、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坏死的细胞等。当炎症发生时,中性粒细胞被趋化因子吸引到炎症部位,吞噬细菌和附近的坏死细胞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能彻底分解吞噬的细菌和组织碎片。中性粒细胞吞噬数十个细菌后,本身即解体,释放出的溶酶体酶将周围组织溶解,形成脓液。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少于正常时,机体的抵抗力就会降低,容易发生感染;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时,表明机体可能有急性化脓性感染。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胞核呈分叶状,又称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嗜碱性粒细胞缺乏吞噬能力,但也能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利于保持血管的通畅,使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能够到达被入侵部位。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局部充血水肿,并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使后者聚集于局部组织,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结构与功能都与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相似,胞质中存在较大的碱性染色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嗜酸性粒细胞也具有变形能力和较弱的吞噬能力,但由于缺乏溶菌酶,因此在抗细菌感染防御中不起主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胞质中含有较大的椭圆形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主要碱性蛋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当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及寄生虫感染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后,仍然是未成熟的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吞噬能力很弱。在血液中停留两三天后,单核细胞通过变形运动到达外周组织,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内溶酶体颗粒和线粒体的数量增加,发育成为成熟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成熟的细胞,不再具有增殖能力,但具有比中性粒细胞更强的吞噬能力,能吞噬更多、更大的细菌和颗粒。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能合成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对其他细胞生长的调控;还能参与激活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此外,巨噬细胞的溶酶体还含有大量脂酶,能消化某些细菌的脂膜。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cyte–macrophagesystem是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合称,是机体内一个庞大的防御系统。淋巴细胞lymphocyte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细胞免疫:通过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直接与某种相应的抗原相互作用来实现免疫功能。体液免疫:由免疫细胞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抗体,即各种免疫球蛋白进入血液和淋巴,以抵御某一种相应的抗原。
NK细胞白细胞的生成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乳铁蛋白和转化因子β白细胞的存活时间白细胞的存活时间中性粒细胞在循环血液中停留8小时左右即进入组织,4~5天后衰老死亡或经消化道排出。正常情况下老化的中性粒细胞死亡的典型方式是凋亡。白细胞凋亡后由巨噬细胞清除。在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炎症的部位,中性粒细胞在吞噬过量细菌后,因释放溶酶体酶而发生自溶,与破坏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共同形成脓液。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进入组织,并发育成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可生存约3个月。淋巴细胞一般存活时间也比较短,只有几天或几周,但其中具有记忆能力的淋巴细胞寿命可长达数年甚至终生。血小板
platelet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2~3μm。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
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
释放
聚集
收缩
吸附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生理性止血血小板粘附plateletadhesion
血小板释放plateletrelease血小板聚集plateletaggregation血小板收缩血小板吸附指血小板粘着于非血小板的表面。指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和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指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着。指血小板表面能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第一聚集时相:发生迅速,可逆,由外源性ADP引起第二聚集时相:发生缓慢,不可逆,由内源性ADP、TXA2引起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能粘附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形成的间隙,并融合到内皮中,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和内皮细胞的正常通透性。血小板还能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殖,也有利于受损血管的修复。止血功能凝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营养与支持作用激活的血小板释放的5-HT、TXA2等物质能引起血管收缩,并进一步地形成止血栓。血小板内含有多种凝血因子,能加速血液凝固。在血栓形成晚期血小板能直接参与并间接促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栓溶解,保证循环血流的畅通。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入血后血小板的寿命为9~12天(人),但只有在入血后的最初两天血小板具有生理活性。血小板可以因衰老而主要在脾脏和肝脏中被吞噬破坏,也可以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被消耗。巨核细胞造血干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tin,TPO)巨核细胞集落刺激活性物质(MK-CSA)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第四节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凝血因子coagulationfactor,clottingfactor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生理性止血过程的重要环节。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的统称,主要有14种。FIFIaFIIFIIaFXIIFXIIaFXIIIFXIIIa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各种凝血因子的特性64因子同义名合成部位Ⅰ纤维蛋白原肝细胞Ⅱ凝血酶原肝细胞(需维生素K)Ⅲ组织因子内皮细胞和其他细胞Ⅳ钙离子(Ca2+)_Ⅴ前加速素,易变因子内皮细胞和血小板Ⅶ前转变素,稳定因子肝细胞(需维生素K)Ⅷ抗血友病因子肝细胞Ⅸ血浆凝血活酶肝细胞(需维生素K)ⅩStuart-Prower
因子肝细胞(需维生素K)Ⅺ血浆凝血活酶前质肝细胞Ⅻ接触因子或Hageman因子肝细胞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肝细胞和血小板_高分子量激肽原肝细胞_前激肽释放酶肝细胞凝血因子
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2.凝血酶原激活3.纤维蛋白生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prothrombinasecomplex)是由FXa在钙离子(FIV)存在的情况下与FVa在血小板磷脂膜表面形成的FXa-FVa-Ca2+-磷脂复合物。
FX的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凝血过程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由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胶原等)接触而被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1.FXII激活2.前激肽释放酶激活3.FXI激活4.FIX激活5.内源性途径FX酶复合物形成6.FX激活是指由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FIII)与血液接触而启动的凝血过程,又称组织因子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1.TF暴露2.外源性途径FX酶复合物形成3.FX激活4.FXa进一步激活FVII外源性凝血过程X组织因子暴露VII活化型VII活化型XCa2+磷脂FVIIa-TF复合物IX活化型IX内源性途径FVIIa-TF复合物70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的比较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启动方式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或异物激活FⅫ受损的组织释出FⅢ凝血因子分布全部来自血液存在于组织和血液中参与的凝血因子FXII,FXI,FIX,FVIII,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FⅢ,FVII因子X激活物的形式FIXa-FVIIIa-Ca2+-血小板膜磷脂复合物FVIIa-TF复合物是否需要血小板参与内源性途径的因子Ⅹ酶复合物(FIXa-FVIIIa-Ca2+-磷脂复合物)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FⅩa-FⅤa-Ca2+-磷脂复合物)均需要血小板膜磷脂的参与不需要血小板膜磷脂反应的步骤较多较少凝血的速度较慢(约数分钟)较快(约十几秒)4.使血小板活化,为因子X酶复合物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提供有效的磷脂表面,也可加速凝血。凝血酶原酶复合物(prothrombinasecomplex):FXa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与FVa在血小板磷脂膜表面形成的FXa-FVa-Ca2+-磷脂复合物凝血酶原(FII)在该复合物的作用下激活成为凝血酶(FIIa)凝血酶具有多种功能:1.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2.激活FXIII,生成FXIIIa,在钙离子的作用下,FXIII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3.激活FV、FVIII和FXI,形成凝血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血液凝固的“瀑布”学说生理性凝血的启动和放大PLPLPL:血小板磷脂
组织因子是生理性凝血过程的启动物,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放大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生理性凝血的控制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PGI2和NO的合成释放空间控制胶原和组织因子血小板磷脂表面纤维蛋白对凝血酶的吸附血浆中的抗凝血物质血浆中的抗凝血物质
肝素heparin抗凝血酶III蛋白质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血浆中最重要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通过与凝血酶及凝血因子FIXa、FXa、FXIa、FXII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属于蛋白质C系统,由肝脏合成,其合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蛋白质C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由凝血酶激活后,能灭活FVIIIa和FVa,抑制FX及凝血酶原的激活,并且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是一种糖蛋白,能结合并抑制FXa和FVIIa-TF复合物。TFPI主要由血管内皮产生,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在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极少。肝素本身的抗凝作用很弱,但能通过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而间接发挥出很强的抗凝作用;肝素还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来抑制凝血过程。
促凝粗糙表面:棉花球、明胶海绵、纱布加温
抗凝光滑表面低温钙离子结合剂:柠檬酸钠、草酸铵、草酸钾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肝素脱纤处理维生素K实验条件凝血时间解释室温有冰块的烧杯37℃-40℃热水试管内有少量棉花试管壁涂有石蜡油草酸钾双香豆素肝素8单位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简称纤溶,指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分为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两个基本阶段。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α2-抗纤溶酶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溶酶(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激肽释放酶等在正常安静情况下,血液中的纤溶活性很低。当血管壁上有纤维蛋白形成时,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泌增多,同时由于纤维蛋白对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三者结合避免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对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灭活,同时又有利于纤溶酶原激活物对纤溶酶原的激活。激活后的纤溶酶结合于纤维蛋白上还可以避免血液中α2-抗纤溶酶对它的灭活。这样就保证了血栓形成部位既有适度的纤溶过程,又不致引起全身性纤溶亢进,从而维持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血型第四节血型(bloodgroup)一般是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June14,1868–June26,1943
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和医学家1901年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1937年确定了Rh因子
ABO血型系统红细胞血型抗原:A抗原、B抗原血清抗体:抗A抗体、抗B抗体红细胞凝集反应红细胞抗原:凝集原agglutinogen血清抗体:凝集素agglutinin
ABO血型鉴定ABO血型的鉴定
正向定型(forwardtyping):用抗A与抗B抗体检测来检查红细胞有无A或B抗原反向定型(reversetyping):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A或抗B抗体85红细胞常规ABO定型OABAB----++--+-+--+++--++-+-+O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A型红细胞O型血清(抗A,抗B)A型血清(抗B)B型血清(抗A)血型反向定型正向定型ABBB,BOAA,AOOO基因型ABBAO表现型
ABO血型遗传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是由9号染色体上的A、B、O三个等位基因来控制的。在一对染色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分别由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给子代。三个基因可以组成六组基因型。由于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故血型的表现型只有4种。血型相同的人,其遗传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利用血型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知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和不可能有的血型,因此也就可能从子女的血型表现型来推断亲子关系。
ABO血型系统存在天然抗体,属于IgM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当机体受到自身不具有的红细胞抗原刺激后,可产生免疫性血型抗体,属于IgG抗体,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假设A型血的母亲怀有B型血的胎儿,而母体曾因有外源性B抗原进入体内产生抗B的IgG抗体,该抗体就可能进入胎儿体内而引起胎儿红细胞的凝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割房屋合同范例
- 篡改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转让合同范本(全新版)
- 2024建筑水电预埋合同范本
- 文物处境展览合同范例
- 移交房屋合同模板
- 新加坡股合同范例
- 成型磨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代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信息化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TCI 303-2024 厨余垃圾发酵制备污(废)水处理用碳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三章 微生物 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4年全新初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2024-2030年中国电子俘获探测器(EC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 代卖商品合同协议书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安装工程估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