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B)A.轻舟 B.万重山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D)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4.(遂宁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C) A.雪山在水中 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倒影 形成的手影 C.筷子在水 D.白天看到五颜面“折断” 六色的花朵5.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C)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B.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C.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发生了折射D.雨后初晴的夜晚,为了避免踩到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应踩亮处7.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C)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平面镜8.(多选)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9.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C)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10.(多选)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D)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眼镜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2.60cm。12.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3.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当他正对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以镜中的像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s后小明到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6m。14.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s和13.13s,则小聪的短跑速度较大,在奔跑过程中,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这是选自己为参照物。15.身高1.7m的小勇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在镜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则他的像高是1.7m,镜中的像距离他4m,他低头又看到了地上自己的影子,他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6.清晨阳光与水面成30°照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60°;若太阳光垂直射到镜面,光在镜面上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度;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湖边小树的影子长度将变短(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17.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OC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30度,MM′上方是空气(选填“空气”或“玻璃”)。 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人脸(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19.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两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每隔100s相遇一次。选择、填空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ABDCCDCACCA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得分:______11.1mm2.6012.反射音调13.运动不变614.小聪自己15.1.74光的直线传播16.60°180变短17.OC30空气18.人脸缩小19.100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20.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题图 答图2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画出其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进一步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题图 答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2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加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1.8m/s,CD段的路程为1.5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选填“>”“<”或“=”)vBC。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sAB=0.3mtAB=0.5svAB=0.6m/svB=1.2m/ssBC=0.9mtBC=0.5svBC=vC=2.4m/ssCD=tCD=0.5svCD=3m/svD=3.6m/s(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4.8m/s。(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选填“>”“<”或“=”)v2。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0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如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A(填序号)。24.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暗了些(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五、计算题(共23分)25.(6分)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汽车的前方有一座峭壁,司机鸣笛后8s听到由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设当时气温为15℃)解:由v=eq\f(s,t)得,在t=8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8s=12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8s=2720m,设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峭壁为s,则:2s=s2-s1,s=eq\f(2720m-120m,2)=1300m。26.(8分)汽车在京昆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中“120”表示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为120km/h。问:(1)一辆旅游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成都需要多少小时?(2)若一辆轿车以高速公路最高限速在京昆高速公路行驶了90min,则轿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千米?解:(1)标志牌处距离成都60km,因为v=eq\f(s,t),所以t=eq\f(s,v)=eq\f(60km,100km/h)=0.6h。(2)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v′=120km/h,90min=1.5h,由v=eq\f(s,t)得,轿车通过的路程:s′=v′t′=120km/h×1.5h=180km。27.(9分)一列长为140m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s。(1)隧道的长为多少米?(2)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3)在列车内,一位旅客以0.5m/s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一共需多少时间?解:(1)已知v1=72km/h=20m/s,整个火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t1=42s,由v=eq\f(s,t)可得,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s1=v1t1=20m/s×42s=840m,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s1=L隧道-L车,则隧道的长为:L隧道=s1+L车=840m+140m=980m;(2)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时,则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2=L隧道+L车=980m+140m=1120m,由v=eq\f(s,t)可得,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t2=eq\f(s2,v1)=eq\f(1120m,20m/s)=56s;(3)在列车内,一位旅客以0.5m/s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通过的路程为L车=140m,需要的时间为:t′=eq\f(L车,v′)=eq\f(140m,0.5m/s)=280s。期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B)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gB.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90km/hC.衡阳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2℃D.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18mm2.小科在上海“东方明珠”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离地面越来越远,小科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D)A.自己 B.旁边的乘客C.观光电梯 D.附近的房屋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解释成因正确的是(B)A.图甲中在报纸上形成的光斑是光的反射现象B.图乙是手影的形成,影子里几乎没有能量C.图丙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实际上是铅笔的实像D.图丁中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5.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6.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烧杯下面垫有石棉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没有达到100℃C.杯口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撤去酒精灯,水立刻停止沸腾7.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球是(C)A.铜球 B.铁球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B.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该物质在B、C两点温度相等D.该物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9.(多选)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像如图,分析图像可知(CD)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物质a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体积越大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幻灯机B.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光屏上可呈现一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到一适当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呈现一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甲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2.70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3min48.5s。12.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声波能传递能量。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高铁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50m/s。14.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5.小齐站在距平面镜1.6m处整理衣着,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是3.2m;当他沿着与镜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1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实像(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乙图。17.如图所示,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在冰激凌上倒上液氮,即可制成,且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1)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会迅速汽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分子冰激凌”。(2)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的“白气”形成的原因是液氮吸热汽化,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 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如图,照片是“罗塞塔”飞船上的数码相机在35km高度拍摄的彗星表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彗星上的岩石是因为光射到岩石表面发生了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该数码相机的焦距为30mm,则数码相机的感光层(数码相机的感光层相当于普通照相机的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mm。1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u/cm6030201513…v/cm1215203045…20.一个质量为100g的量杯内盛有适量的水,量杯和水的总质量为0.58kg。把一个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内的水中,石块沉到水底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所对刻度恰好为500mL。用天平称出量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0.632kg。则该石块的体积为20cm3,石块的密度为2.6×103kg/m3。选择、填空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BDDBAACBCDA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得分:______11.1mm2.70348.512.空气能量13.高铁5014.(1)直线传播反射(2)折射反射15.3.2不变16.倒立实像乙17.(1)汽化吸收(2)液氮吸热汽化,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__18.漫小于19.10缩小照相机20.202.6×103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按要求作图:(1)如图1所示,一直角玻璃砖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画出这束光从AB边进入玻璃砖到AC边离开玻璃砖的径迹。(2)在图2中的凸透镜上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 题图 答图22.我国古代的一部小说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某人说“去年的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墙外了。”在学习了运动学的有关知识后,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理解的?答:人之所以看到“井”会被“吹到篱笆墙外去”,说明说这句话的人是以篱笆墙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井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井是静止的,即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墙外去。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23.小花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98℃,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4.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的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某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拓展】(3)将某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该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该眼镜片能用来矫正远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5.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没有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72g。(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a.把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30cm3,石块的密度为2.4×103kg/m3。(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五、计算题(共19分)26.(5分)已知邯郸东站到秦皇岛的G6284次高铁,全程733公里,运行4小时6分钟。如表所示,是该次列车途径邢台东到天津西的一些车站的时刻表。求:车站邢台东石家庄保定东白洋淀胜芳天津西里程0133248299389440到站时间8:599:389:5810:3511:02离站时间8:329:029:4010:0010:3811:05(1)该列车从邢台东到天津西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结果取整数)(2)该列车从石家庄到白洋淀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结果取整数)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邢台东到天津西的路程为440km、运行时间为t=11:02-8:32=2h30min=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