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衣、食、住、风俗)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媒体的变迁(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自主预习:(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掌握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风俗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衣、食、住、风俗)衣: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衣、食、住、风俗)清代服饰清代官服标识清代官服标识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1)长袍马褂

(流行于整个近代)(2)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孙中山西装

国人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3)中山装(民国成立后流行)礼义廉耻以文治国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政治含义吗?(4)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装、粗布衫、旗袍、学生装等。1917年宋氏家族合影→传统旗袍改良旗袍、欧式服装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改良旗袍进入生活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南方饮食北方饮食食:(1)传统饮食(2)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大城市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厅等。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上海“一品香”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衣、食、住、风俗)江南水乡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住:(1)传统住宅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似或相同。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各房窗户均向院内开放,不向外开放。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正房(北房)是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于其他房间。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完全欧化(花园、别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住:(2)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完全欧化的洋房出现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风俗:从蓄发缠足、繁琐的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社交礼仪、历法节日都有变革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衣、食、住、风俗)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令"的原因:一是通过剃发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二是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同时也是为了保持中国的长期稳定与统一。清朝发式越蓄越多也体现了满汉两种民族文化的对抗和融合。清代剃发和辫发的演变历史也证明,当文明与暴力冲突的时候,虽然暴力有时占上峰,但是那是暂时的,最终的胜利还是文明与进步。

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就提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因此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但其意见未能被光绪帝采纳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下令剪辫、易服、放足。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断发:章炳麟邹容“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政治革命能移风易俗B.政治革命引起审美观念变化C.人们的平等观念增强D.民众生活方式开始全盘西化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B.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C.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D.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1)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32.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梅)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社交礼仪的变化作揖跪拜→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倡导了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社交礼仪的变化作揖跪拜→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中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五德始终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水、火、木、金、土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因而秦朝属水德,由于黑色属于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盛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风俗:从蓄发缠足、繁琐的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社交礼仪、历法节日都有变革变化特征:西方文明影响明显:新旧文明杂陈,中西合璧近代化:革除陋习,逐渐平等化、民主化、文明化不平衡性、渐进性:广大农村地区所受影响小,封建思想习俗根深蒂固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在婚姻方面逐步走向民主,但当时也有人认为中国旧式婚姻具有稳定婚姻关系、追求生活幸福及家庭和睦等积极内容,从而肯定旧式婚姻;近代拉丁美洲殖民地的妇女从事农业和制造业,尤其是在纺织工场中,但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认为家务和厨房是妇女适合的领域。以上两则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是A拉美妇女的地位低于中国B中国与拉丁美洲都很落后C社会变迁过程遇到了阻力D不同文明的融合与冲突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拉基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1.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衣:衣着朴素,政治色彩浓;食:食物简单;住:住房拥挤简单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原因:经济困难,物质匮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左倾错误的影响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平均主义生活水平低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衣、食、住、风俗)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2.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现代多变的服饰五彩缤纷,由单一走向多样化菜篮子工程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住现代居室上网冲浪唱歌娱乐休闲旅游改革开放后:休闲方式的多样化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2.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原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衣:五彩缤纷,款式多样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食物丰富多样住:住房得到很大改善风尚: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一.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特征:总趋势:传统、保守→近现代化、开放近代时期:西方影响明显,中西合璧、新旧并存。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独立化、政治色彩浓。3.改革开放后:多元化、国际潮流化。提升总结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美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个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在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据记载:民国初年,中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平民模仿官僚,官僚穿起民服”等怪现象。这些现象A突出反映了社会风俗的西化B受到了民主政治意识的影响C基本是社会崇洋心态的反映D体现了政府对服饰的决定作用 二.近代以来影响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

1.外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2.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

(社会环境、政治运动、政府政策;经济发展、交通发展;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近现代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材料一

清朝帝国的军事在这次战争中各种情势都应该更有利:如果进行大规模战争,清军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作战的地区和防守地;他们的后备部队和武器弹药都近在咫尺;而最重要的一点,乃是这次战争是在清军本土进行的,他们一定可以全神贯注于这一战斗中。——奥特隆尼《对华作战记》材料二

1841年1月9日,钦差大臣伊里布准备收复定海,奏调安徽、湖北、湖南4000人入浙江协同作战。道光皇帝1月17日批准,并以“600里加急”命令上述三省调兵。2月10日所调军队尚无踪影。2月19日,接替伊里布的钦差裕谦奏报说:离浙江最近的安徽兵“将到兵营”,湖广(湖北、湖南两省)“程途遥远,本属缓不济急”,奏请撤销调令1.材料一中,奥特隆尼认为清军在鸦片战争中最有利的作战因素是什么?本土作战,回旋余地大,后勤补给便利。2.依据材料二,清军在这场战争中最有利的作战因素有没有发挥出来?为什么?没有。清政府办事效率极低,政令传递和军队调动极为缓慢,说明其统治极端腐败,交通通讯设施极其落后。交通:(1)铁路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不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交通:(1)铁路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其结果,一方面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修铁路,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到1911年,全国铁路虽然总长9292千米,但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近代中国铁路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根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近代中国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传统守旧迷信思想观念的束缚长期社会动乱内地缺乏开发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启示:一个民族的交通发展、经济发展,必须在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交通:(1)铁路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公路(3)水运(4)航空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提出“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实质上反映了晚清时期()A.人们已认识到发展近代海军的重要性

B.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C.国人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的增强

D.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开始向近代转变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近代发展艰难,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④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近代发展艰难,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④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积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消极:近代史上交通发展客观上便利了外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通讯: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书第一媒体:报刊三.大众媒体的变迁中国早期的报纸----邸报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报纸,也称“邸报”、“邸钞”、“状报”、“进奏院状报’等。主要报道宫廷动态,包括皇帝、宰相、大臣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宋代的邸报是在进奏院状报传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但只选用摘录部分,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拓宽,有时还超出了朝廷允许的范围。全由民间经营的印刷报纸在北宋后期出现。到明清之际,邸报有过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报纸的内容仍限于朝廷谕令、奏章和政治动态的报道。传报组织系统为官府所把持,阅读范围也限于各级官吏,其政治功能的发达与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恰成反比。1896年,李鸿章接受《纽约时报》专访中国是否赞成将欧美报纸介绍到中国时说:“中国办有报纸,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意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材料可以说明A李鸿章的说法完全正确B中国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纸C清朝的报纸没有任何价值D李鸿章没有指明中国报纸缺陷的原因第一媒体:报刊A传教士兴办:1832广州《中国丛报》,英文报纸,主要是为欧美列强提供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情报,为武力侵略中国服务。

1833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报纸)

19C60S上海《万国公报》,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评价?三.大众媒体的变迁《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C.让中国人放弃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抵制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第一媒体:报刊A传教士兴办:1832广州《中国丛报》,英文报纸,主要是为欧美列强提供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情报,为武力侵略中国服务。

1833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报纸)

19C60S上海《万国公报》,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评价?两方面B外国商人兴办:1861《上海新报》是上海成立的第一家商业中文报纸。三.大众媒体的变迁清咸丰年间的《上海新报》曾登载:“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A.娱乐大众

B.传播商业信息C.宣传政治主张D.报道国内外大事第一媒体:报刊A传教士兴办:1832广州《中国丛报》,英文报纸,主要是为欧美列强提供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情报,为武力侵略中国服务。

1833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报纸)

19C60S上海《万国公报》,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评价?B外国商人兴办:1861《上海新报》是上海成立的第一家商业中文报纸。1872上海《申报》是第一家外国人创办,但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政论性报刊,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三.大众媒体的变迁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第一媒体:报刊中国人兴办:

1873汉口《昭文新报》近代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报刊1896上海维新派机关报《时务报》1905日本东京革命派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1915上海陈独秀《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的《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它类型报刊《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欣欣向荣发展。

三.大众媒体的变迁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报刊在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2)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社会A急于求成,“左”倾浮夸B注重科学,实事求是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忽视工业,片面发展2013年受媒体关注较高的热词是:“网络反腐”、“房妹”、“官二代火箭升迁”、“最牛中国城管”、“职务犯罪”等,这突出反映的是()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第一媒体:报刊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影视第四媒体:互联网三.大众媒体的变迁大众媒体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传播知识、监督政府、提供娱乐大众媒体的作用: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宣传民主启蒙思想,推动政治变革及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作用,但也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左”的思想传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原因、影响1.阶段:近代:中西合璧,不土不洋1949—1978:焕然一新,但受政治生活影响1978年后:变化迅速,逐渐面向世界,科技在民众生活中影响不断加深。2.原因:

经济工业化的基础: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揭露,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加快了民主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现代生活的变化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原因、影响1.阶段:2.原因:

经济工业化的基础: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理性化的作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近代文教发展

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如戊戌变法以后,全国各地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加,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人数大大增多,对推广新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这些对人们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原因、影响1.阶段:2.原因:

经济工业化的基础: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理性化的作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近代文教发展科技发展的影响:

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火车、电灯、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电影、轮船、打字机以及现在高科技领域的许多成果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石油的发现和汽车、火车、轮船的普及则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原因、影响1.阶段:2.原因:

经济工业化的基础:政治民主化的推动:思想理性化的作用:科技发展的影响:3.影响:推动中国近代化推动政治民主化: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同时也推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促进经济工业化: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促进思想理性化: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卢梭的主张及学术成就,重点介绍《爱弥儿》:以“论教育”为副标题,认为教育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