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1.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2.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3.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4.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50d9bcf199714e3857b4383046dbd81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3单元《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汉字真有趣单元3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重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难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汉字的演变过程》。同学们,通过刚刚看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大家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汉字王国,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板书课题:汉子真有趣思考、讨论问题。以视频开篇,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一)学习活动建议。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有关资料?B.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 2.交流、讨论、回答。出示课件: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互相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A.查找图书 ①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如查找汉字故事,就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柜上去找。 ②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B.网络搜索 ①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检索的关键词应是“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②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 C.请教别人 ①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 ②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3)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 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4)讨论交流,完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小组合作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二)学习字谜七则1.同桌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字谜七则内容,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什么是字谜?B.猜字谜: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C.指出七则字谜哪些是文字谜?哪些是图画谜?哪些是故事谜语?D.说一说,猜谜的方法?2.交流、讨论、回答。(1)什么是字谜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主要是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的。字谜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的搭配,要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各个组成部分作多种角度描绘,词句简短,行文措辞和谜面修辞技巧要求也较高。(2)猜字谜①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字谜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②猜教科书中列出的字谜。A.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B.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C.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D.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E.提取画中的信息: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F.提取画中的信息:钟表的指针都指向了十二。G.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③小组间相互猜字谜。④公布答案:A.日;B.田;C.立;D.也;E.休;F.斗;G.默。(3)指出七则字谜哪些是文字谜?哪些是图画谜?哪些是故事谜语?①—④是文字谜。这四个字谜的特点是谜面像一首小诗,形象地描述了某一汉字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谜面所体现的形和义来猜谜底;⑤和⑥是图画谜,第⑦題是故事谜(4)说一说,猜谜的方法?猜字谜常用的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1)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山上还有山。”我们可以根据部件“山、山”上下相连,组成“出”。(2)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竹林下面一蜻蜓”。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上面加上“竹”,就是“竿”。(3)会意法是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展开联想。比如:“傍晚的太阳”猜一个字。傍晚的太阳就是太阳落到西面了,谜底就是“晒”。猜字谜的时候,这三种方法往往结合起来运用。(三)学习《门内添“活”字》1.全班探讨交流:(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2.交流、回答。(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这个小故事与猜字谜有关。曹操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把“门”和“活”组合在一起,就是“阔”。曹操的意思是说门造得太宽大,杨修明白其意,便让众人把门重修了。(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示例:一人一口酥一天,有人从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自读课文指名读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资料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交流分段学生各抒己见游戏的方式进行猜谜活动。交流猜谜方法。思考、交流。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制定活动计划,采用朗读、思考、搜集等制定计划,完成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第二个环节学习《字谜七则》和《门内添“活”字》,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了解猜谜的方法;第三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字谜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课堂练习我会猜字谜(1)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2)一边红,一边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4)人不在其位。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制定了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同时,我们进行了猜字谜游戏,初步掌握了猜字谜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下不断地搜集有关猜谜的方法,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板书设计汉子真有趣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文字谜组合法图画谜象形法故事谜会意法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第3单元《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题汉字真有趣单元3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1.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形声字的造字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演变过程。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重点1.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汉字文化的魅力。难点1.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汉字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真有趣》中的猜字谜,下面我们猜几个字谜?大雨下在横山上(打一字)——谜底:雪刀枪并举(打一字)——谜底:划月出惊山鸟(打一字)——谜底:鹃动嘴又出力(打一字)——谜底:加东部支援西部(打一字)——谜底:陪永跟党中央(打一字)——谜底:咏福建中部高温(打一字)——谜底:烛生活中有很多笑话,有的笑话是汉语方言的谐音引起的。谐音就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板书:谐音、一音多字)同学们,谐音现象是汉语特别的地方,它在别的语言中是不多见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遨游“谐音趣味王国”吧!出示课题。思考、讨论问题。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指名回答通过复习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二、精读感悟(一)学习《有意思的谐音》。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这些谐音字有什么特点?说一说知道的谐音的对联故事?2.交流、讨论、回答。出示课件:A.谐音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这些谐音字有什么特点?它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近音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谐音的字词有:照旧(舅)、无(吴)用、净是输(书)、开动(冻)了、有言(盐)在先、名(鸣)声在外。B.说一说知道的谐音的对联故事?(1)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指名学生讲《郑板桥妙解对联》的故事。郑板桥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时在除夕前,清代的大画家郑板桥和苏州府的官员一起上街巡查,走着走着,他发现了有一家人的门前所贴的春联是这样写的: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看到这郑板桥转身直接走去,周围的人也是很诧异,根本不知道这个大画家究竟是怎么了,但是等了一会,这位大画家才扛着一袋米,手中提着肉和衣服回来了,买完这些,郑板桥才敲响了这家人的门。进去后官员才发现这家人真的很贫寒,一家人都挤在床上,身上穿的很少,可以说这家人是家徒四壁,看到这,郑板桥才把东西放下,然后对他们说有什么困难来找他。对于这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说郑板桥看了春联后就知道这家人很贫寒?因为看这家人所写的对联“缺一少十”(缺衣少食),大家就能够看出来。春节不是儿戏,谁家的春联都是很喜庆,而大多也是买来的,或者是自家哪个有文化的人写的,这家人却写了这个对联,显然是没有钱但是却依旧沿袭着贴春联这个文化传统,所以郑板桥才会如此做。(2)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感受谐音用法的妙处: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C.商品的广告词。随心所浴(欲)咳不容缓(刻)默默无“蚊”(闻)洗出望外(喜)酒负盛名(久)“骑”乐无穷(其)别无锁求(所)首屈一纸(指)(二)学习《“琵琶”和“枇杷”》1.交流探讨:通过这个笑话,你们有没有读过一些类似的谐音笑话呢?有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呢?2.交流、讨论、回答。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枇杷(水果),这是琵琶(乐器)。此“枇杷”非彼“琵琶”,“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是呀,音相同但是意思却不一样,如果搞错了可要闹笑话。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读过一些类似的谐音笑话呢?有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呢?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一个卖鱼的喊道:“鲜鱼!”这时,一个卖泡泡糖的紧接着喊:“泡糖!(泡汤)”那个卖鱼的听了,对那个卖糖的人说:“哎,你为什么说我的鱼泡汤了啊?”他们越吵越凶。就在这时,一个卖豆芽的又喊道:“豆芽!(斗呀)”一位治安员走了过来问:“还有谁在和他们吵架啊?”正巧一位卖油果的喊道:“油果!(有我)”治安员听了以后说:“那好,把你们四个一并带走。”从大家刚才开心的笑声当中,我觉得这几位同学的表演那可真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你们听出来没有,刚才老师的话中藏着一个谐音的内容,是什么?谁听出来了?(三)学习《有趣的形声字》。1.前后桌合作学习。思考:A.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什么?B.你还积累了哪些造字方法?2.合作、交流、回答。(1)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什么?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形声字的发展变化。形声字有两种。一种是原来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字简化后,象形的特征弱化,不容易辨认出来。因此,人们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如:星、凤。一种是原来是象形字,但是它与其他象形字的区分度还不够大,表意还不够充分,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新的象形字,如:蜀、祭。(2)你还积累了哪些造字方法?①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如:休,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鸣,表示小鸟开口叫。②形声: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是表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如:蚂,左边“虫”表示和昆虫有关,右边“马”表示字的读音同桌互读课文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自由读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交流指名总结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交流指名读交流生体会指名读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有意思的谐音》,主要通过歇后语、对联、广告语来理解谐音;第二个环节是《“琵琶”和“枇杷”》,通过枇杷(水果)和琵琶(乐器)。了解谐音造成的笑话;第三个环节为《有趣的形声字》,讲诉形声字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在的方法;第四个环节是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巩固,加深学生的印象。课堂练习你能猜出下面的形声字吗?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这次别开生面的汉字活动让我们学到不少有关汉字的知识,既提高了水平,又娱乐了大家,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汉字原来是那么有趣,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让我觉得学习中国汉字,简直是一种享受。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中国的汉字,寻求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得到其中的无穷乐趣!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然后和同学交流。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板书设计汉字真有趣有意思的谐音歇后语广告词对联谐音笑话有趣的形声字象形字形声字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第3单元《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我爱你,汉字单元3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理解和掌握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重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难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中国汉字》。“小小方块字,行草楷篆隶。记载着华夏五千年,五千年古老的历史。描绘着神州九万里,九万里的辽阔壮丽。揭示着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无穷奥秘。表达着人们心中,人们心中的哭乐悲喜……”是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你,汉字》板书课题:我爱你,汉字思考、讨论问题。以歌曲开篇,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一)学习活动建议。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我们要开展哪些活动?2.交流、讨论、回答。(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2)学生自由发言。(二)制订计划1.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立小组。(1)汉字演变过程小组:了解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在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2)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研究小组: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不规范使用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事例。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吊车情况,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3)书法作品介绍与欣赏小组:搜集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览,欣赏汉字的优美,向班级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展示方法:二、学习汉字字体的演变1.同桌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阅读教材48页内容,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B.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的演变历程?2.交流、讨论、回答。(1)从这样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2)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的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如,“田”字可以写作。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形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如,“车”字早期一般写作,看上去很繁琐,中晚期一般写作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3)游戏活动:①说一说“兔”字的几种字体?三、学习甲骨文的发现1.全班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阅读教材49页内容,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最初刻痕的龟甲、兽骨称之为什么?用来治疗什么?B.说一说甲骨文发现的过程。2.交流、讨论、回答。(1)读准字音懿(yì)国子监(jiàn)殷商(yīn)(2)理解词语【金石之学】以古代铜器、石刻及其上面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国子监】我国古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2)介绍陈双新陈双新,男,1969年9月生,安徽省望江县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中国文字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表意文字工作组(IRG)中国主编,河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古文字、现代汉字、先秦礼乐文化内容理解。(3)人物介绍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和甲骨文的首位发现者。生性耿直,号称“东怪”。(4)最初刻痕的龟甲、兽骨称之为什么?用来治疗什么?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5)说一说甲骨文发现的过程。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6)活动:①下列图形指的是什么字?②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虎猴鸡牛自读课文指名读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资料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交流分段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收获思考、交流。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制定活动计划,采用朗读、思考、搜集等制定计划,完有计划的完成任务;第二个环节学习《汉字字体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汉字在不同的阶段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趋势以及甲骨文的发现;第三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字谜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课堂练习1.理解词语龙骨:2.汉字的演变历程?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的资料。同事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历程和趋势,懂得了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时候发现的和怎样发现的。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地查找、搜集、整理工作。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板书设计我爱你,汉字1.活动目的制定计划2.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趋势3.甲骨文的发现什么是甲骨文发现时间怎样发现的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第3单元《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我爱你,汉字单元3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理解和掌握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重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难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中国汉字》。“小小方块字,行草楷篆隶。记载着华夏五千年,五千年古老的历史。描绘着神州九万里,九万里的辽阔壮丽。揭示着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无穷奥秘。表达着人们心中,人们心中的哭乐悲喜……”是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你,汉字》板书课题:我爱你,汉字思考、讨论问题。以歌曲开篇,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一)学习活动建议。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我们要开展哪些活动?2.交流、讨论、回答。(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2)学生自由发言。(二)制订计划1.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立小组。(1)汉字演变过程小组:了解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在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2)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研究小组: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不规范使用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事例。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吊车情况,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3)书法作品介绍与欣赏小组:搜集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览,欣赏汉字的优美,向班级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展示方法:二、学习汉字字体的演变1.同桌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阅读教材48页内容,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B.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的演变历程?2.交流、讨论、回答。(1)从这样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2)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的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如,“田”字可以写作。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形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如,“车”字早期一般写作,看上去很繁琐,中晚期一般写作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3)游戏活动:①说一说“兔”字的几种字体?三、学习甲骨文的发现1.全班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阅读教材49页内容,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最初刻痕的龟甲、兽骨称之为什么?用来治疗什么?B.说一说甲骨文发现的过程。2.交流、讨论、回答。(1)读准字音懿(yì)国子监(jiàn)殷商(yīn)(2)理解词语【金石之学】以古代铜器、石刻及其上面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国子监】我国古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2)介绍陈双新陈双新,男,1969年9月生,安徽省望江县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中国文字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表意文字工作组(IRG)中国主编,河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古文字、现代汉字、先秦礼乐文化内容理解。(3)人物介绍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和甲骨文的首位发现者。生性耿直,号称“东怪”。(4)最初刻痕的龟甲、兽骨称之为什么?用来治疗什么?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5)说一说甲骨文发现的过程。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6)活动:①下列图形指的是什么字?②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虎猴鸡牛自读课文指名读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资料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交流分段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收获思考、交流。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制定活动计划,采用朗读、思考、搜集等制定计划,完有计划的完成任务;第二个环节学习《汉字字体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汉字在不同的阶段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趋势以及甲骨文的发现;第三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字谜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课堂练习1.理解词语龙骨:2.汉字的演变历程?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的资料。同事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历程和趋势,懂得了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时候发现的和怎样发现的。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地查找、搜集、整理工作。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板书设计我爱你,汉字1.活动目的制定计划2.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趋势3.甲骨文的发现什么是甲骨文发现时间怎样发现的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第3单元《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题我爱你,汉字单元3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1.目标知识与能力(1)欣赏书法字体。(2)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学写研究报告。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1.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2.学写研究报教学过程难点1.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2.学写研究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你,汉字》中汉字字体的演变及甲骨文的发现,现在我们回忆一下?(1)汉字的演变历程包括那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2)甲骨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被发现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被发现的。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书法作品吧。出示课题。思考、讨论问题。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指名回答通过复习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二、精读感悟(一)书法欣赏1.小组合作学习:(1)观察课文。(2)交流探讨:A.说说三种字体的特点?B.怎样欣赏书法作品?2.交流、讨论、回答。(1)说说三种字体的特点?楷书: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起收有序、坚实有力。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2)怎样欣赏书法作品?A.欣赏内容欣赏书法作品既要对作品宏观把握,又要有细微的观察。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感受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B.赏析方法①远观,可以感受其整体美;近察,看字的点画结构,感受书法作品的形质美。②分析判断,反复体验作品的风格、线条内涵、神采意境、节奏构成等一系列抽象形象。③体会字的结构造型、重心稳健、富于变化的优美程度等。注意观察每个字的长短、肥瘦、宽窄、大小、疏密,比较同一字的不同形态变化。如“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王羲之在全部324个字中,写有21个“之”字,各个姿态不同,有的平和,有的窈窕,有的紧凑,真好像有情的图画。(4)欣赏作品出示: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王羲之《兰亭序》(局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教师:这次书法作品赏析活动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搜集碑帖及书法作品;请当地有书法特长的人现场书写和进行书法指导;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有条件的可以把几项活动内容结合在一起,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1.阅读50页内容。2.交流探讨:为什么不实行使用多种文字而要使用统一规范通用汉字?3.交流、讨论、回答。使用通用汉字将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保留多种文字的同时,使用规范汉字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基本实现无障碍交流,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科学文化、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增进各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三)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前后桌合作学习。思考:A.说说这篇报告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B.作者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把调查步骤列出来,再列举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C.研究报告和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散文、诗歌等有何不同之处?D.怎样写报告?2.合作、交流、回答。(1)解词释义【姓氏】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专指姓。【例句】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浏览】大略地看。【例句】早饭后,爸爸浏览了一下当天的报纸。【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例句】开国元勋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2)说说这篇报告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研究了“李”这个姓氏的历史和现状。(3)作者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把调查步骤列出来,再列举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整理研究资料——研究结论。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各异。常见的研究方法:查阅书籍、报刊,走访有关部门,向别人咨询,上网等。(4)怎样写研究报告?①标题。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 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 目了然。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 如,××学校××班。 ②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 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③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 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④资料的整理。可以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如表格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报表性能优化》课件
-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课件
- 气瓶充装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银行业绩工作总结模板
-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 离职申请书奶酪
- 医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名称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同步作业模拟题带答案
- 光伏运维安全管理制度
- 大雪营销新视角
-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课件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冠脉介入进修汇报
-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课件
- 大型集团公司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和流程总汇编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DBJ-T 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全新)中职单招卫生类技能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收费窗口服务礼仪培训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一章 总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