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产品经理如何培养在产品业务逻辑方面的思考_第1页
实战:产品经理如何培养在产品业务逻辑方面的思考_第2页
实战:产品经理如何培养在产品业务逻辑方面的思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战:产品经理如何培养在产品业务逻辑方面的思考?

很久以前的提问这两天得到了很多回答,很感谢。补充一下背景,当时写了一个明星产品的分析报告,给对方发过去的时候得到的评价。希望大家多从新人分析产品的角度给出建议,而不是入职了之后应该怎么样云云,也不要过多着墨于产品的“自我修养”,这里的场景并不是自以为是的产品不重视业务思考之类的,而是产品新人不知如何从一个产品的表象(APP、网站)分析背后的业务逻辑。答: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产品经理不够理解“产品业务逻辑”我之前面试过的很多产品经理都有一个误区,我问:“你认为的一个足够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答曰:“沟通能力强,能说服别人,能和程序员打成一片”。呜呼哀哉,这真是中国互联网莫大的悲哀!产品经理们忘了理解战略,忘了理解用户,忘了琢磨如何设计出绝妙的产品,竟然把重点放在了“说服别人来做个需求”上,这难道不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吗?因为,产品经理的职责从来只应该是“引导并满足用户”啊!冷静了之后仔细想想,呐,出现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想的,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分析了如下几点:产品从业者入行门槛极低:我除了脑子里有奇奇怪怪的想法,什么都不会,所以我来做产品经理了。原因(1)导致了程序员天天接到傻X需求,并且还被产品经理们颐指气使。原因(1+2)往复循环,导致形成了这种“互相看不上”的文化(本不应该发生的,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哎,叹气)综合起来,导致了产品在推进自己提出的需求时遇到的阻力增加,产品经理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来“搞定”其它人,才能让项目进行下去。这才被迫要求产品经理:能说会道,自我驱动意识强烈,能够说服他人……换句话说,“招人喜欢”。所以,这最终才导致了产品经理本末倒置,没精力去理解“产品业务逻辑”,而把重点放在了本该“项目经理”做的事情上了。以上是对题主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猜测,更是我对各位产品经理的呼吁:请大家多思考一些“本”,那么“末”自然会随着提出的需求更加靠谱而减少。二、如何培养“业务逻辑思维能力”?1,理解市场是什么在做产品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白市场在哪里,谁会给你付钱?毕竟,你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中做事,你做的事情一定要能产生商业价值。如果你可能不太清楚这个,那么你可能只是一个执行者,就像螺丝钉(恕我直言)。去找你们团队中明白的人问问吧,这一定能帮你理解你们的产品。–用户是谁?他们在哪?他们有什么共性?他们有什么亟待满足的心理诉求?我们说做产品,不是说在做某一种功能能够让别人去使用。人是情感动物,如果你对人足够有研究,你就会发现,人们所有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在寻找一种内心上的慰藉和满足。那我们做产品,实际上也是帮助用户去满足他的某种心理。举个例子,最近市场上有在卖一种排毒果汁,一天按它规定的时间喝6瓶(替代饮食),就能够排毒瘦身。价格不菲,一天的排毒疗程要300元左右(只是6瓶果蔬汁啊)。这时候我们必须得明白,会去买这个的用户,到底要的是什么。要减肥?要排毒?NO!!!他们要的是一种“我如此精致的在生活,我太爱我自己了”的感觉!所以你就会明白,这款果蔬汁产品,宣传必须得高大上,包装必须得高大上,为什么?因为我TM花了300大洋买了几瓶果汁,我得拍照发朋友圈啊,瓶子不高大上我还怎么炫?朋友还怎么觉得我足够“精致”?这时候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必须得领悟到这里,不然你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真的帮人想办法在排毒、瘦身,那就大错特错了。。。同理还有星巴克。互联网产品也是一样一样的,不妨可以结合自家的产品,找一找用户真正的“心理诉求”到底是什么。拉勾早期能迅速蹿红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那些找工作的人终于发现了一个地方,能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这可是一种“心理诉求”哦。三、理解你手中的“互联网”理解了市场和用户之后,开始寻找“互联网”的价值吧。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可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的工具”,而我们都知道,“信息”就是“生产力”,所以互联网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靠的就是这种无障碍的信息传递。人类上一次发明提高效率的工具,是不是该回到“蒸汽机”年代了?只不过蒸汽机提高的是物理效率。所以,你应该明白,互联网一定是不可逆的趋势,因为历史的车轮永不会停滞。它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它是一种各行各业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换句话说,各行各业都即将成为“互联网行业”。四、整合“用户诉求”和“互联网”这是真正体现产品经理的眼光和洞察力的时候。把前两步串起来,看看能否用手中的“互联网”工具,来满足某类人的“心理诉求”?举个例子,之前有一款产品叫做“啪啪PaPa”,功能就是给照片配上一段语音,发到啪啪社区里,大家都在这里用语音来留言之类的。实话实说,刚出来的时候,很新奇,因为会说话的照片还没有见过。但是,这时候,如果你懂用户,也懂互联网的话,你就会明白,这个产品一定没前途。为什么?——因为会说话的照片,不就是视频吗!?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听语音,有几个操作:1按播放按钮,2把听筒放在耳边,3占用固定的时间,中间不能被打断,打断了要重来。这时你明白听语音的体验对于一个频繁互动的产品来说,新鲜劲过了的用户并不会喜欢。其次,互联网的带宽和流量一定会增加(因为你明白互联网的发展是趋势),所以照片比视频省流量这个问题一定都不重要。第三,你明白视频的体验比看一张照片要好很多。综合,你应该明白,“照片配语音”一定不如“视频”。当时如果你能在啪啪团队提出这些观点,相信你们一定能走上更好的路。最后,几个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你:不停的体验新产品把每一款产品的背后的用户画像写出来,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是什么?不停的对照已有产品,问“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