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_第1页
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_第2页
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_第3页
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_第4页
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试题一、名词解释。(20)1、锚定蛋白。2、协同运输。3、辅酶Q4、呼吸链。5、电化学梯度。6、氧化磷酸化。7、第二信使。8、G蛋白。9、踏车现象。10、反式作用因子。二、填空。(10)1、膜的不对称性:糖脂仅存在于质膜的()面,是完成其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糖蛋白糖残基均分布在质膜的()面。2、顺物质电化学梯度,需要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利用自身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不耗细胞代谢能,这种运输方式是();若逆物质电化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细胞代谢能是()。3、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是通过效应酶磷酸酯酶C(PLC)完成的,这种信号通路是();若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水平变化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是()4、主要合成分泌性蛋白、膜蛋白及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中的蛋白的细胞器是();合成过程中结构因子与其协同作用,以()为信号肽,指导分泌蛋白到这个细胞器上进行合成。5、蛋白质糖基化分两种类型,来自同一个寡糖前体,与天冬酰胺结合的是();在粗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上合成,第一个糖残基是N—乙酰半乳糖胺的是()。6、在某个产生能量的重要细胞器的内膜上,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被氧化产生3个ATP分子,而每一()被氧化产生2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O2接收而生成水,这个过程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其产物是ATP和NADPH,这个过程是()。7、核小体组蛋白帮助DNA卷曲形成核小体,其中起连接作用,并赋予染色质极性的蛋白是()。8、70S核糖体由50S亚基和()构成;80S核糖体由60s亚基和()构成。9、NDA一级结构是(),二级结构是()。三、判断题。(10)1、连接子是锚定连接的基本单位。2、血影是红细胞经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溶性蛋白后剩下的结构是研究质膜的结构及其与膜骨架的关系的理想材料。3、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都存在细胞连接。4、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是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也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5、协助扩散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参与的被动运输方式。6、受化学信号物质刺激后开启的离子通道称为配体门通道。7、大分子物质及颗粒通常以膜泡方式运输而小分子及离子往往以穿膜方式运输。8、O-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在内质网进行的。9、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10、端粒酶以端粒DNA为模板复制出更多的端粒重复单元,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四、单选题。(10)1、以下哪些细胞器是由双层膜构成的?A.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B.核糖体、鞭毛、中心粒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D.溶酶体、微体、胞内体2、能特异显示细胞内DNA分布的显示剂是A、Schiff试剂B中性红试剂C詹姆斯绿BD苏丹黑试剂3、关于膜蛋白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膜蛋白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B.膜蛋白的结构是α螺旋的球形蛋白C.除去膜外在蛋白引起膜结构的破坏D.除去膜内在蛋白则伴有膜结构的崩解4.衰老和动脉硬化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这是因为A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升高B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降低C.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以上都不是5.钙泵的作用主要是A降低细胞质中Ca2+的浓度B提高细胞质中Ca2+的浓度C降低内质网中Ca2+的浓度D降低线粒体中Ca2+的浓6.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A与Na相伴运输;B.与K相伴运输C.与Ca相伴运输D.载体蛋白利用ATP能量7.植物细胞和细菌的协同运输常利用哪一种的浓度梯度来驱动A.H+B.Na+C.K+D.Ca2+8.高尔基体能将溶酶体的各类酶选择性的包装在一起是因为这些蛋白质具有A.Ser-Lys-LeuB.KKXX序列C.M6P标志D.KDEL序列9.信号蛋白的信号肽的切除发生在A高尔基体B过氧化物酶体C线粒体膜D内质网膜10.动物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依靠A.钠离子梯度驱动的同向协同B.钠离子梯度驱动的反向协同C.钾离子梯度驱动的同向协同D.钾离子梯度驱动的反向协同五、简答题。(25)1、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5)2、、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它们的异同点.(5)3、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5)4、蛋白质的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5、试述从DNA到染色体的包装过程。(5)六、论述题。(25)1、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13)2、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特点。(1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锚定蛋白借助于带3蛋白将血影蛋白连接到细胞膜上,也就将骨架固定到质膜上。锚定蛋白是一种比较大的细胞内连接蛋白2、协同运输又称偶联主动运输,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间接利用自由能,并且也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运输时需要先建立电化学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钠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建立的H+质子梯度。3、每一个醌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电子和质子,部分还原的称为半醌,完全还原的称为全醌(UQH2)。是一种脂溶性的分子,4、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酶的复合体。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H+的传递及氧的利用,最后产生H2O和ATP。5、两侧氢离子浓度的不同因而产生pH梯度(ΔpH),这两种梯度合称为电化学梯度。质子跨膜转运使得膜间隙积累了大量的质子,建立了质子梯度,内膜两侧形成电位差,质子跨过内膜向膜间隙的转运也是一个生电作用6、在活细胞中伴随着呼吸链的氧化过程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和ATP的形成,称为氧化磷酸化。7、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而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8、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G蛋白将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G蛋白具有内源GTP酶活性。9、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稳定现象,微管的两端都可以加上αβ二聚体,或释放αβ二聚体。释放出来的二聚体比结合上的快,这样,"+"端生长得快,"-"端生长得慢,结合上二聚体的GTP又不断水解,向"-"端推移。如果(+)端结合上去的与(-)端释放出来的速度相同,就会形成轮回现象,是微管组装后处于动态平衡的一种现象10、起反式作用的调控元件。其本身对基因表达没有调控作用,只是阻断来自上、下游的调控效应。二、填空题。1、ES面,ES面。2、协助扩散,主动运输。3、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4、粗面内质网,N端序列5、N-连接,O-连接

6、NADH,FADH2,氧化磷酸化,光和磷酸化。7、H18、30S,40S9、核小体,螺线管。三、判断题。×√×√××√×√×四、选择题。CADBAAACDA五、简答题1.要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膜包围,称为拟核有双层膜包围染色体形状数目组成DNA序列环状DNA分子一个基因连锁群DNA裸露或结合少量蛋白质无或很少重复序列核中的为线性DNA分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为环状DNA分子

两个或多个基因连锁群

核DNA同组蛋白结合,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裸露有重复序列基因表达RNA和蛋白质在同一区间合成RNA在核中合成和加工;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细胞分裂二分或出芽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内膜无独立的内膜有,分化成细胞器细胞骨架无普遍存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酶的分部质膜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核糖体70S(50S+30S)80S(60S+40S)2、跨膜运输:直接进行跨膜转运的物质运输,又分为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1)简单扩散:顺物质电化学梯度,不需要膜运输蛋白,利用自身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不耗细胞代谢能;

2)协助扩散:顺物质电化学梯度,需要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利用自身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不耗细胞代谢能;

3)主动运输:逆物质电化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细胞代谢能。3.主动运输的特点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向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需要与某种释放能量的过程相偶联。由ATP直接提供能量(Na+-K+泵、Ca2+泵、)、间接提供能量(Na+-K+泵或H+泵、载体蛋白的协同运输)、光驱动的三种类型。被动运输的特点单扩散和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载体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通道蛋白只能介导被动运输。4、N-连接糖基化(Asn);O-氧连接糖基化(Ser/Thr)2)特征: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比较类型特征N-连接O-连接1.合成部位2.合成方式3.与之结合的4.最终长度5.第一个糖残基粗面内质网来自同一个寡糖前体天冬酰胺至少5个糖残基N—乙酰葡萄粗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一个个单糖加上去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羟脯氨酸一般1~4个糖残基,但ABO血型抗原较长N—乙酰半乳糖胺等5、从DNA到染色体经过四级包装过程:一级结构,核小体二级结构,螺线管(solenoid)三级结构,超螺线管(supersolenoid)四级结构,染色单体(chromatid) 即:DNA—压缩7倍—→核小体—压缩6倍—→螺线管—压缩40倍—→超螺线管—压缩5倍—→染色单体六、论述题。1、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腺苷环化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被磷酸二酯酶限制型降解清除。其反应链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是通过效应酶磷酸酯酶C(PLC)完成的,是双信使系统”反应链。“双信使系统”反应链: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IP3(三磷酸肌醇)→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DG(二酰基甘油)→激活PKC(DC激活蛋白激酶C)→蛋白磷酸化或促Na+/H+交换使胞内pH升高2、1)相同点: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中,⑴需要完整的膜;⑵ATP的形成都是由H+移动所推动;⑶叶绿体的CF1因子与线粒体的F1因子都具有催化ADP和Pi形成ATP的作用。2)不同点: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是在内膜上进行的一个形成ATP的过程。它是在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NADH被氧化产生3个ATP分子,而每一FADH2被氧化产生2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O2接收而生成H2O。即:1对电子的3次穿膜传递,将基质中的3对H+抽提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