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照相底片评定_第1页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_第2页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_第3页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_第4页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6.4焊接接头质量等级评定

一、概述

1、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比例、验收等级确定依据:

特种设备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

设计、制造、安装规范及标准;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承压设备方面)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②设计、制造、安装规范及标准(承压设备方面)

GB150一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一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一1999《钢制球形贮罐》

GB50094一1998《球形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869一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612一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②设计、制造、安装规范及标准(承压设备方面)

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69-2006《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质量等级确定依据:(承压设备方面)

①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石化工业管道

②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工业管道、城市热力管道③GB/T12605-90《钢管环焊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工艺和质量分级》(工业管道、城市燃气管道④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电力行业)

⑤SY/T4109-2005《石油天燃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长输油气管道)(这些标准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基本相同,部分要求不一样,下面介绍以JB/T4730-2005为主)

注:质检办特函[2006]144号《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四关于执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标准的问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及检验检测单位应按照此标准进行无损检测。3、确定质量等级考虑的因素:

(各标准均相同)

缺陷的危害性、焊接接头的强度水平、制造要求的工艺水平

4、划分质量等级的主要依据:

(各标准均相同)

缺陷性质、尺寸大小、数量、密集程度(与技术级别无关)5、射线检测技术等级(射线照相质量分级):

JB/T4730-2005分为:

A级——低灵敏度

AB级——中灵敏度

B级——高灵敏度

GB/T3323-2005分为:

A级——普通级

B级——优化级

GB/T12605-90、DL/T821-2002、SY/T4109-2005未分技术等级。射线检测技术分级与下列因素有关:

胶片系统;

射线能量;

增感屏的材料和厚度;

透照厚度比(一次透照长度L3);

射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L1);

X射线照相曝光量推荐值;

底片黑度范围;

象质计灵敏度。6、焊接接头质量分级(焊接接头缺陷影像分级)

分为四个等级:

Ⅰ、Ⅱ、Ⅲ、Ⅳ(用罗马字母表示)。Ⅰ级最好,Ⅳ级最差。二、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JB/T4730.2-2005)

JB/T4730.2-2005分为两大部分:

“5”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

“6”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每部分又按材料的不同分为三个部分:

5.1、6.1钢、镍、铜制………

5.2、6.2铝及铝合金制………

5.3、6.3钛及钛合金制………

分级依据、质量等级均相同,缺陷类型略有不同,前面已介绍过了。

不同处:圆形缺陷点数换算、各级允许点数、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不一样。

三、标准对底片上缺陷影像的定性定量规定(以JB/T4730.2-2005为主)

1、定性规定

标准中的缺陷类型:

通常分为五种: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长宽比大于3的夹渣和气孔定义为条形缺陷)、圆形缺陷(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夹渣和气孔定义为圆形缺陷)。

对于管子管道环焊缝还有: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注意:焊接形状缺陷属外观目视检查内容,不属于无损检测范畴。但对于目视检查无法进行的场合或部位,如小径管、小直径容器、钢瓶、锅炉的集箱和U型圈及其它带垫板焊缝的根部缺陷如内凹、烧穿、内咬边等应由射线检测检出,并做出判定。2、定量规定

JB/T4730-2005标准仅对缺陷影像的单个长度、直径(宽度)及其总量和密集度进行分级规定(即二维方向尺寸),未对缺陷自身高度(沿板厚方向)(即黑度大小)进行限定。但对于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则对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和根部内凹及根部咬边的深度做出了分级规定。(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不是规定几级合格,而是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不同的安全状况等级允许存在什么性质、什么数量的缺陷。执行该规则时,不要评几级,只需评出性质,数量即可,特别注意的是对非圆形缺陷(未熔合、未焊透、条状夹渣)既要确定长度尺寸,还要确定自身高度尺寸(即深度方向、厚度方向)。所以检测在用压力容器,要放测深用的对比试块。

四、标准对底片上缺陷影像的级别规定

1、Ⅰ级对接接头中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管子、管道环缝还包括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即Ⅰ级只允许存在一定数量、一定尺寸的圆形缺陷。2、Ⅱ级和Ⅲ级对接接头中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管子、管道环缝为双面焊以及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即裂纹、未熔合、双面焊以及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属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只要有就评为Ⅳ级。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只允许在管子、管道环缝中存在,最高只能评Ⅱ级。

3、对接接头中缺陷超过Ⅲ级者的为Ⅳ级。

4、当各类缺陷评定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最差的级别作为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

注意:SY/T4109-2005除Ⅰ级外,允许未熔合、未焊透存在。五、射线照相底片缺陷影像的评级方法

1、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以长度定量评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时,未焊透还需确定深度即自身高度;承压设备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及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除确定长度外还需确定深度。)。五、射线照相底片缺陷影像的评级方法

2、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依母材厚度进行限制、评级。

3、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及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当D0>100㎜时,依母材厚度、缺陷深度、缺陷累计长度定级;当D0≤100㎜时,依缺陷深度、缺陷累计长度定级。4、圆形缺陷的等级评定(规定用评定区进行等级评定)

(1)圆形缺陷定义:长(L)宽(W)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定义为圆形缺陷(包括气孔、夹渣、夹钨等)。

(2)测量

(3)圆形缺陷的评定区:

按母材公称厚度分三种评定区:

母材厚度≤25>25~100>100

评定区10×1010×2010×30

对于小径管只有一种:10×10

(4)评片区选择原则:

a、评片区应选缺陷最严重部位;

b、评片区框线的长边应与焊缝轴线平行。(5)评片区内缺陷的计量方法:

a、与框线相割计入全部量,与框线外切的不计。

b、将计入框内的圆形缺陷按标准中表9换算成“缺陷点数”,大小以长径计算。(钢、镍、铜、铝一样,钛不一样)

缺陷长径(mm)≤1>1~2>2~3>3~4>4~6>6~8>8点数1236101525c、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尺寸(铝、钛与钢不一样)

母材公称厚度mm:≤25>25~50>50

缺陷长径mm:≤0.5≤0.7≤1.4%T

d、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1/2T时,不进行点数换算,而是注明其尺寸

(6)圆形缺陷评级方法:

a、依据换算出的缺陷点数对照标准表10确定级别

评定区mm×mm

10×1010×2010×30母材公称厚度mm

≤10>10~15>15~25>25~50>50~100>100等级Ⅰ123456Ⅱ369121518Ⅲ61218243036Ⅳ缺陷点数大于Ⅲ级或缺陷长径大于1/2T者注:①大于1/2T指单个缺陷尺寸;

②表中数字是允许点数的上限;③当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薄板的厚度值。

b、由于材质、结构等原因,进行返修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的对接焊接接头,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可放宽1~2点(放宽只能是个别现象,且在报告中说明放宽的理由和依据)对“b”的解释:焊接接头返修导致不利后果的几种情况:

{一些合金材料,例如铜材(铜及铜合金)、镍材(镍和镍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返修有可能造成材料性能劣化,晶粒粗大,焊接裂纹倾向增大;

{一些耐腐蚀材料,例如奥氏体不锈钢,钛材(工业纯钛、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镍材(镍和镍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返修有可能造成抗腐蚀性能下降;对“b”的解释:焊接接头返修导致不利后果的几种情况:

{一些拘束度大的结构,返修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残余应力,增大裂纹发生倾向和应力腐蚀倾向。

{一些不便施焊的结构,返修不能保证焊接质量等等。

c、对致密性要求高的焊接接头,制造方底片评定人员应考虑将圆形缺陷的黑度作为评级的依据。当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其质量级别应评为Ⅳ级。

黑度大(大于母材黑度)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

注:监检人员及第三方抽检人员一般不考虑将圆形缺陷的黑度作为评级的依据。

对“c”的解释:

致密性要求高的焊接接头是指一旦泄漏将会发生起火、爆炸或严重污染环境的焊接接头。(该条用于对薄板焊接接头的评定)

d、Ⅰ级焊接接头和母材公称厚度≤5mm的Ⅱ级焊接接头,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在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点,超过时该焊接接头质量应降低一级。

圆形缺陷评级举例举例:

例①T=12有φ0.7气孔1个(算1点)评Ⅰ级。若为φ1.5气孔1个(2点)仍评Ⅰ级。若两个气孔在10×10框中,共3点,则应评Ⅱ级。若10×10框中还有φ2.5气孔1个(3点),此时共6点,则评为Ⅲ级。若10×10框中还有φ2.5气孔1个(3点),φ1气孔1个(算1点),此时共7点,则应评为Ⅳ级。例②某液化石油气钢瓶底片,T=4,垫板=3,有一气孔,φ2.0应评几级?φ2.0换算成点数为2点,可评Ⅱ级;若尺寸为φ2.1(3点),按点数可评Ⅱ级,但由于

2.1>1/2T=2,所以应评为Ⅳ级。5、条形缺陷(包括条状夹渣和条状气孔)的评定

(1)定义:长宽比(L/W)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定义为条形缺陷。注意:管对接焊接接头评定时,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不属于条形缺陷。(2)长度测定:

JB/T4730-500规定:在一直线上(无宽度范围),相邻条形缺陷的间距(指较小的条形缺陷与左右相邻两条形缺陷的间距)≤较短条形缺陷的长度时,应做为一个条形缺陷处理,其间距也应计入条形缺陷的长度中。例:一直线上有长度为5㎜和长度为6㎜的两个缺陷,间距为4㎜。应按一个条形缺陷对待,等同于一个15㎜长度的条形缺陷,按单个长度15mm的条形缺陷评级。

例:6

6

53

4

3

5

5

8

一组条形缺陷。在一直线上的缺陷算4个,8mm长的缺陷不在其直线上,故不列入。等同于6

6(5+3+4+3+5)

5

8;即等同于:

6

620

5

8的一组条形缺陷。(3)单个条形缺陷的评级

①单个条形缺陷长度(L)占母材公称厚度(T)的比值规定:

Ⅱ级:12<T≤60L≤1/3T;

Ⅲ级:9<T≤451/3T<L≤2/3T

Ⅳ级:L>2/3T;

那么T<12T<9,T>60T>45怎么评呢?②单个条形缺陷最小允许量(对薄板而言)规定:

Ⅱ级:T≤12Lmin=4

Ⅲ级:T≤9Lmin=6

③单个条形缺陷最大允许量(对厚板而言)规定:

Ⅱ级:T≥60Lmax=20

Ⅲ级:T≥45Lmax=30例:T=6L=3评几级?

解:1/3T=6/3=2,L=3>1/3T,因为T<12Ⅱ级Lmin=4,

现L=3<4所以可评为Ⅱ级。

例:T=6L=6评几级?

解:2/3T=4L=6>2/3T,因为T<9Ⅲ级Lmin=6,所以可评为Ⅲ级。若L=7,则评为Ⅳ级。例:T=30L=21评几级?

解:先看能评Ⅱ级否?L≤1/3T现1/3T=30/3=10L=21>1/3T所以不能评为Ⅱ级。

再看能否评为Ⅲ级?L≤2/3T2/3T=30×2/3=20L=21>2/3T所以不能评为Ⅲ级,应评为Ⅳ级。例:T=80L=25评几级?

解:先看能评Ⅱ级否?T=80>60Ⅱ级Lmax=20现L=25>20所以不能评为Ⅱ级。

再看能否评为Ⅲ级?T=80>45Ⅲ级Lmax=30现L=25<30所以可评为Ⅲ级。

若L=31则L=31>30这时应评为Ⅳ级。(4)条形缺陷组的评级:

①组的构成:

在与焊缝方向(轴线方向)平行的条形缺陷评定区内,其相邻间距均不超过6Lmax(Ⅱ级)、3Lmax(Ⅲ级)时,才能成为一组。(Lmax为该组条形缺陷中最长缺陷本身的“长度”)。注意:这里的“长度”指不断离的长度(注意与前面单个条形缺陷长度计算的区别)

例:8t6若t=45,按Ⅱ级分析时就算一组,∵6Lmax=6×8=48

t=45<48。按Ⅲ级分析时就不算一组,∵3Lmax=3×8=24t=45>24

若t≤24,按Ⅱ级、Ⅲ级分析时均构成一组。

②条形缺陷组评定区:

母材公称厚度(T)(mm)

T≤2525<T≤100T>100宽度(mm)468长度(mm)Ⅱ级为12T,Ⅲ级为6T。

例:T=20有两条形缺陷,宽度距离为4㎜,在一个条形缺陷评定区内。若宽度大于4㎜,则不在一个评定区内,不能按组评,分别按单个条形缺陷评级。

注:当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取薄板的厚度值。当长度不足12T、6T时,也按12T、6T进行评级。③条形缺陷组的评定方法:

A.先对条形缺陷组中最大的单个条形缺陷进行评定、定级;(按前面讲的方法)

B.对条形缺陷组总量进行评定、定级;

a.Ⅱ级可能性分析:缺陷间距均≤6Lmax,评定范围12T内,L总≤T,最小可为4㎜。

b.Ⅲ级可能性分析:缺陷间距均≤3Lmax,评定范围6T内,L总≤T,最小可为6㎜;L总>T时为Ⅳ级。

C.A、B中严重者为最终级别。(5)100%透照检验时,若底片端部有条形缺陷,还应与相邻底片接长观察、测量其单个条形缺陷的长度或组的总量,然后进行评级。

(6)若一张底片上有多个条形缺陷组时,每个组均应分别评级。6、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及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的分级与评定

(1)几点注意

①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除Ⅰ级外允许存在;②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评级时,不只评定长度,还要考虑深度;

③未焊透及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的深度测定方法相同;

④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视为同一类型缺陷进行分级评定;

⑤外咬边缺陷不作为评级依据;⑥JB/T4730.2-2005、DL/T821-2002、GB/T12605-90缺陷深度测定方法和试块相同;GB/T3323-2005未明确缺陷深度测量方法,也无试块内容;

⑦SY/T4109-2005对未焊透、根部内凹、根部咬边只依长度评定,不考虑深度;

⑧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按累计长度计算,不考虑间距问题。(2)深度测定方法:

①用JB/T4730.2-2005附录H(规范性附录)《对比试块的型式和规格》中的试块;

②对比试块种类(沟槽对比块)

小径管专用对比试块(Ⅰ型—ⅠA、ⅠB)(D0≤100㎜)(每种依壁厚又有四个规格)

一般对比试块(Ⅱ型)(D0>100㎜)(有两种规格)③放置:置于管子的源侧表面,靠近被测未焊透、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缺陷附近部位(母材上);放置方法:一是每个检测口均放置对比试块;二是发现缺陷时放置,然后重照一次。当不允许上述三种缺陷存在时,不用放置;④深度确定:(前提是存在余高)缺陷处黑度与试块中黑度比较,黑度相同的试块的厚度即为缺陷深度。

(3)评级:分别按JB/T4730.2-2005标准中表21、22、23、24进行评定7、综合评级

①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级。方法是:对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将两者之和减一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即最终级别)。②承压设备管子和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综合评级方法:在条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条形缺陷、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根部内凹或根部咬边)时,应进行综合评级。评级方法是:对各类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取质量级别最低的级别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当各类缺陷的级别相同时,则降低一级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六、射线检测报告

1、报告内容按JB/T4730.2-2005第41页第7款。

2、JB/T4730.2-2005第41页第7款中的9条是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在检测报告中必须包括。对检验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中还应有原始记录的编号。

3、对制造、安装单位还应符合相关规定。举例(以条形缺陷为主,帮助进一步理解标准条款)

例1:T=30㎜,片长(有效片长,下同)=360,有两条缺陷8

45

6评几级?

解:Lmax=86Lmax=6×8=483Lmax=3×8=2412T=12×30=360=片长

组的分析:∵现间距t=45<6Lmax,∴构成Ⅱ级组;

∵现间距t=45>3Lmax,∴构不成Ⅲ级组。①先对条形缺陷组中最大的单个条形缺陷进行评级:

1/3T=30/3=10,2/3T=20,12<T≤60

∵Lmax=8<1/3T,∴可评Ⅱ级。

②按组评:

L总=8+6=14<T=30

∴可评Ⅱ级;最终级别为Ⅱ级。例2:T=24㎜片长=300

10

t1=25

7

t2=25

8评几级?

解:Lmax=106Lmax=6×10=603Lmax=3×10=30

∵现间距t1=t2=25<6Lmax(60),

∴三个缺陷构成Ⅱ级组;

∵现间距t1=t2=25<3Lmax(30),∴三个缺陷构成Ⅲ级组。①先对条形缺陷组中最大的单个条形缺陷进行评级:

1/3T=24/3=8,2/3T=16,

先看:L1=10>1/3T(8)∴L1不能评Ⅱ级;

再看:L1=10<2/3T(16),∴L1可评Ⅲ级;

L2=7<1/3T(8)∴L2可评Ⅱ级;

L3=8=1/3T(8)∴L3可评Ⅱ级。②按组评:

Ⅱ级可能性分析:

L总=10+7+8=25>T∴不能评Ⅱ级;Ⅲ级可能性分析:L总=10+7+8=25>T∴也不能评Ⅲ级,最终级别为Ⅳ级(大于Ⅲ级者为Ⅳ级)若将上题中t2改为31,则Ⅱ级可能性分析时,t1=25、t2=31<6Lmax(60),∴三个缺陷仍构成Ⅱ级组;

但Ⅲ级可能性分析时,t2=31>3Lmax(30),∴只有L1、L2两个缺陷构成Ⅲ级组。

此时,L总=10+7=17<T,∴可评为Ⅲ级,最终级别为Ⅲ级。例3:T=16㎜片长=240有两条缺陷8

5

6评几级?

解:1/3T=5.3,2/3T=10.6Lmax=86Lmax=6×8=483Lmax=3×8=24

①按单个评:1/3T<L1=8<2/3T1/3T<L2=6<2/3T∴L1、L2两个缺陷均可评为Ⅲ级。②按组评:t=5<6Lmax构成Ⅱ级组,L总=8+6=14<T∴可评Ⅱ级;

t=5<3Lmax构成Ⅲ级组,

L总=8+6=14<T∴可评Ⅲ级;

上述按组评定对吗?

∵间距t=5属小于较短条形缺陷长度情况(5<6),∴应按单个连续条形缺陷对待。

L单=8+5+6=19>2/3T=10.6,

∴应评为Ⅳ级。

例4:T=40㎜片长=300有两条缺陷23

65

18评几级?

解:1/3T=13.3,2/3T=26.6Lmax=236Lmax=6×23=1383Lmax=3×23=69

①按单个评:1/3T<L1=23<2/3T1/3T<L2=18<2/3T∴L1、L2两个缺陷均可评为Ⅲ级。②按组评:

Ⅲ级可能性分析:

t=65<3Lmax(69),

∴L1、L2两个缺陷构成Ⅲ级组。

6T=6×40=240<片长

L总=23+18=41>T(40),∴不能评Ⅲ级,应评为Ⅳ级。

最终级别:Ⅳ级。例5:T=20㎜片长=360有三条缺陷

850

8

60

6评几级?

解:1/3T=6.7,2/3T=13.4Lmax=86Lmax=6×8=483Lmax=3×8=24

t1=50、t2=60均大于6Lmax(48)和3Lmax(24),∴三个缺陷均构不成Ⅱ级组,也构不成Ⅲ级组,应按单个缺陷评。

L1=L2=8>1/3T(6.7),L1=L2=8<2/3T(13.4),∴L1、L2均可评Ⅲ级;

L3=6<1/3T(6.7),∴L3可评Ⅱ级。最终级别为Ⅲ级。

例6:T=4㎜片长=240有两条条形缺陷,362评几级?

解:Lmax=36Lmax=6×3=183Lmax=3×3=9

①按单个评:T=4<12Ⅱ级最小可为4,现L1、L2均小于4,∴L1、L2均可评为Ⅱ级;②按组评:

Ⅱ级可能性分析:t=6<6Lmax(18)∴L1、L2两个缺陷构成Ⅱ级组,

L总=3+2=5>T(4),∴不能评Ⅱ级;Ⅲ级可能性分析:t=6<3Lmax(9),∴L1、L2两个缺陷构成Ⅲ级组,

L总=3+2=5>T(4),好像应评为Ⅳ级。???

但Ⅲ级单个条形缺陷最小可6,L总=3+2=5<6,∴应评Ⅲ级,最终级别为Ⅲ级。例7:T=4㎜片长=240有一条6㎜条形缺陷,评几级?

解:1/3T=1.3,2/3T=2.6现L=6>2/3T(2.6),应评为Ⅳ级。

???

∵T=4<9Ⅲ级最小可为6,∴应评Ⅲ级。例8:T=14㎜片长=320有三条条形缺陷,9

82

8

25

6.7评几级?

解:1/3T=4.7,2/3T=9.4

①按单个评:三条条形缺陷均大于1/3T、小于2/3T,∴均可评为Ⅲ级;

②按组评:Ⅲ级可能性分析:Lmax=93Lmax=3×9=27t1=82、t2=25

∵t2=25<3Lmax(27),∴L2、L3两个缺陷构成Ⅲ级组,L总=8+6.7=14.7>T(14),

∴应评为Ⅳ级。???正确的是:L2、L3两个缺陷构成Ⅲ级组时,Lmax应是L2、L3两个缺陷的较长者,而不是L1,此时,Lmax=L2=83Lmax=3×8=24,t2=25>3Lmax(24),∴L2、L3两个缺陷构不成Ⅲ级组,故,最终级别应为Ⅲ级。七、缺陷标注方法

1、定性:裂纹→裂,未熔合→熔,未焊透→透,条形缺陷→条,

圆形缺陷→圆,根部内凹→内凹,根部咬边→咬边。

注:①圆形缺陷画出虚线框可不写“圆”字;

②条形缺陷包括条渣和条孔;

③圆形缺陷包括气孔、点(块)渣、夹钨、夹铜及夹珠。2、定量:

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量长度,填长度,单位为毫米(㎜),单位不写;

②承压设备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接头不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及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除确定长度外还需确定深度;

③圆形缺陷填ФX1n1、ФX2n2、X点;单个圆形缺陷尺寸大于二分之一板厚的,填ФX>1/2T。3、定位:按数轴方向表示,左负右正中心为零,按绝对值左由大到小,右由小到大,单个数要带±号。

例:—1500+150

130~100圆5点—50裂1020透990~100条8

140~150圆Ф4>1/2T4、定级:

用罗马字Ⅰ、Ⅱ、Ⅲ、Ⅳ表示,不得用其他数字序号表示。

5、几点注意:

①Ⅱ级以上(包括Ⅱ级)缺陷都要标出,Ⅰ级可标可不标;

②圆形缺陷指一个评定框内的缺陷,应把评定框用虚线画出;③一张底片上有多种缺陷时级别的标注:只有一个缺陷的,评定级别填在“级别”一栏;有多个缺陷时,在“缺陷的定性、定量、定位”栏内要填出每个缺陷评定的级别,在“级别”一栏中填最严重的缺陷的级别。例

缺陷的定性、定量、定位级别150~140圆5(Ⅱ)20~30条10(Ⅲ)100~120条16(Ⅳ)

Ⅳ例:④按单个圆形缺陷尺寸大于二分之一板厚评级的,填ФX>1/2T;

⑤丁字口缺陷标注:

丁字口透20

⑥若通长都是或半张(基本上)底片上都是一种缺陷:

通长(断续)透180通长熔

⑦过中点缺陷的标注:

不过中点标注:140~20断续透120过中点标注:140~0~60断续透200

⑧多条同种缺陷的标注:

多条不在一起时:

-100裂13-15裂870裂12

⑧多条同种缺陷的标注:

多条集中在一起时:

50~0~10裂13×4(“13”指该区域最长者尺寸)

⑨条形缺陷组的标注:

不同的组要分别标出,在备注栏中要注明“按组评级”。

90~60(95~55)条8+6(Ⅲ)30~75(30~70)条10+8(Ⅳ)

⑩小径管缺陷标注:

考试规定画一环形椭圆,画出缺陷大概形态即可(考试不用定位了)。实际工作中按钟点法定位,与透照操作有关,评片人员必须了解操作时的透照布置情况。

圆Ф1.5×12点(Ⅱ)透7(Ⅳ)

⑾夹珠的标注:以外圆最大尺寸计量。

八、评片几点注意

1、板厚不同的对接焊接接头,计算象质指数、气孔点数、评定级别时均以薄板为准;

2、带垫板焊接接头,评级时不加垫板厚度(确定透照参数时的透照厚度计算应包括垫板厚度);3、重叠影像问题:同种类型缺陷按一个对待,量最大尺寸;不同类型缺陷重叠,两种缺陷各自量尺寸,要分别评级;

4、夹珠以外圆最大尺寸计算;

5、焊瘤中缺陷一律按焊缝中缺陷对待;6、评片时,整个焊缝和热影响区都要放入窗口视线中(过去有人只看半道焊缝,有的不看热影响区);

7、评片时,从一端看到另一端,要发现全部缺陷,不要看到一条裂纹等严重缺陷就觉得该片缺陷找到了,不继续看了,易产生漏检(漏判)。(也不要非找出两条不行)评片练习、评片考试有关问题说明及注意事项

1、练习及考试底片情况说明

2、练习方法

3、底片的取、拿、放

4、评片练习注意本次评片考试一次性规定

1、每人评一袋,抽签决定袋号。每袋10张底片,每张底片上的片号应与评片考试记录表上的序号相对应,即按底片上所标注的1~10的序号顺序,依次评定。

2.考试时间为1小时(包括填写评片记录时间)。

3.本次射线底片评定统一规定执行标准JB/T4730—2005。

4.所评底片质量均认为是合格的,对每张底片都必须评定,即使底片的象质等不符合标准要求,也要求进行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