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生态山水古铜都铜井炎炉敲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在我国皖南丘陵地区,有一座小城,它没有北京西安的厚重,没有上海香港的时尚,也没有杭州海角的绝美。但它是这个城市人的至爱之地,它小而精致,足够小资,它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它是幸福度很高的城市,它是李白也曾在此“千年未拟还”的城市!它叫中国古铜都——铜陵!铜音悠长灵动九州铜陵市1956年建市,是一座工贸港口城市。城市依山襟江含湖,幅员面积111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小的地级行政区,人口71万。同时铜陵市也是中国管辖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中国古铜都—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八宝之地—金、银、铜、铁、锡、生姜、大蒜、麻•泡桐之乡•铜陵凤丹—洛阳、菏泽、铜陵牡丹三分天下•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八百里皖江第一跨—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暨桥南公园•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全国卫生城市•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工作城市城市名片•安徽黄金第一村—朝山村青铜文化凤凰花开钟灵毓秀特色文化青铜文化丰收门“山水之门”以三根刻有精美铜纹饰图案的柱体组成“门”的形状,“门”形似鼎,中间置放铜陵出土西周鼎的放大复制件,寓意铜陵铜文化源远流长。在2006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评选活动中,铜陵“山水之门”雕塑获优秀奖榜首。铜陵,是中华民族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铜采冶史可追溯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也是迄今为止江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我国著名的古代采铜、冶铜基地。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凤凰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间传说天上神牛私下凡间,因迷恋凤凰山风景而不思返。天帝屡屡唤之,神牛钻入此山中,化为金银铜。金牛洞由是得名。从清理出的古代采矿井巷结构和采掘生产工具、陶制生活器皿来看,金牛洞遗址的年代始于春秋,下限不会晚于西汉。
《盛唐炉火》浮雕展现了盛唐时青铜文化走向极盛期的恢弘之状。浮雕中有两组健硕的矿工手持工具开采铜矿,反映出古人不辞劳苦铸造一件件传承文明的铜器,延伸着瑰丽无比的青铜文化。炼炉中燃起的熊熊烈焰充满画面,再现了大诗人李白“炉火照天地”一诗的壮观场面。
《汉置铜官》据史载,汉武帝时设置了“铜官”,主管丹阳郡铜采冶事宜,铜官山由此得名。这幅雕塑的上部镶嵌着铜陵地区出土的铜钱币形象,体现了铜陵在古代经济生活中重要地位。钱币上端是铜官山的造型,山体上刻有“铜官”二字,两只朱雀在周边飞舞。画面采用秦汉风格的飞云纹饰进行形象之间的联系。诸多人物形象再现了古人创造冶炼文明、尽情享受成果的载歌载舞、欢呼跳跃的宏大场面。《铜都永驻》这幅浮雕记录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铜陵浇铸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的历史。画面上的现代铜陵人生机勃勃、昂扬向上,充分体现了“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正如第一炉铜水四溅的火花,渐渐变成一只只飞翔鸟,带着铜都人的憧憬、希望,奔向幸福和谐的未来。
《光照未来》画面上端的中心将铜陵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镜与未来的铜陵城市形象合而为一,光芒四射,璀璨夺目。正中是一座金色的未来之门,画面边缘镶嵌着铜陵地区特有的牡丹花、广玉兰、桂花、泡桐等植物造型,附之以水纹、凤纹组成光芒。水纹象征长江,凤纹寓意吉祥美满,两组白豚游向未来,栩栩如生,将生态山水铜都的建设理念演绎得自然生动。铜陵市是我国铜采冶历史最早的矿山源地,“商周青铜壁”立意反映了古铜都采冶历史。这组雕塑由在铜陵出土的商爵、春秋鉴、西周鼎组成兆壁涌泉,青铜壁纹饰图案为铜官山采炼图,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题词“中国古铜都铜陵”镶嵌在中央。雕塑巧妙地将古文物、采冶历史、喷泉、彩灯、草坪融为一体,象征着铜文化在铜都大地上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给铜陵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赏、游息场所,同时告示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该雕塑位于铜陵市义安路、石城路口,建于一九九二年,由程勉、汪志新创作。在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会上被选为参展优秀作品。
凤凰花开中国美丽田园——凤凰山凤凰山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播半天,石也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组。近日,由农业部主办的首批“中国美丽田园”108项农事景观公布,铜陵凤凰山牡丹花卉景观名列其中。
铜陵人栽培凤丹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获取牡丹的根皮,也就是举世闻名的珍贵中药材——丹皮。凤丹是牡丹皮中的极品,被载入中华药典,名扬世界,所以此地被中国花卉协会和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南方牡丹基地”和“中国药用牡丹之乡”。
凤丹,又名铜陵牡丹、铜陵凤丹,属江南品种群,其根皮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免疫等药用,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久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中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凤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丹皮,具有舒筋活血、清淤、清热、凉学等功能。铜陵凤丹皮的质量最好,根条粗直、皮厚、粉性足,香气浓、断面呈白色。
盛度(公元968-1041),铜陵县五峰石洞耆(现今天门镇)人,北宋景祐四年,宋仁宗柄朝时,官至宰相。在盛度告老还乡时,仁宗念其任期之功劳,特以牡丹赠之。并带回故乡里种植,故称为“御赐牡丹”(又名:御园红)。这株牡丹,原为盛度出使西夏时,带回的西夏国王的贡品。迄今已有千余年,历经战乱,几度沧桑,得以幸存。国色天姿,现株花开200余朵。色泽秀丽,艳压群芳,天香四溢。
相思树位于安徽省铜陵县城东南25公里的顺安镇凤凰村凤凰山风景区内,本名为水桦树,已有300年的历史。相思树是两株同种树,树主干各立小河一边,溪水从两树间流过。在两树主干长至3米时,两干在小河上空倾斜融为一体,而后两树又分离各自生长。两树高约2米,冠幅共约20米,每株主干胸围3.8米。枝叶密茂,像一柄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远望相思树,异株同干连理枝,如同恋人交颈拥抱,情意缠绵;近看树影倒映,似鸳鸯戏水,鸾凤穿花,给人以爱情坚贞的遐想,遂得名相思树。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一直把相思树作为爱情和姻缘的象征,并精心加以保护。故事背景相传,河东的凤家公子与河西的姚家小姐自幼同窗共读,青梅竹马,俩小无猜。后因凤家败落,凤公子虽学识渊博,能书善文,进京应试,却无银两奉献考官而落第。凤公子遂为这浑浊世俗扼拦贤路而忧郁成疾。凤公子抱病返乡,行至村口,不觉悲愤交激,病情陡增,口吐鲜血,惨死在路旁。姚小姐惊闻噩耗,带着丫环前来奔丧。见凤公子惨死之状,悲痛欲绝,即死于凤公子身旁,实现了“生为凤家人,死为凤家鬼”的夙愿。由于封建族规,未成婚的凤公子、姚小姐分棺安葬于相思河两岸,各生长出一株枫杨树,渐渐地向河心上空倾斜,长成一体,便成了如今的“相思树”。滴水崖,又名泼珠崖,位于凤凰山南侧。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滴水崖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山崖间,绿树从生,藤牵蔓绕,怪石嶙峋,危岩欲倾,大大小小的石窟镶嵌其间,探游其间,竟有一滴水莲花寺。相传滴水莲花寺建于明朝,今在旧址依稀可见当年建寺庙的古砖、残瓦,古砖上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用糯米石灰等印痕,可见当年工匠们的智慧……钟灵毓秀江南文化园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天井湖位于五松山脚下,天井湖公园内。湖面阔八十公顷,有山峦环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两条曲曲折折的长堤将湖分为东湖、南湖、北湖等三湖,所缺西湖,古人戏称移至杭州。此湖上有水源灌入,下与长江贯通,故水质清澈。南湖湖心有一岛,岛上有一口井,井水终年高于湖面两米多,湖水涨则井水涨,湖水落则井水落,为一奇观,人称可诠“井水不犯河水”之说。相传井水由天而来,供过往神仙小憩品茶之用,故名“天井”。后人于井上筑阁以护之,名为“通天阁”。
江南文化园,是安徽省“861”计划重点项目和铜陵市“十一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其东临铜文化园,南接天井湖,西临长江和笠帽山,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天井湖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江南文化园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四周环水。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2.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为16.6亿元,分三期建设。共有中心广场、中国青铜文化展览馆(铜官府)、江南文化美食街、江南茶文化城、江南古玩文化城、中国皖南古傩民俗展览馆(戏楼)、中国江南书院、皖南印廊等八大景区。
安徽民俗村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开园,并和第二届中国安徽民俗文化节一起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安徽民俗村是安徽省第一家规模最大的以展示安徽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民俗博览馆,也是集民俗旅游、餐饮购物、游艺娱乐、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文化旅游园区,有着“安徽民俗第一村”的美誉。顺安镇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初,顺安设陆驿,命名为临津驿。南唐保太九年(951年),顺安始定为镇,从而形成了自然型的古老城镇。早在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于此炼丹修道,留下丹井、炼丹台等诸多名胜古迹。北宋期间,宰相王安石曾在顺安大明寺游学讲课,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篇《顺安临津驿》“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临津街”遗址,一千四百多年,至今仍未改名,可见文化传承之深度非同一般。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据史志记载,大通唐始设水驿,曰大通水驿。清末民初,大通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大士阁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在《九华山志》“九华山东南第一天台胜景全图”中,被列为九华一景,又被称为“九华山头天门”。大钟楼,属创建于1872年天主公教会的遗留建筑,由芜湖洋码头总堂创办。它与大士阁遥相呼应,见证着东西方文化的变汇融合,成为一大特色人文景观。“太阳岛”三面临江,自大堤向南依次为牧草1000亩,意杨林1000亩和金沙滩1500亩。岛内九丫神树、草原牧歌、红花碧海、翠鸟晓晨、江滩沙浴、江豚戏浪、风堤唱晚、绿洲春满等“八景”风光如画,闻名遐迩。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又称白鳍豚养护场,坐落在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其主要任务是保护长江中下游(三江口至荻港江段)现存的国家一、二级水生珍稀动物。特色文化铜陵白姜
铜陵产姜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是铜陵“八宝”之一,在北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它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的特色闻名海内外,铜陵白姜属食、药两用型而堪称“中华白姜”。2009年,铜陵白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月三”庙会自唐代形成,依托顺安,伴随着铜采冶业相融共生,凝聚着铜陵地区一千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基本形态,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传奇,体现了多彩的文化特征,是铜陵独特的区域文化现象。
因产于顺安镇而得名,始制于唐代末年。采用优质面粉、精细白糖、纯黑芝麻,配以适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饼等精制而成。特点是松柔甜润、成条不散。
大通茶干,生产于明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大通是通往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必经之路,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由此而传承百年。米粉粑粑
竹马灯是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8年税务稽查风险防范及企业应对策略
- 2024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考试题库大全(含真题、典型题)
- 2025版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协议离婚书模板电子文档传输合同4篇
- 病虫害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性研究
- 二零二五版跨区域办事处员工劳动合同2篇
- 2025年人才弹性员工派遣合同
- 前台聘用合同
- 房地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评估
- 2025年人员招聘合同
- 2024 年湖南公务员行测真题(A 类)
- 2025贵州贵阳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和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断裂力学模型:断裂力学实验技术教程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 PDCA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黑色素的合成与美白产品的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