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2/5/20231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章经络总论1.经络的概念2.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3.经络系统的组成4.经络的生理功能(作用)5.经络的病理变化6.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2/5/20232第一临床医学院1经络的概念
1.1经络概念的起源
脉(经)→经脉→经络1.2经络概念的内容内涵: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外延: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2/5/20233第一临床医学院经:指经脉,有纵丝、路径之义,为经络系统的主干,纵行的,分布在人体一定部位,分布较深,深入体内与脏腑相联系。络:指络脉,有网络之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横、斜行的,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分布较浅,多散布在体表,联系经筋和皮部。2/5/20234第一临床医学院2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1经络系统的定义经脉和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2.2经络学说的定义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2/5/20235第一临床医学院2.3经络学说的形成形成的途径:①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②腧穴疗效的总结;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④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形成过程:①先穴后经说;②先经后穴说;③经穴孤立发现说。形成的标志:战国时代《黄帝内经》的完成。2/5/20236第一临床医学院3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2/5/20237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8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9第一临床医学院3.1十二经脉
含义: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称“十二正经”。命名: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个部分组成。2/5/202310第一临床医学院体表分布规律: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与六脏相配的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按中医自然体位,手足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在四肢的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其排列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图2/5/202311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12第一临床医学院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等等;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衔接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络属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2/5/202313第一临床医学院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系:十二经脉除与脏腑相属络外,尚与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相联络。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2/5/202314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15第一临床医学院
交接: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过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2/5/202316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17第一临床医学院气血循环流注: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所以就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流注次序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作用:主要是联系脏腑、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2/5/202318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19第一临床医学院3.2奇经八脉
含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命名:2/5/202320第一临床医学院特点:①不隶属于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但与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②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独立的腧穴外,其它六条经脉本身无腧穴,只是寄于十二正经中;③循行错纵于十二经脉之间,与正经在多处交会。作用: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2/5/202321第一临床医学院循行及作用特点:①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阴脉之海”。②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阳脉之海”。③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④带脉:约束纵行躯干诸条经脉。⑤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里。⑦阴跷脉。⑧阳跷脉:阴阳跷脉主持阴静阳动,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2/5/202322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23第一临床医学院十四经: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其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2/5/202324第一临床医学院3.3十五络脉
含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和任、督两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布特点:作用:应用:①络脉诊断;②原络配穴法;③刺络法。2/5/202325第一临床医学院3.4十二经别
含义: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分布特点:作用:应用:手足三阴经穴可治头面、五官疾病,如太渊、列缺治偏头痛,太溪、照海治牙痛、喉病。2/5/202326第一临床医学院3.5十二经筋
含义: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分布特点:作用:应用:①病候:运动系统疾病;②治疗:以痛为腧。火针、分刺(刺肌肉)、恢刺(刺肌腱)、关刺(刺关节肌腱)。2/5/202327第一临床医学院3.6十二皮部含义: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分布特点:作用:应用:①诊断:经络诊察;②治疗:腕踝针、皮内针、皮肤针、药物敷贴、毛刺、半刺。2/5/202328第一临床医学院4经络的生理功能(作用)4.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4.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4.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4传导感应,协调阴阳2/5/202329第一临床医学院5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候皮毛→孙脉→络脉→经脉→脏腑;脏腑→经脉→络脉→孙脉→皮毛。2/5/202330第一临床医学院6.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6.1说明病理变化
因为经络有传注病邪、反映病候的病理变化特点,故临床上可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按压与穴位测定等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2/5/202331第一临床医学院6.2指导辨证归经依部归经:依症辨经:经络诊察:①循经诊察法;②经络电测定法;③经络知热感度测定法;④扪穴诊病法。药物归经:2/5/202332第一临床医学院6.3指导针灸治疗
循经取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皮部取穴:皮肤针,皮内针,腕踝针,穴位敷贴。络脉取穴:皮肤针,三棱针。经筋取穴:以痛为输。按时取穴: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6.4指导气功保健2/5/202333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章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2.腧穴的起源与发展3.腧穴的分类4.腧穴的命名5.腧穴的标准化6.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7.特定穴8.腧穴的定位方法2/5/202334第一临床医学院1腧穴的概念1.1腧穴的别称
1.2腧穴的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人体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1.3
腧、输、俞的区别1.4
腧穴与经络脏腑的关系2/5/202335第一临床医学院2腧穴的起源与发展2.1腧穴的起源2.2腧穴的发展无定名无定位→定名定位→系统分类
秦汉 《黄帝内经》 160穴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49穴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穴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356穴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361穴2/5/202336第一临床医学院3腧穴的分类3.1十四经穴(acupointsoffourteenmeridian)
简称“经穴”。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共361个(单穴52个,双穴309个)。3.2经外奇穴(extrapoints)
又称“奇穴”。有一定名称、明确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常用40多个。2/5/202337第一临床医学院3.3阿是穴(Ashipoints)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无固定名称、无固定位置、无归经,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舒适感、热感、酸楚、麻窜、皮下结节、凹陷、松弛、皮肤及温度、电阻、红外显示、体表冷光变异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2/5/202338第一临床医学院4腧穴的命名4.1依据所在部位
腕骨、乳根。4.2根据治疗作用
光明、水道。4.3利用天体地貌
水沟、日月。4.4参照动植物名称
犊鼻、攒竹。4.5借助建筑物名称
神阙、库房。4.6结合中医学理论
三阴交、血海。2/5/202339第一临床医学院5腧穴的标准化5.1腧穴名称的标准化
中文名、汉语拼音、标准代号。如手太阴肺经尺泽,Chǐzé,LU5。5.2腧穴部位的标准化
GB12346-90《经穴部位》。如曲池,原定位(五版):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标准化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2/5/202340第一临床医学院6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6.1腧穴的作用
输注气血反映病证协助诊断①扪穴诊病②测穴诊病
防治疾病2/5/202341第一临床医学院
6.2腧穴的主治特点近治作用(localandnearbytherapeuticeffect)指一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与邻近组织、脏器的病证。如耳区穴治耳病。远治作用(remotetherapeuticeffect)指十四经所属腧穴除具有近治作用外,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远隔部位的组织、脏器及经脉病证。此外,十二经脉中的腧穴,还能治疗相表里经脉与手足同名经脉,及其相关经脉远隔部位的疾患。如合谷不但治手腕病,还可治头面病及发热。2/5/202342第一临床医学院特殊作用(specialtherapeuticeffect)
A.双相作用指双向调整作用,即当人体处于不同功能状态时,针刺腧穴可有良性调整作用。如天枢既可止泻,又可通便,内关调整心率,足三里调整胃肠蠕动等。
B.特异作用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即不同经脉腧穴其主治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同一经脉不同的腧穴,其主治作用亦具有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胆囊穴对胆囊运动的影响等。2/5/202343第一临床医学院6.3腧穴的主治规律本经腧穴治疗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腧穴能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分经主治规律
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分部主治规律
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2/5/202344第一临床医学院
本经特点二经相同三经相同手太阴经肺、喉病胸部病手厥阴经心、胃病神志病手少阴经心病
本经特点二经相同三经相同手阳明经前头、鼻、口、齿病咽喉病,热病手少阳经侧头、胁肋病目病、耳病手太阳经后头、肩胛病,神志病2/5/202345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经特点三经相同足太阴经脾胃病前阴病,妇科病足厥阴经肝病足少阴经肾病,肺病,咽喉病
本经特点二脉相同任脉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本经特点三经相同足阳明经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眼病,神志病,热病足少阳经侧头、耳病、胁肋病足太阳经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2/5/202346第一临床医学院7特定穴7.1特定穴(specificpoints)的定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7.2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五输穴(fiveShupoints)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Jing-wellpoint)、荥(Xing-springpoint)、输(Shu-streampoint)、经(Jing-riverpoint)、合(He-seapoint)穴。共60个。
2/5/202347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第一临床医学院48阴经五输穴表
2/5/202348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第一临床医学院49阳经五输穴表2/5/202349第一临床医学院原穴(Yuan-primarypoint)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共12个。络穴(Luo-connectingpoint)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的腧穴。共15个。2/5/202350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第一临床医学院51十二经原穴与十五络穴表
2/5/202351第一临床医学院郄穴(Xi-cleftpoint)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共16个。2/5/202352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第一临床医学院53十六经脉郄穴表
2/5/202353第一临床医学院背俞穴(beckShupoint)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募穴(frontMupoint)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共12个。2/5/202354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第一临床医学院55十二脏腑背俞穴和募穴表
2/5/202355第一临床医学院下合穴(lowerHe-seapoint)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共6个。
下合穴表2/5/202356第一临床医学院八会穴(eightinfluentialpoints)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
八会穴表
2/5/202357第一临床医学院八脉交会穴(eightconfluentpoints)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2/5/202358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第一临床医学院59八脉交会穴配伍及主治穴名所属经脉所通经脉主治范围公孙足太阴脾经冲脉心、胸、胃病症内关手厥阴心包经阴维脉足临泣足少阳胆经带脉目外眦、耳、侧头、颈肩、胸胁病症外关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后溪手太阳小肠经督脉目内眦、耳、头项、肩胛、腰背病症申脉足太阳膀胱经阳跷脉列缺手太阴肺经任脉肺系、咽喉、胸膈病症照海足少阴肾经阴跷脉2/5/202359第一临床医学院交会穴(crossingpoint)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共100个左右。
如:三阴交、关元等。2/5/202360第一临床医学院8腧穴的定位方法8.1骨度分寸定位法(acupoint-locatedmethodbyboneproportionalCun)
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的位置的方法。2/5/202361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62第一临床医学院2/5/202363第一临床医学院常用骨度表
部位起止点折量分寸度量法说
明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如前发际不明,从眉心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前额两发角之间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横用于量头部得横寸9寸横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歧骨至脐中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9寸直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6寸(天突穴至璇玑穴可作1寸,璇玑穴至中庭穴,各穴间可作1.6寸计算)8寸直5寸直两乳头之间横骨(耻骨)长8寸横胸腹部取穴横寸,可根据两乳头间得距离折量,女性可用锁骨中线代替横骨长度为少腹得腹股沟毛际部横量得标志8寸横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直背腰部腧穴以脊椎棘突作为标志作定位得依据身侧部腋以下至季胁季胁以下至髀枢12寸直季胁指第11肋端髀枢指股骨大转子9寸直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肘横纹至腕横纹9寸直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得骨度分寸12寸直下肢部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18寸直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13寸直髀枢至膝中膝中至外踝尖外踝尖至足底19寸直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臀横纹至膝中,可作14寸折量。膝中的水平线,前平膝盖下缘,后平膝弯横纹,屈膝时可平犊鼻穴16寸直3寸直2/5/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片机测控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伐木设备出租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精装修住房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口导弹合同范本
- 商业街开业活动
- 培训机构转介绍数据
- 中医针灸学基础培训课件
- 《餐饮服务与管理》高教版(第二版)5.3宴会准备工作单元练习卷(解析版)
- 分子诊断与肿瘤靶向治疗
- 2024产后出血观察和护理
- 幼儿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策略课件
- 拟钙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简介
- 【2023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论文)2800字】
- 村卫生室2023年度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智慧校园建设三年规划
- 阴阳五行学说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全面版【PPT课件】
- 测定总糖原始记录
- 北京科技大学EMC-VNX5300实施文档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高一女生青春期教育讲座
- 护士执业注册健康体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