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安全管理讲义_第1页
气瓶安全管理讲义_第2页
气瓶安全管理讲义_第3页
气瓶安全管理讲义_第4页
气瓶安全管理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瓶安全管理

(1)引言(2)气瓶的特点(3)气瓶的分类(4)气瓶的安全使用(1)引言定义—贮装和运输压力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容积:o.4~3000L

气桶V=200~1000L气瓶V≤200L压力:1.0MPa≤P≤30MPa介质:压缩(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温度:-40℃~60℃应用:无固定使用地点、无专责操作人员

有限容积、移动环境、压力随温度变化

容易发生事故(2)气瓶的结构特点

a、容积较小:V=0.7~450Lb、高度适中:H≤2Mc、具有凹底或立放底座圈d、一个进出接口

(3)气瓶的分类

—按气体分类1、永久(压缩)气体气瓶tc<-10℃——单一气相(较高压力充装,提高单位容积充气量)

PN:15MPa、20MPa、30MPa[P]=1.2PN氧气(-118℃)、氮气(-147℃)、氢气(-239℃)、空气、一氧化碳、甲烷、氩气等2、溶解气体气瓶:乙炔(溶剂:丙酮)

<3MPaPN:液化气体的气瓶,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3)气瓶的分类

—按气体分类3、液化气体气瓶tc≥-10℃

a、高压液化气体气瓶低临界温度液化气体(气液两相→全部气相):-10℃≤tc≤70℃二氧化碳(+31℃)、乙烯(+12℃)、乙烷等

PN:30MPa、20MPa、15MPa、12.5MPa、8MPa

[P]=PN(60℃气体压力)(3)气瓶的分类

—按气体分类b、低压液化气体气瓶高临界温度液化气体(气液两相):tc>70℃氨(+132℃)、氯(+144℃)、丙烷、丁烷、丁烯、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等PN:5MPa、3MPa、2MPa、1MPa[P]=PN≤60℃饱和蒸汽压力(3)气瓶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焊接气瓶(焊接容器)——低压液化气瓶(≤5MPa,10-1000L)无缝气瓶(≥8MPa,0.4-80L)——永久气体、高压液化气瓶无缝管制冲压拉拔制缠绕玻璃纤维气瓶(1-10L,15-30MPa)(4)气瓶的安全使用1、气瓶事故和原因A、爆炸

物理爆炸—a、超气瓶许用压力

永久气体:充装压力过大

例如:遇热升温超压:0.01MPa/2℃

液化气体:过量或满量充装例如:任意提高充装系数计量衡器失准

(4)气瓶的安全使用

例如:液氯气瓶=415L(1.25kg/L)—高临界液化气

或满量后遇热升温超压:例如满瓶液氯10℃升高到20℃压力增大9.5MPa(4)气瓶的安全使用

b、机械因素

腐蚀机械损伤(振动、撞击等)制造缺陷等

化学爆炸:

油脂进入氧气瓶反应物质混入气瓶——错装、混装等B、燃烧(4)气瓶的安全使用

2、充装量规定A、永久气体最大充装量原则:保证瓶内的气体压力,在20℃下不超过其公称工作压力;气体温度升到60℃时的压力不超过气瓶的许用压力。它决定于气瓶充装终了的压力和充装温度。P≤[P0]TZ/[T0]Z0例如:若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为15MPa,许用压力为18MPa(=1.2倍公称工作压力)。当氧气充装终了温度为20℃时,则最高充装压力为15.1MPa,当氧气充装终了温度为50℃时,则最高充装压力为17.2MPa,(4)气瓶的安全使用

2、充装量规定B、高压液化气体(液态充装,气液并存至单气相)原则:保证瓶内的液化气体全部汽化后,在气体温度升到60℃时的压力不超过气瓶的许用压力。即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单位容积的装入质量)不大于气瓶许用压力[P](=公称压力)和最高使用温度[T](60℃)下的密度。Fd≤1/v=[P]M/ZR[T]例如:乙烯[P]=12.5MPa,Fd=0.24kg/L。二氧化碳[P]=15.0MPa,Fd=0.6kg/L(4)气瓶的安全管理

2、充装量规定C、低压液化气体(液态充装、气液两相始终共存)原则:保证瓶内的液化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60℃)下不会被液体充满。即液化气体的充装系数不大于所装介质在最高使用温度下的液相密度(≤97%ρ333)。此时保证在最高使用温度(60℃)时气瓶仍有3%的气相空间,其中压力不会超过液化气体60℃下的饱和蒸汽压。Fd≤0.97ρ333例如:二氧化碳

Fd≤0.6kg/L氨气Fd≤0.53kg/L(4)气瓶的安全使用

3、安全充装A、充装前期检查系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气瓶材质、结构形式和标记与介质相符剩余压力或气体量气瓶机械损伤气瓶安全附件(剧毒介质和民用液化气气瓶不安装安全附件)氧气瓶严禁沾染油脂(4)气瓶的安全使用

3、安全充装B、充装时的注意事项严格控制气体纯度:如易燃气体中的氧含量(<4%),氢气中的氧含量(<0.5%)等计测仪表(压力表)或称重衡器保持正确:严禁过量充装(注意余量状况)监视密封和异常温升状况

(4)气瓶的安全使用

4、使用和维护贮存(防热、防火、防湿、通风)运输(防止振动或冲击、避免爆晒)使用专瓶专用防止受热升温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缓慢开阀、严禁敲击、不沾油脂、严防混用、留有余气、保持密封、安全附件完好等)加强维护(标识清晰、定期检验、预防腐蚀等)事故案例-混装1988.8.29四川成都市某县制氧厂事故:充氧时两气瓶爆炸原因:一只气瓶3月前曾充装过氢气,未经检查充装压力为13MPa关阀时引燃爆炸。后果:死2、伤1、200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