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1种群与群落[必备知识·讲练]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1)种群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微提醒: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②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③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该特征还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④没有性别分化的生物种群不具有性别比例特征,封闭的海岛上的生物种群不具有迁入出率特征。(2)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微点拨:①图1中,当种群数量为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②图1中,t1之前,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的原因是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③图2中t2和t4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图1中的K/2值,t3和t5对应的是K值。④图3中的C′点对应的是图2中的t2和t4点,C点对应的是图2中的t3和t5点。⑤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基础自测1(2023·漳州调研)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B.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做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重捕,估算结果与实际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C.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的个体数D.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A正确;每条鱼捕获的概率相等,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捕获的鱼中,大鱼和小鱼的比例与其生存环境中的比例相同,因此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做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捕鱼,估算结果与实际值无明显差异,B正确;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C错误;我国实施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调整年龄结构,以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D正确。[答案]C基础自测2(2023·东北四市模拟)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在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其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降低D.每天定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解析]如果某些个体被淘汰,该个体所携带的某些特殊基因也消失,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种群密度增大,种群中的个体被传染病感染的概率会增加,B正确;在“S”型增长曲线中,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每天定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D正确。[答案]C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1)“比较法”界定种间关系微点拨: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为互利共生关系。②寄生关系中寄主数量会减少,但一般不至于灭亡。③竞争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竞争实力相差悬殊,表现出“你死我活”的结果,该过程中竞争强弱表现是弱—强—弱;另一种是竞争实力相当,表现出“相互抑制”的交替变化。④捕食关系在数量上呈现出“先升先降,后升后降”的不同步性变化。先升先降者为食物,后升后降者为天敌。(2)界定群落的两种结构微点拨:①垂直分布≠垂直结构: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②“同一物种”的高矮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即“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③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取决于植物的分层。(3)从“4”个角度快速界定初生演替(“初”)与次生演替(“次”)微点拨:①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苔藓等。②演替的起点为判断演替类型的关键。③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但人类的活动不一定改变演替的“方向”。基础自测3(2023·山东卷)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解析]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06个,在K/2×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A正确;混合培养时,在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接近K值,而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此时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是种内斗争,B错误;由图中曲线可知,乙藻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图中混合培养时,甲、乙两种藻起始数量相同,到10~12天时甲藻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而乙藻接近灭绝,可知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D正确。[答案]B基础自测4(2023·浙江卷)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解析]在被毁灭基质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结构会发生变化,B错误;该演替是由人为弃耕引发的,C正确;弃耕后的土壤基质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D正确。[答案]B3.生态调查汇总及其盘点“误差”原因(1)汇总生态调查方法(2)盘点种群密度调查“误差”原因点拨:①蚜虫、跳蝻等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适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②四川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可采用逐个计数法。基础自测5(2023·全国卷Ⅰ)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解析]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数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项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数目越多,丰富度越高,B项正确;题述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2等,无机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C项正确;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被绿色植物等利用从而进入生物群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项正确。[答案]A基础自测6(2023·山东模拟)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准确B.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C.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计数D.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冷光灯照射[解析]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为确保结果精确应随机取样,A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然后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用显微镜计数,C错误;诱虫器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光、避高温等特性,所以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要开灯但不是冷光灯,D错误。[答案]A基础自测7(2023·广东联考)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①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③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④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再次捕捉时被标记个体比例偏小,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①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相邻两边上的酵母菌需要统计,只统计方格内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②正确;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③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的特性,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进入诱虫器中的小动物数量偏少,计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④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答案]C[关键能力·培优]运用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串联种群和群落[构建概念模型][素养题型检测]题型一围绕种群的特征,考查分析判断能力1.(2023·全国卷Ⅰ)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解析]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A正确;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可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由曲线可知,a组中细菌甲在23h前,数量增长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C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在培养的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且图中a、c曲线在早期重合,也可说明早期可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答案]D2.(2023·海南卷)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马铃薯培养液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解析]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需的有机物全部来自马铃薯培养液,A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需要借助显微镜,B正确;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其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同,由于是充分混匀的,故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相同,C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答案]C题型二围绕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23·唐山检测)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解析]由图可知:在第1~第4年之间λ=,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前4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第4年到第5年间λ减小,但仍然大于1,则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B错误;第5年到第9年间λ=1,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从第11年到第12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12年后λ>1,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第13年该种群的数量要比第5年的少,D错误。[答案]C4.(2023·新乡模拟)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査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m1与m3的比值为1∶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B.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解析]据图可知,E点种群的数量是m1,由于m1与m3的比值为1∶2,类似于“S”型曲线的K/2所对应的位点,因此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A正确;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后种群数量变为m1,由于此时增长速率较快,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B正确;去除部分其他鱼类,由于减少了竞争,鲤鱼的K值会大于m3,C错误;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E点后逐渐减小,D正确。[答案]C科学思维之模型和建模——种群“增长速率”、“增长率”“λ值”与“K值确认”(1)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Nt-N0)/N0(无单位)。“J”型曲线增长率为恒定值,“S”型曲线增长率为“逐渐下降”。(2)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t-N0)/t(有单位,如个/年)。“J”型曲线增长速率一直上升,也呈“J”型,“S”型曲线增长速率呈“钟型”。图示如下:(3)对“λ”的理解“J”型曲线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代表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而不是增长率。当λ>1时,种群数量增大;λ>1且恒定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当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减小。如下图所示:(4)K值确认:K值即“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环境中种群数量往往在K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题型三围绕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查综合分析能力5.(2023·全国卷Ⅱ)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理解与实施》课件
- 《盾构施工测量培训》课件
- 《员工安全教育讲义》课件
- 《测序技术介绍》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选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员管理篇】
- 《客服分析报告会》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DZ/T 0462.1-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1部分:煤(正式版)
- DLT 265-2012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现场试验导则
- 手术室护理年终总结
- 职业生涯规划班会课教案设计
- 微观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277-2024 甲醇制烯烃(MTO)级甲醇
- 注射用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3年1月广东省自考00634广告策划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中国绿色建筑现状与未来展望
-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超声检查医疗纠纷的防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