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科学考察_第1页
明代的科学考察_第2页
明代的科学考察_第3页
明代的科学考察_第4页
明代的科学考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的科学考察之旅一、郑和扬帆海上,七下西洋二、王士性的名山大川之游三、徐霞客的名山大川之游四、向山水求知问学成为一种风气

明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建设的发展,长城的大规模修建,为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明成祖曾于永乐三年(1045)至宣德八年(1433)命郑和等组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后期朝廷部分地开放海禁,私人出海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为旅游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条件。

同时,明朝君主集权政治的确立、八股取士的强化,虽束缚了士人思想的自由发展,但当时的士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于是,在从政危殆的情况下,士人们愤而弃官,谢职归田,无意仕途,专心于学,寄情志于山水,或问奇,或求知,或求乐。

此外,从明朝中叶起,一些学者开始注意探索自然和从事科技活动,并逐步形成一种风气,一变过去那种侈谈理性、不无实际的学风,使不少旅游活动与实地考察、调查、科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士性的《五岳游草》、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成果。

一、郑和扬帆海上,七下西洋

1402年6月,明成祖在南京登基时,一方面重申海禁,另一方面决意积极开展官方贸易。为此,他不惜倾注巨大财力,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的29年中,曾下令郑和、王景弘组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郑和等人获得了七次出海游历的机会。郑和(1371---1435),本性马,小字三保(宝),回族,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先世为西域人,后随元军迁入昆阳。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击败盘踞云南的元梁王,12岁的郑和可能在这时被明军俘虏,带回南京,被阉为太监,并赐于燕王朱棣作侍童。郑和留心学习,又博辩机敏,长于智谋。后来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深得明成祖赏识,1404年正月初一赐姓郑,升为太监首领,第二年即将下西洋任务交给郑和。

西洋,在明代以前指南海以西,包括印度洋在内以及远至非洲东部的海域和沿海各地。跟随郑和远航的有通晓阿拉伯语的马欢、费信、巩珍、哈三、郭崇礼等;都指挥、千户、百户和旗校、勇士、力士等大批将士;负责军需的户部郎中;处理对外礼仪的鸿胪寺序班‘懂得天文的阴阳官;管医疗的医官、医士,以及船工、买办、书手等等。每次下西洋的船只多少不等,少者五六十艘,多者达数百艘。航海人员除凭经验,夜观星斗,昼看太阳以测方位外,阴雨天则使用罗盘指南针,保证了正确的航行方向。

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为江苏太仓刘家港。一般来说,郑和船队离刘家港入东海,至福建长乐港等候风汛,再由五虎门(福建闽江口),扬帆穿越台湾海峡进入南海,约经10个昼夜达于占城(越南南部)。在此作短暂停留后,经瓜哇、苏门答腊,来到满剌加(马六甲),以此为中转站,然后再驶往西洋各地。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1405-1407年):

1405年7月,由317艘船只、近2.8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满载着丝绸、瓷器和香料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程,驶向东南亚、南亚。这支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远洋船队,在马六甲海峡击败了为害一方的海盗后,最终抵达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和印度。郑和船队第一次来到占城时,其酋长:“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转,奏贡方物。”满剌加控制着马六甲海峡,使古代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咽喉。明成祖继位后曾派尹庆到满剌加、古里等国亲和。因此,满剌加国王闻郑和船队到港,亲率大臣迎接,并大力支持郑和远航,准其在此建立“官厂”和下西洋的中转站。回国时,分派去各国访问或贸易的船只均来此聚齐整队,等候五月中旬的西南信风一起返航。满剌加国王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曾26次遣使来中国。为此,明朝专门设立接待满剌加的通事,并优待该国使臣。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终点站是古里(印度半岛西南端的卡里卡特)。古里是当时中国、瓜哇、锡兰(斯里兰卡)等商人往来汇集之地。郑和到达古里后,递交国书和互赠礼物,并刻石立碑留念。古里国王赠给明成祖一条用50两赤金抽丝制成并镶有各种珍宝的宝带,郑和等人在此见到了买卖双方用摸手议价贸易的传统和用掰手指和脚趾来计算的方法。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来到印度半岛西南的柯枝国(今可钦)。柯枝在唐宋时就与中国通好,明永乐帝即位后,中官尹庆也曾来此访问,并请求明帝赐王印,封其国中之大山。这次郑和带来了王印和永乐帝亲撰的“镇国之山”碑文。

通晓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曾4次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字公晓,江苏昆山人),对各国风土人情、物产贸易等颇为留意。在《星槎胜览》一书中详细记述这里等级森严的制度:人分五等,木瓜地位最低,只能住在海边的矮房子里,屋檐不得超过一米;上衣不准过脐,下衣不准过膝盖,遇见上等人必须跪在地上;不许经商,只能以打鱼、砍柴和被雇佣做重活为生。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随行翻译除费信外,还有马欢。马欢字宗道,会稽人,信奉伊斯兰教,通晓阿拉伯语。此后第五、第七次出海均随行,著有《瀛涯胜览》,详细记录了各国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风俗习惯,以及酋长起居、迎接礼节等。郑和这次归国,随他来到中国的约有19个国家的使臣。他们在南京观光游览,给南京大街小巷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和热闹的场景。三下西洋,打通了中国至印度半岛的航路,与东南亚、南亚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出访波斯湾各国,永乐帝命郑和横渡印度洋四下西洋。

郑和第四次航行首次绕过印度半岛,穿越阿拉伯海,到达了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霍尔木兹,今属伊朗),受到国王隆重而热烈的欢迎,产生了极大反响。使团也饱览了伊斯兰教异国的风光。估计有18个国家派遣使臣来华朝贡,进一步扩大了明朝在海外的影响。回航时,途经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群岛)。

据马欢、巩珍说,这里除八大溜(岛屿)外,还有小溜三千余处,即我国文献中所谓的“弱水三千”。溜山是锡兰西南海中的美丽岛国,在古代就曾吸引众多游人。

郑和第五次奉命下西洋,船队来到阿拉伯半岛各国访问。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红海口的阿丹国,国王率大臣与海边亲迎郑和使团,还赠送了麒麟(长颈鹿)、狮子、鸵鸟、羚羊、斑马和珍珠、宝石等。离开阿丹,船队来到非洲东岸的剌撒。当时东海岸还是一片热带原始森林和草原,尤其是赤道非洲以南,还从未有商船来过。郑和这次沿非洲东海岸南下至麻林(肯尼亚),然后穿过莫桑比克海峡绕道马达加斯加岛南端返航。随船队来中国访问观光的有16个国家的使臣。

其中,菲律宾西南部苏禄岛上的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剌、西王、峒王等,率340余人大型使团来明朝观光。抵北京后,游京城,等西山,往天坛祈年殿祈告苏禄国繁荣昌盛,参观游览将近一月。东王又率团去山东德州游览,不幸病逝于当地,其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等留德州守墓,令授明朝俸禄,直至死后陪葬于东王墓侧。清雍正年间,苏禄国王继续来中国访问,并申请东王第八代子孙加入中国籍。

16国使臣回国时,明成祖特遣郑和与另一位太监洪保率队护送,遂形成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再次来到非洲东海岸访问。

郑和最后一次远航与第六次相隔六年,时明成祖已死。明宣宗继位后,为恢复与各国的关系,振兴海外贸易,遂派郑和七下西洋。这次随行的有费信、马欢和巩珍。巩珍,号素养生,南京人,回国后著《西洋番国志》。这次所历国家和地区是历次中最多、最广的一次,几乎走遍了南海和北印度洋沿岸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沿海和非洲东岸的国家。此行也标志着明朝航海黄金时代和郑和生命的终结——据推测,郑和卒于返航途中,并被葬于大海。郑和使团来到古里时,正值古里派人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郑和遂派马欢等七人同行,他们第一次目睹了麦加朝圣的盛况和信徒的虔诚。朝圣后又怀着崇敬的心情,游览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清真寺、圣石、尖顶的高塔。

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远播中国文化,成为打通中国到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及非洲航路的第一人。郑和一行远航、考察、贸易,先后游历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和风景名胜,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不论在航海史、外交史和旅游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王士性的名山大川之游

王士性(1546—1598),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万历五年(公元1577)进士。他比徐霞客大41岁,也是一位卓越的旅行家。

王士性喜游历,宦迹所至,几遍全国。他不仅游踪广,而且著述颇丰,有《五岳游草》、《广游记》(又名《广游志》)、《广志绎》等。王士性在著作中涉及地理、文化、农业、城市、历史、旅游、民族、军事等内容,是他通过旅游考察、研究获得的成果,其中包含不少真知灼见。

他细致地游览考察,认真研究自然现象,常能得出科学结论。例如他对贵州石灰岩岩洞及地下河观察得很仔细:“贵州多洞壑,水皆穿山而过,则山之空洞可知。如清平十里云溪洞,水从平越会百里而来,又从地道潜复流云溪洞尽处,水声汤汤如溪流。”又说到“普安碧云洞为一州之壑,州之水无涓滴不趋洞中者,乃洞底有地道,隔山而出”。对地下水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

王士性初任河南确山县令时,有机会游览了嵩山。后擢升为礼部给事中,游泰山、华山、恒山。任广东藩台幕僚时,游衡山。此后,王士性遍历各地名山,游经10州(省)。每游必绘图作诗。

《五岳游草》(即《广游记》)是作者游历天下名山的作品,共12卷。其卷一为五岳之游,卷二为大河南北游,卷三位吴地游,卷四为越地游,卷五为蜀地游,卷六为楚地游,卷七为滇越游,卷八、九、十为诗作卷,卷十一、十二为各种杂记。

作者亲历其境,娓娓道来,给人如身临其境之感。他善于用亘、抱、限、界、租、臂、环、蹲、经、纬、贯、辅、峙、起等字眼,都给人一种动感。例如,书中讲晋“出都门以西,则晋中太行数千里亘其东,洪河(大河,指黄河)抱其西,沙漠限其北,自然一省会也”。讲到秦,“河流与潼关界其东,剑阁、梁山租其南,诸番臂其西北,左渭右汉,终南为宗,亦自然一省会也”。讲到蜀,“层峦叠嶂,环以四周;沃野千里,蹲其中服;岷江为经,众水纬之,咸从三峡一线而出,亦自然一省会也”。

在游览中,王士性认真研究了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的关系。“中原片土莽荡,数千里无山,不得不强画野以径界之。故睢、陈以东,凤、泗而北,兖、济以南,人情土俗,不甚差殊”。而两浙兼有吴越,“土地山川风物迥乎不侔”。“浙西泽国无山,俗靡而巧近苏常”,因其地和吴连在一起。“浙东负山枕海,其俗朴”,因它本和瓯越属于一体。万历二十五年(1579),王士性著成《广志绎》6卷,对全国各地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作了描述和研究。他通过对浙东地区地理环境、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考察,认为地理条件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和人们的习俗气质。

他将浙东地区分为三民:“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金、衢、严、处,丘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为海滨之民。三民各自为俗,泽国之民,舟楫为居,闾阎易于富贵,俗尚奢侈,缙绅气势大而众庶小;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喜习俭素,然豪民颇负气,聚党与而傲缙绅;海滨之民,餐风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闾阎与缙绅相安,官民得贵贱之中,俗尚居奢俭之半”。

三、徐霞客的名山大川之游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县马镇乡南暘岐村人,系明朝末年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好学深思、博览群书,对柳宗元深怀崇敬,并接受了前辈李贽、徐光启和同辈黄道周、方以智的影响,以黄道周为“生死不易”的知己。

徐霞客自谓“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限耶!”(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决心不应科举,不入仕途,毅然冲破封建传统的藩篱,走出书斋,到大自然中“寻源探脉”,“披奇抉奥”,“问奇于名山大川”。

徐霞客从22岁(1609)时,带着老母特制的“远游冠”,开始“周览名山大川,以扩大心胸,增广见闻”,直到他56岁(1640),即逝世前一年止。东渡普陀,南涉闽粤,北历燕冀,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高原的腾冲,足迹踏遍当时两京十三省,行程45000公里。

他不避风霜雨雪,不畏艰难险阻,“高而为鸟,险而为猿”,跋山涉水,四海为家,34年如一日。旅途中曾五次遇盗,四次绝粮,但从未稍移其志。他白天攀险峰,涉危涧,晚上不顾疲劳,记录和总结当日见闻。即使露宿荒野、栖身荆莽,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从不间断。据《徐霞客游记》,他22岁至51岁前的旅行,主要是登名山、寻胜迹,偏重于搜奇览胜。举凡泰山、盘山、燕山、恒山、普陀山、洛迦山、天台山、雁荡山、黄山、武夷山、庐山、仙霞岭、嵩山、华山、五台山等,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51岁后的3年中,以考察探索自然地理为主要目的。行程范围广及南方各地,而以西南为重点。无论山川、气候、城邑、风土、民情、民族关系以及地貌、岩洞、泉水、动植物、矿产等,均在其考察之列,但以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为主。

为了进行实地考察调查,他从来都是徒步跋涉,间或乘船,绝少骑马。同游者惟“一僧一仆”。晚年远游西南,唯一的旅伴静闻和尚病逝途中。徐霞客按静闻遗嘱,将其遗骨一直背负至云南鸡足山埋葬。

徐霞客一生曾二游天台山和雁荡山,三下福建。在雁荡山冒着几乎葬身壑底的危险,几次爬上顶峰,终于弄清了大龙湫与雁湖的位置和关系。在楚南,为寻找三分石分水岭,晚上露宿九疑山头,在风雨中熬过了饥寒交迫的黑夜。天一亮又去寻找,终于找到三分石分水岭,纠正了潇、岿、洈水出两广的错误。1639年暮春,徐霞客横贯云南到达腾冲,这是他生平最远最险的一次旅行。在这里的打鹰山上游观了我国17世纪初一次火山爆发后留下的赭红色蜂房状浮石。徐霞客以毕生心血远游,锲而不舍,考察山川奥秘,描绘山川之美,深受后人敬仰。清学者潘来在《徐霞客游记·序》中说,他置生死于不顾“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称赞《徐霞客游记》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英国李约瑟博士曾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探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四、向山水求知问学成为一种风气

明代末期,许多学者看到政治腐败,吏治日下,纷纷放弃“科举之路”,提倡“经世致用”,从书本的禁锢中走出来,走向大自然,寓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于实地考察及旅游。

明代著名医学家、书画家王履(1332~?字安道,江苏昆山人),50岁去攀游华山天险,临摹山水胜景境。通过实地游览、临摹和探索,使他深深悟到“画不神于所仿而神于所遇”的道理,即实地实物临摹的重要性。

他在《宿玉女峰记》中写道:“余学画三十年,不过纸绢者辗转相成指为某家数,某家数,以剽其一二,以袭夫画者之名。安知纸绢之外,其神化有如此者!始吾笔墨不足以尽其形,丹碧不足以尽其色,亦非纸绢相承之故吾矣?”

王履从亲临造化的感受中,领悟到真正的创造者,不在“仿”,而在“去故而就新”,深入自然,游览山川,去观察和体验。他由此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精辟名言,继承、发展了隋朝“心师造化”、唐朝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代画论中朴素唯物的认识观。

吴门画派的始祖沈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等人的艺术成就,都与其亲临仿画自然山水分不开。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二年(1499),北上会试,因牵涉科场舞弊案下狱。罢黜为吏,寅耻不就。归里后治圃舍北桃花坞,并效司马迁周游名山大川,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山,以及洞庭、彭蠡诸湖。故其作品多记游和题画诗歌,善以画境构思诗歌,而所画山川名胜极具真实感,,盖因唐寅亲临游观临摹之故。

书画艺术需要得江山之助,自然科学更有赖考察实践。《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不仅是我国古代名医,伟大的药物学家,而且是一位热爱自然、踏遍大江南北青山的旅行家。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晚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研究药物,不仅注意利用文献资料,吸收前人经验,还特别重视实践,亲自旅行各地,进行广泛采访和实地考察。

只有游历各地,掌握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