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_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_第2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_第3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_第4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学习任务把握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平衡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只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一、事实是新闻的第一特性,应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常有新闻媒介强调新闻报道要保持客观性,让受众通过了解新闻事实,自己分析判断其中所传递的信息,然后形成自我的意见。这里的客观性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如实报道。它是新闻报道中所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客观性。内容上的客观性,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性,强调以新闻的报道方式、写作手法客观地凸显事实,而不随意加以主观解释。可以说,追求新闻的客观性是古今中外报人一贯追求的目标。早在1903年,著名的《时务报》主笔梁启超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尽管资产阶级报人的这些保持新闻客观性的主张还很肤浅,甚至还有不正确的地方——比如他们认为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就是客观。但是,他们毕竟认识到了客观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特性,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事实就构不成新闻。那么新闻只是记述事实吗?只是纯客观地报道新闻吗?在新闻中只报道事实,几乎不表达记者的任何观点,西方新闻界称这种报道为“纯新闻”。它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备受推崇,西方新闻界否认他们的报道具有倾向性。其实,纯粹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记者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叙述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在对客体产生影响。为什么要报道这个事实?报道它什么?怎样报道?这些选择本身已经反映出记者强烈的意图和目的。1973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出版了《精确性报道》一书。首次阐释了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另一种新闻报道方法——精确性报道。书中指出:“过去传统的采写手法只一味报道那些瞬息即逝的、耸人听闻的事件,不会在历史、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广角镜下分析材料,看出潜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他提倡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对象,用数据来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新闻事实,揭示事件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二、与客观性相对,倾向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个与客观性相对立的十分重要的特性——倾向性。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即在政治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思想上赞成什么,排斥什么。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则表现得含蓄而隐晦。我们说,倾向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现象。首先,新闻事业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或者社会集团,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利益集团的制约,从而使其传播活动带有倾向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新闻传播都不会是毫无目的的。在我国,新闻传播媒介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新闻传播对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新闻传播对整个社会也有着强大的干预力量。因而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只有通过记者的报道和传播才能成为新闻。而记者既有的立场和观点,具有的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所以,倾向性体现在新闻报道产生的每一个环节中。在采写上,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上;在写作上,体现在对报道的时间和规模上;在编排上,体现在版面安排、字体字号、色彩等技术性处理上。最后,受众往往要求记者对事实进行解释,以便获取知识,为其行动等提供指导,这从客观上也要求记者根据自己的倾向来解释事实。简单说来,新闻倾向性伴随着新闻传播的过程,始终客观地存在于整个新闻报道之中,往往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由此可见,倾向性与客观性作为新闻的两个相对的基本特性,二者同生共长,相互依存。上至党报党刊,下至街头小报;大到享有崇高声望的“大腕名记”,小到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新闻报道都脱离不了客观性和倾向性这两个方面。2023年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和平使命——2023”联合军事演习时,《解放军报》记者谭洁采写的消息《我新型战机首次在异国升空训练》,第一次展示了该型国产战机的优异性能,最后一段用“飞行员对领空的概念十分强烈,能驾新型战机与俄战机并肩飞行,在异国的领空展示中国空军不断攀升的作战能力,自豪的情愫油然而生”来结尾。这是在用丰富的事实告诉受众:我国新型战机首次全副武装在国外亮相,是在承担起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稿件虽然仅有637个字,但渗透着我“大国崛起”以及“大国和平崛起”的两大背景。我们从中读到的不仅仅是飞行员的骄傲与自豪,作者的激动、兴奋之情同样溢于字里行间。该文荣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三、用事实说话,寻求二者的平衡点在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体现新闻的倾向性,要注重度的把握。新闻倾向性的度就是新闻的客观性,取决于新闻事实。记者进行新闻报道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努力做到新闻报道中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平衡。在采编实践中,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平衡尺度具体应该怎样把握?如何在做到客观报道的同时又恰当表达一定的意见倾向?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首先,事实是新闻之源。新闻的定义告诉我们,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事实,新闻就无从谈起。其次,对事实的叙述是无形的意见。记者客观叙述其所见所闻的事实,但叙述又总是基于一定的观点,那么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也可能会接受叙述中隐含的观点。最后,事实具有说服力。要让受众接受某一观点,就是让他们接受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引领到具体的认知中去,也就是回到事实中去。用事实说话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和心理认同的过程。同时,每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尊心的人,都愿意相信客观事实,而不愿意接受他人强加的观点和意见。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暗示观点而非直述观点,可以防止受众因其观点与自己不同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用事实说话,不仅有利于提高新闻媒介的信誉和地位,也有利于正确发挥新闻的导向作用。如此看来,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记者在采访时,必然会遇到大量的新闻事实,但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应该尊重并承认事实存在的客观性。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不是“人云亦云”。要选择那些被可靠消息来源确认的事实,代表事物本质的事实和代表人民利益的事实。在搜集新闻素材时,一定要翔实可信。第二,同一个事实,要从多侧面进行反映,既要报道好的一面,也要报道不足的一面。在报道有争议问题时,要有选择地尽量将双方主要的观点都表达出来,要让读者去评价、裁决。例如要报道政府新出台的某一项政策,记者在采访相关人员后,在报道该项政策将为百姓带来哪些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要对该项政策实施后可能带来的风险有所提及,让百姓对这项政策有总体性的认识。第三,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客观陈述事实,尽量避免大量修饰性词语的出现。新闻报道不是文学作品,虽然也要重视给人以阅读审美感受,但首先要向人们传播有报道价值的事实,语言叙述要客观严谨。有些记者在报道中大量渲染新闻现场场景和人物心理活动(记者在新闻现场和新闻当事人表达除外),这些臆想的做法应该规避。第四,把要说的话“藏”在新闻角色的口中,让新闻角色说出至关重要的话。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记者希望说出又不便说出的话。例如报道中常使用的“据有关专家表示”“权威人士强调”等句式。这种借他人之口表达观点的做法,更加客观,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当然,我们所指的并不是全文充满领导讲话的官样新闻,像“某某指出,某某反复强调”的枯燥句式。引用新闻人物的话语,应该是现场感强,生动真实的,这样既表达记者意图,又做到客观叙述。第五,在新闻报道中恰当运用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用背景材料说话也是用事实说话的一种方式。客观报道不提倡记者直接说出新闻意义,因为这样就变成了记者观点的议论,主观色彩过于浓烈。如果用背景材料说明它,既能客观叙述,又能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新闻标题一、范文引路(优秀标题选)1.《老汉种出巨型黄瓜一根重达7斤半》2.《16岁高中女生上网成瘾欲辍学》3.《嘉兴南湖打造百万吨不锈钢产业群》4.《老师随意缺课学生回家自修家长困惑(引题)上课咋也“缺斤少两”(主题)》5.《硕鼠硕鼠偷我低保(主题)——安康个别村干部领着工资吃低保(副题)》6.《乡村里走出了“全国经验”(引题)新丰:“三确保”走出养殖污染治理新路(主题)》7.《水,白哗哗人,笑吟吟(主题)——泾阳县自来水公司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奖赏(副题)》二、范文标题结构剖析:引题——正(主)题——副题引题:居正题之上的称引题,也称眉题、肩题,其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中心等。正题:居中也称主标题,也称中心标题、母题,其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或中心思想。副题:居正题之下,也称辅题、子题,其作用是补充说明主标题的内容。一般新闻必须有正题,引题与副题可视情况选用。三、实战训练题1.分析优秀标题选,了解标题的内容与作用。2.搜集三种新闻标题形式:引题加正题式、正题加副题式、引题加正题加副题式。3.观察或搜集家、村、镇、班、校等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用不同的三种标题形式写下来。四、写作方法新闻标题一般要求贴切、简洁、醒目。1.明示或形象暗示文章中心(中心法)。2.标明文章的内容与范围等(要素法)。3.标明线索或题眼等关键的细节(细节法)。4.引导读者深思主题。5.设置问题或悬念,吸引读者。【例文】老汉种出巨型黄瓜一根重达7斤半一根黄瓜7斤半重,您见过这么大的黄瓜吗?您如果没见过那也不足为奇,因为连蔬菜研究专家以前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黄瓜。而这样的大黄瓜,是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塔窝村的一位六旬老汉种出来的。“我活了60多岁,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黄瓜。”“我种植的菜地里长出来的黄瓜有7斤半重,我都60多岁了,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黄瓜,你们快来看看吧!”26日上午,家住历城区彩石镇塔窝村的居民马老汉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随后驱车来到位于郎茂山水库旁边的塔窝村。一走进马老汉绿油油的菜地,记者就看见几株黄瓜秧上挂着的大黄瓜,这些黄瓜有的比较嫩,表面还有毛茸茸的针刺,一头还有黄瓜花,有的则已经成熟发黄。马老汉摘下其中一根个头最大的成熟黄瓜,让一名5岁的小朋友抱着比比,约有半个人那么高。马老汉再把大黄瓜放到台秤上过秤,这根黄瓜竟有7斤半重。随后,他拿出一根半斤重的普通黄瓜和这根大黄瓜放在一起比较,真是相差悬殊。“这根嫩黄瓜也有两斤重!”当记者提出眼前的7斤半重的大黄瓜和平时常见的黄瓜有点儿不同时,马老汉指着同一株黄瓜藤上的嫩黄瓜说,“我们平时吃的黄瓜都是趁嫩的时候摘下来的,都是绿油油的,而这根7斤半重的大黄瓜已经成熟了,所以颜色发黄,才显得不大像平时看见的黄瓜。”用的都是农家肥,一点儿化肥也没上。马老汉介绍说,这个黄瓜品种是他四年前从胶东引进的,第一年收获的黄瓜就有四斤多一根的,让他感到很惊奇,第二年有一根长到5斤多,去年有几根长到6斤多,没想到,今年长出的黄瓜竟有7斤多一根的,他活了60多岁,以前还真没见到过这么大的黄瓜。他告诉记者,这种黄瓜他一共种了六七株,今年已经摘了四五根超过6斤的黄瓜。“黄瓜能长这么大,除了品种外,我估计可能也和水土有关。”马老汉说,除了菜地的土壤本身肥沃外,他的菜地里没有用过一点儿化肥和农药,全是上的鸡粪、鸽子粪、沼气渣、豆腐渣等农家肥,算是生态种植。另外,浇菜地的水都是用的流往郎茂山水库的山泉水。再者,此地日照充足,空气湿度等环境也很适宜。记者在马老汉的菜地里走了走发现,不但这里的黄瓜长得大,茄子和豆角等蔬菜,也比平时见的个头大或长。据马老汉说,几天前,他摘的一把豆角竟有一米长。蔬菜专家也说7斤多重的黄瓜很罕见7斤多重的黄瓜到底算不算特别大,在别处也罕见吗?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正在外地开会的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陈运起。“一根黄瓜7斤多太大了,我以前没有见过。”研究员陈运起说,普通的黄瓜长成种瓜,一般也只有一两斤重,7斤重的黄瓜确实罕见,估计应该和品种有关。他表示,等他出差回来后,打算到现场实地查看一下。[附:优秀标题]1.境外“粮食黑洞”对准中国经销商不惜铤而走险2.钢铁市场“高高低低”成常态大起大落不可不防3.昆明软环境建设下硬手六条铁纪治机关“效能病”4.大河埂村出怪事城中村居民写“保证”可加楼层5.门头破洞引“硕鼠”窃贼销赃遇失主亲友当场被抓6.沪指练成“九阴真经”十字星暗藏玄机7.张祖林义乌激情邀商昆明三招“破壁”引资突围8.“紧环境”倒逼长三角从“铺摊子”到“爬梯子”9.昆明白龙路蟒蛇钻进引擎盖凉亭菜花蛇闲游铁路10.竹林被砍蛋打鸟飞腾冲上万白鹭痛失家园细节生光辉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很多人在写作文时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所以作文中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特征、某一局部、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作家李准说过:“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担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收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赋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列夫·托尔斯泰曾以“艺术起于至微”来揭示艺术的真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血肉丰满的作品,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介绍细节描写的几种作用。一、表现人物性格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就有力地刻画了胡屠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待他清醒后,在回家的路上,“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里“低着头”的细节描写,不但表现了胡屠户心灵的卑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范进敬畏的真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着封建社会的所有人。一路上替女婿扯了几十回衣服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胡屠户善于讨好、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也与前面胡屠户奚落、鄙视范进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这个封建市侩小人的丑恶灵魂。文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文章末尾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细节描写。当范进把六两多银子递给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胡屠户非常贪财,但又不能不推让一下,他贪婪而又虚伪,显得非常可笑。这些细节描写都明显地体现了他的内心活动,屠户见财心喜,“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他假意推让,又怕弄假成真,生怕已经到手的银子又失去了,所以他推让时仍攥着拳头,而且动作那么不爽快,是慢吞吞地“舒过来”,可见他口是心非。一听范进真心相送,他就再不客气,动作又是那么快,“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些细节描写,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使其性格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客观地描绘出雪下得很大,又传神地勾勒出林冲处境的危险,还为下文草棚被压塌、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偷听陆谦等人谈话从而明白事情的真相、最终杀死仇敌等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于是金圣叹才有“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之酷评。三、突出文章的中心例如《故乡》一文中,作者对闰土、杨二嫂、水生三人的细节描写,就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文章写闰土: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筛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20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经变得“又粗又笨”;更可怕的是他心灵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杨二嫂: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20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水生:正是一个20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宏儿找他玩,他“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闰土却恭敬地叫“我”“老爷”)。从闰土“脸”“手”的变化,“老爷”的称呼,“求神拜佛”的行动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中,深刻有力地表现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封建社会扼杀的这一中心。从杨二嫂年轻时人称“豆腐西施”到在“我”搬家时,总想捞点什么东西的细节描写中,不正有力地说明纯真人性被扭曲了这一主旨吗?从水生“正是一个20年前的闰土”一句中的“20年前”这一细节中,不同样有力地表现了旧中国封建社会苦难的轮回这一主题吗?可见三人的细节描写,在突出文章中心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然,细节描写的作用不止以上三点,还有“渲染环境”“使故事情节真实可靠”“画龙点睛的效果”等。总之,只要细节描写运用得恰到好处,一定能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认真观察作文写得不好,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事物细致用心的观察。细致用心就是观察事物时,不但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用脑去思考。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的、具体的认识。艺术大师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走出千篇一律的俗套。观察事物时,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百草园泥墙根一带低唱的油蛉,“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莲蓬一般果实的木莲,有臃肿的根的何首乌,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从声音、色彩、味道等不同的方面绘声绘色地表现了泥墙根一带具有的无限的趣味。这都是作者在观察事物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才对事物做出细致的观察的结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能够认真观察,就一定能够写出经典的细节。二、准确用词细节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实际,必须对生活中某个具体细微的情况做逼真、生动的描写,才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的真实的特征,同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提炼和加工,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翻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送行的情境,“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这里作者用了“探”“攀”“缩”“倾”等动词,依次写出了年老体胖的父亲“手”“脚”与“身体”不同部位吃力爬高的艰难,串联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的情境细节,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运用修辞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一般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这些修辞手法体现的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情景。比喻生动形象,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闹剧一样,令人痛心悲愤。而且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也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四、对比展示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在刻画孔乙己这一形象时,有多处描写孔乙己的细节。从孔乙己前后服装、动作的变化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他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他被迫害的经过。孔乙己刚出场就显得特殊:“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按照酒店老例,在柜台外面站着喝酒的是做工的短衣帮,而穿长衫的上等人应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要酒要菜地坐着喝。这个细节通过孔乙己和短衣帮服装的对比,表现了孔乙己没有忘记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对于“短衣帮”来说不是一类;但孔乙己对于“穿长衫的”来说也成了异类。他成了一个无依无靠、不入流、不协调的存在,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思想毒害之深刻。中秋过后,当孔乙己坐在蒲团上爬进酒店,孔乙己失去了以前的风采,他再也无法像先前那样站着“排出九文钱”,只能“摸出四文钱”坐在地上喝酒。他的腿已被打断了,前后对比,丁举人的残酷可想而知,在重重的恶势力之下孔乙己必将灭亡。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五、运用道具我们不会忘记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小说四次描写了军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新的军大衣显然体现出他上台不久,而这着装无疑成为他借以炫耀和吓人的工具。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是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将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走狗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要想使细节描写真正为作品锦上添花,还应该把握好几个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所谓真实,是说细节描写必须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只有真实才可信,才可能产生“以微知著”的艺术效果。怎样才能使细节描写真实呢?只有靠丰厚的生活积累,正如夏衍所说:“作家头脑里积累的生活细节愈多,作家笔下表达这些生活细节愈准确,作品才能真实、生动和感人。”二、生动性原则细节是否生动,直接关系到人物形象的刻画能否可闻、可见、可感、可知,能否让人物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细节的生动性有赖于对人物形象和特定情境的准确把握,对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如选用准确的动词)等。如前文列举的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翻爬月台的那段描写就是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极其深刻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三、典型性原则所谓典型,就是要从所写的人物身上采取最鲜明、最足以显出特征的细节。细节的典型性表现在它必须能揭示人物特有的性格底蕴,它反映的只能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才具有的东西。《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看到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一连三天断不了气,拿走一根后才闭眼的细节描写,生动有力地凸显了这个人物的守财奴性格,这个细节也只可能发生在严监生身上。四、有用性原则细节描写的作用再大,也是为了整部作品而服务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无论细节本身写得如何细腻、生动、真实,也不过是徒劳之举,是无益于作品的败笔。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在巧妙设计细节描写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运用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细节描写真正为作品增光添彩。范文示例(一)比较片段,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A.缺乏细节描写的片段: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B.有细节描写的片段:1.高一刚住校,我是那么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评语: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2.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范文示例(二)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作文中的一段话: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这段文字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