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一_第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一_第2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一_第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一_第4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粘贴/撵走 拈轻怕重/蔫头耷脑收拾/拾级而上B.桂冠/冠心病 冠名权/冠冕堂皇估量/量体裁衣C.秘鲁/禆益 蓬荜生辉/刚愎自用斐然/缠绵悱恻D.寒伧/创伤 沧海桑田/满目疮痍缱绻/卷土重来解析:A项,zhān/niǎn,niān/niān,shí/shè;B项,ɡuān/ɡuān,ɡuàn/ɡuān,liánɡ/liànɡ;C项,bì/bì,bì/bì,fěi/fěi;D项,chen/chuānɡ,cānɡ/chuānɡ,quǎn/juǎn。答案:D2.下列各项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铺砌狭仄娇健多姿眼花缭乱B.轻簿璀璨虚无缥缈了如指掌C.欺凌深邃拾级而上突兀而立D.撵出遨游清静无垢临虹款步解析:A项,娇—矫;B项,簿—薄;D项,静—净。答案:C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A.阳春白雪 B.通常C.迥异 D.高高在上解析:本题从用词准确的角度考查词语的应用。A项,“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用来说“美术馆”符合语境。B项,“通常”指表示在一般的情况下,行为、事情有规律地发生。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项,“迥异”指相差很远;不大相同。用在此处符合语境。D项,“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近中日韩分别爆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若成为影响相关外交决策的主流倾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不利于各方缓和矛盾、共谋发展。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C.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D.12月7日至8日,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深圳期间,累计行程150多公里。车队行进中,没有封闭任何道路,解析:A项,结构混乱,不合逻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应改为“则与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背道而驰”。B项,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D项,“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私家车”并列不当。答案: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封存自己的矿山,靠购买中国稀土满足其各行业对这一资源的需求。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大国②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③一些国家更是看准了便宜的“中国货”④甚至连国际定价权都不在我们手中⑤我国还不是稀土强国⑥作为世界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A.⑥②①③⑤④ B.⑥①②⑤④③C.①⑥②③④⑤ D.①②⑥⑤④③解析:此题考查语序排列和连贯。根据“甚至封存自己的矿山”可以知道,排列在最后的一句应该是能够与“甚至……”组成递进关系,且都是说一些国家行为的,就只有③才能衔接,故排除AC项,B项中⑥和①不能构成轻微转折关系,就必须在⑤之前加一个转折词语才畅通,但原文没有转折词语。故排除B项。答案:D二、阅读鉴赏(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分)当你在玻璃杯中盛满水,举到光亮之处一看,却看不出任何颜色,如同装了一杯空气一样。大家知道,厚厚一块玻璃便幽幽带点烟绿,做玻璃的人说,这与玻璃的“块头”相关,同样一种玻璃,要是轻薄短小就现不出任何颜色。瓦尔登湖需要多大的体积才能泛出绿光,我从未做过试验。我们这里的河水直接下望则呈现灰黑或深棕,到河中游水的人,会像在其他湖泊一样,水中他的躯体呈现黄色;但这个湖却如此晶莹清澈,潜泳其中,人犹如大理石一样洁白,更出奇的是,四肢放大了,扭曲了,形体怪异,很值得让米开朗琪罗去琢磨一番。一泓湖水是如此的清澈,以至于25米到30米的水底的东西历历可数。赤足涉游之时,可看见很远的地方有成群嬉戏的鲈鱼和银鱼,长约一英寸,连鲈鱼的横行条纹都清晰可辨,你会感到这种鱼是逃离尘世,到这清静世界定居的。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为了钓狗鱼,我在冰上凿了几个洞,上岸之后,我把斧子往冰上一扔,好像有个魔鬼要捉弄我一下似的,斧子滑过了四五杆之远,刚好溜进一个冰洞。那里水深25米,出于好奇,我趴在冰上,从冰洞往下张望,我看见偏离洞口一侧不远处,那柄斧子斧头朝下斧柄竖直向上地栽在那里,随着湖水的轻轻晃动而微微摇动。如果不是我又把它吊上来,它会一直保持这个姿态,直到斧柄烂掉。我在斧子的正上方,用凿冰的凿子又钻了一个洞,又用我的刀,砍下附近的一条长长的桦树枝,做成一个活结的绳套,系在枝头,小心翼翼地慢放下去,套住斧柄,把桦树枝上的绳子一拽,就把那柄斧子钩了上来。除了一两处短短的沙滩之外,整个湖岸由白润的鹅卵石铺就,它们很是陡峭,你纵身跃入湖中,水没头顶。如不是湖水清澈之至,那你不可能见到湖底,除非湖水变浅。有人觉得此湖深不可测,它没有一处是污浊的,匆匆过客会感叹道,居然连一根水草也没见到。至于见到的水草也只是最近湖水暴涨而被淹没的湖边草地而已,细细考察确也见不到菖蒲和芦苇,甚至连黄色或白色的睡莲也无处可寻,至多只能找到心形草和河蓼草,或许一两棵水眼菜,然而,即使在湖中游泳的人也未必找到它们。即便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清净无垢。洁白的鹅卵石在湖底延伸一两杆之后便是纯净的细沙,湖的最深处,大概不免有些沉积物,应该是那些腐烂的落叶。秋风阵阵,落叶盖满湖水,最后沉进湖底。最后是那些绿亮亮的水苔,深冬之时,会随锚拔起。6.第一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段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瓦尔登湖的颜色,二是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7.第一段文字,为了写瓦尔登湖的特点运用了哪些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了说明这两点,作者首先以厚玻璃带点幽幽的烟绿类比厚积的湖水泛绿,又以河水的灰黑或深棕以及人在河水中躯体呈黄色衬托瓦尔登湖的清澈,最后又用潜泳湖中的人犹如大理石一样洁白的比喻侧面衬托湖水的晶莹清澈。8.第二段作者是怎样写湖水清澈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过“清晰可辨湖中很远的地方嬉戏的鱼的条纹”和“看见掉进湖中栽在湖底的斧子”这样一动一静的细节来衬托湖水的清澈。9.“斧子掉进湖又被钩上来”这一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衬托了湖水的清澈,反映了作者的心和一派美丽幽静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也揭示了作者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20分)鹰的飞翔[丹麦]彭托皮丹这是关于一只年轻的鹰的故事。它还是黄嘴雏鹰的时候,被带到教区牧师的家里。在那儿,好心的人悉心照料它,就像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一样,小鹰在嘎嘎叫的鸭子、咯咯叫的母鸡和咩咩叫的羊中间长大。人们给它起了个平民的名字叫克劳斯。它通常在靠近猪圈的一处旧篱笆上歇息,坐在那儿等着女佣。只要老多萝茜一出现,它就会一下子窜到路面上,摇摇晃晃地、以背麻袋赛跑似的滑稽步伐走向装满食物的食槽。这种步伐是苍穹之王在地面行走时所特有的。然而有一天,当新鲜的南风吹来了春天,鹰像从前一样,栖息在篱笆上,沮丧地做着梦,突然一阵懵懂的对自由的渴望令它张开翅膀飞翔,这回它不像通常那样掉在地上,而是一下子被升到了空中。一开始它还小心试探着。终于,伴随着一声快乐、野性的尖叫,它扶摇直上,在高高的天上盘旋了一圈。一下子,它明白了做一只鹰意味着什么。村庄、森林和被阳光照耀的湖泊从它下面经过。鹰向着苍穹越飞越高,飘然陶醉于广阔的地平线和自己翅膀的力量。突然它停了下来,周围浩大的虚空令它害怕,它落在一处可以歇息的地方。在它的头上矗立着层层岩石,陡峭光秃的石墙上没有一处可用来避风。西方,太阳正置身于猩红的晚霞之中,这预示着风暴与暗夜。当傍晚的薄雾笼罩了河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袭上了这只高贵的鸟儿心头。沮丧之余,它看到一群牛伴着尖叫声走在回圈的路上,前面就是人类舒适的住所。它收紧翅膀,把喙深深插进胸前的羽毛中,孤零零地立在沉默、荒凉的岩石上。突然头顶上传来振翅飞翔的声音,一只白喙的雌鹰正在它和傍晚红色的天宇之间盘旋。年轻的鹰在原地待了一会儿,伸着脖子考虑着这番奇怪的景象,但它的犹豫立刻便烟消云散了。在健壮的两翼有力的拍击下,它冲向高空,一会儿便接近了它的同伴。于是开始了一场群山之上野性的追逐。雌鹰总是在前面高飞,克劳斯尽力赶上,尽管它更沉重而且气喘吁吁。雌鹰是不是永远也不会停下来?它想着,它快筋疲力尽了,翅膀感到又累又重。雌鹰飞得越来越高,离深红色的山峰越来越远,呼唤着,诱惑着它跟随。它们来到一片广漠的石头荒野,凌乱的巨石相互颓倾在一起。猛然间它们面前的视野敞开了,流动的云端上,如幻景般,绵延着常年积雪的诡秘地域,那里从未被众生污染,是鹰与寂静的家园。白昼的最后一抹光线似乎在皑皑的白雪上歇息安睡了。它的后面,暗蓝的天幕升起,满是宁静的星星。克劳斯吓坏了。它停下来歇息在一块石头上,因寒冷和不适而颤抖。看着这白色的幽灵般的大地,它回忆起温暖的篱笆和舒适的家禽院。它还想起了老多萝茜,每当教堂的钟声宣告太阳升起,她就会从厨房里出来,带来热腾腾的食物。雌鹰的呼唤透过寒冷的空气传来。但是克劳斯无声地鼓起翅膀,偷偷地回去了,开始还有些踌躇,但很快变得迅速而急切,为它的恐惧、它的热望、它甜蜜的渴盼所追逐——家——家——家!经过一夜执拗的飞翔,直到第二天早上,那可怜的鸟儿才到达牧师的住宅。它在它所爱的家的上空盘旋了一段时间,似乎是要确信下面一切如常。然后它缓缓降落。但灾难发生了。一个雇工正巧发现了它,而且他也未曾听说克劳斯不见的消息。他赶快跑进屋子里取了枪,藏在一棵树后面,准备在这个被当作家禽窃贼的东西靠近时开火。枪响了。天空中飘荡着一些羽毛,死鹰像石头一样笔直地落在粪堆上。如果它是在家禽院子里长大的话,那么即使是鹰的后代也是徒劳无益的。10.第3段说“它明白了做一只鹰意味着什么”,请简要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明白了作为一只鹰可以展翅高飞,可以在飞翔中获得自由和快乐。11.这只年轻的鹰在飞离家禽院后内心犹豫矛盾。请分条概括它的这种心理。(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想要翱翔高空,却又胆怯害怕;(2)想要自由快乐,却又畏惧孤独;(3)想要施展抱负,却又贪恋舒适;(4)想要摆脱平庸,却又缺乏信心和勇气。12.这篇文章还写到一只雌鹰,请分析说明作者写这只雌鹰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用对比(或衬托)手法,将这只雌鹰与“年轻的鹰”加以对比,以雌鹰的矫健有力来突出“年轻的鹰”的力不从心,以雌鹰的执着坚定来突出“年轻的鹰”的踌躇犹豫,突出了在母鸡和绵羊中间长大的“年轻的鹰”的弱点。13.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鹰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人生启示。(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个人即使自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如果长期生活在平庸而舒适的环境中,又缺少必要的勇气,就难以摆脱平庸,难以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或:安逸舒适的生活不仅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的阻力与障碍,而且还会使人丧失自身的优势甚至导致自身的毁灭。)(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楼顶的玉米吴宏博儿子对我说:“爸,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你说我种什么好呢?”现在的老师事儿可真多,我心想。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现在又忙工作,哪懂种庄稼的事啊!”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苞谷,咋样?”老家习惯把玉米叫苞谷。我说:“爸,家里怎么能种玉米呢?那秆都比楼层高。”“你别管。”父亲笑着说。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对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儿子初学稼穑,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父亲是个有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回来后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儿子隔三岔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儿子早就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父亲有时上楼顶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去。”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他自己倒乐在其中了。父亲忙碌着,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对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父亲走的时候,对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苞谷浇浇水松松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我跟儿子都“嗯嗯”着。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忙各自的工作。秋季说来就来。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苞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铭铭是儿子的小名。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就交了,不过写的不是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地独辟蹊径。接完电话,我对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其实,我也忘了。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里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腰间的棒子空瘪瘪的。我们真傻,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们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情况,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的。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一样,失去照顾的他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我对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1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A.开头部分老父亲抢先回答孙子的话,既表明了他的农民身份,又写出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他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B.“满手是泥土”的描写以及“爸爸爸爸”这样连声的呼喊,表现了“儿子”初种玉米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C.“儿子”对楼顶的玉米的兴趣也没有维持太久,开始是“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后来是“隔三岔五”地去楼顶,再后来就“不上楼顶去了”。D.“父亲”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闪了腰的情节承上启下,既承接前文中“父亲”每天都会上楼顶照看玉米的情节,又为下文中玉米枯萎发黄等情节做了铺垫。E.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细致刻画了老父亲的形象,而对“我”的描写则较少。解析:A项“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的说法不准确,老父亲主要是认为“我”根本不懂种庄稼。B项“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的说法不正确,儿子在这时只是因为种庄稼而激动。E项错在“肖像描写”,本文没有对父亲的肖像进行描写。答案:CD15.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慈爱体贴,充满对家人的关心。他主动帮助孙子种玉米,回家后还不忘提醒孙子写作文。②有耐心。在孙子不愿再上楼顶去的时候,他依然耐心地侍弄玉米。③勤劳,热爱种庄稼。在儿子家阳台上种菜,积极帮孙子种玉米。16.小说中“儿子”拉着“我”上楼顶掰棒子时看到的情景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照应了题目,照应了开头种玉米的情节,使结构严谨。②交代了玉米的结局,玉米的枯萎象征着父亲的衰老,暗示了小说的主旨,提醒人们应及时行孝。③引出了下文“我”的感慨和小说最后“我”的决定,使这一决定不显得突兀。17.小说中“楼顶的玉米”这一意象有何含义?这篇小说带给我们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含义:①它是爷爷种给孙子的“观察苗”,是爷爷关心孙子的见证。②它是像“我”的父亲一样很少被记挂、被关心的老年人的象征。启示:①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持之以恒去做,才能取得成功。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如果像小说中的“我”的儿子铭铭一样,做事只有一股子新鲜劲儿,是坚持不到最后的,是不会有收获的。②父辈是会老的,他们也需要关心、照顾。做子女的应及时行孝,否则会“子欲养而亲不待”。三、语言运用(15分)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对称匀整。(字数不得增减)(5分)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还是名山深谷的雄奇险幽,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无不以它独有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还是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19.由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组织开展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主题标志征集活动已圆满结束。经评选,以“龙、长城、汉字‘文’(草书)”为基本元素的设计方案最终入选。该标志造型简洁生动,其主色红色和黄色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代表了勇于创新,代表了文明和吉祥。请你针对这几个基本元素,阐述这个标志的含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标志整体为草书“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含意;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中国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弘扬礼仪之邦文明形象的目的。2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数字时代的书写方式,纸笔书写已不再是主流,电脑输入越来越普及。“笔”是输入法,“墨”分RGB(红、绿、蓝色彩模式),“纸”有doc、txt,行楷草隶篆的转换也不过是鼠标轻轻一点。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保持纸笔书写的习惯。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你有什么看法?请选择一种作简要阐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