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分析_第1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分析_第2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分析_第3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分析_第4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说明及评分参考2015年1月选择题部分考查基础(重要史实、时序)图像材料(3文物图、14饼状图、19地图、39柱状图)中外关联(32、34、40)理解迁移(4、7、9、10、12、13、15、18、36……)2015高考考试说明(P264):随着新史学的发展,各种图像资料也跻身“史料”行列……对图像史料的解读更复杂,也更倚赖方法。选择题部分3.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

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

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论从史出;图像史料的证据力严耕望《治史三书》所绘示意图慈禧扮观音的照片先将岑春煊、梁启超、麦孟华三人各个照相,制成一联座合照之相片,岑中坐,梁居左,麦居右;首在沪出售,次及天津、北京,并赂津、京、沪大小各报新闻访员,登载其事。……保皇党人见之,莫知底蕴,反称岑为保皇党……西后见相片大怒,虽李莲英与岑莫逆,亦不敢缓颊(注:婉言劝解或代人讲情)。——刘成禺《世载堂杂忆》岑抵京,因照片事,求白于李莲英。李曰:“得计矣。”乃将西太后相片作观音装,中座;李自作韦陀装,立太后左。制成,跪呈西太后御览曰:“奴才何曾侍老佛爷同照此相,民间随意伪造,此风不可长,亦犹岑春煊与梁启超、麦孟华合照一相,不过奸人借以售钱耳,淆乱是非,宜颁禁令也。”太后意解,视岑如初。——刘成禺《世载堂杂忆》油画也能体现观点7.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可以佐证①科研方法注重实验观察

②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③农业发展达到很高水平

④科技成果多源于经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特点);史论结合9.《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后面的文句应是A.“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汉书·食货志》)B.“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C.“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海国图志》)D.“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薛福成《振百工说》)重农抑商政策,史料理解10.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阶层划分,但仍是公平的社会,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促成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包括

①世卿世禄制

②科举制

③井田制

④土地私有制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制度理解12.曾国藩在1860-1865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并指挥浙江军务,掌管四个最富庶而重要的省份(江苏、江西、安徽、浙江)。这一任命A.推进了北洋水师的建设

B.是为了阻止太平天国军队北伐C.抵制了英法的军事侵略

D.有利于第一批民族企业的产生史事关联、概念理解14.右图显示的是1894年、1914年中外资本在新式交通业和工业两大领域的投资总额和比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外国垄断交通运输

B.列强资本输出增加C.民族工业逐步萎缩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绝对数据和相对数据启蒙运动期间的书籍出版情况15.“自乙未(1895年)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注:小人或奸人)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段话的主旨是A.中体西用 B.托古改制

C.民主共和D.全盘西化史料理解,中体西用24.某年,我国正式通过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即“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这一年应该是A.1956年

B.1961年

C.1984年

D.1990年38.1791年,奥兰坡·德·戈兹女士发表了《妇女和女性公民权宣言》,直接对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提出质疑,因为《宣言》只把公民资格给予了男性。后来她被指控叛国,于1793年10月3日被送上断头台。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以“雾月政变”的发生为时代背景②《人权宣言》具有其时代的局限性③可用于研究“政治革命与女权运动”④女性在革命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女性史,社会史,史论结合概括、仿写;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参考答案文句①信息:商人活跃且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1分)

分析: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繁荣;(2分)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2分)文句②信息:贵族养士蔚然成风。(1分)

分析:诸侯兼并,各国为增强国力,招揽人才;(2分)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活跃。(2分)文句③信息:百家争鸣。(1分)

分析:社会动荡,民生痛苦,学者们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2分)促进思想解放,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分)(概括信息1分,原因及影响各2分;选择两处作答即可)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答案: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

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42.(20分)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意义深远的“革命”。

有学者提出,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宋代是一个分水岭,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这些变革表现在交通、商业、都市等多个方面。它们构成了“宋代经济革命”的主要内容。(1)结合所学,概述宋代的上述变革。(6分)概述,论从史出;宋代的经济参考答案(1)变革:海上丝绸之路拓展海外贸易;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使用;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打破市坊时空限制;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市镇;草市更加普遍等。(任答3点,且交通、商业、都市三方面都有涉及,即给6分)“中世纪城市革命”论说的提出和意义

——基于“唐宋变革论”的考察

宁欣

唐宋时期的中国社会曾经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这是中外史学界比较公认的看法。由唐到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面貌,其中,作为社会重要载体的城市,它的变化往往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原载《史学理论》2010年第1期(2)对比上述图文材料,结合史实说明“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共6分)

欧洲政治大事记(部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签署“二一九法令”1864年,沙俄实行地方自治和司法改革1867年,英国通过改革法案,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1870年,沙俄通过城市自治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875年,法国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1881年,新沙皇颁布诏书加强专制分析,思维,表述;工业革命与民主政治参考答案情况一:从一个角度提出观点,能够进行深入地说明。(6分)角度1:经济发展影响民主政治进程

①经济发展推进政治民主进程;说明:运用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一个相关政治发展状况加以说明。(观点、史实各2分)

②经济发展对各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又有所区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生民主政体的可能性就越大,运用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相关政治发展状况加以说明;而法、俄等国在工业革命发展中,由于国情不同,都曾出现过民主政治的曲折。(两种情况写出一种即可,2分)思维与表达:趋势与多样性角度2:民主政治进程影响经济发展

①民主政治的发展会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说明:运用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相关政治、政策状况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一个史实加以说明。(观点、史实各2分)

②民主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一致。政治民主化程度越高,对经济发展的推进可能性更大,可结合英、法、德、俄等国工业革命时期政治、政策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以说明;而德国在19世纪末的政治民主化程度不如法国,但是由于政策、资源等各种条件不同,其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法国,甚至也高于英国。(两种情况写出一种即可,2分)情况二:能够综合两个角度提出观点,合理运用材料或史实加以综合说明。(6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2014、1西城期末)维登堡大学的大多数师生支持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欧洲大学支持宗教改革)莱比锡大学是反对路德主义的中心。(欧洲大学反对宗教改革)新旧教派都认识到了大学的重要性。(不同教派争夺大学)德意志新建了9所大学,开设人文主义和宗教两类科目,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诗歌、物理学和神学等。(宗教改革影响大学课程设置)加尔文在大学受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为严谨的宗教著作。(大学培养出了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创办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法国、荷兰和英格兰等地。(大学毕业生推动宗教改革)西班牙、法国等政府严格限制本国人到国外大学研究、教学、学习或居住。(宗教改革加强了大学的民族性)马丁·路德是维登堡大学教授。(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大学教授)第一层次:能指出宗教改革与欧洲大学是互相影响的关系。(6-8分。观点2分,论证6分)第二层次:只能指出欧洲大学对宗教改革的单方向影响,或只能指出宗教改革对欧洲大学的单方向影响。(3-5分。观点1分,论证4分)第三层次:没有观点,只有列举。(0-2分)示例1: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领导者多为大学教授,如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率先起来反对赎罪券,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创办大学,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大学的教育背景有利于加尔文、路德等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不同大学之间对于宗教改革的论争推动了宗教改革发展。示例2:宗教改革推动着欧洲大学变化宗教改革推动了新大学的建立,新旧宗教派别都在力争大学这块重要的阵地;宗教改革使得大学的国际性减弱,其民族性在增强;宗教改革加快了大学的世俗化进程,改革使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宗教改革影响着大学科目与教学内容的变化,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实验方法逐步进入大学,改变着神学在大学教育中主宰的局面。

陈独秀感慨:“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个?”因此主张“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3)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请结合所学,进行论证。(8分)论证能力;新文化运动论证能力(观点是什么?有几个观点?一个观点有几个要点?论证过程完整,逻辑清楚)参考示例(背景)尽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由于北洋政府实行独裁,人民缺乏民主意识,民国有名无实。(材料、论证)在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看来,这与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和思想禁锢密不可分,为了维护共和制度,观念革命势在必行。随着西方启蒙思想逐步被介绍到中国,它们成为反对专制和愚昧的重要武器。(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否定“特权人治”,张扬“法治宪政”,并力图让中国人凭借理性科学地思考。(影响)它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8分)背景2点各给1分,内容2分,影响2分,逻辑性论证2分。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

(2011西城一模,39)19世纪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时,有人认为张之洞“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进步的工具”。(1)结合材料和所学,论证上述观点。(8分)

判断观点:观点都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所以要找准问题。这个问题讨论的是辛亥革命与张之洞的关系:张之洞的所作所为推动了辛亥革命(历史的进步),但在主观意愿上他是不自觉的。思考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种现象的影响是;等等。答题步骤:现象是什么;原因(或现象)是什么?注意表述:围绕观点论证。(2013年西城一模,39)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我们所说的工业革命,其实更好的名字是能源革命。──[英]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8分)参考答案:材料认为,工业革命期间,能源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和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电机和电动机研制成功,电力在人类生产生活得以广泛使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分)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创制,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奠定基础,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2分)能源变革3分、能源变革意义3分。观点2分。43.(16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发展,国家主权理论逐渐形成并丰富。

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1530-1596)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

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能力:概括,分析,比较;依托:16、17、18世纪的欧洲主题: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隐含:时代特征,事件联系,经济、政治与思想的互动

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1530-1596)是近代西方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没有主权就不成其为国家。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超乎公民与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他认为,“家庭是一切国家的真正由来和起源,”“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统治者,一个领主。”国家主权来源于家长——即君主。

(1)概括布丹关于国家主权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时代背景。(6分)(1)观点:主权是国家的本质特征;主权至上;主权来源于君主。(1点1分,任答2点可得2分)

背景:欧洲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教会及其神学受到猛烈冲击;(2分)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专制王权加强。(2分)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于1690年发表《政府论》,认为最好的政府形式是由议会行使最高主权的立宪君主制。而为了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主权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受到限制:其一,人民在政府不能保障其自由的时候可以起来推翻它;其二,必须对主权进行分割,将它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让三者互相牵制,以杜绝权利的滥用和专制现象的发生。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洛克思想的影响。(6分)(2)背景: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

影响:为英国革命提供理论辩护(或理论总结);(2分)对其他国家反封建斗争和法国启蒙思想有重大影响。(2分)

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强调,国家最高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人民行使国家主权就称为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它来源于共同体和它的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因而对全体公民都有约束力。其唯一目的是维护公共幸福,并以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为保障,“任何拒不服从公意的人,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

(3)与布丹相比,卢梭关于国家主权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简述其历史意义。(4分)(3)特点:国家主权属于人民;(1分)与社会契约理论相联系。(1分)

意义: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思想武器;(1分)深刻影响了美、法等国的革命。(1分)43.(14分)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不仅是中国百年工业的缩影,同时也是整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1)阅读材料,以江南造船所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示例1: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其造船厂推进了中国的近代造船业,并促进了军队近代化;但由于在经费、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快陷入了困境。

在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实业发展,江南船坞独立出来,从官营企业变成了民营企业,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的变化推进了快速发展。

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厂得到民国政府的扶持,加上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不仅打破了外商企业的垄断,其产品也走向了世界。

江南造船厂的建立,推动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展;其曲折发展的历程折射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命运,其发展状况受本国政府、外国侵略势力、自身经营及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0分)时期或阶段划分正确,给2分;每一个时期按照要求论述清楚,给2分;围绕一个方面(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