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各知识点总结课件23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册各知识点总结课件23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册各知识点总结课件23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册各知识点总结课件23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册各知识点总结课件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五章课前新知预习方法警示探究课堂互动探究典型例题剖析学习效果检测课后强化作业知识网络构建课前新知预习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学习目标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______、岩石、生物、________、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________、生物循环和________物质循环等,各要素形成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和相互________的整体。自主学习水土壤水循环岩石圈渗透制约联系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_______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2.平衡功能自然地理要素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有机物光合作用物质能量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整体性1.判断正误(1)阳光不属于地理环境要素。(

)(2)泥沙沉积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

)(3)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没有物质与能量交换。

(

)(4)生产功能只需要绿色植物参与,不需要其他自然要素参与。(

)(5)自然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1)×

(2)√

(3)×

(4)×

(5)√自我诊测解析(1)阳光是太阳辐射的重要表现形式,不断地为地球提供能量,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岩石通过风化侵蚀作用成为泥沙等沉积物,泥沙沉积后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再形成沉积岩石,此过程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3)大气圈通过降水更新岩石圈中的水分,通过大气活动促进岩石风化;岩石圈通过水分蒸发补充大气湿度,并通过辐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说明大气圈和岩石圈存在密切的物质与能量交换。(4)生产功能是由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过程,需要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5)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问题思考(1)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2)人类栽培绿色植物,获取农产品,主要是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种功能?答案(1)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河流泄洪能力下降,易引发洪涝灾害。(2)生产功能。课堂互动探究结合下图,探究分析下列问题。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探究活动(1)据图总结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包括哪些?并解释各自含义。

循环类型含义________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生物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2)各要素是如何联系的?

答案(1)水循环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2)不同的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各地理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1.地理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归纳提升2.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三大物质循环(1)物质迁移。(2)三大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1)~(2)题,对点演练

(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D

(2)A解析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而森林的破坏,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循环流动,而能量则是单向流动。材料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因为整个长江流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上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中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长江流域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探究活动(1)在下图中的空白处填写有关内容,理解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答案(1)(自上而下,自左而右)①亚热带季风气候丰富充足②平原河流水量大,流程长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2)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所示:归纳提升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是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分解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2.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

(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增加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⑥气候恶化⑦干旱灾害减少⑧土地沙化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对点演练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_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2)整体性热带雨林典型例题剖析[例1]

(2014·珠海高一质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解析本组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应用。第(1)题全球变暖不可能引起山地雪线的下降,山地雪线下降与气候变冷、降水增加有关。第(2)题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少会引起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风化作用增强。答案(1)A

(2)D[例2]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文资料,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解析(1)野象的生活需要较为湿热的气候,而商周时期在中国的分布北界可到达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当地的气候应比较暖湿。(2)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3)本题需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答题时应凸现地理要素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说明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3)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例3]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显著。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结合藏羚羊的动态稳定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在无人类干扰时,一定范围内藏羚羊的数量是基本稳定的。试分析其稳定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波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解析本题以自然状态下藏羚羊数量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平衡功能。其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答案(1)上升增加下降减少(2)当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时,藏羚羊的存活率会上升、数量增加,之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其退化;在退化后的较差环境条件下,藏羚羊的存活率会下降,导致其数量减少,从而使环境得以恢复,生物的数量基本稳定。(3)平衡知识网络构建学习效果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

)A.彼此孤立存在的B.相互影响和互相排斥的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D.彼此间的杂乱无章答案C解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2.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是因为(

)A.植被稀少,无水蒸腾B.距海远,海洋潮湿空气难以到达C.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D.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答案B解析由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沙漠。3.热带雨林具有(

)A.使大气增温的效应B.改良土壤的作用C.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D.增加地球上淡水的作用答案C解析热带雨林通过强大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比较弱C.植被茂密高大D.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答案A解析气候干旱降水少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环境特征。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B.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答案C解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6.不参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平衡的因素有(

)A.大气循环和三圈环流B.水循环和大洋环流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答案A解析大气循环和三圈环流只是大气运动过程,不参与CO2的平衡。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尸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答案7.B

8.A解析燃烧化石燃料是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一枝黄花”是一种有害生物,原产北美,进入我国后在南方一些省份泛滥成灾。它根系发达,繁殖力强,其根茎、种子均可繁殖,一株“一枝黄花”一年可繁殖两万余株,一旦蔓延,将无法种植农作物,一旦蔓延成灾,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结合生物入侵的案例,回答9~10题。9.材料中描述的生物入侵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新的功能C.地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D.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各个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10.“一枝黄花”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份迅速蔓延,其主要的原因是(

)A.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长B.该地区的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D.这一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答案9.D

10.A解析第9题,生物入侵现象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之一,也就是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第10题,“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气候适宜其生存,植物生存的关键是看其与环境适应与否,并不是靠天敌来调节。二、综合题11.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答案(1)整体性生物(植被)(2)C

A

B

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