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授课章节《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感悟现代散文的艺术魅力,能够在阅读涵泳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体会“自由自在的书写”的意义。《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有关家园的风格独特的散文。抒发乡思之情,追问乡情产生的深层原因,思考家园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情感含而不露、克制理智。富含哲理的文章语言,需要仔细品味;文章更能引发思考,启迪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学情分析:刘亮程是近年来在众多作家中独树一帜的作家。首先在于他的选材与众不同,他写的东西来自于远离城市的一个边远的乡村,不仅如此,他所写的乡村里的故事又大多是他青少年时的往事。这样就给今天的青年学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教班级学生大都生活在城市,即使生活在农村,也是现代化农村,难以体验到那种过去的穷苦落后的乡村生活。应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通过教师讲述、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一下“过去的村庄”。除了与学生生活遥远的难点外,本文语言的哲思意识也是阻碍职教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拦路虎”,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从“不懂”到“懂”。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文本,联系自己的体验,理解文中独特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对人的生命的意义。(主题思想)2通过与文本、与他人对话,体会文中细腻的、个性化的景物与场景描写、心理描写,体验作者情感、思想的层层深化。(选材构思)3通过反复诵读、评点批注等文本研习方法,解读、品析作品朴素沉静、丰富深刻的语言。(语言风格)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三大问题:“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失去证据会怎样”、“证据的意义何在”(把握主题思想)教学难点通过品析语言去解读文本(梳理思路、体会情感)教学策略文章是具有深度和厚度的作品,对于五年制高职三年级学生而言还是具有难度的,所以需要教师重新解构文本,巧妙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帮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问题研讨、反复吟诵、想象联想、评点批注等方法与文本、与他人、与自己展开对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倡个性言说。资源整合1.教材资源。《语文(第五册)》以及《语文综合拓展教程》、《语文学习指导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导学案。2.视频资源。新闻调查:江西南昌南坑村《一个人的村庄》,通过观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过去的村庄,为学生学习文本提供生活基础。3.电影资源。利用同档期电影《百鸟朝凤》和《美国队长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评说。只有充分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感受,才能在课堂上真正理解学生的想法,促进学生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之阅读初始化1.阅读作家作品、背景资料等相关材料;2.观看视频,表达感受;3.自主阅读,梳理字词。一、课堂导入通过课前预习,我们都知道作者刘亮程出生于一个物质极度贫困的、人畜共居的村庄,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枝展叶,到处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为刘亮程的生命底版上抹上了流连难忘而又渴望突破的矛盾色彩,所以他的写作思路与一般散文的思路有所不同,文学创作的底色里有十分鲜明的诗歌印记,作品中充满想象联想、不断拷问、冥想哲思的内容。请同学们按照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作者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体现在时间变化和思想变化上的关键语句。二、梳理思路从字词上初步理解“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什么是踏踏实实?明确:作者的肯定态度什么是虚无之途?明确:空的路途,意思是回不了家,所以图中用虚线。三、研读文本为了充分理解“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我们分三个问题研读文本。①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②失去证据会怎样?③证据的意义何在?研读第1-3自然段,回答第一个问题。作者如何不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请找出三个动词,以及与之对应的事物明确:推倒——院墙砍掉——树拆毁——圈棚和炉灶这三个动词显示出人类怎样的行为和态度?明确:随便、粗暴这三种事物合并起来组成了什么?明确:“家园”的基本组成“动词”与“事物”两相对比反映了什么?明确:人类行为和态度显示了自身的轻率和对家园的轻视我们的想法说明了什么?明确:喜新厌旧我们不向哪些熟悉的东西告别?明确:草、土墙、房子等作者希望“撑”不住的房子还要把哪些事物留下?这些事物呈现一个怎样的特点?明确:破墙圈——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泥皮上的烟垢和灰——划痕、木头和铁钉这些事物呈现越来越少、越来越小的特点。如果说这些事物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说明证据正在呈现怎样的趋势?明确:迅速递减,能证明我曾经生活过的证据越来越稀少。研读第4-6自然段,回答第二个问题。证据稀少后的“有一天”会产生什么后果?明确:不相信过去,产生怀疑你觉得这些“怀疑”体现在下文的哪些句子里?明确:五组问句(大风、大鸟、瘸腿男人、大榆树、月光),这五组问句都以“真”字引入,实际是在质疑“真。”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五个问句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五组问句中都有独特、真实的生活细节,请动用你的想象和联想,运用评点批注的方法将这些细节找出来,并交流你的想法。总结:所以,这些细节就是证据,证明作者曾经生活过,仿佛记住了这些细节,作者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所以,第5、6自然段中,作者说,失去了这些细节的证据,就再也看不见以往,一切就会变成一场一场的梦。最后,作者说:“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同桌进行讨论)明确:这里的“它们”可以指生活细节,物质的事物。而“一个人内心的生存”就过渡到人精神的层面了,指一个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整个句子理解:即使有物质的存在,谁又能见证人类精神的存在呢?人类不只是肉体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精神需要附着在特定的事物上,唤醒记忆,让人得到真切而充实的情感慰藉。研读第7-9自然段,回答第三个问题。我回到曾是我的,现是别人的村庄,知道了人们打墙时留下的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明确:证据的消亡,即面目全非,行将消失。那些消亡了的证据,在第8自然段中有哪些?明确:大红公鸡、黑狗、一缕夕阳、我以及我的情感这些消亡了的证据对于今天的生活,是否有意义?明确:作者的回答是有意义,意义就是:“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最后一句作者说得多么笃定,又多么发人深省,你如何深入理解呢?(同桌进行讨论)明确:证据的意义——让人相信过去,让人类的精神找到依凭,得到慰藉。丢失了物质证据,丢失了精神的家园,人们只能在“虚无”中无家可归。四、拓展迁移评论两部电影:《百鸟朝凤》和《美国队长3》前一段时间,这两部电影同档推出,许多年轻人争相追捧美国大片《美国队长3》,而对讲述唢呐传承的《百鸟朝凤》却鲜有人问津,以致于发生制片方下跪求排片的事件。学完这篇课文,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如果你选择观影,会选哪一部,为什么?助解材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村庄。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用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先领受的阳光、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延伸问题:1.既然任何物都会随着时间归于沉寂,也就是说我们旧日生命的痕迹最终都会消失,那么,无家可归之感是否无可避免呢?2.家园,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五、课外作业完成导学案之课后加油站课前准备导学案,利用班级QQ群发布视频录像《一个人的村庄》。对作家生活与创作特色进行概括,提出任务型阅读要求。指导学生的阅读任务,并根据学生的交流完成思路坐标图,并对坐标图中的“虚无之途”进行解释。解构课文,内容重组;呈现问题,化解重点。精心设置问题,梳理物质层面的一系列“证据”,引出“家园”概念,引发学生对人类行为和态度的思考,引起学生对今生今世证据特点和趋势的深层挖掘。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情感与语言,并鼓励学生的个性言说。引导关键语句的探讨,鼓励同桌之间表达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从物质证据向精神证据的过渡,思想情感的层层深化。呈现社会现象,引发学生讨论,适时点拨与评论。设置分层作业完成导学案,预习课文,观看视频,初步接触作家作品,了解农村生活现状。对作家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带着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学生阅读文本、筛选文本信息,寻找关键语句并作交流。学生思考问题,阅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展开对话,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交流想法。通过反复诵读、想象联想的方法体验作品朴素沉静、丰富深刻的语言和情感,并运用评点批注的方式,发现生活细节,赏析描写方法,发表“我之见解”。同桌对难点句子进行讨论,将二、三大问题相联系,明确“失去证据会怎样”即是“证据的意义所在”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回答,各抒己见。完成作业学生对现代散文学习已有一定基础,但面对哲思性散文,学习还是有难度。预习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家作品的距离,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教学的起点。在把握作家特色的基础上展开对课文的整体阅读,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思路。以思想为横轴,时间为纵轴将全文的关键语句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清思路。特别是归家的“虚无之途”用虚线表示更能引发学生的震撼与思考。紧扣标题,将全文内容化解成三个问题进行研读,便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探究。师生以合作伙伴关系,结成学习共同体,以倾听、思考、交流的方式完成第一大问题的文本研读,每一个问题的合作探讨与有效解决可以将学习引向深入。“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自主赏析突出了其主体性,也体现了建构主义论、接受美学和多元智能等现代教育理念。采用评注批点的方式化解难点,鼓励学生多做个性化的解读,但要注意见解的合理性。对于思想深刻的语句,以同桌讨论的方式确保全班同学都进行思考与交流,避免畏难心理,鼓励自由言说。教师的总结保证课堂解读的深度。将文本与学生生活连接,用所学家园之思去分析社会现象,在讨论交流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分层作业由易至难,形成梯度,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板书设计:证据家园物质院墙、树、圈棚和炉灶喜新厌旧草、土墙、房子等迅速递减大风、大鸟、瘸腿男人、大榆树、月光看不见以往精神内心的生存一场一场的梦物质与大红公鸡、黑狗、一缕夕阳、面目全非、精神我以及我的情感行将消失证据的意义附:《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案学习章节《今生今世的证据》学习目标1.培养自主阅读以及感知、筛选、理解信息的能力;2.唤醒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文本、老师及同学进行多重对话;3.觉醒家园意识,认识到故乡和人精神家园的的关系,建立精神家园。阅读初始化走近作者★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刘亮程作品参阅《综合拓展教程》第9页资料链接★文人眼中的刘亮程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林贤治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李锐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李锐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李陀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蒋子丹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新闻调查:江西南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科素养检测物理(无答案)
- 2024年代理推广合作合同范本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 别墅基础知识培训
- 变频器技术培训
- 临床围手术期
- 会计知识点培训
- 2024山东省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4《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超涂层环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瓶装水项目市场营销方案
- 狮子王-中英文-剧本台词(全)
- 【幼儿园语言文字教学的规范化分析3000字(论文)】
-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
- 硅pu塑胶施工方案
- 学校学生会学生干部工作素质提升培训教学课件
- 2023年辽阳市宏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 四川美丰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5000吨-年干冰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13部编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