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懂新飞跃】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22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一重要论断,揭秘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体来说,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包括“七个坚持”。其中,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方略和重大创新。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等理念,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新飞跃。具体飞跃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海报:杨经国)
一、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依靠群众力量“一个也不能少”的中国精准扶贫实践彰显了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群众主体观,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相关论述的出发点,是党中央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的承诺。精准扶贫在具体实践中始终践行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群众主体观,党中央不惜花费任何代价帮扶每一个贫困地区,履行对每一个贫困群众的承诺。
包括精准扶贫方略在内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仅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而且也重视发展依靠人民,关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贯彻践行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者是自己劳动条件的所有者,靠自己的劳动使自己变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很多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实践创新了我国“坚持脱贫依靠群众”的路径。
二、贯彻实事求是的精准方略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尤其是精准扶贫方略,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实际出发提出的解决贫困问题之道。经过大水漫灌式扶贫,我国脱贫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进入瓶颈期,难以有质的突破,亟需转变扶贫形式,探寻新型扶贫策略。于是,在这一特定时期下便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此外,精准扶贫方略本身还内含“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时,同时也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在精准扶贫具体实施中,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这充分展现了精准扶贫方略是根据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户的现实情况,在具体实践中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扶贫方式。例如,四川广元市朝天区地处深度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针对其具体情况探索出了“菜单式”易地扶贫搬迁的脱贫方式,最终成功实现脱贫。总的来说,精准扶贫方略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基础之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机制,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精准帮扶的“全过程精准”,并以实际行动精准了回复“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
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核心要义就是“七个坚持”,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面揭示了贫困的根源,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使无产阶级陷入贫困,并认为只有消灭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才有可能消灭贫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持续推进扶贫事业,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道路。其中,精准扶贫方略的有效落地尤为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首先,在具体落实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做到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其次,啃下“精准脱贫”这块硬骨头,基层党组织是基础。党中央高度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多措并举鼓励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建设乡村,从中央、省、市各级层次为贫困村输入了一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充实了基层扶贫工作队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也只有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可以实现。再次,精准扶贫将扶贫开发上升到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创新了东西协作、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等扶贫方式,打造了闽宁协作等精准扶贫样板。总之,坚持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有效落地实践的政治基础。
四、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反贫困路径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为基础,财富的创造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摆脱贫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揭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努力拔掉穷根。精准扶贫方略中关于“怎么扶”的“六个一批”始终紧扣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创新了生产力的发展途径。首先,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引导、支持贫困人口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商扶贫、扶贫车间、“巾帼脱贫行动”“万企帮万村”丰富了生产力的发展途径。其次,“异地搬迁脱贫一批”是由于本地生产资料匮乏、生产条件恶劣,难以就地实现生产力的突破,从而搬迁到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有优良生产条件的地区,进而通过改善生产条件,突破生产力限制。因此,从根本上讲异地搬迁也是为了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再次,“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通过生态保护发展生产力的新途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意味着通过保护好绿水青山,也可以换来经济的增长,这也是当代发展生产力的创新途径。总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马克思“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思想为基础,创新了提升生产力的方式,丰富了生产力在当下的表现形式。
五、“志智双扶”解决相对贫困的难题
马克思最早提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存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性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必然受到资本的剥削,工人阶级的状况就会日趋恶化,处于绝对贫困中。相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比而言的贫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差异变迁,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绝对贫困重点关注经济层面的基本生存保障,相对贫困重点强调社会公平、成果共享。目前,我国已消除了“绝对贫困”,并且也找到了解决“相对贫困”的突破口——“志智双扶”。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是贫困者自我摆脱贫困的意志和信念,是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提出“弱鸟先飞”,但前提是贫困群众要有“先飞”的意识和行动。“先飞”意识和行动的培养需要变“给钱给物”为“志智双扶”。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教育引导,各地要办好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讲习所,通过常态化宣讲和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形式,促进群众比学赶超,提振精气神。总之,关注物质扶贫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精神意志层面的“志智双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贫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道管理协议
- 水果购销合同范本版示例
- 三亚市购房协议示例
- 聘请财务顾问协议书样本
- 借款纠纷起诉状范本法律维权攻略
- 书柜购买合约
- 保安服务合同巩固
- 型材安装工程项目招标
- 简化劳务分包协议范本
- 酒店协议价格合同的四大误解
- 2023年北京大学图书资料岗位招聘笔试真题
- 广东能源集团校园招聘笔试真题
- 《公寓消防培训资料》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 2024中国融通集团北京企业管理共享中心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单位和个人签的销售合同范本(2篇)
- 商场防恐应急管理制度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第24课《寓言四则》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