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辽宁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新课标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36.0分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C.D.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下列关于艾滋病和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B.C.D.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HIV是种病,主要攻击T淋细胞艾滋病和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均属于免疫缺陷病人体感染HIV后为艾滋病患者,具有传染性HIV进入体后会引发体液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D.
细胞都可以发生渗透作用菠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口腔上皮细胞可以用来观察线粒体和核酸分布紫色洋葱鳞片叶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B.C.D.
任何一个生物体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D.
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下面是某地沙丘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C.D.
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之一是该地区雨水增多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数量都呈”增长人类活动会对图示群落演替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29.0分
某野生型个体正常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DNA→RNA
多肽”的过程包_和两个阶段。(2若该基因位置①的碱基对由G—C变了A—T对应的密码子变为(止密码子)。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3若位置②插入了一个碱基对A—T,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生的变化________
8.
下图甲是植物叶肉细胞内有关结构的模式图字和箭头表示物质及其去向表A、B两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有用中字母表)。图乙中在2klx光条件下,A植叶肉细胞中进行的生理活动________(用图甲中母表)。图甲中填“能”或“不能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6klx光条下两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关系_填“A>BA=B或A________[mg·(h·100cm2
)
-1]。
正常人在长时间饥饿后,可能出现些低血糖症状。此时机体对脂肪消耗加快,酮体是脂肪酸代谢的中间产物,而酮体浓度升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医生一般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已知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度远低于5,说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不是取决于葡萄糖,而是与(填物质名称)有关,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主要有。(2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快,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________丘的神经分秘细胞分泌_减量增,从而使渗透压恢复正常。
10.
(3糖尿病人代谢紊乱时,血浆和尿液中的酮体升高,其原因________。某地区的草原先前由于过度放牧、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大面积草原重度盐碱化,之后某研究团队采用恢复生态学技术对该草原进行治理,最终该草原几乎恢复到受干扰前的原状。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由于过度放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该草原________是一定限度的。(2治理的第一步:对该重度盐碱化草原进行封育,并且种植以星星草等为主的先锋植物。理论上所选择的先锋植物应该具的点。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种草的目的是。(3治理的第二步2年,土壤的pH下。种植以虎尾草等为主的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并且进行适度管理壤透气性和透水性有所改善草始入侵步复草原原生植被。综上所述,对该草原的治理过程主要利用的________理论,目标是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即生态系统________恢复到受干扰前的原状。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11.0分11.
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个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计子代个体性状若现叶形的分比为∶
的离比为1
抗性状的分离比为∶
株X基因型。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15.0分
12.
研究人员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到一种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粉,对其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为底物测定酶性时检淀粉的减少应采用的试剂是,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________增加。(2在的离过程中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其纯度,通常会在凝胶中添加,SDS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确定A3的适pH时用三种组分不同的缓冲系统,结果如图所示。某同学据图判断,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其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在备的定化酶时一不宜采用包埋法原是答出1点即可)。
--------答与解析--------1.
答:D解: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A错;B新冠病毒无核糖体,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B错;C、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者含有的核酸不相同的C错误;D、冠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D、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需要消耗能量。、新冠病毒无核糖体,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本题考查原核生物、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病毒的结构,再结合所学的知准确答题。2.
答:解: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RNA病主要攻击的T细A正;艾病于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也是免疫缺陷病B正;C.人体感染HIV后能是携带者HIV传染方式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错;进人体后会引发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确。故选C。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3.
答:解:
本题考查了教材中结构重要的实验,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细都可以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菠肉胞含有叶绿体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B不正确;C.口腔上皮细胞可以用来观察线体和核酸分布C正确;紫洋葱鳞片叶不同部位观察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同D正。故选。4.
答:A解::A、某一生物体细胞中都有的染色体组数不一定是两个,如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A错;B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正确;C、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正确;D、于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正。故选:A。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物时,单倍体生物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5.
答:解: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推理能力。由干信息可知,叶细胞与溶液之间无溶质交换,而甲组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引起了细胞吸水A正确;若糖液浓度升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低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胞吸水,而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因此叶细胞的净吸水量应是乙组小于甲组B错误;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说细胞失水,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正确。若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说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则乙组叶细
胞的净吸水量为零,正。故选。6.
答:解:试题解析】解:A、在沙丘、裸岩等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A正;B植物类群的增加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矿质元素等,不同地区、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影响生长的因素不同,干旱地区植被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正确;C替中优势种的数量会增加不呈J”型增长而劣势种数量般会减少甚至消失误。D、类动会对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确。故选:。、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7.
答:)转录;翻译(2)UGA;变小(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均可能发生改变解: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基因表达的过程,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1的过程为基因表达中的转录,RNA→肽”的过程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因此“→RNA→多”的过包括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2碱基序列...AUGGCA......UGGGAA...中...TACAGGCGT......ACC补,可以确定中...TACAGGCGT......ACCCTT...模板链,另一条链为非模板链。若该基因位置①的碱基对由—C变了AT,对应模板链位置的碱基ACC为ACT因此密
2222码子变为UGA,该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因此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变小。(3若位置②插入了一个碱基对A—T则模链...TACAGGCGT......ACC的AGG后增添一个碱基应的密码子从二密码子全部改变则该基因控制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均可能发生改变。故答案为:(1转录;翻译(2)UGA;变小(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均可能发生改变8.
答:)、f、、、f(2不能;葡萄糖需先在细胞质基(胞质溶)中分解为丙酮酸,再入线粒体中继续分解(3)A=;解: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暗条件下植物只行呼吸作用中属于呼吸作用的有f乙中在光条件下,A植叶肉细胞吸速率为负,此时植物环境中释放CO,时A植叶肉细胞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有c、d、e、。(2图甲中c不能表葡萄糖的去向,这是因为葡萄糖需先在细胞质基胞质溶)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中继续分解。(3据乙图分析可知纵坐标0刻以上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植物A的吸作用度为2
)
-1,在6klx照条件下,A植光速=呼作用速+净光合作用速率2
)-1植物B的吸用强度为2mg·(h·100cm2
-1在光条件下B植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合作用速2,所以在6klx照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关系是A=B。此时量为15mg·2)-1。故答案为:(1)、f、d、、f(2不能;葡萄糖需先在细胞质基(胞质溶)中分解为丙酮酸,再入线粒体中继续分解(3)A=;9.
答:)NaCl-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降低;抗利尿激素(3葡萄糖不能够充分利用,脂肪被大量氧化分解生成酮体解: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间的网络结构能力。(1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浓度远低于5%说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不是取决于葡萄糖,而是与无机盐有关,无机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参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快,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下丘脑的神经分秘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从而渗透压恢复正常。(3根据题意,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糖尿病人葡萄糖不能够充分利用,脂肪被大量氧化分解生成酮体,从而导致代谢紊乱,血浆和尿液中的酮体升高。故答案为:(1)和Cl-;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降低;抗利尿激素(3葡萄糖不能够充分利用,脂肪被大量氧化分解生成酮体10.答:)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2耐盐碱(细胞液渗透压大);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输(3群落的演替;解:
结构和功能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基本知识,属于记忆层次的考查。(1该草原由于过度放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该草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2治理的第一步:对该重度盐碱化草原进行封育,并且种植以星星草等为主的先锋植物。理论上所选择的先锋植物应该具有耐盐碱(细胞液渗透压大)的特点。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种草目的是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3治理的第二步~4年,土壤的pH下。植以虎尾草等为主的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并且进行适度管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有所改善,羊草开始入侵,逐步恢复草原原生植被。综所述,对该草原的治理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群落的演替理论,目标是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原状。(1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2耐盐碱(细胞液渗透压大);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输(3群落的演替;
结构和功能11.答:)板叶、紫叶、病(2);;;(3花叶紫叶感病、花叶绿叶感病(4)AaBbdd解: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例推测正确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板叶紫叶抗病甲和花叶绿叶感病丙杂交,表现型为板叶紫叶抗病,则板叶对花叶为显性,紫叶绿叶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甲的基因型AABBDD丙的基因型为。叶绿叶抗病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杂交子代出现体数相近的种同表现型乙基因型为丁的基因型为aaBbdd。(1根据分析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是板叶、紫叶、抗病。(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3若丙和aaBbdd交,则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花叶紫叶感病)aabbdd(花叶绿叶感病)。
(4乙的基因型为,与未知基因型X,后代基因型为发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则另一亲本基因型为AaBbdd。12.答:)碘液;还原糖或答:葡萄糖)(2消除蛋白质所带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使蛋白质发生变性(3在pH相时,不缓冲系统条件下酶活性不同(4酶分子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解: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的应用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实践应用的方法选择验原理作骤结果以及注意事项,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完成解答。、细胞组成中化合物的鉴定(1可溶性还原糖+斐试剂砖红色沉淀。50-60℃水浴加热)(2淀+→变蓝。、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凝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3)分离过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DS(加入SDS的作用是消除蛋白质所带负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和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形成“蛋白复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细胞固定化的方法:(1吸附法:是制备固定化动物细胞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经典剧目排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是什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医药文化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中国经济前沿(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生劳动课种花课件
- 《非平稳信号分析》课件
-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材料力学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多媒体影像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东学院《生化工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2023学年度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详解)
- 拍卖行业务管理制度拍卖行管理制度
- 焊接工序首件检验记录表
-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饮品创业项目计划书
-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FZ/T 52003-1993丙纶短纤维
- 索拉燃气轮机Titan130介绍
- 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