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化学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1.gif)
![上海中考化学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2.gif)
![上海中考化学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3.gif)
![上海中考化学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4.gif)
![上海中考化学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5e7510e6f23cde4adb1879c8c5e441c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上海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网权威发布2022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20,更多2022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20相关信息请访问中考网。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2眉山)如下图,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急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头燃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成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A、利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回复,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变更而发生变化;
B、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达成着火点;
C、燃烧仅仅达成着火点是不能燃烧的,还得有氧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A、分子间有确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成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沛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应选:A
点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成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成,在概括应用时要留神,务必同时得志.
2.(2022东营)我国放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强烈摩擦,会在舱外观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养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确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与新科技.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都是需要吸热的,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变更的.
解答:解: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起到了确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变更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
应选:D.
点评:掌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心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
3.(2022永州)以下用化学学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A.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成灭火的目的
D.除掉可燃物,达成灭火的目的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
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B、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但是与“浇油”无关.不合理.
C、燃物的着火点一般处境下不能变更.不合理.
D、除掉可燃物,可以达成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应选:A
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此题要求用化学学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
4.(2022佛山)2022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急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只要达成着火点,可燃物确定会燃烧
D.可燃物燃烧的同时确定还会发生爆炸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泡沫塑料易燃来分析;
B.根据火场逃命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D.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来分析.
解答:解: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为制止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急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
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务必达成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务必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成,故错误;
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成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
应选B.
点评:此题虽然测验促使燃烧的方法,爆炸的学识等,但最关键还是教导学生留神防火,加强安好意识及学会自救才能,熟谙自救方法.
5.(2022广州)用如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测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测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该测验使用了一致的可燃物
C.该测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测验说明燃烧需要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留神此测验与课本上的测验不同,本次测验热水中没有白磷,没有比较,不能得出燃烧是否需要氧气的结论,不成生搬硬套课本的结论.
解答:解:A、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是由于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热水的温度使其达成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所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成着火点.无法根据该测验判断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故错误;
B、该测验使用红磷和白磷不同的可燃物,故错误;
C、由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测验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红磷不燃烧.故错误;
D、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是由于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热水的温度使其达成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所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成着火点;
应选:D
点评: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燃烧需要同时得志三个条件”这一学识点的掌管处境.
6.(2022成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回响之一
B.可燃物温度达成着火点即可燃烧
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燃烧的学识举行分析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C、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
D、根据酒精的着火方法解答.
解答:解: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回响之一,正确;
B、可燃物温度达成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错误;
C、图书档案起火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造成图书的损坏,错误;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错误;
应选A.
点评:此题测验的是化学与生活的学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识举行.
7.(2022天津)以下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确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燃烧不确定需要氧气;
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
C、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成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
D、根据氢气燃烧分析.
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加入,说明燃烧不确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确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成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爆炸的原理并能生动运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8.(2022潍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举行解答;
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成爆炸极限时均会发生爆炸;
D.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答:解: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命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
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成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D.釜底抽薪表达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除掉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
应选D.
点评:此题主要测验了燃烧、促进燃烧和灭火原理方面的学识,属于根基性学识的测验.
9.(2022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除掉可燃物
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除掉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举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应选项正确.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除掉可燃物,应选项错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应选项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应选项错误.
应选: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管灭火的原理(①除掉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生动运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022重庆)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成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成,同时具备.
解答:解: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成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成,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煤火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崭新空气,加大了氧气供给,所以越扇越旺.
应选:C.
点评:掌管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成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了解灭火的原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1.(2022东营)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确定程度上裁减汽车尾气的污染.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B.C.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乙醇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
解答:解:A.图标为腐蚀品,故A错误;
B.图标为有毒气体,故B错误
C.乙醇为易燃液体,图标为易燃液体,故C正确;
D.图标为爆炸品,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测验学生有关乙醇的学识学识,可以根据所学学识举行回复,较简朴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2.(2022绥化)某居民早起忘却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察觉寝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刻开启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寝室瞬间燃气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理由是开启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供给充沛的氧气.
(2)火势无法操纵,他立刻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119.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理由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关怀近地面逃离.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举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根据灭火的原理选择适合的灭火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1)开启窗户那么空气对流,供给了更为充沛的氧气,引起火势变大,故填:开启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供给充沛的氧气.
(2)火势无法操纵,需要立刻拨打火警电话119水能灭火的理由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在火灾现场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的浓烟,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关怀近地面逃离,故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关怀近地面逃离.
点评:此题测验的是燃烧和灭火的学识以及火场逃命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识举行.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3.(2022巴中)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提升了教材中的测验如下图,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复:
(1)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物质燃烧需要达成着火点.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测验性简答题.
分析:(1)根据测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根据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解答;
(3)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物质燃烧条件:可燃物;与充沛氧气接触,温度达成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解答;
解答:解:
(1))根据测验室常用仪器可知是烧杯;
(2)罩住白磷燃烧的目的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物质燃烧需要达成着火点.
答案:
(1)烧杯
(2)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物质燃烧需要达成着火点
点评:掌管燃烧的条件和物质的有关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2022湖北)2022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的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1)消防员在现场察觉了以下残留物品:①涤纶面料窗帘、②纯棉床单、③大理石桌面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①(填序号),物品①和②为燃烧供给了可燃物(填燃烧的条件).
(2)电器着火时常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碳酸盐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回响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务必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机物,二是人工合成,三是高分子化合物;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2)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回响原理作答即可.
解答:解:(1)涤纶面料窗帘是有机合成材料,纯棉床单是自然材料,大理石桌面属于无机盐,从燃烧的条件来看:①涤纶面料窗帘、②纯棉床单属于可燃物;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回响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1)①;可燃物(2)2NaHCO3Na2CO3+H2O+CO2↑
点评:合成材料的使用主要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材料分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15.(2022海南)擅长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复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隔绝氧气或空气;
灭火原理之三:除掉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成着火点.我们只有使其中一个条件不成立就可达成灭火的目的.
解答:解:根据燃烧被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①除掉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隔绝氧气或空气;除掉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点评:此题测验了根据灭火原理的学识举行解题的才能.在解此类题时,需要留神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这点是一个经常错的地方.
16.(2022青岛)测验室举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以下空格:
(1)取两支一致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浸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测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的燃烧与物质是否具有可燃性的关系.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参与2g固体碘,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参与10mL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参与10mL酒精,振荡,查看现象.据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3)用图A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逐渐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测验中,放置上下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向确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曲线上a点所表示的意义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中和回响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了解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有氧气、温度达成着火点.在试验中会根据现象写结论.此题可迎刃而解.
(2)根据测验中,溶质一致而溶剂不同来分析;
(3)根据蜡烛熄灭的先后依次来分析;
(4)根据a点的pH来分析.
解答:解:(1)浸有酒精的木条燃烧而浸有水的木条没有燃烧,说领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故填:物质是否具有可燃性;
(2)一致质量的碘,放入等体积的水和酒精中,在水中不溶解而在酒精中溶解,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故填:溶剂的种类;
(3)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a点的pH=7,说明溶液呈中性,也就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故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点评:此题测验了物质的燃烧条件、物质的溶解才能、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中和回响的学识,难度不大.17.(2022南宁)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下图),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马上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回响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学识回复: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回响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回响放出(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揣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钠元素和氢元素.
(3)过氧化钠和水回响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测验性简答题.
分析:根据已有的学识结合物质间的回响举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回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断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回响物和生成物书写回响的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
解答:解:(1)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回响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是氧气,该回响放出大量的热,供给热量达成棉花的着火点,故填:氧气,放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化学回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氧化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生成了氧气,故另一种物质中确定含有钠元素和氢元素,故填:钠元素和氢元素.
(3)过氧化钠和水回响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填:2Na2O2+2H2O=4NaOH+O2↑.
点评:此题测验的是燃烧的条件以及常见的物质间的回响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识举行.
18.(2022北京)依据如图举行测验(夹持仪器略去).测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刻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测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测验过程②中,比较a、b中的测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温度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
(3)测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测验是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测验过程①②分析,留神变量的操纵.
解答: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回响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测验过程②中,比较a、b中的测验现象,立刻改通O2,a中由于红磷温度没有达成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由于红磷温度达成着火点红磷燃烧.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成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1)4P+5O22P2O5
(2)燃烧需要温度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点评:通过回复此题知道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本
- 2025二手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 长城遗址修缮方案
- 促销活动合同范例
- 2024年六年级品社下册《去中学看看》说课稿2 苏教版
- 配件报价实施方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 19 Li Ming Goes Home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贵州笼式球场护栏施工方案
- 砂石加工账目处理方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水泥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医院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广州市劳动仲裁申请书
-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 23-张方红-IVF的治疗流程及护理
- 顶部板式吊耳计算HGT-20574-2018
- 因数和倍数复习思维导图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三级教育考试卷(电工)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