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技术竞争态势类的技术创新战略
2
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划分
10
三、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11
四、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
13
五、产业环境分析
16
六、行业竞争格局
22
七、必要性分析
23
八、项目基本情况
23
九、公司基本情况
27
十、发展规划
29
十一、SWOT分析说明
32
法人治理
41
(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41
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
41
技术竞争态势类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
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是以生产技术为中心的战略,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基础,并保持后续的研发能力,始终处于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例如以Intel,IBM、高通等为典型的领先战略创新型公司,其共同点是在基础科研方面投入较大,在业绩取得辉煌的时候也能保持持续的科研资金投入。IBM和贝尔实验室每年都花费几十亿美元的科研经费,用于技术创新,因此一直保持创新领先的优势。
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是:
(1)研发的独立性。这些企业往往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研发团队,有自己的实验室,并拥有大量该领域基础科研的专利,对于后续的研发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的技术和科研力量。它能自己独立自主地实施从技术向产品的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
(2)不可预见性。科研在风光的外衣之下是一副沉重担子。这些产品在投入科研的时候都是没有百分百的可预见性的,高风险、高回报,投入的资金往往占到企业营收的相当一部分,而科研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一些企业往往等不到研发出新产品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但是一旦能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持续推出科研成果,就能垄断这个领域的市场,从而拥有更多的资金扩大优势。
实施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1)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这是一家企业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
(2)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开发的能力。即具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和较好的人才储备以及适应时代的人才引进、培养和选拔机制。
(3)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特别是资金的支持,不具备资金实力,领先创新是纸上谈兵。
(4)具备专利保护和分享能力。一个好的企业能通过将专利的应用与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联系起来,同时保护好专利也是公司保证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径。
(二)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
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以抢先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技术战略中心,而是采取追随方式,对市场上已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迅速模仿和改进,并迅速占领市场,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减少技术领先企业对其造成的威胁。所以,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以降低风险为基础来提高技术实力和产品的创新战略。换句话说,就是在领先型企业首先发布产品之后,追随型企业通过自己的研发团队对其产品和技术进行开发和升级,这样的一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追随型企业研发的风险,同时能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具备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是;
(1)目标的追随性和赶超性。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初始目标具有明显的追随性,在一段时间内,就技术的整体水平而言往往处于从属的位置。在这期间企业将瞄准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或新技术,通过技术吸收、消化、创新,使本企业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但企业实施技术追随战略,其终极目标是逐步缩小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同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的差距,最终达到赶上和超过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水平的目标。可以说,企业实施技术追随战略的目标是明确的、积极的、有力的。
(2)过程的适应性和跳跃性。由于实施追随型技术战略的企业和率先行动者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因此,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缩短距离、不断适应的过程。如企业需要逐步适应率先行动者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制度壁垒、相关工艺技能等。过程的跳跃性同目标的赶超性是一致的。所谓跳跃,指的是从一种低水平的技术体系向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和根本变化的高水平的技术体系跨越。这就需要企业的技术改革要连续发展,最终达到技术结构总体的最迅速和最大幅度的进步。
(3)方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施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企业将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主动的、积极的方式方法,如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强生产与科研结合、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等来实现技术追随的目标要求。企业在吸收、消化新技术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创新,创造出更符合本企业技术发展要求的或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的技术。
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优势是:
(1)风险优势。与率先创新企业相比,选择追随型技术创新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否成功、技术转化为产品是否具有市场、市场是否稳定、技术突变等方面面临的危险要小得多。
(2)成本优势。选择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会少走弯路,这样就为企业节省了许多的研究费用。追随型企业需要做的更多的是改进产品。
(3)消费者优势。追随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市场上的产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更快的速度与更合理的方向对产品进行改进,相比而言,这样做会比领先型企业更能把住消费者的脉搏。
(4)生产优势。追随型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的技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生产。一旦率先行动者的技术老化,追随者可以通过技术市场来引进新的技术,从而确定生产规模。
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不足是:
(1)晚于领先型企业进入市场。由于“落后”一步,其产品进入市场会面临较大的进入障碍,能够占有的市场容量也很有限。
(2)领先型企业已经占据了技术的高地。追随型企业必须“跨过高地,另觅高山”,快速进行技术方案的改进并拥有自己的注册专利是产品占有市场的重要前提。
(3)受专利保护的制约。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允许随便仿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消费者对后来者产生一定的排斥。所以,追随型企业只有在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时才可以进攻,否则可能会带来反效果。
实施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具有很强的技术和市场情报力量。技术创新“跟着走”虽然是条捷径,但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易事,要求“跟着走”的信息一定要灵,企业能够迅速了解其他企业的研究动向和最新成果,否则,就会跟不上。我国的国产手机也曾采取在发达国家同行后“跟着走”的技术创新战略,由于在跟踪的过程中犯了大公司病,反应迟缓,动作不快,结果产品出厂时已届市场饱和点,致使事倍功半,留下了长久的遗憾。这一教训十分深刻,企业在实施“跟着走”策略时应该认真吸取。
(2)具有较强的吸收、消化和创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分析他人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强大的研发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企业要有快速应对营销的实力,即具有素质优良的营销团队、扎实的生产团队和成熟的销售渠道,能在产品研发完成后的最短时间内将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的眼前。
(三)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
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技术创新战略中心,而是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
模仿型企业的创新能力相比前三者而言要薄弱一些,其创造产品的途径还是在用领先者的一套技术。模仿创新战略的特点是:
(1)模仿的追随性。企业最大限度地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吸收、继承与发展率先创新者的成果。当然,这种战略不是简单模仿的战略,而是巧妙地利用追随和延迟所带来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一种战略。
(2)研究开发的针对性。模仿创新的研究开发不仅仅是对率先者技术的模仿,更是对率先者技术的完善或进一步开发。该战略的研究开发活动主要偏重于破译无法获得的关键技术、技术秘密以及对产品的功能与生产工艺的发展和改进。
(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集中力量在创新链的重要环节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也就是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聚积于中部。
(4)被动性。这主要是指竞争的被动性,包括技术积累、营销渠道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被动,这是由模仿创新者只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决定的。
实施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1)非常敏锐的技术信息的嗅觉。通过对市场产品变化情况的了解,能及时掌握技术更新的程度,进而及时调整步伐,引入先进的技术,弥补技术上的劣势。
(2)足够的其他优势。模仿型企业可能是原材料的掌握者,拥有相对便宜的成本,具有成本优势,或者政策优势。例如,蒙牛乳业公司,通过提出的建造“奶都”的想法,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将其推上了与伊利同等的地位。另外,当产品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时候,模仿者可以通过对自己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打造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超越前者在该产品上建造的技术优势。
实施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后续能力不足。当技术领先型企业有了技术上的突破时,就会在瞬间拉开与模仿者之间的差距,模仿者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弥补。而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可能给领先型企业在市场扎根提供了机会。所以,从长期来看,如果不发展自己的技术力量就会始终受制于人。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划分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是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一是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还是防卫型;二是研究开发何种技术;三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由此,技术创新战略决定着企业创新的具体行为,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分类是正确选择创新战略的首要条件。
不同的企业所主导的“技术”是不同的,其分类也会不同。英国学者弗里曼将创新战略按创新时机和创新程度的不同分为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模仿型战略、传统型战略和投机型战略。而尼德尔则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将创新战略分为市场领先战略、追随领先者战略、应用工程战略和模仿战略。目前对技术创新战略较普遍多见的划分是:
(1)依据按技术来源分类,可划分为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
(2)依据技术竞争态势分类,可划分为领先型战略、追随型战略和模仿型战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分析一个企业时,很难说出这个企业采取的是哪一种或者几种技术创新战略,因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往往今天还在用的战略因时势的变化就必须改变或调整。就像当国家提出要发展新能源之时,若企业还是在研究煤炭等传统动力上的技术创新活动的话,短期内也许在个别地区还有生存空间,但长期看这样的技术创新前景就不明显了。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有多种技术创新战略方案可供选择,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一般应综合考虑和分析以下因素:
(一)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自己的经济和科技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已逐步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增强经济实力的关键在于增强科技的实力,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的重大国策;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发展高科技为特点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出现高潮;增加科技投入,以加快科技发展速度,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从而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发展的大趋势。
(二)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
技术创新直接或间接受到国家技术创新政策的影响,技术创新政策是维系和促进技术创新的保障因素。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技术创新社会效益大大高于企业收益,企业付出的技术创新成本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得到充分的补偿,导致缺乏参与此类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直接参与或变革相应的制度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占领未来国家间竞争的制高点,政府需要对新兴产业和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加以刺激和培植,而这些新兴产业或战略性产业大多数是技术密集型的。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国家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高度的紧迫感制定了各种发展政策。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制定和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必须以国家的科技战略及其一系列产业政策为依据,在国家整体科技战略的贯彻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三)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创新战略
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知彼知己。首先要“知彼”,要掌握对手的技术状况:对手目前的技术处于什么水平,目前正在开发什么技术,技术上有何特征与优势,实行的是哪一种技术创新战略,其技术创新战略目标是什么。企业只有在掌握了各个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创新战略之后,才能准确确立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及目标。例如我国一些企业在国内众多竞争对手面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但与国际上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技术实力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无优势可言。对我国的大型企业来说,必须实施“赶超型”的技术创新战略,明确追赶目标,分步骤地追赶,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企业技术队伍和职工技术素质
选择技术创新战略还必须充分考虑本企业的技术队伍及其素质状况。选择自主开发型技术创新战略,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科研机构和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即使选择引进型或改造型技术进步战略,也应有自己较强的技术队伍承担起吸收消化或技术改造的任务;技术队伍及其素质较弱的企业,在选择某种技术创新战略时,要相应地安排员工培训,尽快地提高其技术素质,以适应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要求。例如在引进技术中,必须从自身技术队伍和员工素质出发,考虑企业有无能力消化吸收。如果企业盲目引进,脱离了自己的实际,缺乏必要的专门人才,或与员工素质不相匹配,就会使引进的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
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应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
(一)发挥现有技术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
当企业选择好某一技术创新战略并付诸实施时,应注意发挥企业现有技术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优势。例如有些企业拥有技术装备的优势,另一些企业拥有专利技术优势、技术信息优势;一些企业拥有技术人才优势;一些企业拥有自然资源优势;一些企业拥有传统技术优势;另一些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优势;一些企业拥有设计技术优势;一些企业拥有加工技术优势等。这些技术优势的发挥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企业还应注意创造新的技术优势,把过去企业的技术劣势设法转化为优势;把那些只是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把名义上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优势;把相对的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把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营优势,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二)培育人才优势,发挥人才优势
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人才,就比较容易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因此,企业一方面应从社会上源源不断地招聘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善于从企业内部发现人才。对各类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形成本企业的人才优势;努力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把人才的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商品优势,使企业在技术竞争中取胜。
(三)搜集最新技术信息,力争技术开发的主动权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段时间中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新技术,会对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谁及时掌握了新技术信息,谁就在技术开发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要重视这项工作。应比较全面地了解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能源等方面的技术信息,掌握这些方面的新动向、新趋势,为企业技术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凡企业能够创造条件进行开发的,就需及时跟上,走在竞争对手前面,把握好开发新技术的主动权。
(四)建立技术储备,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
建立技术储备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从时间序列上保证企业技术系统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所谓技术储备,就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开发所取得的作为成果形态的、可接替现有技术而处于储备状态的后续技术。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技术,首先应该建立起几代并存、持续不断的群体技术,即设想一代、设计一代、试验一代和可投入生产一代的技术。其次,每代技术之间要有一个层次性,即后一代的技术和产品同前一代相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以保证企业技术系统的运行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使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最后,企业技术开发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力争在同行业中处于最前沿,努力抢占高新技术的最高点,领导本行业技术的新潮流,满足用户和消费者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并使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新财富。
产业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
“十三五”期间,在全球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创业加快发展以及区域战略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东北振兴、“一带一路”等多重机遇叠加,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将持续获得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有效支持。
———全球科技革命重塑产业发展态势,为我市打造工业升级版带来良好机遇。“十三五”期间,全球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新兴技术日趋成熟,催生巨大新需求。在此背景下,全球产业发展态势发生深刻变革,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科技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愈加频繁。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商业模式融合更加紧密。以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和可持续为特征的工业4.0成为各国产业战略和全球产业竞争新领域。为我市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长春工业3.0带来良好机遇。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为我市加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供给侧改革、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表明,国家将从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强化金融创新功能、构建更高效科研体制、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等方面突破工业发展要素供给机制障碍,并将选取合适的区域开展改革创新试验。我市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城市、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核心,应抢抓机遇,争取先行先试,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创新创业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引擎,为我市推动工业创新升级带来机遇。“十三五”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传统要素驱动力不断减弱,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创业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在创新驱动战略引导下,国家提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着力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作为首要驱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发展方式,集聚创新要素,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启动,为我市对外开放升级带来新机遇。新常态下,国内经济以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红利的时代趋于结束,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共同发展,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启动实施将推动国内开放战略的全面升级,加强国内对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高层次资源的吸引力,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市作为“一带一路”中“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市开放战略升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区域经济战略升级,为我市统筹区域优势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十三五”期间,在开放、协调、共享等理念指引下,国家区域战略不断升级,为我市加速开放协同发展创造良好机遇。2016年3月,国家陆续颁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快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其中,《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城市,将哈长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群。这都为我市统筹利用东北地区优势资源,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未来五年,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国内市场产生积极变化,全国汽车、轨道交通、消费品、光电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行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为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市场机遇。
———汽车产业仍具良好增长空间。在经历了十多年高速增长后,转入平稳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增速逐渐放缓,但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支撑下,今后较长时间内,国内汽车消费仍具有良好增长空间,但增速将降至3%-5%,进入微增长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成为行业发展主题。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将支撑农产品加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农产品加工业高速成长期。当前我国正处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达到52.37%,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加工品消费大幅度上升,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装备需求维持高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下,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重要载体,发展不断加速,带动装备需求持续保持高位。
———智能装备成为推动工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当前,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重视程度愈发提高,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发展必然趋势,智能装备作为工业升级的支撑和保障,成为各国竞争焦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光电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光电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成为各领域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生物和医药健康产业国内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国人均医药消费水平为10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40-50美元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300美元相比,差距明显。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要“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
———新材料产业行业前景广阔。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发展的基石。“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获得政策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实现了较快发展。
(二)问题与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更加注重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形势和趋势的积极变化为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压力挑战。目前,我市工业经济自身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占83%,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仅为17%。传统产业中,汽车产业“一柱擎天”,产值占全市的56%,其中一汽集团占全市的41.45%。除汽车产业外,其它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不够长,产业配套率比较低,产业集群效应不够明显,与工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制造业整合度不高。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仍然较低为27.7%。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够。工业增加值率较低为2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体制机制不活。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占比高,受计划经济影响大,缺乏体制机制创新,缺少内生动力和活力。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全市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户数为153个,低于南京、宁波、苏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够,缺乏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多,仍是制约发展的内在因素。四是要素支撑能力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企业普遍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缺市场,特别是缺少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缺少市场上叫得响、过得硬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缺少领军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五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和总产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三梯队,分别居第14位和第11位。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虽突破万亿,但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仅占GDP的4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还面临着要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区域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大,以及传统优势产业对产业决定性作用不断减弱等挑战。未来五年我市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行业竞争格局
1、小规模参与者多,但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低
目前市场提供服务外包及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远超万家,但大多数公司存在规模小,运营流程、管理体系及风控体系不完善,技术设备落后,人才缺失严重等问题,使得这类公司无法满足大型企业的需求,虽然数量占比高,但无法对目前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有力冲击,而且一旦市场有较大波动,小规模公司抗风险能力弱的缺陷将会凸显。
2、有细分领域专精
部分参与者专注于软件技术开发,在销售自主研发的软件技术的同时在信息技术外包领域深耕;还有部分参与者更擅长于业务流程外包,虽然近年来服务领域互有渗透,但仍以原强项为主,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3、综合服务供应商
市场有少数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大型供应商,他们具有完整的服务链条及管理体系,资质较全,虽在细分领域没有专精企业那么专业,但仍可以满足大多数企业的外包资格要求,且由于综合服务性能强,可以由点及面的迅速拓展客户业务需求。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江xx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目前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上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企业一旦选择了缺乏专业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那么企业可能不仅得不到服务商的有效支持,甚至还有可能付出更多的服务成本、承担更大的用工风险。
(四)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区域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项目建设。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733.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4358.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56%;建设期利息435.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流动资金8940.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44%。
2、建设投资构成
项目建设投资34358.0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9534.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27.10万元,预备费696.20万元。
(六)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43733.8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7771.5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营业收入(SP):886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68136.45万元。
3、净利润(NP):14985.37万元。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4.94年。
5、财务内部收益率:27.74%。
6、财务净现值:34671.32万元。
(八)项目综合评价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43733.80
1.1
建设投资
万元
34358.04
1.1.1
工程费用
万元
29534.74
1.1.2
其他费用
万元
4127.10
1.1.3
预备费
万元
696.20
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35.40
1.3
流动资金
万元
8940.36
2
资金筹措
万元
43733.80
2.1
自筹资金
万元
25962.29
2.2
银行贷款
万元
17771.51
3
营业收入
万元
88600.00
正常运营年份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68136.45
""
5
利润总额
万元
19980.50
""
6
净利润
万元
14985.37
""
7
所得税
万元
4995.13
""
8
增值税
万元
4025.45
""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83.05
""
10
纳税总额
万元
9503.63
""
11
盈亏平衡点
万元
30339.47
产值
12
回收期
年
4.94
13
内部收益率
27.74%
所得税后
14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4671.32
所得税后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
(二)核心人员介绍
1、江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2、陈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3、段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4、潘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5、邵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发展规划
(一)公司发展规划
1、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
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
2、措施及实施效果
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
3、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
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
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二)保障措施
1、做好人才引进服务
依托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训和职业教育基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管理、技术和蓝领人才队伍。加强与海内外人才合作,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专家,形成一批产业领军人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研究生工作站,为企业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
2、落实政策支持
完善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措施,结合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加大重点项目发展在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财政金融、行业监管等支持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3、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完善产业建设领导协调推进机制,强化信息化主管部门职责,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区域产业建设。建立产业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产业建设成效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建立区域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产业建设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支撑。
4、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健全监管组织和法规政策体系,明确监管范围,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
5、加快新型产业推广应用
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共同编制新型产业应用技术标准、为新型产业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撑。
6、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
统筹区域相关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支持,加大产业建设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产业建设项目投入和运营模式创新,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各类投资机构,推动成立产业建设投资基金,引导、社会投入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
SWOT分析说明
(一)优势分析(S)
1、自主研发优势
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
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2、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产品种类齐全优势
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粘性。
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
4、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
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
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及时、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
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
(二)劣势分析(W)
1、资本实力相对不足
近年来,随着公司订单迅速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类产品市场逐步打开,公司对流动资金需求增大;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公司对先进生产设备及研发项目的投资需求也持续增加。公司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大对公司的资本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急需改变以往主要靠自有资金的发展模式,转向利用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模式,以求增强资本实力,更进一步地扩大产能、自主创新、持续发展。
2、规模效益不明显
历经多年发展,行业整合不断加速。公司已在同行业企业中占据了较为优势的市场地位。但与行业的龙头厂商相比,公司的规模效益仍存在提升空间。因此,公司拟通过加大优势项目投资,扩大产能规模,促进公司向规模经济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三)机会分析(O)
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四)威胁分析(T)
1、技术风险
(1)技术更新的风险
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行业新进入者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需要自行研制工艺以保证产成品的稳定性。作为新兴行业,其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处于快速革新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果公司在技术革新和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将可能被其他具有新产品、新技术的公司赶超,从而影响公司发展前景。
(2)人才流失的风险
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技术含量较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优秀的人才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未来不能在薪酬待遇、晋升体系、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能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现有管理团队成员及核心技术人员也可能流失,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技术失密的风险
公司在核心技术上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并严格执行,但上述措施仍无法完全避免公司核心技术的失密风险。如果公司相关核心技术的内控和保密机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或因行业中可能的不正当竞争等使得核心技术泄密,则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将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经营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公司的发展受行业整体景气指数影响较大。行业与我国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走势联系紧密,使得公司面临着一定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复苏程度较为有限,且我国宏观经济也正处于由高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过渡时期。未来,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无法好转,将可能影响到行业的外部需求,从而使得公司面临产品需求、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2)产业政策变化、下游行业波动及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
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受宏观经济状况、产业政策、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均衡程度、市场需求、其他能源竞争比较优势等因素影响,呈现一定波动性。
未来若主要客户因产业政策变化、下游行业波动或自身经营情况变化等原因,减少对公司的采购而公司未能及时增加其他客户销售,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供应商集中的风险
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公司产品售价未能作出相应调整以转移成本波动的压力,或公司未能及时把握原料市场行情变化并及时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则有可能面临原料采购成本大幅波动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虽然该等合作关系能保障公司原料的稳定供应、提升采购效率,但若主要原料供应商未来在产品价格、质量、供应及时性等方面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相关行业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优势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业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焦点也由原来的重规模转向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包括产品品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资金实力、商业模式创新等。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压力,不能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质量、营销、服务、品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无法持续保持产品的领先地位,无法进一步扩大重点产品以及新研发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同业企业市场竞争风险。
4、内控风险
近年来,公司业务不断成长,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经营规模的迅速增长,特别是未来募集资金到位和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将进一步上升,从而在公司管理、科研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公司管理与运作的难度。倘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管理能力以及充实相关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公司未来成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5、财务风险
(1)毛利率波动及低于同行业的风险
公司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产品结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技术升级迭代等因素的影响。
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公司未能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新的技术领先产品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等情况发生,公司毛利率将存在波动加剧的风险,公司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状况可能一直持续,将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2)应收款项回收或承兑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应收款项金额可能上升。如果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或者下游客户因经营过程受宏观经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不理想等因素导致其经营出现困难,将会导致公司应收款项存在无法收回或者无法承兑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收入质量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的风险
如果未来公司账龄半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实际发生比例超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将对公司的业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6、法律风险
(1)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若公司被竞争对手诉诸知识产权争端,或者公司自身的知识产权被竞争对手侵犯而采取诉讼等法律措施后仍无法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将对公司的品牌形象、竞争地位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产品质量、劳动纠纷责任等风险
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因产品质量瑕疵、劳动纠纷等其他潜在事由引发诉讼和索赔风险。如果公司遭遇诉讼和索赔事项,可能会对公司的企业形象与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法人治理
(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
2、公司股东享有下列权利:
(1)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
(2)依法请求、召集、主持、参加或者委派股东代理人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相应的表决权;
(3)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章程的规定转让、赠与或质押其所持有的股份;
(5)查阅本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
(6)公司终止或者清算时,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参加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
(7)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的股东,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8)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3、股东提出查阅前条所述有关信息或者索取资料的,应当向公司提供证明其持有公司股份的种类以及持股数量的书面文件,公司经核实股东身份后按照股东的要求予以提供。
4、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股东有权请求人民法院认定无效。
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本章程的,股东有权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5、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董事会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公司股东承担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章程;
(2)依其所认购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金;
(3)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
(4)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
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法律、行政法规及本章程规定应当承担的其他义务。
8、持有公司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当日,向公司作出书面报告。
9、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规定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和公司社会公众股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控股股东应严格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控股股东不得利用利润分配、资产重组、对外投资、资金占用、借款担保等方式损害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
(二)董事
1、公司董事为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担任公司的董事: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
(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
(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6)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违反本条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董事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情形的,公司解除其职务。
2、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任期3年。董事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在任期届满以前,股东大会不能无故解除其职务。
董事任期从就任之日起计算,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为止。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在改选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本章程的规定,履行董事职务。
董事可以由总裁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兼任,但兼任总裁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董事,总计不得超过公司董事总数的1/2。
3、董事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章程,对公司负有下列忠实义务:
(1)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2)不得挪用公司资金;
(3)不得将公司资产或者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4)不得违反本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5)不得违反本章程的规定或未经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6)未经股东大会同意,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本应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业务;
(7)不得接受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8)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9)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10)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本章程规定的其他忠实义务。
董事违反本条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总结
- 美术鉴赏与创新思维
- 2006年贵州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体育用品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体育用品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 202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名校卷)
- 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4篇
- 快乐的国庆节作文400字5篇
- 市场震动月度报告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1)
-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 美发基础(课堂PPT)
- WordA4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
- 药品库存清单(2015年)
- (完整版)会计准则(全文)
- 百家姓全文拼音版A4打印
- 专家论证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 IPC标准解析学习课程
- 麻花钻钻孔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部分常用岩土经验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