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先进的中国人,在他历尽艰辛的革命生涯中,为了斗争的需要,常常到各地发表演讲,宣传革命的主张,鼓动广大的中国人民投入到民主革命的洪流中去,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的演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不虚张声势,故作姿态,使听众产生一种自然地要听下去的感觉。毛泽东在1956年曾说过:“我听过他多次演讲,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叶剑英在1981年回忆孙中山时,说:“50多年前,我曾多次聆听过孙中山先生激动人心的演讲,孙中山先生铿锵的声音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1924年5月2日,孙中山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上的演说,正体现了他演讲的风格。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想让大家猜个谜语: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越分越多的?(停顿)是的,是爱!世上有很多东西,在给予他人时都是越分越少,但爱会越分越多。爱有很多种,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爱,长辈对晚辈的怜爱,兄弟姐妹的关爱,朋友同学的友爱,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师爱。师爱,是一种与血缘无关的爱,因而更显得无私和难得;师爱无声,它不张扬,不索取,而是付出,是给予,有时甚至是自我牺牲。演讲题目:
师爱无声——教师节致辞【参考讲稿】贵州省乡村民办教师陆永康,刚出生九个月,就因小儿麻痹症双腿终生残疾。二十岁时,他开始了跪着授课的教书生涯。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侯耀华在给陆永康颁发“三农人物”奉献奖时,“咚”的一声跪了下来,他说:“当我知道要给您颁奖的时候,我只想着一件事,您跪着讲了三十六年的课,今天,我应该给您跪。”侯耀华的这一跪,代表了所有人,对那些默默无闻、甘心奉献的老师的深深敬意和谢意。山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那里,教育的根很难扎进去,可是自从有了坚韧的种子,红花就开遍了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什么花儿这样红?那是因为我们的乡村教师在用心头滴滴鲜血灌溉着这些花朵啊!陆老师手中的粉笔,桌前的教案,为孩子们铺成了通往远方的大道,摞成了直上顶峰的台阶;他双腿终生残疾,但他用无声的师爱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他跪着授课,但山里的孩子因为他,可以做个堂堂正正、站得笔直的人!请记住这些优秀教师们闪光的名字吧:苟晓超、吴忠红、刘宁、瞿万容……请记住这些奉献着自己、奉献着师爱的教师们吧,是他们让民族的脊梁挺得更坚强,是他们在默默付出,培养着祖国的希望。师爱无声,它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师爱无声,他们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师爱无声,它像红烛,默默滚落着颗颗泪珠,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的《红烛》——“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各位默默付出师爱的老师,请您接受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鞠躬)谢谢大家!孙中山(1866—1925),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走近作者孙中山先生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后学医,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即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1910年11月,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会议,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会后,孙中山到华侨中筹募军饷,黄兴等到香港准备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负责人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由于准备不足和消息泄露,起义军虽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背景资料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1924年5月2日,这一天为旧历3月29日,是“黄花岗起义”纪念日,岭南大学举行纪念史坚如烈士像揭幕暨“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殉国十三周年纪念会。孙中山先生应邀出席了纪念大会,孙中山在廖仲恺等陪同下到会参加仪式并发表演说,勉励学生们学习黄花岗先烈的志气和新道德。这篇原题为“世界道德之新潮流”的演说,希望青年学生立志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一天,广州各界二十万人隆重公祭黄花岗先烈。基础落实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yán
cǎn
xùn
shū2.根据注音写汉字官liáo(
)策yuán(
)地专zhì(
)
hūn(
)天黑地遗hái(
)chǎn(
)除僚
源
制
昏
骸
铲
3.辨析字形xiàn
yín
xùn
xún
huàn
huàn
kuò
ɡuǎnɡ
liáo
liáo
fánɡ
fánɡ(1)志向·理想志向:侧重为实现未来的愿望所表示出的意图。理想:侧重表示对未来事物充满美好的设想。(2)权力·权利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也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一切权力归人民。”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如:“男女平等的权利”。(3)化妆·化装化妆:用脂粉之类使容貌美丽。如:化妆品。化装:指演员修饰容貌,也指假扮。如:化装成敌人。4.辨析词义提示
(1)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带有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演讲者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以态势语言为辅助形式,系统、鲜明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2)即兴演讲是演讲者事先未作准备,处于一定时境,对人对事对景有感而发的演讲。要领点拨1.什么是演讲?什么是即兴演讲?提示
(1)促进作用:促进历史转变,促进文明建设,促进人才成长。(2)教育作用:既是教育别人,又是自我教育。(3)美感作用:演讲的题材首先是真实的。必须歌颂真善美,要求形式是美的,语言是美的,态势是美的。要使人产生愉悦,听一次演讲不仅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而且是一次审美观的升华。2.演讲的作用有哪些?提示或用诙谐幽默的评议巧妙地开场;或以眼前的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或用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引起听众的兴趣;或制造一个悬念;或讲一段引人入胜的话语;或者开门见山,即直接进入话题,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演讲的开场有哪些方法?学习演讲稿要了解演讲的背景,熟悉演讲的特点,掌握演讲常用的技巧。这篇演讲,最大特点在于它没有直接点明黄花岗烈士们所具有的“以死唤醒国民”的志气,而是引导听众一步步思索烈士们的行动和用心,最后得出结论。孙中山引导听众的一个重要手法便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逐渐逼近演讲的主题思想。这便是设问手法的使用。探究指津
孙中山《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的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回答。点睛之妙提示
这是一篇纪念烈士的演说,开头首先从面对的听众——学生话题入手,引出这次纪念的重要意义,点出关键在于纪念七十二烈士的志气,既站在时代的高度,又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接下来,对“志气”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七十二烈士的精神与伟大价值。演说在最后两段非常自然地提出对学生们的希望,希望学生们学习他们的志气,“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总之,是由眼前的青年说起,回忆、纪念烈士,分析其精神与价值,而后又回到眼前,对青年学生们提出希望,前后浑然一体,无雕凿之痕迹。
试结合第2段分析演讲者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表现方法。提示
在这一段中,孙中山如剥茧抽丝般,一层层地引导听众去深思烈士们的“志气”:先是“最少的限度,是不惜自家性命,不管权利幸福,要做一件失败的事”;然后一转,“明知道是很危险的”“可见他们的用心是很苦的,立志是很深的”;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用心要这样苦”,引出他们“所存在的希望”就是“以身殉国,来唤醒一般醉生梦死的人民”;最后得出结论——“他们死得其所”“七十二烈士以死唤醒国民,为国服务的志气,达到了目的”“可以说是成功”。这样,便由开篇的“抑”,峰回路转,变为更深刻的“扬”。
这篇演讲词用了很多设问句,体会这些句子在引导听众思考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示
文中使用了大量设问句,引导着听众一步步思索,从烈士们的行动,到烈士们的用心,再到烈士们的精神,最后着眼于“我们”今天所应采取的行动。下面,将文中的设问句略摘几句,并简要提示答案。“何以由于这个纪念会,便知诸君的前程是很远大呢?诸君今晚为什么要来纪念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呢?”开头的两个设问句,把学生诸君的远大前程与纪念烈士结合起来,共同提问,引起听众的充分注意。“所以这个三月二十九日,就是七十二烈士失败的一日,我们还要来纪念,所纪念的是在哪一点呢?是不是要纪念他们的失败呢?失败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纪念呢?”在简单讲述了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失败”与“纪念”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而设问句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听众循着这个问题深思下去。“志气”“精神”,便是七十二烈士的壮举的价值所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问句在引导听众的思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在演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引导着他们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而且还能让听众在思索中,较自然地接受演讲者的思想。
演讲者希望青年学生从哪些方面学习黄花岗烈士?提示
孙中山的这篇演讲,并不是为纪念而纪念,纪念是为了学习、为了继承、为了发扬。烈士们以身殉国,用来唤醒醉生梦死的人民,今天的纪念与学习,就是要继承他们的“志气”并“扩大”之。青年学生应通过“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学问”,养成一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从而“竭力铲除这些防止国家社会中新道德之进步的大障碍”。这篇演讲是为纪念黄花岗牺牲的七十二烈士的,故全文始终以黄花岗烈士起义来作为线索,前后一致,主题鲜明。演讲开始,演讲者先从纪念说起,由纪念的日子是“失败的一日”中引出“我们还要来纪念,所纪念的是哪一点呢”这一问题,然后自己作答,说明“不是在他们当时事业的成败,是在那一般烈士当时所立的志气”。技法点击紧扣主线层层设问紧接着,又提出“七十二烈士在当时立了什么志气呢”的问题,引出“他们的用心是很苦的,立志是很深的”,最后点明“以身殉国,来唤醒一般醉生梦死的人民”,回答了他们所立的志气是什么的问题。这以后,演说者话锋一转,联系到听演讲的诸君,希望大家“不是空空来纪念,要学他们的志气,尤其要学他们的道德观念”。再指明知识分子应该走的正确道路。这样,作为一个问题刚解决,又带出下一个问题,一步又一步地深入下去,极其自然、顺畅地把议论引入精要之处,清晰而透彻地阐明了向黄花岗烈士学习的问题。这篇演讲是由一连串的设问组合而成的,且衔接自然,用语平易,中间没有丝毫隔断,全文贯穿着一种酣畅淋漓的气势。可谓“一气如话而无隐晦之弊”。孙中山的演讲向来注重此种气势,他曾说过:“演说如作文章,以气为主,气贯则言之长短,声之高下皆宜。”由于演讲中有了此种气势,听者顺势而下,极易与演讲者的思路融合,从而使演讲达到极佳的效果。从整篇演讲也可以看出,一种气势的形成,并非一定要有什么惊人之语,关键是文意的表达顺畅自然。这如山间溪流,在密林中穿行,回环曲折,其流迟缓,自然难成气势;但其将冲出山涧,奔腾而下之时,那一泻千里之势则赫赫在目矣。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中国,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虽至牺牲生命亦所不惜”,以唤醒醉生梦死的人民,尽到了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振聋发聩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品味:
我的感悟:
回想起这几天看过的《红色之旅》,我受益匪浅。跨越时间和空间我来到那火热的革命年代,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了解了党的生日、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还有那12个印记着红色史迹的革命圣地……经典之窗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湖南省湘潭县韶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从这里,我了解到少年毛泽东是个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他十几岁就学会了好多农活,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堂里,毛泽东的一个同学黑伢子,因为家里穷中午饭都吃不上。毛泽东知道后,就立刻帮助他,带饭和黑伢子一起吃。所以,我要像毛泽东那样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积极进取。在家里,我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在学校,如果同学有困难,我要伸出援助之手去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人世间的真情。我想,我更应该学习毛泽东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有许许多多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他们不怕敌人严刑拷打,大义凛然,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而又光辉的篇章。当看到坚贞不屈的刘胡兰、宁死不屈的江竹筠、大义凛然的许晓轩……我都伤心地哭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想想自己平时一遇到什么困难就当“逃兵”,真是羞愧极了。面对困难,看看这些英雄,再看看自己,这么一对比,我才发现自己真是个“胆小鬼”。我现在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不再害怕和胆小。当自己将不能坚持的时候,就去想想他们,给自己增加信心,多赢得一点动力,这样我相信什么困难也吓不倒我了。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记载告诉我们,有多少革命烈士拋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啊,没有革命先辈同敌人不屈不挠地战斗,哪有我们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这一代人繁荣昌盛的生活?哪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欢声笑语?而我在幸福之中,竟不知珍惜。平日里,不合口味的饭菜不吃,想买的东西父母不买就大吵大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这篇演讲稿,作者以游览部分红色旅游点为线索,记叙红色旅游景点的爱国史实,表达对领袖、先烈等爱国志士的崇敬之情,并表示以领袖先烈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文中将爱国志士的事例与自己的行为展开对比,抒发感慨,感情饱满、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赏析:
1.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2.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3.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4.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5.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6.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7.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8.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腹有诗书孙中山的名言9.国家之本,在于人民。10.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11.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12.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13.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14.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15.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李嘉诚是一位爱国商人,他虽身在香港,但时时不忘祖国大陆的教育事业。自1980年起,他就开始独资筹建汕头大学,直到1990年2月才全面落成。汕头大学的建设历时10年,李嘉诚累计投资近4亿港元,为感念他对汕头大学作出的卓越贡献,校方向李嘉诚建议:为他树碑立传。李嘉诚却说:“我只求报效祖国,别无所求。”于是又有人建议:“用您的名字命名学校大礼堂总该可以吧?”李嘉诚再次谢绝。大家都知道李嘉诚的父亲曾在潮州做教员多年,一生钟爱教育事业,于是还有人提议:“那么,用您父亲的名字命名如何?”语言风采李嘉诚妙语拒命名“如果我父亲还活着,他也不会同意这么做的。我看,叫大礼堂就好啊。”李嘉诚说,“一个人死去之后,如果灵魂有知,那么儿孙们所做的一切,他都知道,就无须什么命名;如果灵魂无知,儿孙们所做的一切,他都无法知道,即使用命名来告诉他,也毫无用处。”于是,直到今天,汕头大学校内处处凝聚着李嘉诚心血的建筑物上,没有任何一处留下他的名字,但是李嘉诚对汕头大学的贡献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李嘉诚热心教育事业,为之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