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控制原理ppt(程鹏主编第二版)第二章3_第1页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控制原理ppt(程鹏主编第二版)第二章3_第2页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控制原理ppt(程鹏主编第二版)第二章3_第3页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控制原理ppt(程鹏主编第二版)第二章3_第4页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控制原理ppt(程鹏主编第二版)第二章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实例

下面以一些简单的物理系统为例说明分析法建立传递函数数学模型的方法.例2-5.两级电路如图所示。设输入为u1,输出为u2,u3,i1,i2,分别求出传递函数。解:根据物理定律,可以画出其信号框图:

例2-5分支点前移

分支点前移

负反馈回路简化例2-5例2-6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质量为m,外输入力为FA,阻尼系数B由油缸的针阀调整,调整好后为常数。求输出y与输入FA的传递函数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例2-7电路如图表示,求输入为u1,输出分别为uR,uc,uL,i的传递函数。

解:

例2-8将例2-4的液位控制系统框图变换成如图表示的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解

例2-8由框图关系,推导出

三.框图变换的梅森公式

如果框图比较复杂,变换过程步骤较多,可以用梅森公式直接写出输出-输入的传递函数,使框图变换适当简化。

方框图中每一闭合回路中的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即把每一个闭合回路的各环节传递函数相乘,然后把这些乘积相加);

方框图中任何两个互不接触的闭合回路中的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所谓闭合回路互不接触是指它们的闭合回路线彼此没有任何接触。

三.框图变换的梅森公式从输入信号沿箭头方向一直向前到输出信号y的第一个前向通道中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

从输入信号沿箭头方向一直向前到输出信号的第二个前向通道中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与第一个前向通道不相接触的闭合回路中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与第一个前向通道不相接触,且互不接触的每两个闭合回路中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

与第二个前向通道不相接触的闭合回路中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

与第二个前向通道不相接触,且互不接触的每两个闭合回路中传递函数的乘积之和;

在写出负反馈闭合回路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时,此乘积应加负号。例2-9这里有闭合回路I、II、III,其中I和III是互不接触的。所以:

(1)从输入u1到输出u3只有一个前向通道,无与前向通道不接触的闭合回路,所以:例2-9(2)从u1到输出i2也只有一个前向通道,所以:(4)从u1到输出i1只有一个前向通道,有闭合回路II和III与前向通道不接触,但II和III彼此接触,所以传递函数分子为:

(3)从u1到u2只有一个前向通道,有闭合回路III与前向通道不接触,所以传递函数分子为:

例2-10

电路如图所示,求出输入u1输出u3的传递函数。解:(1)用框图变换方法

例2-10例2-10共有三个闭合回路:①bcdb(2)用梅森公式

②ghefg

③ghcdefg

①和②两个闭合回路互不接触,传递函数分母为:

例2-10①abcdef无不接触闭合回路

u1到u3,有三个前向通道:②aghef有一个不接触闭合回路bcdb

③aghcdef无不接触的闭合回路

传递函数分子为:

例2-11求

解:对这种互相交叉系统,难以变换,可列出运算关系求解:例2-12解法-:

结构等效变换法。先解除交叉结构,然后用相加点、分离点移动方法进行化简。

某复合的结构图如图2-44所示,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