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弹塑性力学ch5-part1-简单的弹塑性力学问题_第1页
应用弹塑性力学ch5-part1-简单的弹塑性力学问题_第2页
应用弹塑性力学ch5-part1-简单的弹塑性力学问题_第3页
应用弹塑性力学ch5-part1-简单的弹塑性力学问题_第4页
应用弹塑性力学ch5-part1-简单的弹塑性力学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5简单的弹塑性力学问题

part-15.1简单桁架的弹塑性分析(b)如图所示为三杆对称桁架,假定材料是理想弹塑性的.设桁架所受的铅垂力为F作用.各杆截面积均为A,中间杆2的长度为.若用分别表示杆1、杆2和杆3的内力,求出各杆的应力和应变。由静力平衡,得各杆的应力为(5.1)式(5.13)代人(5.12)得(5.2)若以分别表示杠1、2、3的伸长,则在小变形情况下,有式中:表示节点A的位移。各杆中的应变为(5.3)因此,有变形协调关系(5.4)几何关系1、弹性阶段——弹性解和弹性极限荷载当荷载P足够小时,各杆应力都小于屈服应力,整个桁架处于弹性阶段。由虎克定律有(5.5)联立式(5.2)、(5.3)和(5.5)并求解,得(5.6)由式(5.6)可见,当P增加时,杆2将首先屈服。显然,当时,桁架开始初始屈服,由式(5.6)可求得桁架初始屈服时对应的荷载值

称为弹性极限载荷,它是桁架采用弹性理论设计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5.7)应用的表达式,可以将(5.6)改写成(5.8)弹性解弹性解代入本构关系(5.5),得(5.9)再把式(5.9)代入几何关系(5.3),得节点A的位移为(5.10)令式(5.10),可得节A的位移为(5.11)弹性极限位移2.弹塑性阶段——弹塑性解和塑性极限荷载当杆2发生初始屈服时,由于其他两杆尚未屈服,可继续加载。当时,这时桁架进入弹塑性阶段。由于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杆2的应力不能提高(变形可以增加),即有将式(5.12)代入平衡关系(5.2),得(5.12)(5.13)桁架的塑性变形当杠2屈服时,处于所谓的塑性流动阶段,对单独的2杆理论上可以发生任意伸长,但由于在节点A处受到其他两根弹性杆的约束而不能任意伸长,此时桁架称为有约束塑性变形阶段。为求出杆2的应变和节点A处的位移,必须先用弹性关系求出杆1和3的应变。将式(5.12)代入本构关系,得(5.14)

再将式(5.14)代入变形协调关系(5.4),得(5.15)(5.15)代入几何关系式(5.3),得到节点A的位移为(5.28)在杆2屈服后,随着荷载F的进一步增加,由于杆2中的应力不能再增加,增加的荷载由杆1和杆3分担。当时桁架的三根杆全部进入塑性流动状态。由式(5.13)有(5.17)式中:称为塑性极限荷载,相应的状态称为塑性极限状态。由于此时三杆均已屈服,变形不再受到任何约束,桁架进入无限制塑性变形阶段,结构丧失承载能力,所以,又表示桁架的极限承载能力。从式(5.17)可以发现,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无关,这表明,如果采用理想刚塑性模型,则求出的塑性极限荷载仍一样。这为结构的极限分析带来方便。将式(5.17)代入式(5.16),可得到桁架刚刚进入塑性极限状态时节点A的位移。(5.18)式中:称为塑性极限位移将式(5.7)和式(5.11)表示的弹性极限载荷和弹性极限位移与式(5.17)和式(5.18)表示的塑性极限载荷和塑性极限位移比较,得:(5.19)由(5.19)可见:这些数据说明,桁架的塑性极限荷载总比弹性极限荷载大,而塑性极限变形与弹性极限变形在同一数量级。因此,采用塑性分析更能发挥结构的潜力,尤其当桁架的超静定次数更高时,将提高更多。弹性解弹性解弹性极限解弹塑性解3.卸载——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若荷载增加到值()后卸载,由于卸载服从弹性规律,因此,如果在卸载过程中,桁架各杆不发生反向屈服,则我们可以假想在节点A施加一个大小与卸载时荷载的改变量相等的假想荷载,按弹性规律求得其引起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然后将卸载前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与之相减,就得到卸载后的应力、应变和位移。设卸载时载荷变化量为,则由式(5.6)、式(5.8)和式(5.10)得(5.20)若将(5.21-1)式中:表示(5.21-1)确定的卸载前的应力量(式中的P用代替)。可见尽管外载荷已经完全卸除,但各杆中仍有应力,这种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同理,可求得各杆中的残余应变(5.21-2)节点A的残余变形为(5.21-3)注:1)从式(5.21-1)和式(5.21-2)可以发现,杆1,3内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杆2中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但各杆的残余应变均大于零。原因是它们要满足如下的平衡关系与变形协调关系:2)对于超静定结构,当卸去外载后,残余应变不等于塑性应变,它包含有弹性应变(如杆1的应变)。只有静定结构卸载后的应变是塑性应变。5.1.3加载路径对桁架变形的影响考虑上一节的三杆桁架,现设桁架同时受铅直力P和水平力Q的作用。我们将P和Q按不同的加载方案施加在桁架上,讨论当荷载的最终数值一样,但加载路径不同对桁架变形的影响。1.加载方案1:比例加载在整个加载过程中,保持单调增加,直到桁架到达塑性极限状态,这种加载路径属于比例加载。l=hPQ桁架平衡关系为(5.27)这里取若以u,v分别表示节点A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则各杆的应变与节点位移之间有(几何关系):(5.28)由式(5.28),得变形协调关系(5.29)当P从零开始增加,而整个桁架处于弹性阶段,弹性本构关系(5.5)仍成立。联立方程(5.27)、(5.28)与(5.5)求解,得三杆内的应力可见,其中最大,是压应力。当时,杆1发生屈服,此时对应的荷载、应力和位移为(5.31)其中当P继续增加时,杆1保持不变,即杆2和杆3仍处于弹性状态。由平衡关系的增量形式,可解得杆2和杆3的应力增量(5.31)将它们代入本构关系(5.17),得到杆2和杆3的弹性应变增量(5.43)利用变形协调关系(5.40),进一步可得到杆1的塑性应变增量(5.44)将式(5.43)和式(5.44)代入几何关系(5.39),求得节点A的位移增量为杆2和杆3的应力增量与式(5.41)的应力值相加,得(5.45)从上式可以发现,当表明此时整个桁架达到塑性极限状态。最终的荷载、应力和节点位移为2.加载方案2:非比例加载第二种加载路径是:先只加P使桁架达到极限荷载然后保持节点竖直位移不变,从零开始增加Q直到(5.46)当时,对应的各杆内的应力和节点位移为现保持v不变,也即,施加Q,则,由几何关系得到可见,此时杆1和杆3仍保持塑性状态,而杆2卸载,因而有(5.47)将上式代入平衡关系的增量形式,求得此时各杆内的应力为从上式可以看出,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