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城乡一体化问题_第1页
浅谈中国城乡一体化问题_第2页
浅谈中国城乡一体化问题_第3页
浅谈中国城乡一体化问题_第4页
浅谈中国城乡一体化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组织理论

农村与区域发展康万粮主要内容:

一、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二、产业组织理论形成

三、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概述理论定义

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等,这种关系结构决定了该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产业组织的三要素

企业个体

企业相互作用形成的市场关系

产业组织环境。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体化是相对发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促进城乡禁忌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于协调发展,缩小纸质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经济学姐认为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是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二.关于城乡一体化的中央文件。

2014年意见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1980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19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我国苏南地区最先使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上海、天津苏、辽宁等经济发展相对超前的地区开始了对中心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通盘考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边缘区兼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地域的特征,是中国独特的地域类型,构成城市、乡村、城乡边缘区三元地域结构类型。199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了理论上的探索,讨论城乡一体化目标、战略、特征、发展方向,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阻碍因素与具体措施等等。在研究内容上趋向于具体化与系统化,即不再笼统来谈城乡一体化,而是从某一个领域入手来研究城乡一体化,或者是研究某一专题,城乡一体化的局限性对城乡一体化有正向影响的因素包括农村人均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技术水平

农业现代化水平有负向影响的因素包括城市偏向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城市偏向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体制城乡之间的距离二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1.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严重失调、空间布局过于分散。2.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居民整体综合素质较低我国从封建社会过渡而来,虽然过渡的时间较长,但是大部分人民群众还是存在思想僵化的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招商引资企业改革这类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上而对于农民本身的想法并没有过多涉及。例如,农民害怕失去土地没有生活依靠,担心进城之后的种种不适应,农民总是处于观望状态,寄希望于政策的搬迁,政府的扶持。、

3.政策环境的不优越。除了户籍制度以外,主要是城乡居民对于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城乡有别”。

4.文教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社区的文化广场活动场所甚少,大多数都是利用旧场地进行改建,设备陈旧设施配置不全,与城区相比,投入比例失调,师资匮乏,管理落后。

5.农村劳力培训机制不健全。首先农民对于技术培训具有盲目性,自主创业意识淡薄,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强。其次,政府导向力度不够,在过程中过于看中数量,因此效果不明显。

6.社会阶层结构和城乡人口比例失调;

7.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差别太大。

8.生产力水平不高。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一)1.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2.旧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3.制订优惠政策,引导政府、社会资金投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二)打破城乡封锁,加强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保障,针对我国的现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l.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要建立包括户籍管理、劳动力市场、资源配量、国民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国民待遇平等的政策。立城2.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保障,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向劳动、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3.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要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制订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以及农村住宅登记交易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有偿调剂和有偿退出,制订符合实际的新型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4.废除修订传统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发展轨道。

(三)依靠科技和技术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强优良品种、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等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政府要引导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规范区

2010年元月4日,河南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许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2010年2月11日,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许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011年4月24日,许昌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许昌新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城区北部,功能定位是“四区一基地”,即: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化复合型城市功能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对外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基地。空间布局是“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主”就是新区主中心,即许昌新区商务中心区;“副”就是新区副中心,即许昌县新城区;“四区”包括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许昌承接区、尚集产业集聚区、魏都产业集聚区;“两翼”指在京珠高速公路以东至中原路和京广铁路以西至规划的安信公路,通过生态廊道的划分形成两翼的综合功能组团式发展。

特点:一是交通区位优越。距河南省会郑州市70公里、郑州国际机场40公里,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郑许城际快速通道、安信公路、107国道、石武客专纵贯南北,311国道、禹亳铁路横贯东西,毗邻许昌高铁站、郑州国际机场许昌异地航站楼,京港澳高速许昌北出口已建成开通,拥有十分便捷的航空、高铁、高速交通条件。

二是产业基础良好。许昌新区内有中原电气谷、魏都产业集聚区、尚集产业集聚区三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一个正在规划建设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许昌承接区。其中,中原电气谷以电力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先后被批准为河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园区。省政府批准的许昌市商务中心区落户许昌新区,已经全面启动开发建设,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科技服务、商务中介、商贸商业等产业和业态。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上市公司有许继集团、瑞贝卡集团和远东传动轴三家,已经形成输变电装备制造业、档发加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

三是生态特色凸显。许昌新区西临引汝干渠和南水北调干渠,具有支撑发展的水资源条件。按照打造中原经济区“绿肺”、河南省会郑州市“南花园”的思路,建设了四季采摘园、电力生态园、曹魏生态园等项目;突出水之源、水之清、水之活、水之灵,正在打造以芙蓉湖、北海、城市中轴水系、饮马河、学院河等为主框架的生态景观水系,着力塑造“湖水相连、城水相依、水城一体”的城市美景;主中心已经建成环通的芙蓉大道、青梅路、竹林路、魏文路等道路分别以花都之春、青梅论道、七子风骨、绿涛桐荫等为主题进行绿化,共同形成许昌新区通畅而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

四是政策支撑明显。中原经济区已经确定为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