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1页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2页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3页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4页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DB1507/TXXXX—XXXX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格根塔娜、余兴邦、王冠玉、邱凯、王巍、田宗民、那仁满都拉、连俊琪、李颖、贾长生、王志刚、许杨、木其热、杨旭丽、孙红霞、安冬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病原及其形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判定)、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预防控制、人员防护和无害化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的防治。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6195-201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466-2018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Hydatiddisease)。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牛、绵羊、山羊、猪及人的各脏器(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肺脏,或脾、肾、脑等)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病原及其形态棘球蚴病(包虫病)病原为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期。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在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里,是一种很小的绦虫,体长2.0~9.2mm。具有2~5个体节,多数3个体节。头节有吻突,上具28~40个大钩和小钩,排列呈2圈。生殖孔位于体节一侧的中央稍后处。睾丸32~65个,多数分布于生殖孔水平的前半部。阴茎囊长0.5毫米。卵巢瓣状,呈马蹄形。卵黄腺分瓣或块状。子宫在成熟体节呈管状,直立中央,孕节子宫则呈囊状,并有侧枝,内含500~800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六钩蚴虫卵。幼虫(棘球蚴):寄生于家畜的肝脏、肺脏以及其他器官,呈包囊状,从黄豆大到篮球大,囊内充满液体。囊壁较厚不透明,分两层,外层为角质层,内层为生发层。由生发层长出砂粒样的小囊,称为生发囊其内壁上有许多头节(也叫原头蚴)。另外,也可由生发层直接长出头节。这些头节和生发囊部分附着在囊壁生发层上,部分脱落在囊液中,眼观呈细砂状,故称“棘球砂”。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多房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等肉食动物的小肠里,外形和结构都与细粒棘球绦虫相似,但虫体更小,长仅为1.2~3.7mm,头节、顶突、小钩和吸盘等都相应偏小,顶突小钩为13~34个。虫体常有4~5个节片。成节生殖孔位于节片中线偏前,睾丸数较少,为26~36个,都分布在生殖孔后方。孕节子宫为简单的囊状,无侧囊,内含虫卵187~404个。幼虫(泡球蚴):寄生在野生啮齿类动物体内。淡黄色或白色的囊泡状团块,囊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1~0.7cm,内含透明囊液和许多原头蚴,或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囊泡外壁角皮层很薄且常不完整,整个泡球蚴与宿主组织间无纤维组织被膜分隔。泡球蚴多以外生性出芽生殖不断产生新囊泡,长入组织,少数也可向内芽生形成隔膜而分离出新囊泡。一般1~2年即可使被寄生的器官几乎全部被大小囊泡占据。呈葡萄状的囊泡群带可向器官表面蔓延至体腔内,犹如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易感动物绵羊最易感,其次为山羊、牛、猪等草食和杂食动物,人亦感染。传染源带棘球绦虫虫卵的犬粪便(感染中间宿主)、被棘球蚴感染的家畜内脏(感染终末宿主)。传播途径棘球蚴病(包虫病)感染是经过消化道途径,在中间宿主家畜和终末宿主犬科动物之间循环传播。终末宿主犬、狼、狐狸等犬科动物把含有棘球绦虫的孕卵节片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而污染牧草、牧地和水源。当中间宿主羊、牛等通过吃草饮水吞下虫卵后,卵膜因胃酸作用被破坏,六钩蚴溢出,钻入肠黏膜血管,随血流达到全身各组织,逐渐生长发育成棘球蚴,最常见的寄生部位是肝脏和肺脏。当终末宿主吃了含有棘球蚴的脏器,经两个半月到三个月时间在肠道内发育成细粒棘球绦虫,再随粪便排出体外感染中间宿主,如此循环传播感染。流行特点棘球蚴病(包虫病)多流行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其他地区多为散发。多宿主间循环传播是造成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畜犬混养和内脏喂犬等传统饲养习惯加剧了棘球蚴病(包虫病)的流行。家犬感染率高、驱虫质量无法保障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棘球蚴病(包虫病)的防控难度。临床症状棘球蚴在家畜(羊、牛、骆驼、猪)和人寄生过程中,会压迫所寄生的脏器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萎缩和机能障碍。肝脏寄生时能导致消化失调,出现黄疸,肝区压痛明显;肺脏寄生时会出现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代谢产物被吸收后,使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和全身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死。棘球绦虫对犬的致病作用不明显,一般情况不表现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剖检法见附件1。在家畜脏器(主要是肝和肺)表面或内部发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触之坚韧、压之有弹性、叩诊时有震颤感的典型包囊,切开时有囊液流出,将囊液沉淀后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看到许多生发囊与原头蚴。实验室诊断镜检将采集的疑似包囊病灶样品,以4%福尔马林盐水固定,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染色检测。显微镜下观察,结缔组织下出现过碘酸雪夫氏(PAS)阳性无细胞结构的角质层,内层为具有细胞核结构的生发膜,即可视为棘球蚴的特征性结构。可育囊内或棘球砂中出现原头蚴也是棘球蚴病(包虫病)病原的诊断特征。病原学诊断家畜棘球蚴病(包虫病)脏器检查重点检查肝、肺和肾等实质器官,发现包囊,可判定为棘球蚴病(包虫病),检查方法参见附件1。若肉眼不能鉴别的疑似包囊病灶样品,需经病理切片检查或DNA检查确认包囊性质。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检查检查犬科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及其感染程度。剖(割)检和虫体检测方法见附件2。犬粪抗原检测对棘球蚴病(包虫病)流行区终末宿主(家/牧羊犬)粪便样品用抗体夹心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表明该样品中含棘球绦虫虫体代谢物(分泌物)、破碎物或虫卵等抗原。操作方法参见附件3。血清学诊断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上两述检测方法按照《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NY/T1466-2018)要求进行操作。分子生物学诊断按照《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NY/T1466-2018)要求进行操作。结果判定根据4.5.1镜检结缔组织下出现过碘酸雪夫氏(PAS)阳性无细胞结构的角质层,内层为具有细胞核结构的生发膜,4.5.2.1发现有棘球蚴包囊、囊液有原头蚴、4.5.4分子生物学诊断阳性病例,即可确诊为棘球蚴病(包虫病)病例。根据4.5.2.2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检查出虫体,可确诊为犬棘球绦虫病例。根据4.5.2.3可判定为犬疑似感染棘球绦虫病。根据4.5.3.1,4.5.3.2检测阳性时,可判定为疑似感染棘球蚴病(包虫病)病例。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确认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及时向同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应准确报告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感染动物种类、数量、病理变化、诊断情况,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等。疫情处置疫情确认棘球蚴病(包虫病)疫情由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根据疫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予以确认。病畜、病变脏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处理对病畜立即隔离,限制移动。对病变脏器采用高温、焚烧或化制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羊舍、活动场地、器具、垫料、饲草和粪便等应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火焰消毒处理。感染犬只、污染物品及环境的处理对患病犬或者检测阳性犬隔离,按每公斤体重25~30mg的剂量,每天一次,连续五天投喂,收集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犬舍、活动场地、器具、垫料、饲料和粪便等应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火焰消毒处理。预防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犬只的防控犬只驱虫按犬只每公斤体重5~10mg的剂量一次性口服吡喹酮,重点旗市区每4~6周驱虫一次,一年8~12次,非重点旗市区一年驱虫不少于4次。投药前家犬应禁食12小时,然后将药片夹在食物中(如馒头、肉等,或用含诱食剂的吡喹酮)进行投喂,确认犬吞服后进行犬只驱虫登记。犬只登记管理完善家犬登记管理,全面推行家犬拴养,因地制宜实施限养。应及时扑灭阳性犬及流浪犬,严格管控犬只数量。犬只驱虫后粪便的处理收集犬只驱虫后5天内的粪便,采用深埋、焚烧或10%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污染环境。免疫疫苗选择采用羊包虫病疫苗(含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进行羊免疫。疫苗的保存、运输在2~8℃下保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忌剧烈摇荡。疫苗稀释后,如不能当日用完,可在-20℃冻存,但只能冻融1次,不可反复冻融使用。疫苗的接种对新生家畜进行两次抗细粒棘球蚴病疫苗接种,间隔一个月。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强化免疫半个月后开展免疫抗体合格率评价。免疫要求接种的羊必须临床表现健康,疫苗注射当天早晨应禁饲。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药瓶应无破损、真空包装完整,瓶签上疫苗的名称、批号、有效日期、检验号码等必须清楚。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疫苗使用前应置于室温(22~25℃)2小时,使用时充分摇匀,保持匀质。疫苗启封后,24小时内用完。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1mL。免疫效力评价包虫免疫21天后采血,检测羊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不良反应处置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在羊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重复注射相同剂量1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100mg,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孕羊不得使用)。监测监测对象绵羊、山羊、牛等中间宿主,犬只等终末宿主。监测方法对家畜按4.5.2.1、4.5.3、4.5.4进行监测。对犬等终末宿主可按4.5.2.2,4.5.2.3进行监测。初次监测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范围、时间及数量依据每年的《呼伦贝尔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处理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监测结果。判断为患病动物或检测阳性动物时,按6.1、6.2和6.3进行处置,以及按7.1、7.2和7.3进行预防控制。检疫监管加强对屠宰检疫监管,牛羊等牲畜实行定点屠宰。对完善屠宰场点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建设,感染棘球蚴病(包虫病)家畜的脏器采取无害化处理,禁止将病变内脏直接喂犬和随处丢弃。宣传培训在开展驱虫、免疫工作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知识、政策和主要措施等内容的宣传。人员防护在接触终末宿主粪便、棘球绦虫虫体时,应穿戴连体工作服、胶靴,带一次性口罩、手套。连体工作服、一次性口罩、手套用后应煮沸或销毁,胶靴用10%次氯酸浸泡或高温、高压杀灭虫卵。无害化处理上文中提到的病死畜、病变脏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处理依据《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2018)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1:剖检法检查家畜棘球蚴(包虫)病操作方法附件2:犬科动物细粒棘球绦虫的虫体检查(测)方法附件3:犬科动物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方法附件1:剖检法检查牛羊棘球蚴(包虫)病操作方法1剖检法国际公认的剖检法,对牛羊屠宰后进行棘球蚴病感染调查。2检查用品大搪瓷盘、解剖刀、剪刀、手术刀、平皿、记号笔、医疗垃圾袋、尸体袋、水桶。3检查方法3.1被检牛羊登记、编号3.2剖检3.3内脏检查检查前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取出剖检被检牛羊的胃、肠等消化器官,仔细检查体腔内心、肝、肺、肾及脾等脏器外表面,有无包囊或小白点形的囊状物。将带包囊和小白点状物的脏器从体腔内取出,用清水冼去血污,置入瓷盘上。3.4检囊首先肉眼逐区观察脏器表面,对于表层明显可见的包囊先切开,看其结构。然后,用手逐区触摸脏器,发现脏器实质内囊状物时,切开深层囊,观其结构。幼年羊包囊处于发育初期,其形态和大小不同于成年羊包囊,呈小白点状,囊径小于0.5cm,不易观察,生长在脏器表面和内部。检查办法应先肉眼仔细逐区观察脏器表面,将表面所有可疑小白点囊状物"#"字型切下,放入平皿。然后,将被检脏器按顺序切成2~5mm的薄片,逐片用手触摸,肉眼检查,发现囊状物,用"#"字型切下,放入平皿。4判定结果4.1包囊判定4.1.1包囊位于脏器的实质内,周围由宿主结缔组织包围,呈灰白色,有半透明感。4.1.2囊壁粉皮样白色,切开囊壁,可见囊腔,囊液透明无色。含囊砂(原头蚴)和子囊或无。4.1.3幼龄羊大多形成0.5cm以下小白点状的包囊,具以下特征:4.1.3.1小囊外观呈珠状,表面光泽,位于脏器包膜之下,有很强的触感,质地坚韧有弹性;4.1.3.2将囊沿中轴切开,具明显囊腔,其内含少量透明囊液,壁白色。4.2包囊计数根据上述特征结构,按不同脏器进行包囊计数,测囊径范围,登记。5被检物处理被检脏器查完后煮沸或焚烧做无害化处理。附件2:犬科动物细粒棘球绦虫的虫体检查(测)方法1材料的采集和保存动物死亡后尽快取下小肠,将两端扎紧,放入巳编号的塑科袋或金属容器内,尽快送往实验室。长距离运输时,可将材料袋搁置于冰块上,或将小肠扎好浸泡在固定液内(4-10%的甲醛溶液),也可将固定液注入肠腔内。未固定的材料要尽快检查或冷冻待检。虫卵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固定液不能杀死虫卵。但在70℃条件下,24h能将虫卵杀灭。2虫体检查与计数新鲜肠管分成均等的几段,浸泡在37℃的温生理盐水中待检,附着在肠壁上的虫体可用放犬镜进行观察和计数。为了精确计算感染强度,将未固定的小肠分成4-6段,每段肠管纵向切开,浸泡在37℃的温生理盐水30min,待虫体释放到盐水中,肠壁用刮铲刮一下,将肠内容物用盐水冲洗几遍,所有材料煮沸,过筛(80-100目)滤洗,除去绝大部分有色颗粒材料。滤洗后的肠内容物和刮取物均放在黑色浅皿内,用放大镜或体式(立体)显微镜观察计数。3虫体的固定与染色固定时,用吸管吸掉容器中的上清液,注入冷甲醛液(约5℃)或F.A.A固定液浸没绦虫,绦虫应在固定液中固定至少12h。染色时,虫体在水中洗涤15min,然后直接置于迈耶尔氏副卡红(Mayer,sParacarmine)中染色12-24h。染色后,将虫体浸泡在0.5-1%盐酸溶液中数秒,洗去过多的染色剂。将染过色的虫体连续置于浓度递增(40%,50%,70%,85%,95%,99%)的酒精溶液中脱水,每一浓度至少脱水15min,其中l00%酒精溶液脱水2次。4标本制作脱水后,将虫体置于二甲苯中10分针,然后取出用甲基水杨酸酯(冬青油)透明。最后用加拿大树胶等标本封固液制成标本。F.A.A固定液:95%乙醇80ml福尔马林(37—40%甲醛)lOml冰醋酸5ml迈耶尔氏副卡红(Mayer,sParacarmine)染色液:卡红酸1.0g,氯化铝0.5g氯化钙4.0g,乙醇lOOml(加热混合,直至配料溶解,然后过滤)。附件3:犬科动物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方法1材料准备聚苯乙烯塑料反应板、离心机、50ml离心管、10ml离心管、2(5)ml离心管、一次性筷子、防水记号笔、包被液、酶结合物、封闭液、底物液、终止液、阴性对照粪液、移液器、移液器(垂)吸头、恒温箱、恒温水浴锅等。1.1抗体包被反应扳用包被液将第一抗体按要求稀释。每孔lOOul加入聚苯乙烯塑料反应板孔中。将包被好的反应板置湿盒内4℃冰箱过夜。次日取出反应板,甩净孔中液体,然后用洗板机洗涤3次,每次3min,每次每孔加洗涤痕300ul。最后将板在毛巾或吸水纸上甩净拍干。每孔加300ul封闭液,置湿盒内37℃温箱温育lh。取出反应板,甩净孔中液体,同前洗板3次,每次3min,最后甩净拍干。包被好的反应板可以立即使用,也可以置-20℃冻存备用。1.2粪样的收集前1天将犬拴好,次日清晨,挑选新排出的粪便l-2g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